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米地喜劇俱樂部《OZ:綠野仙蹤》 - 舞台劇
![Dora avatar](/img/girl4.jpg)
By Dora
at 2015-02-02T23:51
at 2015-02-02T23:51
Table of Contents
時間:2015.01.25 14:30
地點:南海劇場
演員:阿喜、張winnie、壯壯、黃小胖、東區德、大鵰博士、
仲子、阿花、六塊錢
編導:張碩修
"It aspires to being a modernized fairy tale,
in which the wonderment and joy are retained
and the heartaches and nightmares are left out."
---L. Frank Baum,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 1900
距今115年前,紐約的童書作家L. Frank Baum在出版了鵝媽媽及鵝爸爸故事集後,
寫出了至今仍廣受歡迎的奧茲國系列作品。
百餘年來,除了有電影、電視影集、劇場及許許多多正式、非正式的改編演出,
專家學者的研究文獻數量更是可觀,
其經典地位比起英國Lewis Carroll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可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兩人的作品分別開創了英美兒童文學及相關研究的時代熱潮。
不過,童書能雋永流傳,除了作家的生花妙筆之外,
也在於他們不隨環境而抹滅的赤子之心及堅持初衷到底的決心。
相較於天生口吃卻有著說童話故事天份、
為了對當年的小小聽眾守信而寫下曠世鉅著的Lewis Carroll,
L. Frank Baum對於兒童文學的關注及企圖心相對強烈了些,
在故事前言就道盡了他的畢生信念:
他認為當時的「童話故事」已成了「道德寓言」,
書中不再有精靈跟仙女,而是充斥著警惕作用的可怕景象。
於是他想把童話精神找回來,從現代場景出發,
寫下能真正給予兒童歡樂夢境而非心痛夢魘的故事。
故事中的堪薩斯州,與其南方的奧克拉荷馬州和德州向來都是龍捲風肆虐的重災區,
主角桃樂絲的家及在前往奧茲大帝宮殿的路上也不乏荒原及玉米田等場景,
一如在地居民的生活印象。
從位於美國國土正中央的堪薩斯州出發,與幻境中東南西北四方女巫的設定,
似乎也可就此將現實國境的方位概念代入閱讀。
時至今日,繼2003年開始將奧茲國帶到新世紀的百老匯舞台並引發熱潮的音劇改編之後,
台灣也出現了頗受好評的劇場作品,如A劇團的《阿茲大地》,
以及讓卡米地踏進正式劇場並獲得國際研討會關注的《OZ:綠野仙蹤》。
就劇本本身而言,改編幅度相當大。
為了在一開始有熱鬧歌舞而採倒敘開場之外,
劇中角色的設定都有所更動,尤其是卡米地班底演出的部份,
如大鵰博士的稻草人、壯壯的獅子跟黃小胖的白女巫,
都融入了演員本身的個人風格,以情境喜劇的方式發展。
至於阿喜的桃樂絲跟張winnie的黑女巫,
前者還是較依賴在設定好的角色裡,後者則是一如往常的穩定表現,
雖然都還不錯,但在個人魅力方面還是略遜於有主場優勢的卡米地伙伴們。
唯一還算是原汁原味的部份,是樵夫為愛打拼卻逐步變成錫人的自白段落,
但其愛人的身份設定也為了扣緊角色之間的連結而改變。
1939年的《綠野仙蹤》電影版,一曲"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傳唱數十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HRa4X07jdE
其魅力不止讓名導吳宇森決定在1997年的《變臉》裡也來一段,
http://youtu.be/n4Xy-oFoB8k?t=1h34m11s
幾年前以稚嫩嗓音征服全球的小康妮,也以這首歌為成名作。
這次改編自然少不了這首Over the Rainbow,
除此之外也採取變調改詞的方式,讓這首曲子陪著桃樂絲從迷惘到尋得希望。
可惜的是,相對於原著作者書寫現代童話的企圖心,
這次改編還是徒具形式。
以自身擅長的喜劇模式編寫的確有梗且不忘批判時事,
加入脫口秀和新編曲目也足見其班底成員多年歷練的功力和用心,
但選擇照本宣科將堪薩斯農場設定為主要場景,
讓桃樂絲一角仍存有「美國血統」,
卻跟台灣的時事梗和演員與觀眾互動的橋段顯得衝突。
雖然翡翠城的設定可以有跟現代台灣連結的自由度,
美國桃樂絲還是不見其存在的必要性。
另外,更動桃樂絲遇見三位伙伴的順序,
從原著中稻→錫→獅換成獅→錫→稻,
並進一步安排三位角色與大魔王黑女巫由遠至近的關係連結,
(獅:追求者、錫:昔日戀人、稻:受控制的部屬)
讓黑女巫的戲份比電影裡純反派的角色多了一些層次,
是有那麼一些翻案改編的味道在,
但畢竟主角還是桃樂絲,黑女巫的情愛糾葛還是只能草草收尾。
為了將重點擺在主角的個人價值追尋,除了將奧茲大帝一角削弱,
也捨去原著中的親情,轉而強調愛情及友情,
但少了奧茲大帝的魔力,桃樂絲終究無法滿足伙伴心願,
原本一路相伴的忠犬多多只剩最後一瞥,
安排黑女巫演員分飾桃樂絲愛人的用意也讓人摸不著頭緒。
(相較之下,我倒希望是錫樵夫以憨厚老實的男孩形象再現)
編導張碩修在節目單中細數卡米地從成軍以來辛勤拼搏的歷程,
以及黃小胖在脫口秀時感人肺腑的精采獨白,
(卡米地的招牌,的確是靠你們的努力才能如此發光發亮!)
都讓這趟黃磚道之旅別具紀念意義,
但要如何讓一齣戲既豐富又完整、如何深入肌理改編經典文本,
在我看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加油吧!
L. Frank Baum在寫完第一本奧茲童話之後,
還寫了十來本系列作品,
卡米地這次的改編實驗,相信只是個起點,
期待有朝一日能看見專屬台灣的奧茲帝國出現。
---
本票券由藝文票券折扣網-寫手扶植計畫提供,並同時刊載在藝文票券折扣網
--
看戲心得將同步轉載於此:
馬士比亞的劇場小窩
http://blog.xuite.net/newmakespeare/wretch
--
地點:南海劇場
演員:阿喜、張winnie、壯壯、黃小胖、東區德、大鵰博士、
仲子、阿花、六塊錢
編導:張碩修
"It aspires to being a modernized fairy tale,
in which the wonderment and joy are retained
and the heartaches and nightmares are left out."
---L. Frank Baum,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 1900
距今115年前,紐約的童書作家L. Frank Baum在出版了鵝媽媽及鵝爸爸故事集後,
寫出了至今仍廣受歡迎的奧茲國系列作品。
百餘年來,除了有電影、電視影集、劇場及許許多多正式、非正式的改編演出,
專家學者的研究文獻數量更是可觀,
其經典地位比起英國Lewis Carroll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可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兩人的作品分別開創了英美兒童文學及相關研究的時代熱潮。
不過,童書能雋永流傳,除了作家的生花妙筆之外,
也在於他們不隨環境而抹滅的赤子之心及堅持初衷到底的決心。
相較於天生口吃卻有著說童話故事天份、
為了對當年的小小聽眾守信而寫下曠世鉅著的Lewis Carroll,
L. Frank Baum對於兒童文學的關注及企圖心相對強烈了些,
在故事前言就道盡了他的畢生信念:
他認為當時的「童話故事」已成了「道德寓言」,
書中不再有精靈跟仙女,而是充斥著警惕作用的可怕景象。
於是他想把童話精神找回來,從現代場景出發,
寫下能真正給予兒童歡樂夢境而非心痛夢魘的故事。
故事中的堪薩斯州,與其南方的奧克拉荷馬州和德州向來都是龍捲風肆虐的重災區,
主角桃樂絲的家及在前往奧茲大帝宮殿的路上也不乏荒原及玉米田等場景,
一如在地居民的生活印象。
從位於美國國土正中央的堪薩斯州出發,與幻境中東南西北四方女巫的設定,
似乎也可就此將現實國境的方位概念代入閱讀。
時至今日,繼2003年開始將奧茲國帶到新世紀的百老匯舞台並引發熱潮的音劇改編之後,
台灣也出現了頗受好評的劇場作品,如A劇團的《阿茲大地》,
以及讓卡米地踏進正式劇場並獲得國際研討會關注的《OZ:綠野仙蹤》。
就劇本本身而言,改編幅度相當大。
為了在一開始有熱鬧歌舞而採倒敘開場之外,
劇中角色的設定都有所更動,尤其是卡米地班底演出的部份,
如大鵰博士的稻草人、壯壯的獅子跟黃小胖的白女巫,
都融入了演員本身的個人風格,以情境喜劇的方式發展。
至於阿喜的桃樂絲跟張winnie的黑女巫,
前者還是較依賴在設定好的角色裡,後者則是一如往常的穩定表現,
雖然都還不錯,但在個人魅力方面還是略遜於有主場優勢的卡米地伙伴們。
唯一還算是原汁原味的部份,是樵夫為愛打拼卻逐步變成錫人的自白段落,
但其愛人的身份設定也為了扣緊角色之間的連結而改變。
1939年的《綠野仙蹤》電影版,一曲"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傳唱數十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HRa4X07jdE
http://youtu.be/n4Xy-oFoB8k?t=1h34m11s
這次改編自然少不了這首Over the Rainbow,
除此之外也採取變調改詞的方式,讓這首曲子陪著桃樂絲從迷惘到尋得希望。
可惜的是,相對於原著作者書寫現代童話的企圖心,
這次改編還是徒具形式。
以自身擅長的喜劇模式編寫的確有梗且不忘批判時事,
加入脫口秀和新編曲目也足見其班底成員多年歷練的功力和用心,
但選擇照本宣科將堪薩斯農場設定為主要場景,
讓桃樂絲一角仍存有「美國血統」,
卻跟台灣的時事梗和演員與觀眾互動的橋段顯得衝突。
雖然翡翠城的設定可以有跟現代台灣連結的自由度,
美國桃樂絲還是不見其存在的必要性。
另外,更動桃樂絲遇見三位伙伴的順序,
從原著中稻→錫→獅換成獅→錫→稻,
並進一步安排三位角色與大魔王黑女巫由遠至近的關係連結,
(獅:追求者、錫:昔日戀人、稻:受控制的部屬)
讓黑女巫的戲份比電影裡純反派的角色多了一些層次,
是有那麼一些翻案改編的味道在,
但畢竟主角還是桃樂絲,黑女巫的情愛糾葛還是只能草草收尾。
為了將重點擺在主角的個人價值追尋,除了將奧茲大帝一角削弱,
也捨去原著中的親情,轉而強調愛情及友情,
但少了奧茲大帝的魔力,桃樂絲終究無法滿足伙伴心願,
原本一路相伴的忠犬多多只剩最後一瞥,
安排黑女巫演員分飾桃樂絲愛人的用意也讓人摸不著頭緒。
(相較之下,我倒希望是錫樵夫以憨厚老實的男孩形象再現)
編導張碩修在節目單中細數卡米地從成軍以來辛勤拼搏的歷程,
以及黃小胖在脫口秀時感人肺腑的精采獨白,
(卡米地的招牌,的確是靠你們的努力才能如此發光發亮!)
都讓這趟黃磚道之旅別具紀念意義,
但要如何讓一齣戲既豐富又完整、如何深入肌理改編經典文本,
在我看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加油吧!
L. Frank Baum在寫完第一本奧茲童話之後,
還寫了十來本系列作品,
卡米地這次的改編實驗,相信只是個起點,
期待有朝一日能看見專屬台灣的奧茲帝國出現。
---
本票券由藝文票券折扣網-寫手扶植計畫提供,並同時刊載在藝文票券折扣網
--
看戲心得將同步轉載於此:
馬士比亞的劇場小窩
http://blog.xuite.net/newmakespeare/wretch
--
Tags:
舞台劇
All Comments
![Lucy avatar](/img/girl5.jpg)
By Lucy
at 2015-02-06T01:51
at 2015-02-06T01:51
![Dinah avatar](/img/woman.jpg)
By Dinah
at 2015-02-10T08:20
at 2015-02-10T08:20
![Heather avatar](/img/woman-biz.jpg)
By Heather
at 2015-02-14T18:14
at 2015-02-14T18:14
![Jacky avatar](/img/cat3.jpg)
By Jacky
at 2015-02-15T15:25
at 2015-02-15T15:25
![Joseph avatar](/img/cat4.jpg)
By Joseph
at 2015-02-18T22:01
at 2015-02-18T22:01
![Connor avatar](/img/cat5.jpg)
By Connor
at 2015-02-23T13:31
at 2015-02-23T13:31
![Charlotte avatar](/img/woman-glasses.jpg)
By Charlotte
at 2015-02-23T14:41
at 2015-02-23T14:41
![Doris avatar](/img/woman-ring.jpg)
By Doris
at 2015-02-28T14:01
at 2015-02-28T14:01
Related Posts
2月《公視表演廳》徜徉在動人的戲劇之海
![Sierra Rose avatar](/img/woman-biz.jpg)
By Sierra Rose
at 2015-02-02T23:24
at 2015-02-02T23:24
硬要再來回顧2014
![Anonymous avatar](/img/beret.jpg)
By Anonymous
at 2015-02-02T20:36
at 2015-02-02T20:36
2/1《全家都去你家》
![John avatar](/img/boy1.jpg)
By John
at 2015-02-02T09:26
at 2015-02-02T09:26
一心戲劇團《芙蓉歌》
![Andy avatar](/img/cat2.jpg)
By Andy
at 2015-02-01T23:58
at 2015-02-01T23:58
2014看戲心得
![Wallis avatar](/img/elephant.jpg)
By Wallis
at 2015-02-01T02:13
at 2015-02-01T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