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夜 淚止不住 - 電影

By Caroline
at 2013-12-01T14:08
at 2013-12-01T14:0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seaways2004 (貓控不等於肉球控)》之銘言:
: 看完十二夜 趁情緒還在記憶深刻時來打篇觀後感
: 首先 我要說我哭點真的很低
: 從開始放映十分鐘內我就開始飆淚
: 一直到結束
: 但是我沒有低頭擦眼淚
: 我想讓四百條生命最後的靈魂火花映在腦海裡
: -----------------------以下有雷--------------
本片比預想中還好,我一直以為會拍成流浪狗被如何不道德的對待
受到多少凌虐,訴諸著人類的惡行,然後希望藉此教化世人
這樣一部矯情做作的電影,不過顯然我錯了
如果你曾經是因為跟我一樣而不願進院時
誠心建議不妨去看看,體悟與感動不敢說有多少
但至少內心的責任感會有所成長
念書時曾經因某個專題報告,和同學選定流浪狗的主題
而去參訪過市立的流浪動物之家
所以對於裡頭的相似的場景並不陌生
甚至看到畫面時,彷彿都能嗅到當時待在動物之家的那個下午
所聞到充斥的刺鼻味與穢物的惡臭
我認為本片很難能可貴的是忠實了紀錄片的本質
《十二夜》所說的故事,是每一位流浪狗的故事
片長一個多小時的電影,當情緒與記憶都逐漸與某個角色連結後
片尾帶來一絲曙光,會讓人情不自禁的
渴望想看到電影中每一隻動物都善終
直到最終螢幕轉黑,工作人員名單的跑馬燈緩緩上捲的時刻
才漠然接受某個、或者某些我們在乎的故事,早已終結
電影並未把安樂死這個橋段拍得很猙獰、或是過度美化
甚至沒有刻意將片中被點名的主角
最後因未受認養而人為結束一生苦難的故事做終結
僅止於透過後續追蹤被認養的流浪狗
康復而回歸正常生活的畫面,隱晦的告訴你:對,他走了
透過不完美的遺憾,傳達了一份責任感的認知
以下題外話
--------------
當然,因為本片取名為《十二夜》,講述的是流浪動物捕獲後
待在所內十二天無人認養,即會在下次既定的行程中
安排集體性的安樂死手術的過程
所以認養後會遇到的問題,並未過度鋪張
然而,我想說,認養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希望之光
除了一隻西施犬是跟寵物店買的之外
家裡陸續養過的狗,都是來自於收留他人棄養、或者撿回來的流浪狗
有時會覺得流浪狗很聰明,似乎知道你是個喜歡狗
家裡也有同伴的人,所以會跟著你,和你撒嬌
而我想說的是,真正用心的養一隻寵物
仍得回歸最終的關鍵,錢,以及時間
家裡有隻小土狗,是母親去附近學校的操場散步運動時撿來的
一開始看他靈巧可愛,年紀又很小,一心軟就帶回家了
但是返家後不到一周,開始發生嘔吐、血便的狀況
帶去檢查才發現竟然得了致死率極高的犬瘟熱
為避免家裡原本的寵物受感染,也為了方便治療
將小土狗安置在醫院中
每次踏進動物醫院往牆邊保溫箱望去的那一刻
最怕看到裡頭是空的,因為那代表小狗走了
極為幸運的是這隻小傢伙生命力異常旺盛
從犬瘟熱中康復了,回到我們家
而醫療費更是陸續花了數萬元不等
照顧犬瘟熱的動物,需要時刻觀察、治療
或許有人看到流浪動物之家放任流浪狗互相傳染、死亡
覺得非常殘忍,但是如果回歸現實層面考量
會知道這其中有著太多無法抗拒的因素
當下有種想法,這大概就是上天給他們最後機會的中繼所了
直到現在,家中的成為來了也走了幾位,目前剩下三隻
小土狗正值壯年,身體好得不得了
然而另外兩隻都是高齡十多歲的老狗
除了過去偶爾的感冒、拉肚子之外,身體逐漸老化
一隻有僵直性關節炎與脊椎的老毛病
另一隻則是老年後體質改變,皮膚過敏紅腫,眼睛也退化了
平均的醫療費一個月大概會花掉我1/4~1/3的薪水
(當然,家人也會負擔,只是通常我下班順路去拿藥)
會心痛嗎?我覺得不會
這十多年來他們的陪伴,讓全家度過了很棒的時光
雖然有時候也被他們任性的行為搞到七竅生煙
但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很幸福的
現在他們老了,照顧他們,也是我們該做的
除此之外,出遊或者出差時家人一定要喬好
一個人不在家,其他人就必須安排好回家的時間
除了給狗吃飯之外,重點是定時的用藥
深怕一個晚歸,他們眼睛又發炎了、腿又痛了
不得不說有時候真的會感到很辛苦
而上述總總,特別是領養流浪狗回家後
可能會遭遇接踵而來的治療問題
都是每位領養者、飼主必須面對的
我甚至曾聽聞有人領養流浪狗,帶去動物醫院治療
最後卻不幸回天乏術的,主人難過得要命
對了,看本片記得不要帶吃的
我跟朋友買好票因為還有一段時間所去逛逛,習慣性買了點零食
結果電影一開始我就看到滿畫面的排泄物
吃到一半的餅乾,我就默默的收回包包了...
--
: 看完十二夜 趁情緒還在記憶深刻時來打篇觀後感
: 首先 我要說我哭點真的很低
: 從開始放映十分鐘內我就開始飆淚
: 一直到結束
: 但是我沒有低頭擦眼淚
: 我想讓四百條生命最後的靈魂火花映在腦海裡
: -----------------------以下有雷--------------
本片比預想中還好,我一直以為會拍成流浪狗被如何不道德的對待
受到多少凌虐,訴諸著人類的惡行,然後希望藉此教化世人
這樣一部矯情做作的電影,不過顯然我錯了
如果你曾經是因為跟我一樣而不願進院時
誠心建議不妨去看看,體悟與感動不敢說有多少
但至少內心的責任感會有所成長
念書時曾經因某個專題報告,和同學選定流浪狗的主題
而去參訪過市立的流浪動物之家
所以對於裡頭的相似的場景並不陌生
甚至看到畫面時,彷彿都能嗅到當時待在動物之家的那個下午
所聞到充斥的刺鼻味與穢物的惡臭
我認為本片很難能可貴的是忠實了紀錄片的本質
《十二夜》所說的故事,是每一位流浪狗的故事
片長一個多小時的電影,當情緒與記憶都逐漸與某個角色連結後
片尾帶來一絲曙光,會讓人情不自禁的
渴望想看到電影中每一隻動物都善終
直到最終螢幕轉黑,工作人員名單的跑馬燈緩緩上捲的時刻
才漠然接受某個、或者某些我們在乎的故事,早已終結
電影並未把安樂死這個橋段拍得很猙獰、或是過度美化
甚至沒有刻意將片中被點名的主角
最後因未受認養而人為結束一生苦難的故事做終結
僅止於透過後續追蹤被認養的流浪狗
康復而回歸正常生活的畫面,隱晦的告訴你:對,他走了
透過不完美的遺憾,傳達了一份責任感的認知
以下題外話
--------------
當然,因為本片取名為《十二夜》,講述的是流浪動物捕獲後
待在所內十二天無人認養,即會在下次既定的行程中
安排集體性的安樂死手術的過程
所以認養後會遇到的問題,並未過度鋪張
然而,我想說,認養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希望之光
除了一隻西施犬是跟寵物店買的之外
家裡陸續養過的狗,都是來自於收留他人棄養、或者撿回來的流浪狗
有時會覺得流浪狗很聰明,似乎知道你是個喜歡狗
家裡也有同伴的人,所以會跟著你,和你撒嬌
而我想說的是,真正用心的養一隻寵物
仍得回歸最終的關鍵,錢,以及時間
家裡有隻小土狗,是母親去附近學校的操場散步運動時撿來的
一開始看他靈巧可愛,年紀又很小,一心軟就帶回家了
但是返家後不到一周,開始發生嘔吐、血便的狀況
帶去檢查才發現竟然得了致死率極高的犬瘟熱
為避免家裡原本的寵物受感染,也為了方便治療
將小土狗安置在醫院中
每次踏進動物醫院往牆邊保溫箱望去的那一刻
最怕看到裡頭是空的,因為那代表小狗走了
極為幸運的是這隻小傢伙生命力異常旺盛
從犬瘟熱中康復了,回到我們家
而醫療費更是陸續花了數萬元不等
照顧犬瘟熱的動物,需要時刻觀察、治療
或許有人看到流浪動物之家放任流浪狗互相傳染、死亡
覺得非常殘忍,但是如果回歸現實層面考量
會知道這其中有著太多無法抗拒的因素
當下有種想法,這大概就是上天給他們最後機會的中繼所了
直到現在,家中的成為來了也走了幾位,目前剩下三隻
小土狗正值壯年,身體好得不得了
然而另外兩隻都是高齡十多歲的老狗
除了過去偶爾的感冒、拉肚子之外,身體逐漸老化
一隻有僵直性關節炎與脊椎的老毛病
另一隻則是老年後體質改變,皮膚過敏紅腫,眼睛也退化了
平均的醫療費一個月大概會花掉我1/4~1/3的薪水
(當然,家人也會負擔,只是通常我下班順路去拿藥)
會心痛嗎?我覺得不會
這十多年來他們的陪伴,讓全家度過了很棒的時光
雖然有時候也被他們任性的行為搞到七竅生煙
但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很幸福的
現在他們老了,照顧他們,也是我們該做的
除此之外,出遊或者出差時家人一定要喬好
一個人不在家,其他人就必須安排好回家的時間
除了給狗吃飯之外,重點是定時的用藥
深怕一個晚歸,他們眼睛又發炎了、腿又痛了
不得不說有時候真的會感到很辛苦
而上述總總,特別是領養流浪狗回家後
可能會遭遇接踵而來的治療問題
都是每位領養者、飼主必須面對的
我甚至曾聽聞有人領養流浪狗,帶去動物醫院治療
最後卻不幸回天乏術的,主人難過得要命
對了,看本片記得不要帶吃的
我跟朋友買好票因為還有一段時間所去逛逛,習慣性買了點零食
結果電影一開始我就看到滿畫面的排泄物
吃到一半的餅乾,我就默默的收回包包了...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Regina
at 2013-12-04T17:03
at 2013-12-04T17:03

By Dora
at 2013-12-07T07:21
at 2013-12-07T07:21
Related Posts
私法爭鋒

By Mia
at 2013-12-01T13:32
at 2013-12-01T13:32
Paul Walker 車禍身亡

By Hardy
at 2013-12-01T13:25
at 2013-12-01T13:25
十二夜

By Leila
at 2013-12-01T12:23
at 2013-12-01T12:23
Paul Walker 車禍身亡

By William
at 2013-12-01T12:21
at 2013-12-01T12:21
掃毒

By Anthony
at 2013-12-01T12:11
at 2013-12-01T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