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台灣,美麗的寶島 文/黃淑梅 - 紀錄片

By Elizabeth
at 2007-09-04T15:34
at 2007-09-04T15:34
Table of Contents
可愛的台灣,美麗的寶島 文/黃淑梅
艷陽下,我扛著攝影機吃力地看著反差極大的觀景窗,螢幕裡,一雙粗短
有力的手,正抓著鐵棒,猛力地撞擊著香蕉樹旁的泥地,鏡頭往上帶,一
顆斗大的汗珠,正從那張歷經風吹日曬,散佈著皺紋的黝黑額頭滴落下來,
心裡正暗自叫好:「這個鏡頭真棒!再多拍個幾秒鐘,就是一個完美的鏡頭!」
這時,就在這趨近『完美』的時刻,鏡頭裡的男主角突然停下動作,轉頭正對
著拿攝影機的我說:「淑梅啊!我很煩惱耶!我哪想到以後厝都蓋好,你們這
些少年ㄟ就都回去了,不會再常常來了,我就很傷心,光是想,我就會哭得像
牛一樣ㄡ!」看到我屏住氣息偷笑,他又加強補充一句:「妳不相信喔!我很
會哭ㄟ!你們要是都回去了,我心肝真正會很艱苦!」
這個「破壞」美好鏡頭的人,是我今年剛完成的紀錄片『寶島曼波』裡的男主
角—許清波,我們都暱稱他為「阿盧伯」,阿盧伯算是我在災區結識的忘年之
友,年近65歲的他,地震後,擔任「中寮鄉清水村12鄰遷鄰委員會」的主任委
員,因為重建而和我們這一群「少年ㄟ」成為莫逆之交。
阿盧伯住在中寮鄉清水村的山上已將近五十年,地震之後,阿盧伯與他的鄰居
們所居住的清水村12鄰因為地層滑落,房子嚴重位移崩裂。在這山頭住了好幾
世代的他們,體認到山上的家已無法原地重建,再加上接踵而來的土石流威脅
,促使他們積極地在山下找到一處國有財產局所屬的苗圃地,希望跟政府承租
或購買這塊土地,在山下重建家園…。
這一群世居在深山耕作,如今被土石流追著跑的人,既不懂法令規章也不曾跟
公部門打過交道,再加上以租(購)國有土地來遷鄰,在台灣尚無前例可循,
層層的法令關卡使得重建更加困難,以致於地震一年後,他們還猶如無頭蒼蠅
般到處陳情,卻始終碰壁,找不到方向和出路。
而在此同時,一群年輕人,因緣際會來到中寮,協助這項遷鄰的重建工作,這
股外來的力量,促使居民站起來,開始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開始試圖了
解繁複的重建法令,大家相濡以沫,為了完成共同的目標--「重建家園」而努
力,這就是『寶島曼波』這部紀錄片的起始點。
而阿盧伯口中依依不捨的「少年ㄟ」正是這幾個年輕人---讓延宕一年的遷鄰案
起死回生的陳卉怡;幫居民的房屋作規劃、設計的建築師徐光華;監督建築工
程,擔任居民與縣府對口的專業監工—劉南宗;以及拿著攝影機在一旁記錄一
切的我。
地震後我經常在想,不只是大地會有無常的震動,人生的過程裡不也會經歷或大
或小的生命震動嗎?後來,我才知道當時進入災區工作的我們,每個人的生命狀
態都面臨到一些斷層,也都有著或大或小的震盪…。
當時,就讀東海哲學研究所一年級的陳卉怡,剛結束她的初戀,失戀的她,覺
得整個世界彷彿瞬間崩毀,時間、空間都不見了,沒有重心,沒有目標,也沒
有方向。那段時間,她過著混亂、渾沌、放逐自己的日子,直到發生921地震…。
徐光華,地震前,因為照顧罹患癌症的姐姐,而離開自己喜愛的建築事務所。
在陪伴姐姐安祥走過人生最後一段日子之後,他很想重返建築的領域,雖然對
未來並不恐懼,但離開職場一段時日的他,一切還是必須重新開始…。
劉南宗,地震前在土木工程界是搶手的工地主任,然而,沒日沒夜的工地生活
以及以利潤為最大考量的營造文化,讓他對這份工作感到倦怠、質疑,縱然,
薪水優渥,他還是離開這個領域,隻身飛到蘭嶼,進入「蘭恩文教基金會」工
作,後來,因為女兒早產而辭掉工作,回家當奶爸,全心照顧女兒,在他悉心
撫育下,女兒平安健康地度過難關,轉眼也已一歲,而這時候,似乎必須出去
工作了,然而,他清楚地知道,不可能再回到土木工程界那個商業體系裡繼續
做工地主任,在照顧孩子的過程裡,他從孩子身上得到許多收穫,萌生從事幼
教工作的想法,然而,生涯的走向轉折另一個叉路口時,一切都未定,一切也
都在摸索中…。
我,當時在「全景傳播基金會」負責紀錄片的社區推廣工作,雖然,每天在社
區裡面跑,很充實,但熟捻這份工作的我,覺得這已不是一項挑戰!總覺得內
心深處有一股很重很重的空虛感,每到深夜,想要創作的慾念總在我身體裡流
竄,逼得我幾乎窒息…。
我們每個人,當時便是帶著這樣的生命「地震」,進入災區。
後來,卉怡的介入讓停擺一年多的清水遷鄰案死灰復燃,重新運轉;徐光華在
建築空間的專業規劃上給予居民安心的支持與協助;劉南宗的理智溝通,適時
地紓緩居民與縣政府之間的緊張和火爆,讓整個遷鄰案能夠在理性的互動下,
勉力完成;而我的紀錄影帶也在遷鄰過程中扮演了催化工程品質確實執行的酵素。
雖然,在這四年半的遷鄰過程,我們親身見歷了人性的美好、自私、脆弱與偏
執;官場行政的怠慢、僵化;土木工程界長期的低價承包文化與工程弊病…等
等龐大複雜的結構問題。雖然,一路走來,無力與困頓充斥於心。但置身其中
一起工作的我們,(這當中也包含了阿盧伯所帶領的遷鄰委員會的居民們)在
這過程裡,每個人就自己所長,各自分工,為了重建一個家園的夢想而努力!
在這裡,沒有所謂的誰幫忙誰,有的是一段共同為了一件事情打拼,完成夢想
的美好歲月。
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卉怡在影片中說過的一段話:「阿盧伯,是讓我覺得蠻難得
的人,他一直精神奕奕地在打拼遷鄰這件事,他真的超有精神的!他們那種個性
的人就很像我爸爸的那種個性,就是很老實,就是猛衝猛衝,雖然什麼都不會,
可是他就是拼命學,在他身上,我看到很多長一輩的人,那種學習的態度,跟對
待事情的方式,雖然,好像看起來是我在幫助他們,可是,其實是他們教了我很
多東西!」
對我而言,「921地震」它不單只是一場世紀災難,它還是淬練人生命歷練的一個
重要的老師。在重建過程的磨練裡,實踐的力量在無形中填補了我們這群年輕人生
命中的裂縫,而這歷練也讓我們在重建完成之後,篤定地確認自我生命中的需要與
渴望,重啟自己的人生旅程:卉怡和我各自回到龍潭和東山的家鄉,想要跟兒時成
長的土地有所連結,開始做一點事情;劉南宗已經開始搭建幼兒園,並且受了阿盧
伯以及山上居民的影響,嘗試過著極為質樸簡單,自給自足的農作生活;徐光華仍
繼續在建築的領域裡,發揮他的專長與創造力。
一時之間,實在很難說出這場地震以及這四年半的遷鄰歷程改變了我們什麼?但我
總覺得,重建現場巨大繁複的工作訓練與人生體會,似乎已化約成一股無形的氣息
,進入到我們每個人的細胞裡,讓我們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更有能力面對一切挑
戰。而給予我們這些養分的,正是像阿盧伯這樣雙腳紮實穩定地踩在土地上的人以
及這片脆弱與恆常震動的大地—寶島台灣。
於是,縱然921重建讓我們看清楚真實的台灣—那個美好、不堪、推諉、官僚、斷
層…等錯綜複雜,五感並陳的社會,這感受就猶如『寶島曼波』影片開頭,那位推
撬擋住山路巨石的村民,在感慨之下所說出的那句話--「啊!這真正是可愛的台灣
,美麗的寶島!」就是這樣的感受!殘酷現實同時也是可愛美麗的寶島。
而這感受,實非言語所能傳述。雖然,我們無法將在災區所經歷到的一切,百分之
百地呈現給大家,但至少可以透過攝影機把四年多的重建歷程濃縮在『寶島曼波』
這部145分鐘的紀錄片裡,讓不曾經歷過重建現場的朋友,能夠體會921災後台灣的
人們是如何走過那段時日的!
誠摯地邀請大家,9月15日起,在這921地震將屆滿八年的初秋時分,來看這部記錄
時程長達四年半,喜怒哀樂甘苦辛澀,五味雜陳的遷鄰重建史—『寶島曼波』!
『寶島曼波』紀錄片放映場次:http://www.wretch.cc/blog/meetwith
※ 免費入場(開演後,15分鐘 禁止入場)
洽詢電話:0911-677-668
--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歡迎訂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
艷陽下,我扛著攝影機吃力地看著反差極大的觀景窗,螢幕裡,一雙粗短
有力的手,正抓著鐵棒,猛力地撞擊著香蕉樹旁的泥地,鏡頭往上帶,一
顆斗大的汗珠,正從那張歷經風吹日曬,散佈著皺紋的黝黑額頭滴落下來,
心裡正暗自叫好:「這個鏡頭真棒!再多拍個幾秒鐘,就是一個完美的鏡頭!」
這時,就在這趨近『完美』的時刻,鏡頭裡的男主角突然停下動作,轉頭正對
著拿攝影機的我說:「淑梅啊!我很煩惱耶!我哪想到以後厝都蓋好,你們這
些少年ㄟ就都回去了,不會再常常來了,我就很傷心,光是想,我就會哭得像
牛一樣ㄡ!」看到我屏住氣息偷笑,他又加強補充一句:「妳不相信喔!我很
會哭ㄟ!你們要是都回去了,我心肝真正會很艱苦!」
這個「破壞」美好鏡頭的人,是我今年剛完成的紀錄片『寶島曼波』裡的男主
角—許清波,我們都暱稱他為「阿盧伯」,阿盧伯算是我在災區結識的忘年之
友,年近65歲的他,地震後,擔任「中寮鄉清水村12鄰遷鄰委員會」的主任委
員,因為重建而和我們這一群「少年ㄟ」成為莫逆之交。
阿盧伯住在中寮鄉清水村的山上已將近五十年,地震之後,阿盧伯與他的鄰居
們所居住的清水村12鄰因為地層滑落,房子嚴重位移崩裂。在這山頭住了好幾
世代的他們,體認到山上的家已無法原地重建,再加上接踵而來的土石流威脅
,促使他們積極地在山下找到一處國有財產局所屬的苗圃地,希望跟政府承租
或購買這塊土地,在山下重建家園…。
這一群世居在深山耕作,如今被土石流追著跑的人,既不懂法令規章也不曾跟
公部門打過交道,再加上以租(購)國有土地來遷鄰,在台灣尚無前例可循,
層層的法令關卡使得重建更加困難,以致於地震一年後,他們還猶如無頭蒼蠅
般到處陳情,卻始終碰壁,找不到方向和出路。
而在此同時,一群年輕人,因緣際會來到中寮,協助這項遷鄰的重建工作,這
股外來的力量,促使居民站起來,開始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開始試圖了
解繁複的重建法令,大家相濡以沫,為了完成共同的目標--「重建家園」而努
力,這就是『寶島曼波』這部紀錄片的起始點。
而阿盧伯口中依依不捨的「少年ㄟ」正是這幾個年輕人---讓延宕一年的遷鄰案
起死回生的陳卉怡;幫居民的房屋作規劃、設計的建築師徐光華;監督建築工
程,擔任居民與縣府對口的專業監工—劉南宗;以及拿著攝影機在一旁記錄一
切的我。
地震後我經常在想,不只是大地會有無常的震動,人生的過程裡不也會經歷或大
或小的生命震動嗎?後來,我才知道當時進入災區工作的我們,每個人的生命狀
態都面臨到一些斷層,也都有著或大或小的震盪…。
當時,就讀東海哲學研究所一年級的陳卉怡,剛結束她的初戀,失戀的她,覺
得整個世界彷彿瞬間崩毀,時間、空間都不見了,沒有重心,沒有目標,也沒
有方向。那段時間,她過著混亂、渾沌、放逐自己的日子,直到發生921地震…。
徐光華,地震前,因為照顧罹患癌症的姐姐,而離開自己喜愛的建築事務所。
在陪伴姐姐安祥走過人生最後一段日子之後,他很想重返建築的領域,雖然對
未來並不恐懼,但離開職場一段時日的他,一切還是必須重新開始…。
劉南宗,地震前在土木工程界是搶手的工地主任,然而,沒日沒夜的工地生活
以及以利潤為最大考量的營造文化,讓他對這份工作感到倦怠、質疑,縱然,
薪水優渥,他還是離開這個領域,隻身飛到蘭嶼,進入「蘭恩文教基金會」工
作,後來,因為女兒早產而辭掉工作,回家當奶爸,全心照顧女兒,在他悉心
撫育下,女兒平安健康地度過難關,轉眼也已一歲,而這時候,似乎必須出去
工作了,然而,他清楚地知道,不可能再回到土木工程界那個商業體系裡繼續
做工地主任,在照顧孩子的過程裡,他從孩子身上得到許多收穫,萌生從事幼
教工作的想法,然而,生涯的走向轉折另一個叉路口時,一切都未定,一切也
都在摸索中…。
我,當時在「全景傳播基金會」負責紀錄片的社區推廣工作,雖然,每天在社
區裡面跑,很充實,但熟捻這份工作的我,覺得這已不是一項挑戰!總覺得內
心深處有一股很重很重的空虛感,每到深夜,想要創作的慾念總在我身體裡流
竄,逼得我幾乎窒息…。
我們每個人,當時便是帶著這樣的生命「地震」,進入災區。
後來,卉怡的介入讓停擺一年多的清水遷鄰案死灰復燃,重新運轉;徐光華在
建築空間的專業規劃上給予居民安心的支持與協助;劉南宗的理智溝通,適時
地紓緩居民與縣政府之間的緊張和火爆,讓整個遷鄰案能夠在理性的互動下,
勉力完成;而我的紀錄影帶也在遷鄰過程中扮演了催化工程品質確實執行的酵素。
雖然,在這四年半的遷鄰過程,我們親身見歷了人性的美好、自私、脆弱與偏
執;官場行政的怠慢、僵化;土木工程界長期的低價承包文化與工程弊病…等
等龐大複雜的結構問題。雖然,一路走來,無力與困頓充斥於心。但置身其中
一起工作的我們,(這當中也包含了阿盧伯所帶領的遷鄰委員會的居民們)在
這過程裡,每個人就自己所長,各自分工,為了重建一個家園的夢想而努力!
在這裡,沒有所謂的誰幫忙誰,有的是一段共同為了一件事情打拼,完成夢想
的美好歲月。
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卉怡在影片中說過的一段話:「阿盧伯,是讓我覺得蠻難得
的人,他一直精神奕奕地在打拼遷鄰這件事,他真的超有精神的!他們那種個性
的人就很像我爸爸的那種個性,就是很老實,就是猛衝猛衝,雖然什麼都不會,
可是他就是拼命學,在他身上,我看到很多長一輩的人,那種學習的態度,跟對
待事情的方式,雖然,好像看起來是我在幫助他們,可是,其實是他們教了我很
多東西!」
對我而言,「921地震」它不單只是一場世紀災難,它還是淬練人生命歷練的一個
重要的老師。在重建過程的磨練裡,實踐的力量在無形中填補了我們這群年輕人生
命中的裂縫,而這歷練也讓我們在重建完成之後,篤定地確認自我生命中的需要與
渴望,重啟自己的人生旅程:卉怡和我各自回到龍潭和東山的家鄉,想要跟兒時成
長的土地有所連結,開始做一點事情;劉南宗已經開始搭建幼兒園,並且受了阿盧
伯以及山上居民的影響,嘗試過著極為質樸簡單,自給自足的農作生活;徐光華仍
繼續在建築的領域裡,發揮他的專長與創造力。
一時之間,實在很難說出這場地震以及這四年半的遷鄰歷程改變了我們什麼?但我
總覺得,重建現場巨大繁複的工作訓練與人生體會,似乎已化約成一股無形的氣息
,進入到我們每個人的細胞裡,讓我們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更有能力面對一切挑
戰。而給予我們這些養分的,正是像阿盧伯這樣雙腳紮實穩定地踩在土地上的人以
及這片脆弱與恆常震動的大地—寶島台灣。
於是,縱然921重建讓我們看清楚真實的台灣—那個美好、不堪、推諉、官僚、斷
層…等錯綜複雜,五感並陳的社會,這感受就猶如『寶島曼波』影片開頭,那位推
撬擋住山路巨石的村民,在感慨之下所說出的那句話--「啊!這真正是可愛的台灣
,美麗的寶島!」就是這樣的感受!殘酷現實同時也是可愛美麗的寶島。
而這感受,實非言語所能傳述。雖然,我們無法將在災區所經歷到的一切,百分之
百地呈現給大家,但至少可以透過攝影機把四年多的重建歷程濃縮在『寶島曼波』
這部145分鐘的紀錄片裡,讓不曾經歷過重建現場的朋友,能夠體會921災後台灣的
人們是如何走過那段時日的!
誠摯地邀請大家,9月15日起,在這921地震將屆滿八年的初秋時分,來看這部記錄
時程長達四年半,喜怒哀樂甘苦辛澀,五味雜陳的遷鄰重建史—『寶島曼波』!
『寶島曼波』紀錄片放映場次:http://www.wretch.cc/blog/meetwith
※ 免費入場(開演後,15分鐘 禁止入場)
洽詢電話:0911-677-668
--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歡迎訂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聲音影展

By Faithe
at 2007-09-03T00:44
at 2007-09-03T00:44
布娃娃紀錄片導讀 身障兒分享心路歷程

By Andy
at 2007-08-31T15:25
at 2007-08-31T15:25
電影青年大集合!!金馬開始招募現場人力!!

By Linda
at 2007-08-31T11:45
at 2007-08-31T11:45
月舞影展-來跳舞吧

By Daniel
at 2007-08-30T22:30
at 2007-08-30T22:30
2007第一屆 男人影展

By Ophelia
at 2007-08-30T22:26
at 2007-08-30T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