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遇上西雅圖 :寄童話於帝國大廈頂端 - 電影

By Iris
at 2013-12-18T22:03
at 2013-12-18T22:03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有圖與外連影片連結,
請自行選擇是否至blog閱讀唷:)
http://appleyou.pixnet.net/blog/post/29556335
應該有一點點雷!
---
資深影迷,或著是跟我同年紀卻喜歡看經典電影的人,看到《北京遇上西雅圖》,大
概就明白這和《西雅圖夜未眠》一定有關係了。(這一連串的致敬過程,是我爸告訴我的
,家裡有一老影迷的好處正是如此,可以快速的補充經典。)
在《西雅圖夜未眠》裡,女孩們各個都被《金玉盟》這部電影感動的東倒西歪:1957
年的《金玉盟》被美國電影學院評為史上最浪漫愛情電影之一,其中男女主角相約一年後
帝國大廈頂樓見面,卻因為女主角出車禍無法赴約而錯過。最後兩人重逢,從男方不諒解
的責難、女方刻意隱瞞殘疾的悲傷,到結尾真相大白,都會公主與王子終永浴愛河。峰迴
路轉的過程和女主角寧可被誤解甚至放手,也不願拿缺陷之身主動討同情的心境,打動每
個崇拜堅貞真愛的女人。
《金玉盟》的電影片段在1993年《西雅圖夜未眠》裡不停出現,也讓梅格萊恩決定要
和湯姆漢克約在帝國大廈頂。碰巧的是(當然不碰巧,這想必是設計的),《金玉盟》的男
女主角本來都是有婚約對象的,兩人最後都為真愛悔婚,《西雅圖夜未眠》也有相似情況
。只是兩部片差了30幾年,愛情不再是只有男人進行追逐,《西雅圖夜未眠》裡數以百計
的女人寫信給這個深情的西雅圖喪妻男人(電台主持人就叫他"Sleepless in Seattle"),
以及梅格萊恩掌握著自己感情的主控權,透露出美國男女關係上翹翹板的位移。(*)
想當然爾,梅格萊恩與湯姆漢克最後在帝國大廈頂寫下完美結局,成功遇見了如同《
金玉盟》男女主角迅速墜入愛河的「命中注定魔法」。這「魔法」成為典型愛情片的定律
,就像湯姆漢克深情的說:"It was a million tiny little things that, when you
added them all up, they meant we were supposed to be together... and I knew
it. I knew it the very first time I touched her. It was like coming home...
only to no home I'd ever known... I was just taking her hand to help her out
of a car and I knew. It was like... magic."(所有數以萬計的小事,都證明我們是命
中注定的...並且我知道的。在觸碰到她的第一刻,我就知道了。那種感覺就像回家...回
到一個我過去還不曾擁有過的家...僅僅是握著她的手扶她下車,我就感覺到了。那就像
是...魔法一般。)
而《北京遇上西雅圖》,正是在延續這個「魔法」,並且在公式般的男女故事裡,寄
中國之愛情夢想,於象徵自由的紐約的,帝國大廈頂端。
*五年後,梅格萊恩和湯姆漢克這對「西雅圖金童玉女」又合拍了另一部經典愛情片《電
子情書》。一樣的是,在《西雅圖夜未眠》中梅格萊恩只聽了湯姆漢克在廣播電台裡的告
白就愛上他,《電子情書》順應科技演進,兩人的感情也始於未曾謀面的網路筆友。最後
男女主角放下現實生活對彼此的成見,互相追求命定真愛,而非男追女、或女追男,彷彿
又為兩性在關係中的互動模式寫下新解。對了,梅格萊恩在《電子情書》裡本來也有交往
對象的,真愛總是開大家玩笑。
有人笑說,這是一個勵志小三的故事,簡單描述就是一個中國小三懷了孩子,但沒有
配偶拿不到准生證,只能到美國來生。她在西雅圖只收到一個又一個名牌包,卻遲遲等不
到愛人來探望她一面,直到孩子的爸在中國發生意外,一切金援都被阻斷時,她才被逼得
正視自己的愛情,現實的多麼可怕...
不用劇透都可以想到,故事發展會有多老套,只是不是每個女人都像湯唯這麼漂亮,
不是每個到美國生孩子的失意女子,都能遇到一個剛好以前當醫生、以後也可以當醫生,
又溫柔體貼無一處不好的單親男人。這是一個假裝實際的童話,卻仍然是童話。不過導演
薛曉路並沒有否認這一點,片中女主角文佳佳(湯唯)帶著Frank(吳秀波)的女兒看《西雅
圖夜未眠》時,就告訴所有觀眾這只是童話,童話不會發生在真實人生裡。
可是我認為,若把《北京遇上西雅圖》單看成是一個複製貼上在中國人身上的愛情童
話故事,就太可惜了。文佳佳這個角色在片中擔任了將中國人的真實無奈,縫入甜蜜劇情
的工作;湯唯那些台詞和表演,你可以將其視為一個無恥小三偶爾的自怨自艾,但在我看
來,這個角色訴說的是女人在愛情關係中的傳統位置下,被規定為被動、被包裝於物質的
悲哀,以及21世紀理想的愛情和自我的追求,該在什麼樣的環境裡實現。
片名是《北京遇上西雅圖》,但文佳佳在北京碰上的,卻是成為一個有錢男人的小三
,為了生下孩子就要放棄原本的事業,到美國才能順利生產。她的產婦室友也是如此:不
管是不是如周逸的同性戀,一個女人要用自己的身體懷孕,必須到美國來,因為在中國,
必須要有配偶才能有准生證、有一胎政策...等等等。在北京,一個女人離婚了之後帶著
孩子,重整自己,最後還是回到美國,才能與真愛相逢。除了為了向《西雅圖夜未眠》致
敬,必須把重要場景放在帝國大廈頂端,我想更是將中國許多人的夢想:包括關係的自由
、身體的自由、人生發展的自由,寄情於帝國大廈頂這個童話的象徵了。
無論是小三、同性戀、或是離異家庭,在華人社會裡都比較不容於世人眼裡,更別說
在中國,「同性戀」這個字眼在媒體上連提都不太能提。飾演同性戀孕婦周逸的資深女演
員海清,在電視專訪中被問及「關於這個敏感的角色」,幾分鐘的問答裡沒有出現「同志
」這個名詞(*)。但海清表達得很清楚:她之所以選擇演出這個角色,是認為其社會意義
比角色意義來的大,她希望能藉由這個角色和故事,表達「愛是公平的」這件事。《北京
遇上西雅圖》的結局是皆大歡喜的,每個人都獲得了他們所需要和想要的、充滿愛的生活
,這樣的自由連在電影童話中都需移駕到美國來實現,我想是導演薛曉路,無奈於自己國
家現況,和試圖傳達身為一個中國人的夢想,做了如此安排吧。或許這也是本片訂名為「
北京」遇上「西雅圖」的其中一分意義。
不得不說陸片在近幾年,雖然質量比仍然不很高,但也漸漸走出自己的路線。例如看
過《鋼的琴》、《人在囧途》、《致青春》,再看《北京遇上西雅圖》,對於陸片的獨有
風格就有一個底。若要具體形容,這類型(我覺得挺值得咀嚼和回味的)陸片,在自我審查
和官方審查嚴格的環境下,以冷色調的構圖包裝著暖色調的意涵,仍能聽得見創作者的原
始聲音。(另一個特色,則是每次我看陸片時都特別期待的:語言犀利。《北京遇上西雅
圖》的台詞句句精準又不失幽默,卻也在刁鑽裡找到人情溫暖,也是新一代陸片的代表了
。)
中港台互相有著微妙難解的情結,三地電影人皆無法否認或忽略,這些政經關係或國
族認同和我們的文化演變密不可分,自然也在電影裡透露出些什麼。陸片品質顯著的進步
和見光,在台灣的我們是應該樂見的:許多創作者的小心思,也許正藉由作品的某一處透
露給觀者,讓觀眾得以感受他們對身處之境的愛情與哀愁;而這樣也讓我們得以窺探,好
像熟悉、卻又全然陌生的彼此,並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待對方。
最後推薦《北京遇上西雅圖》,試試從中國愛情片裡,看他們夢想的那個世界。
--
歡迎到blog留言或推文等跟我討論或聊聊本片噢!
--
請自行選擇是否至blog閱讀唷:)
http://appleyou.pixnet.net/blog/post/29556335
應該有一點點雷!
---
資深影迷,或著是跟我同年紀卻喜歡看經典電影的人,看到《北京遇上西雅圖》,大
概就明白這和《西雅圖夜未眠》一定有關係了。(這一連串的致敬過程,是我爸告訴我的
,家裡有一老影迷的好處正是如此,可以快速的補充經典。)
在《西雅圖夜未眠》裡,女孩們各個都被《金玉盟》這部電影感動的東倒西歪:1957
年的《金玉盟》被美國電影學院評為史上最浪漫愛情電影之一,其中男女主角相約一年後
帝國大廈頂樓見面,卻因為女主角出車禍無法赴約而錯過。最後兩人重逢,從男方不諒解
的責難、女方刻意隱瞞殘疾的悲傷,到結尾真相大白,都會公主與王子終永浴愛河。峰迴
路轉的過程和女主角寧可被誤解甚至放手,也不願拿缺陷之身主動討同情的心境,打動每
個崇拜堅貞真愛的女人。
《金玉盟》的電影片段在1993年《西雅圖夜未眠》裡不停出現,也讓梅格萊恩決定要
和湯姆漢克約在帝國大廈頂。碰巧的是(當然不碰巧,這想必是設計的),《金玉盟》的男
女主角本來都是有婚約對象的,兩人最後都為真愛悔婚,《西雅圖夜未眠》也有相似情況
。只是兩部片差了30幾年,愛情不再是只有男人進行追逐,《西雅圖夜未眠》裡數以百計
的女人寫信給這個深情的西雅圖喪妻男人(電台主持人就叫他"Sleepless in Seattle"),
以及梅格萊恩掌握著自己感情的主控權,透露出美國男女關係上翹翹板的位移。(*)
想當然爾,梅格萊恩與湯姆漢克最後在帝國大廈頂寫下完美結局,成功遇見了如同《
金玉盟》男女主角迅速墜入愛河的「命中注定魔法」。這「魔法」成為典型愛情片的定律
,就像湯姆漢克深情的說:"It was a million tiny little things that, when you
added them all up, they meant we were supposed to be together... and I knew
it. I knew it the very first time I touched her. It was like coming home...
only to no home I'd ever known... I was just taking her hand to help her out
of a car and I knew. It was like... magic."(所有數以萬計的小事,都證明我們是命
中注定的...並且我知道的。在觸碰到她的第一刻,我就知道了。那種感覺就像回家...回
到一個我過去還不曾擁有過的家...僅僅是握著她的手扶她下車,我就感覺到了。那就像
是...魔法一般。)
而《北京遇上西雅圖》,正是在延續這個「魔法」,並且在公式般的男女故事裡,寄
中國之愛情夢想,於象徵自由的紐約的,帝國大廈頂端。
*五年後,梅格萊恩和湯姆漢克這對「西雅圖金童玉女」又合拍了另一部經典愛情片《電
子情書》。一樣的是,在《西雅圖夜未眠》中梅格萊恩只聽了湯姆漢克在廣播電台裡的告
白就愛上他,《電子情書》順應科技演進,兩人的感情也始於未曾謀面的網路筆友。最後
男女主角放下現實生活對彼此的成見,互相追求命定真愛,而非男追女、或女追男,彷彿
又為兩性在關係中的互動模式寫下新解。對了,梅格萊恩在《電子情書》裡本來也有交往
對象的,真愛總是開大家玩笑。
有人笑說,這是一個勵志小三的故事,簡單描述就是一個中國小三懷了孩子,但沒有
配偶拿不到准生證,只能到美國來生。她在西雅圖只收到一個又一個名牌包,卻遲遲等不
到愛人來探望她一面,直到孩子的爸在中國發生意外,一切金援都被阻斷時,她才被逼得
正視自己的愛情,現實的多麼可怕...
不用劇透都可以想到,故事發展會有多老套,只是不是每個女人都像湯唯這麼漂亮,
不是每個到美國生孩子的失意女子,都能遇到一個剛好以前當醫生、以後也可以當醫生,
又溫柔體貼無一處不好的單親男人。這是一個假裝實際的童話,卻仍然是童話。不過導演
薛曉路並沒有否認這一點,片中女主角文佳佳(湯唯)帶著Frank(吳秀波)的女兒看《西雅
圖夜未眠》時,就告訴所有觀眾這只是童話,童話不會發生在真實人生裡。
可是我認為,若把《北京遇上西雅圖》單看成是一個複製貼上在中國人身上的愛情童
話故事,就太可惜了。文佳佳這個角色在片中擔任了將中國人的真實無奈,縫入甜蜜劇情
的工作;湯唯那些台詞和表演,你可以將其視為一個無恥小三偶爾的自怨自艾,但在我看
來,這個角色訴說的是女人在愛情關係中的傳統位置下,被規定為被動、被包裝於物質的
悲哀,以及21世紀理想的愛情和自我的追求,該在什麼樣的環境裡實現。
片名是《北京遇上西雅圖》,但文佳佳在北京碰上的,卻是成為一個有錢男人的小三
,為了生下孩子就要放棄原本的事業,到美國才能順利生產。她的產婦室友也是如此:不
管是不是如周逸的同性戀,一個女人要用自己的身體懷孕,必須到美國來,因為在中國,
必須要有配偶才能有准生證、有一胎政策...等等等。在北京,一個女人離婚了之後帶著
孩子,重整自己,最後還是回到美國,才能與真愛相逢。除了為了向《西雅圖夜未眠》致
敬,必須把重要場景放在帝國大廈頂端,我想更是將中國許多人的夢想:包括關係的自由
、身體的自由、人生發展的自由,寄情於帝國大廈頂這個童話的象徵了。
無論是小三、同性戀、或是離異家庭,在華人社會裡都比較不容於世人眼裡,更別說
在中國,「同性戀」這個字眼在媒體上連提都不太能提。飾演同性戀孕婦周逸的資深女演
員海清,在電視專訪中被問及「關於這個敏感的角色」,幾分鐘的問答裡沒有出現「同志
」這個名詞(*)。但海清表達得很清楚:她之所以選擇演出這個角色,是認為其社會意義
比角色意義來的大,她希望能藉由這個角色和故事,表達「愛是公平的」這件事。《北京
遇上西雅圖》的結局是皆大歡喜的,每個人都獲得了他們所需要和想要的、充滿愛的生活
,這樣的自由連在電影童話中都需移駕到美國來實現,我想是導演薛曉路,無奈於自己國
家現況,和試圖傳達身為一個中國人的夢想,做了如此安排吧。或許這也是本片訂名為「
北京」遇上「西雅圖」的其中一分意義。
不得不說陸片在近幾年,雖然質量比仍然不很高,但也漸漸走出自己的路線。例如看
過《鋼的琴》、《人在囧途》、《致青春》,再看《北京遇上西雅圖》,對於陸片的獨有
風格就有一個底。若要具體形容,這類型(我覺得挺值得咀嚼和回味的)陸片,在自我審查
和官方審查嚴格的環境下,以冷色調的構圖包裝著暖色調的意涵,仍能聽得見創作者的原
始聲音。(另一個特色,則是每次我看陸片時都特別期待的:語言犀利。《北京遇上西雅
圖》的台詞句句精準又不失幽默,卻也在刁鑽裡找到人情溫暖,也是新一代陸片的代表了
。)
中港台互相有著微妙難解的情結,三地電影人皆無法否認或忽略,這些政經關係或國
族認同和我們的文化演變密不可分,自然也在電影裡透露出些什麼。陸片品質顯著的進步
和見光,在台灣的我們是應該樂見的:許多創作者的小心思,也許正藉由作品的某一處透
露給觀者,讓觀眾得以感受他們對身處之境的愛情與哀愁;而這樣也讓我們得以窺探,好
像熟悉、卻又全然陌生的彼此,並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待對方。
最後推薦《北京遇上西雅圖》,試試從中國愛情片裡,看他們夢想的那個世界。
--
歡迎到blog留言或推文等跟我討論或聊聊本片噢!
--
All Comments

By Edward Lewis
at 2013-12-23T06:14
at 2013-12-23T06:14

By Christine
at 2013-12-27T04:29
at 2013-12-27T04:29

By Frederica
at 2013-12-30T09:31
at 2013-12-30T09:31

By Ingrid
at 2013-12-31T14:11
at 2013-12-31T14:11

By Wallis
at 2014-01-04T02:28
at 2014-01-04T02:28

By Quintina
at 2014-01-04T21:17
at 2014-01-04T21:17
Related Posts
一部有關飛機的冒險片?

By Suhail Hany
at 2013-12-18T21:23
at 2013-12-18T21:23
《神劍闖江湖:京都大火》角色劇照

By Aaliyah
at 2013-12-18T21:18
at 2013-12-18T21:18
哈比人2:一部帥哥滿溢挑戰膀胱極限的電影

By Joe
at 2013-12-18T21:17
at 2013-12-18T21:17
台灣可拍成電影的題材

By Mason
at 2013-12-18T21:15
at 2013-12-18T21:15
台灣可拍成電影的題材

By Lily
at 2013-12-18T20:51
at 2013-12-18T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