劉梓潔寫作與拍片 一切隨順自然 - 編劇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0-07-30T07:53

Table of Contents

【文/周倩漪】

「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無傷無痕,無病無煞,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拚。」

《父後七日》,如此一個至親往生的生命經歷,成了散文主題,成了電影題材。《自由時
報》林榮三文學獎二○○六年散文組的首獎作品,作者劉梓潔將原作改編成劇本,由她與
王育麟合導電影,片中描繪父親過世期間的民俗人文和種種趣事,從做七與喪禮中看到人
與人間的真實互動,主角的心路歷程,現實與過去交錯中更見父女真摯情感,全片呈現黑
色喜劇風格。金馬影帝太保飾演死去的父親,金鐘影帝吳朋奉飾演同時跟喪家有親戚關係
的辦法事的道士。本片入圍香港電影節數碼錄像競賽單元,八月將在台北上映。


從散文到電影,故事說得更豐富


當導演,是第一次;寫劇本,相當多回;寫作,可就是劉梓潔一直以來的「本行」了。從
寫作到電影,這兩種行業相當不同:「寫作就是自己把文章寫好,投給文學獎。而拍片動
輒是錢,是充滿條件交易的商業機制。」《父後七日》,電影作品相較於文字創作,劉梓
潔認為電影有著更大的篇幅表達更多東西,例如讓伴隨成長的鄉土人物,將他們的語言、
職業、生活哲學、樂天性格表現出來。她回憶當年考上研究所時,家鄉圍牆貼了一整排紅
紙道賀:「恭賀劉梓潔高中XX研究所。」二○○六年獲得林榮三文學獎時,鄉里父老們又
一次地將紅紙貼滿圍牆,最高興的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她說:「鄉親們不只是對喜事共
襄盛舉,不論婚喪喜慶,都有全力動員相挺的氣魄!」電影劇本加入了此部分,散文重心
在於女兒對父親的追念歷程。片中的道士唯妙唯肖,還會寫詩,那首令人印象深刻的以粗
口組成的詩,是演員吳朋奉自己寫的。劉梓潔表示,由於預算有限,再加上好溝通,她想
啟用的就是劇場演員。

寫劇本則是研究所時期的「打工經驗」。她寫的是電視劇本,例如《聖稜的星光》、《野
百合》,後者參考歷史資料與事件,構想當年參加野百合學運的七位社運青年的人生故事
,現今與過去兩個時空相互對照,此劇本獲得「九三年度公共電視百萬原創劇本甄選」獎
項。當時,影視業內即知悉她,散文得獎時再獲矚目,因而造就了製片公司主動找上門,
公司負責人王育麟邀約與她一同合導《父後七日》。雖然《野百合》目前依然僅是個劇本
,她寫的劇本也常遇到沒執行沒下文沒拍攝的情況,台灣不只有劇本荒,在製片的資金、
資源等各種環節也是處處斷層。


以瑜珈修練,從容面對寫作


然而,「我定位自己為寫字的人。」劉梓潔清楚說道。她的正職跨越各種平面媒體,從任
職《誠品好讀》,到琉璃工坊的產品文案,至《中國時報》開卷版記者,中間拍了電影,
後製時又去「華山心靈體驗節」專案寫企劃書。原為節日型的案子後來轉型為特定項目的
身心靈課程,沒想到,這個經歷讓劉梓潔獲益匪淺。「這份工作讓我探觸自己深層的意識
。」她說:「這種心靈體驗對創作非常有益。」她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瑜珈,作為日常生
活不輟的修練。

「瑜珈的伸展可幫助文字工作者。」劉梓潔說。寫作時用腦過度時的浮動焦躁思緒,瑜珈
卻能使之沈澱:「身體與意識是相關的,身體會帶動意識。」同時,瑜珈的修習影響了自
己的創作態度,比如做瑜珈動作若是硬要彎下身,身體是會受傷的,因此必須尊重自己身
體的真實狀態。「創作最重要的是誠實。」她細細體會。「寫作時情緒如果只有三分,但
卻寫到八分,那是煽情。」由此而來的態度是「不寫自己關照不了的東西。」她很喜歡瑜
珈老師說過的一句話:「不要隱藏你的淚水和弱點,最堅強的人是平和地與之在一起。」
這是瑜珈,是創作,也是生活。


黑色幽默面對沉重,療癒失親悲傷


因此當製片公司邀她將散文改寫成劇本時,劉梓潔有過掙扎:我自己的事情何必公開給大
家看?然而因著上面那句話,因著「散文只有七日,尚未療癒完」,於是她決定繼續走過
父喪的療癒過程,用更平和的心境來寫劇本。她決定修煉自己,在劇本和電影創作中。接
下來,劉梓潔到公園去看輪椅上的插管病人,覺得自己父親是幸運的,不用經歷久病的痛
苦。她說,她希望為同樣失去至親的人,提供力量。

她感謝家鄉的大家族,可以聚在一起幽默說笑。「不知都市人將往生者送到殯儀館,如何
療癒?」關於民間信仰,關於守喪儀式,除了加深家族凝聚力,亦是對未知世界的虔敬。
影片中燒紙錢倒布袋放水流的片段,兄妹倆口唸:「水公水婆拜託幫忙將錢送到爸爸那裡
。」這段是真實生活的寫照,劉梓潔憶起她在說話當時,毫無尷尬,真心希望水公水婆幫
忙,祝福爸爸。「儀式的最終目的是撫慰和療癒,對死者虔敬,讓生者安心。」

在電影中,她想讓大家用輕鬆的角度去看沈重事物,非戲謔也非平淡,而是用慈悲和寬容
面對深層情感。「荒謬」是自己保持的一種距離,笑點背後卻蘊藏長久的文化信仰,觀影
之後,悲喜交織。而最難呈現的是母親的位置、母親對父親的情感、陪伴、喪夫的這個敘
事軸線,劉梓潔選擇了先不處理這條軸線。另個難點是如何將文字轉變成影像,且力道依
然飽滿?文字力量如何穿透浸入電影?她取擷部分文字呈現在片中。後製時,她自己配了
旁白聲音。

小說與散文仍是她最有興趣的創作領域,因為「比較能說自己的話」。對於未來,劉梓潔
希望生活中只有兩件事:瑜珈,和寫作。動態的哈達瑜珈和靜態的舒緩型瑜珈都滋養著她
,她的飲食、睡眠、生活習慣因之改變,瑜珈帶動作息,及帶來「不去強求事情」的人生
態度。在收穫與耕耘之間,她隨順而自然,水到而渠成。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0年7月號


--
Tags: 編劇

All Comments

這樣需要分兩場嗎?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0-07-28T11:11
※ 引述《w854105 (水瓶男)》之銘言: : 影片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橋段: : 先是建築物的外觀和街景 : 接著才拍角色們在建築物裡做些什麼 : 這樣的話 : 拍建築物外觀那一段需要獨立分出一場嗎? : 或者寫在同一場就好呢? : 謝謝 我想應該是分成兩場比較好。 因為有些電影拍了外景但實際上裡面的場景 ...

這樣需要分兩場嗎?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0-07-28T10:07
影片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橋段: 先是建築物的外觀和街景 接著才拍角色們在建築物裡做些什麼 這樣的話 拍建築物外觀那一段需要獨立分出一場嗎? 或者寫在同一場就好呢? 謝謝 - ...

請問優良劇本的評審過程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0-07-22T08:43
請教各位前輩 有人知道優良劇本評審過程從初審、複審到全體委員開會決審 在評選過程中所有參賽件都是採編號嗎 還是評審在評選過程中會知道作者名字呢 評審召集人在所有評選過程中又是扮演什麼角色 他可能知道所有參賽的稿件內容,並在決審過程中進行拉票嗎 新聞局是否有任何公佈過的法規敘明評審體制? - ...

金穗獎徵件開跑 獎項變動 2則(含下載連結)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0-07-20T18:25
原來標題:金穗獎徵件開跑 獎項變動 新聞來源: 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007200180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 showbiz-n ...

全面啟動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0-07-20T12:09
※ 引述《pttthu ()》之銘言: : 有人可以分析一下 and#34;全面啟動and#34;這部電影的劇本嗎? : 可能還是要專業的編劇版友來分析一下 : 這部電影真的是近年來最複雜的劇本了 我來試著拋磚引玉一下,這篇有大雷,但沒看過的,好像也不會看這篇文章 ^^ 基本上,雖然諾蘭的作品通常很複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