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夜總會> 我們不想死 祂們不想被遺忘 - 電影

By Daph Bay
at 2018-01-21T17:23
at 2018-01-21T17:23
Table of Contents
IMDB: 8.7 (連結)
簡評:
真的是太好看了,IMDB評分這麼高絕對是其來有自。
完美揉合了墨西哥元素,配合主角在其中的成長,推進故事很有力道,結構堪稱完整。
埋的梗雖然容易猜到,但是畢竟是動畫片,平易近人不複雜是正確的。
加上動人的主題歌曲,還有暖心的結局,絕對是去年最好看的動畫片。
無音樂圖文網誌:https://goo.gl/2SGqkX
=============以下有雷==============
[墨西哥元素的完美揉合]
老實說,這部片讓我越來越分不清迪士尼跟皮克斯的差別了。
感覺上本片跟<Brave 勇敢傳說>比較像是迪士尼會出的系列;包含了非美國的元素、主角
勇於追夢的冒險、過程中的成長、家庭等核心價值的傳達。
再再都跟迪士尼16年出品的<Moana 海洋奇緣>以及13年出品的<Frozen冰雪奇緣>一樣。
(但是相對來說,迪士尼反而變得更像是皮克斯,例如<Reck it Ralph無敵破壞王>、
<Big Hero 6大英雄天團>還有<Zootopia 動物方程式>。考量兩家現在也是同一家公司,
我想這個趨勢會漸漸明顯吧)
不過,雖然有著相同的套路,比起<勇敢傳說>的平庸,本片無疑是在同樣的架構上創造出
新的典範。
(說到這個,對於當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是<勇敢傳說>拿到還是打心底無法接受)
我覺得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特別之處是把墨西哥的元素融合得恰到好處。
從一開始用墨西哥紙雕(Papel picado)來作前情提要就已經十足發揮了巧思。
之後,整部片開始圍繞著亡靈節而進展,甚至可以說這部片是因為亡靈節而產生的一部電
影也不為過。
首先,片中經過的時間其實非常短,也就是亡靈節的這一天一夜而已(但現實亡靈節是有
兩天),因此亡靈節這個背景成了推動劇情的轉軸。
隨著時間的經過,主角需要在期限中解開任務,這樣不僅設定好了目標,也就讓故事情節
多了一份期待與緊張:主角在限時內會遇到甚麼樣的困境然後如何去克服並達成目標呢?
(因為是皮克斯動畫,就不用考慮會有失敗的可能,這算是迪士尼與皮克斯的局限吧)
另外一點就是藉著亡靈節的背景,讓觀影者用簡單的方式去了解墨西哥的重要文化。
像是:
1. 以家庭方式經營的小企業還有注重家庭這個核心價值觀(這點我覺得比中國人有過之而
無不及,老實說有點壓迫感)。
2.擺放祭壇照片為了迎接亡者回來(這跟中華文化擺放照片是為了緬懷意義上的確是不同)
,而灑滿萬壽菊是當作給亡靈路途的指引,還有數不清的骷髏頭。(關於亡靈節的要素可
以點此)。
3. 音樂是墨西哥人生命的一部份,尤其是Mariachi這樣的音樂形式。
其他還有Dante那種墨西哥無毛狗、穿插在片中的西班牙文、被人遺忘的老人消失前喝的
龍舌蘭、摔角手El Santo及畫家Frida,再再都可以在某個不經意的小地方看到製作這部
片子的用心。
現在都覺得看迪士尼或皮克斯動畫片最大的樂趣之一是為了想看他們可以把異國元素融合
到甚麼程度,然後順便藉此再去google學學別人的文化XD。
[我們不想死,祂們不想被遺忘]
剛剛說到任務,主角Miguel本人的期待是受到自己假想中的曾祖父Ernesto的祝福,這樣
就可以不用放棄追尋音樂的夢想。另一方面他承接到的懇求是將Hector的相片帶回現世。
這邊也分別是電影兩個主題,家庭與夢想,死亡與遺忘。
真正的曾祖父Hector當初是離開了妻子Imelda跟女兒Coco去追尋了音樂夢,後來才發現家
人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想回歸,可惜被陷害致死。
而這樣的意志最終也終於傳達到了曾孫Miguel本人以及其家族內,促進了家庭與夢想間的
和解,讓Miguel最後兩邊都可以兼顧。
當然實際上只能擇一或是兩方皆輸的情況才是現實,但是基於"安親護幼"原則,這種案例
在本片裡也沒辦法做甚麼深入探討,所以這個主題是屬於比較老舊套路部份。
另外一個我覺得比較有趣的主題是甚麼樣才是真正的死亡。
對於中華文化來說,死亡後有來世,但有沒有來世是看現世行為如何而來(看最近的<與神
同行>就知道了),是一個輪迴的概念。
因此死亡不是結束,可以是另一個開始(或是永久的苦痛 科科)。
但墨西哥人的信仰中,死亡不是結束也不是開始,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才會有亡靈節
,是讓死去的親人與現世的人相聚的時刻,因此鬼並不可怕,反正就是以後的你跟我而已
。
因此我覺得骷髏也是一種象徵,是死後大家都不再具有肉體,一律平等的象徵。
(這點倒是讓人很好奇,明明墨西哥是天主教國家,但是對死後世界的看法與教會感覺大
相逕庭,而且感覺沒有甚麼牴觸,但我無法想像台灣的基督徒/天主教徒參加中元節的樣
子)
對墨西哥人來說,真正的死亡是被人遺忘。
這倒是跟<American Gods 美國眾神>這本小說的核心理念很像,神明的存在在於信仰的強
度,當眾人不再相信,神也不再能成為神。
其實這部分跟日本的多神信仰(像是八百萬神這樣)也有相似之處。甚麼都可以成為神的結
果就是有些神漸漸被人遺忘: 神社荒廢,神格也不再存在。(沒錯,我就是在說<元氣少女
緣結神>這部漫畫)
所以人死後若真的成為了亡靈,是否也是遵循這樣的規則呢。
另外一點有趣的地方是並沒有提到善惡之分,那麼如果像是希特勒那樣的人,亡靈是否也
會永存?
這是這個文化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
[為什麼叫Coco]
所以,本片片名為什麼不叫Miguel、Hector而叫Coco也就昭然若揭。
因為她是這個家庭唯一連接現世與來世的關鍵,沒有她,Hetor就會被遺忘而消失;沒有
她,家庭與追尋音樂夢想兩者就無法達成和解。
要比喻的話,她就是那條萬壽菊作成的橋,將Hector與Miguel重新連結並走向happy end
。
所以在最後Miguel對Mama Coco唱Remember Me的時候,要能不哭真的是有點困難。因為那
是帶著對所有家庭思念穿越三個世代、死後世界與現世,才終於傳達到的訊息。
而Mama Coco很好的接收到了。
雖然Remember Me 沒有像之前Let it Go產生這麼大的風潮(雖然同樣的作詞作曲家),但
是貫穿了全片,代表了Hector的心聲又有主題提點的功效(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簡直神
作。而且其實還是蠻洗腦的,個人真的蠻喜歡。
最後,本片小小缺點就是劇情沒有甚麼讓人意外的地方,我想不會有人真的覺得Ernesto
會是Miguel的曾祖父吧,所以就欠缺了爆點,不過充滿溫馨與新奇的氛圍,不管怎麼說在
我心中都是2017年的最佳動畫片無誤。
--
不過中國的<大護法>其實也有點讓我震撼就是了...好的方面
--
簡評:
真的是太好看了,IMDB評分這麼高絕對是其來有自。
完美揉合了墨西哥元素,配合主角在其中的成長,推進故事很有力道,結構堪稱完整。
埋的梗雖然容易猜到,但是畢竟是動畫片,平易近人不複雜是正確的。
加上動人的主題歌曲,還有暖心的結局,絕對是去年最好看的動畫片。
無音樂圖文網誌:https://goo.gl/2SGqkX
=============以下有雷==============
[墨西哥元素的完美揉合]
老實說,這部片讓我越來越分不清迪士尼跟皮克斯的差別了。
感覺上本片跟<Brave 勇敢傳說>比較像是迪士尼會出的系列;包含了非美國的元素、主角
勇於追夢的冒險、過程中的成長、家庭等核心價值的傳達。
再再都跟迪士尼16年出品的<Moana 海洋奇緣>以及13年出品的<Frozen冰雪奇緣>一樣。
(但是相對來說,迪士尼反而變得更像是皮克斯,例如<Reck it Ralph無敵破壞王>、
<Big Hero 6大英雄天團>還有<Zootopia 動物方程式>。考量兩家現在也是同一家公司,
我想這個趨勢會漸漸明顯吧)
不過,雖然有著相同的套路,比起<勇敢傳說>的平庸,本片無疑是在同樣的架構上創造出
新的典範。
(說到這個,對於當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是<勇敢傳說>拿到還是打心底無法接受)
我覺得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特別之處是把墨西哥的元素融合得恰到好處。
從一開始用墨西哥紙雕(Papel picado)來作前情提要就已經十足發揮了巧思。
之後,整部片開始圍繞著亡靈節而進展,甚至可以說這部片是因為亡靈節而產生的一部電
影也不為過。
首先,片中經過的時間其實非常短,也就是亡靈節的這一天一夜而已(但現實亡靈節是有
兩天),因此亡靈節這個背景成了推動劇情的轉軸。
隨著時間的經過,主角需要在期限中解開任務,這樣不僅設定好了目標,也就讓故事情節
多了一份期待與緊張:主角在限時內會遇到甚麼樣的困境然後如何去克服並達成目標呢?
(因為是皮克斯動畫,就不用考慮會有失敗的可能,這算是迪士尼與皮克斯的局限吧)
另外一點就是藉著亡靈節的背景,讓觀影者用簡單的方式去了解墨西哥的重要文化。
像是:
1. 以家庭方式經營的小企業還有注重家庭這個核心價值觀(這點我覺得比中國人有過之而
無不及,老實說有點壓迫感)。
2.擺放祭壇照片為了迎接亡者回來(這跟中華文化擺放照片是為了緬懷意義上的確是不同)
,而灑滿萬壽菊是當作給亡靈路途的指引,還有數不清的骷髏頭。(關於亡靈節的要素可
以點此)。
3. 音樂是墨西哥人生命的一部份,尤其是Mariachi這樣的音樂形式。
其他還有Dante那種墨西哥無毛狗、穿插在片中的西班牙文、被人遺忘的老人消失前喝的
龍舌蘭、摔角手El Santo及畫家Frida,再再都可以在某個不經意的小地方看到製作這部
片子的用心。
現在都覺得看迪士尼或皮克斯動畫片最大的樂趣之一是為了想看他們可以把異國元素融合
到甚麼程度,然後順便藉此再去google學學別人的文化XD。
[我們不想死,祂們不想被遺忘]
剛剛說到任務,主角Miguel本人的期待是受到自己假想中的曾祖父Ernesto的祝福,這樣
就可以不用放棄追尋音樂的夢想。另一方面他承接到的懇求是將Hector的相片帶回現世。
這邊也分別是電影兩個主題,家庭與夢想,死亡與遺忘。
真正的曾祖父Hector當初是離開了妻子Imelda跟女兒Coco去追尋了音樂夢,後來才發現家
人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想回歸,可惜被陷害致死。
而這樣的意志最終也終於傳達到了曾孫Miguel本人以及其家族內,促進了家庭與夢想間的
和解,讓Miguel最後兩邊都可以兼顧。
當然實際上只能擇一或是兩方皆輸的情況才是現實,但是基於"安親護幼"原則,這種案例
在本片裡也沒辦法做甚麼深入探討,所以這個主題是屬於比較老舊套路部份。
另外一個我覺得比較有趣的主題是甚麼樣才是真正的死亡。
對於中華文化來說,死亡後有來世,但有沒有來世是看現世行為如何而來(看最近的<與神
同行>就知道了),是一個輪迴的概念。
因此死亡不是結束,可以是另一個開始(或是永久的苦痛 科科)。
但墨西哥人的信仰中,死亡不是結束也不是開始,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才會有亡靈節
,是讓死去的親人與現世的人相聚的時刻,因此鬼並不可怕,反正就是以後的你跟我而已
。
因此我覺得骷髏也是一種象徵,是死後大家都不再具有肉體,一律平等的象徵。
(這點倒是讓人很好奇,明明墨西哥是天主教國家,但是對死後世界的看法與教會感覺大
相逕庭,而且感覺沒有甚麼牴觸,但我無法想像台灣的基督徒/天主教徒參加中元節的樣
子)
對墨西哥人來說,真正的死亡是被人遺忘。
這倒是跟<American Gods 美國眾神>這本小說的核心理念很像,神明的存在在於信仰的強
度,當眾人不再相信,神也不再能成為神。
其實這部分跟日本的多神信仰(像是八百萬神這樣)也有相似之處。甚麼都可以成為神的結
果就是有些神漸漸被人遺忘: 神社荒廢,神格也不再存在。(沒錯,我就是在說<元氣少女
緣結神>這部漫畫)
所以人死後若真的成為了亡靈,是否也是遵循這樣的規則呢。
另外一點有趣的地方是並沒有提到善惡之分,那麼如果像是希特勒那樣的人,亡靈是否也
會永存?
這是這個文化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
[為什麼叫Coco]
所以,本片片名為什麼不叫Miguel、Hector而叫Coco也就昭然若揭。
因為她是這個家庭唯一連接現世與來世的關鍵,沒有她,Hetor就會被遺忘而消失;沒有
她,家庭與追尋音樂夢想兩者就無法達成和解。
要比喻的話,她就是那條萬壽菊作成的橋,將Hector與Miguel重新連結並走向happy end
。
所以在最後Miguel對Mama Coco唱Remember Me的時候,要能不哭真的是有點困難。因為那
是帶著對所有家庭思念穿越三個世代、死後世界與現世,才終於傳達到的訊息。
而Mama Coco很好的接收到了。
雖然Remember Me 沒有像之前Let it Go產生這麼大的風潮(雖然同樣的作詞作曲家),但
是貫穿了全片,代表了Hector的心聲又有主題提點的功效(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簡直神
作。而且其實還是蠻洗腦的,個人真的蠻喜歡。
最後,本片小小缺點就是劇情沒有甚麼讓人意外的地方,我想不會有人真的覺得Ernesto
會是Miguel的曾祖父吧,所以就欠缺了爆點,不過充滿溫馨與新奇的氛圍,不管怎麼說在
我心中都是2017年的最佳動畫片無誤。
--
不過中國的<大護法>其實也有點讓我震撼就是了...好的方面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Ursula
at 2018-01-22T14:33
at 2018-01-22T14:33

By Selena
at 2018-01-23T22:44
at 2018-01-23T22:44

By Ingrid
at 2018-01-27T11:50
at 2018-01-27T11:50

By Andy
at 2018-01-28T03:42
at 2018-01-28T03:42

By Hardy
at 2018-01-31T19:54
at 2018-01-31T19:54

By Hazel
at 2018-02-01T19:09
at 2018-02-01T19:09

By Caitlin
at 2018-02-02T00:58
at 2018-02-02T00:58

By Genevieve
at 2018-02-03T08:46
at 2018-02-03T08:46

By Todd Johnson
at 2018-02-05T23:31
at 2018-02-05T23:31

By George
at 2018-02-06T06:57
at 2018-02-06T06:57

By Christine
at 2018-02-08T09:10
at 2018-02-08T09:10

By Frederica
at 2018-02-12T21:17
at 2018-02-12T21:17

By Isla
at 2018-02-14T06:50
at 2018-02-14T06:50

By Hedda
at 2018-02-14T15:38
at 2018-02-14T15:38

By Anonymous
at 2018-02-18T23:01
at 2018-02-18T23:01

By Zanna
at 2018-02-20T18:45
at 2018-02-20T18:45

By Hedy
at 2018-02-24T05:21
at 2018-02-24T05:21

By Regina
at 2018-02-25T06:58
at 2018-02-25T06:58

By Frederica
at 2018-02-28T09:53
at 2018-02-28T09:53

By Hedwig
at 2018-02-28T20:21
at 2018-02-28T20:21

By Zora
at 2018-03-05T00:34
at 2018-03-05T00:34

By Delia
at 2018-03-07T01:45
at 2018-03-07T01:45

By Olivia
at 2018-03-09T19:18
at 2018-03-09T19:18

By Lucy
at 2018-03-11T10:15
at 2018-03-11T10:15

By Caitlin
at 2018-03-13T17:25
at 2018-03-13T17:25

By Lily
at 2018-03-17T04:19
at 2018-03-17T04:19

By Charlotte
at 2018-03-18T16:32
at 2018-03-18T16:32

By Eartha
at 2018-03-18T21:51
at 2018-03-18T21:51

By Elizabeth
at 2018-03-23T08:02
at 2018-03-23T08:02

By Kelly
at 2018-03-26T15:38
at 2018-03-26T15:38

By Steve
at 2018-03-30T17:16
at 2018-03-30T17:16

By Freda
at 2018-04-03T05:52
at 2018-04-03T05:52

By Sarah
at 2018-04-07T08:41
at 2018-04-07T08:41

By David
at 2018-04-11T17:30
at 2018-04-11T17:30

By Joseph
at 2018-04-16T09:52
at 2018-04-16T09:52

By Rebecca
at 2018-04-17T01:05
at 2018-04-17T01:05

By Candice
at 2018-04-21T10:52
at 2018-04-21T10:52

By Hardy
at 2018-04-26T01:10
at 2018-04-26T01:10

By Agnes
at 2018-04-28T05:31
at 2018-04-28T05:31

By Megan
at 2018-05-02T05:56
at 2018-05-02T05:56

By Kyle
at 2018-05-06T10:42
at 2018-05-06T10:42

By Daph Bay
at 2018-05-08T02:55
at 2018-05-08T02:55

By Ula
at 2018-05-11T08:32
at 2018-05-11T08:32

By Thomas
at 2018-05-15T02:07
at 2018-05-15T02:07

By Rebecca
at 2018-05-19T03:40
at 2018-05-19T03:40

By Linda
at 2018-05-21T06:07
at 2018-05-21T06:07

By Eartha
at 2018-05-22T15:08
at 2018-05-22T15:08

By Agatha
at 2018-05-25T05:16
at 2018-05-25T05:16

By Iris
at 2018-05-27T07:58
at 2018-05-27T07:58

By Poppy
at 2018-05-27T14:45
at 2018-05-27T14:45

By Eartha
at 2018-05-31T01:24
at 2018-05-31T01:24
Related Posts
野蠻遊戲 VS 移動迷宮3

By Rebecca
at 2018-01-21T17:16
at 2018-01-21T17:16
大災難家,小孩反應

By Blanche
at 2018-01-21T16:22
at 2018-01-21T16:22
擅長表現暴怒情緒或爆氣的演員

By Regina
at 2018-01-21T16:22
at 2018-01-21T16:22
娜塔莉波曼13歲遭性騷擾「我想強姦妳」

By Dorothy
at 2018-01-21T15:41
at 2018-01-21T15:41
與神同行小小分析

By Brianna
at 2018-01-21T15:37
at 2018-01-21T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