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碗茶上半場心得 - 相聲

By Blanche
at 2008-04-30T01:37
at 2008-04-30T01:37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是寫在自己的MSN SPACE裡
想了一想後 還是決定貼過來
或許能得到一些回應 讓我思考一下改進的地方
--
先說大碗茶自已的演出吧
這次其他人的表演輪不到我置喙
以前在台下看得很開心 回家批評得也很爽
但等到自己變成被評論的對象時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首演
真正的壓力到了台口時才爆發出來
曾幾何時我居然天真的以為這個舞台還沒有學校禮堂大
但在台口時我突然感覺上台之後自己就是個演員了
該為自己的演出負責(這樣的說法好像我以前的演出相當不負責任)
在台口突然感到口乾舌燥
扇子幫我拿了杯水讓我潤潤喉 可上去說完兩句唱完一段 嗓子已然支持不住
在此之前 我居然從未感覺到表演是如此的具有壓力 現在想想真是個莫名的奇蹟
壓力這麼大的原因 很大一部分也來自於自己知道自己並無法掌握這個段子
很多事情並不是豁出去就能解決的
首演有兩句唱卡到了
在我自以為自己不再緊張 心情開始放鬆時突然發生
所幸最後還是撐了下來
第二場
這是自己覺得演最差得一場
雖然沒出什麼大包 但是腦中的詞總是要忘不忘的
吃了很多螺絲 上次唱錯的地方沒出事 是我覺得唯一可取之處
雖說這場觀眾本來就很冷
但是有些以前沒響過的地方 這場居然響了 (不過後來幾場也沒響過)
這倒是讓我始料未及
第三場
開場前朱德剛提醒我在台上肢體的壞習慣 後來朱錦榮老師加入說了些國劇身段的東西
簡單的說 就是叫我抬頭挺胸充滿活力 你要是真認識我就該知道這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
剛上場的時候我還是不斷的提醒自己 到後面的部分時好像也忘記了
事實上這種東西要在這麼短的時間真的吃進身上 是需要奇蹟的
這場如果把動作的因素拿掉 應該是自己到目前比較滿意的一場
當然 跟觀眾夠熱有絕對的關係
其實在台上只要前幾個包袱有響 心中踏實之後 後面就很好演了
第四場
經過前一天及中午慶昇哥的勸說
我嘗試在女生唱中加上一點身段(如果那也叫身段的話)
觀眾反應的確是比較好
但是一直想著身段自己的節奏就有點被打亂了
有幾個地方還忘詞 囧
第五場
對於所謂的身段想得稍微比較多 雖然還是令人不忍卒睹 不過包袱響的地方就比較多了
其實每一場都有多一些包袱響的地方
不過這場響的跟其他場次都不一樣
到底是觀眾怪還是我的表演怪........
每場結束之後
各大頭們基本上是報喜不報憂的
不然就是用比較婉轉的方式"表現得不錯 不過......"
大部分大頭的意見就是在台上沒有自信 放得不夠開 太緊張之類的
回來以後看到網路上的評價
第一個看到的卻是 "我覺得黃小豪放得太開了"
其實熊熊覺得自己有點手足無措
後來明白他說的是我的表演有點油
油......其實我一直以為這個字除了跟我的腰圍之外不會再扯上其他關係了
被冠上這個字 我還挺訝異的
應該是因為自己掌握不到尺寸 一心的想往外放 (這就是所謂的"力出尖"嗎)
無法收發自如
從正面的角度來看 或許也可以解釋成我比以前放得開 恩......或許
可以把這個油字當成我階段性任務的里程碑
不過這只限於唱歌的部分 如果人家覺得我連說話的時候都很油
我就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辦了
叫一個肢障在台上擺動作 實在是很不人道的事情
叫一個就是搞不懂女人在想什麼的人來演女人 實在是一個天大的挑戰
在相聲裡唱要的東西和平常的唱截然不同
在音色和效果之間取得平衡 實在是很困難
我倒也想每一首歌都好好唱
可是我也想像不到林志炫唱這些歌怎麼樣才能讓大家笑
如果觀眾到最後覺得自己是來聽歌的 又或者我覺得觀眾是來聽歌的
這樣也就不能稱得上是相聲表演
真唱假唱和歪唱之間到底該如何取捨 我也很傷腦筋
曾經有一度我想就直接歪唱演完這一段
不過實際操作後發現這樣是行不通的
大紅說得好 這樣唱也不需要我來演這一段
平平是歪唱 團裡每個人都能唱得比我好
可是真唱效果不彰 假唱我又抓不到感覺
現在好像三種都有 又好像三種都不是
我自己也迷迷糊糊不知道怎麼唱才好
感謝各位觀眾朋友 義工大人 團裡的老師先輩們
給予的掌聲(無論是同情或是真心 我都同樣的感激)
給予的批評(雖然對於油這個字我只覺得無奈)
演完之後 真的要好好去KTV唱一次歌
把自己這些日子來悶在心中的歌聲一次唱完
不過 我發現 上完樓上樓下之後 我的嗓子好像有點廢功了........囧
--
有一天我寫了一封信到上帝那裡 請問上帝我的她到底在哪裡
過了兩天信被退了回來 原因是"查無此人"
--
想了一想後 還是決定貼過來
或許能得到一些回應 讓我思考一下改進的地方
--
先說大碗茶自已的演出吧
這次其他人的表演輪不到我置喙
以前在台下看得很開心 回家批評得也很爽
但等到自己變成被評論的對象時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首演
真正的壓力到了台口時才爆發出來
曾幾何時我居然天真的以為這個舞台還沒有學校禮堂大
但在台口時我突然感覺上台之後自己就是個演員了
該為自己的演出負責(這樣的說法好像我以前的演出相當不負責任)
在台口突然感到口乾舌燥
扇子幫我拿了杯水讓我潤潤喉 可上去說完兩句唱完一段 嗓子已然支持不住
在此之前 我居然從未感覺到表演是如此的具有壓力 現在想想真是個莫名的奇蹟
壓力這麼大的原因 很大一部分也來自於自己知道自己並無法掌握這個段子
很多事情並不是豁出去就能解決的
首演有兩句唱卡到了
在我自以為自己不再緊張 心情開始放鬆時突然發生
所幸最後還是撐了下來
第二場
這是自己覺得演最差得一場
雖然沒出什麼大包 但是腦中的詞總是要忘不忘的
吃了很多螺絲 上次唱錯的地方沒出事 是我覺得唯一可取之處
雖說這場觀眾本來就很冷
但是有些以前沒響過的地方 這場居然響了 (不過後來幾場也沒響過)
這倒是讓我始料未及
第三場
開場前朱德剛提醒我在台上肢體的壞習慣 後來朱錦榮老師加入說了些國劇身段的東西
簡單的說 就是叫我抬頭挺胸充滿活力 你要是真認識我就該知道這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
剛上場的時候我還是不斷的提醒自己 到後面的部分時好像也忘記了
事實上這種東西要在這麼短的時間真的吃進身上 是需要奇蹟的
這場如果把動作的因素拿掉 應該是自己到目前比較滿意的一場
當然 跟觀眾夠熱有絕對的關係
其實在台上只要前幾個包袱有響 心中踏實之後 後面就很好演了
第四場
經過前一天及中午慶昇哥的勸說
我嘗試在女生唱中加上一點身段(如果那也叫身段的話)
觀眾反應的確是比較好
但是一直想著身段自己的節奏就有點被打亂了
有幾個地方還忘詞 囧
第五場
對於所謂的身段想得稍微比較多 雖然還是令人不忍卒睹 不過包袱響的地方就比較多了
其實每一場都有多一些包袱響的地方
不過這場響的跟其他場次都不一樣
到底是觀眾怪還是我的表演怪........
每場結束之後
各大頭們基本上是報喜不報憂的
不然就是用比較婉轉的方式"表現得不錯 不過......"
大部分大頭的意見就是在台上沒有自信 放得不夠開 太緊張之類的
回來以後看到網路上的評價
第一個看到的卻是 "我覺得黃小豪放得太開了"
其實熊熊覺得自己有點手足無措
後來明白他說的是我的表演有點油
油......其實我一直以為這個字除了跟我的腰圍之外不會再扯上其他關係了
被冠上這個字 我還挺訝異的
應該是因為自己掌握不到尺寸 一心的想往外放 (這就是所謂的"力出尖"嗎)
無法收發自如
從正面的角度來看 或許也可以解釋成我比以前放得開 恩......或許
可以把這個油字當成我階段性任務的里程碑
不過這只限於唱歌的部分 如果人家覺得我連說話的時候都很油
我就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辦了
叫一個肢障在台上擺動作 實在是很不人道的事情
叫一個就是搞不懂女人在想什麼的人來演女人 實在是一個天大的挑戰
在相聲裡唱要的東西和平常的唱截然不同
在音色和效果之間取得平衡 實在是很困難
我倒也想每一首歌都好好唱
可是我也想像不到林志炫唱這些歌怎麼樣才能讓大家笑
如果觀眾到最後覺得自己是來聽歌的 又或者我覺得觀眾是來聽歌的
這樣也就不能稱得上是相聲表演
真唱假唱和歪唱之間到底該如何取捨 我也很傷腦筋
曾經有一度我想就直接歪唱演完這一段
不過實際操作後發現這樣是行不通的
大紅說得好 這樣唱也不需要我來演這一段
平平是歪唱 團裡每個人都能唱得比我好
可是真唱效果不彰 假唱我又抓不到感覺
現在好像三種都有 又好像三種都不是
我自己也迷迷糊糊不知道怎麼唱才好
感謝各位觀眾朋友 義工大人 團裡的老師先輩們
給予的掌聲(無論是同情或是真心 我都同樣的感激)
給予的批評(雖然對於油這個字我只覺得無奈)
演完之後 真的要好好去KTV唱一次歌
把自己這些日子來悶在心中的歌聲一次唱完
不過 我發現 上完樓上樓下之後 我的嗓子好像有點廢功了........囧
--
有一天我寫了一封信到上帝那裡 請問上帝我的她到底在哪裡
過了兩天信被退了回來 原因是"查無此人"
--
Tags:
相聲
All Comments

By Kama
at 2008-04-30T04:13
at 2008-04-30T04:13

By Mary
at 2008-05-01T10:34
at 2008-05-01T10:34

By Ingrid
at 2008-05-02T17:26
at 2008-05-02T17:26

By Connor
at 2008-05-05T21:51
at 2008-05-05T21:51

By Quintina
at 2008-05-07T08:28
at 2008-05-07T08:28

By Quintina
at 2008-05-11T12:35
at 2008-05-11T12:35

By Jack
at 2008-05-15T03:21
at 2008-05-15T03:21

By Emma
at 2008-05-19T08:39
at 2008-05-19T08:39

By Hedwig
at 2008-05-19T17:02
at 2008-05-19T17:02

By Isabella
at 2008-05-22T01:59
at 2008-05-22T01:59

By Carol
at 2008-05-22T12:30
at 2008-05-22T12:30

By Lucy
at 2008-05-24T05:38
at 2008-05-24T05:38

By Thomas
at 2008-05-25T01:05
at 2008-05-25T01:05

By Thomas
at 2008-05-26T06:44
at 2008-05-26T06:44

By Liam
at 2008-05-27T12:42
at 2008-05-27T12:42

By Ula
at 2008-05-28T00:52
at 2008-05-28T00:52

By Damian
at 2008-05-29T23:09
at 2008-05-29T23:09

By Rae
at 2008-06-02T17:10
at 2008-06-02T17:10

By Daniel
at 2008-06-06T06:40
at 2008-06-06T06:40

By Rae
at 2008-06-09T20:29
at 2008-06-09T20:29

By Daniel
at 2008-06-13T22:35
at 2008-06-13T22:35

By Ethan
at 2008-06-16T07:49
at 2008-06-16T07:49
Related Posts
《田連元書友會》在大柵欄! (4/30)

By Catherine
at 2008-04-28T17:36
at 2008-04-28T17:36
今兒個去聽了大碗茶

By Ophelia
at 2008-04-28T02:09
at 2008-04-28T02:09
和尚開葷

By Quanna
at 2008-04-28T01:23
at 2008-04-28T01:23
八扇屏自己編了一扇.. 請各位入內指教

By Agatha
at 2008-04-27T13:02
at 2008-04-27T13:02
連看兩場大碗茶

By Olive
at 2008-04-27T03:54
at 2008-04-27T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