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節:不離不棄,被當北七 - 藝術電影

By Tristan Cohan
at 2007-07-08T02:46
at 2007-07-08T02:4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oliverpol (妳的樣子)》之銘言:
: ※ 引述《fansss (新天堂樂園)》之銘言:
: 觀眾不也沒有尊重主持人嗎
: 我真的覺得這篇文章有多論點不成立
: 雖然我也對影展很多怨言
: 但這篇文章的作者身為金穗評審
: 我真的好奇評審素質了
: 評審不就是要客觀嗎
: 唉
我來回應一下你的質問,
我其實不知道該怎麼回答評審就是要客觀,或者是素質上的問題,
因為,基本上任何看法都是主觀的。
我只能說,在評論金穗獎時,我是撇開任何可能的「關係」上的干擾,
然後用某些觀點和直覺去看電影,再試著系統化的整理出來,和其他評審一起討論。
但這當然和我批評台北電影節沒什麼關係阿!我試著再把話講清楚一點。
1.關於《穿牆人》的發問,其實我對於問的問題完全沒有任何意見。但我認為縱然
時間有限,主持人仍應該用一種「溝通」的態度和方式,好好的跟觀眾解釋時間上
的限制,所以請觀眾先停止發言。
而不是好像看見了什麼猛獸一樣,
一直指揮著工讀生快快奪走觀眾手上的麥克風,這點真的讓我非常非常不舒服。
2.往年的北影節,都會針對主題城市和專題導演出一本小書,
請專人撰寫文章,要價50元。不是影展特刊哦!
3.我寫這篇文章時,情緒有點激動,對於新生代影評某些批評失言了,
這幾天我有檢討,在此道歉。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article_id=7893328#comment159115679
但我仍必須說,每次影展都只要求影評寫好話,那這倒底算哪門子影評呢?
根本就是文宣部隊阿!我最近好厭惡這種虛偽的表象工夫,難怪我們的進步如此緩慢
,或者根本就是倒退走呀!
因為,某些檯面上或金字塔頂端的人,根‧本‧聽‧不‧到‧真‧話。
(或者是不願意聽,難道沒有人發現台北電影節的blog回應會越來越少嗎?)
4.我一定要講一下我對頒獎典禮的重視,為什麼跟觀眾舉辦那麼重要呢?
因為,可以讓電影工作者可以和觀眾作直接的互動,無論是真誠的喝彩或是賀倒彩,
這都是很重要的訊息呀;
同時也可以讓觀眾知道是哪些作品受到了鼓勵,這簡直就是免費大宣傳嘛。
而且我也必須老調重提一下,我以為
「影展是由策劃者與電影工作者、觀眾共同完成的小宇宙」
「影展當然不只是一堆各國佳片的聚集展示台,
而是由對電影有熱情的人們所凝聚和散發出來的文化活動。」
我很難忘記過去曾有個朋友留言說,
他很難忘曾經和中山堂爆滿的觀眾們一起對得獎作品鼓掌喝采的那種感動,
可是,可惜的是今年將不會出現這種情形。
--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歡迎訂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
: ※ 引述《fansss (新天堂樂園)》之銘言:
: 觀眾不也沒有尊重主持人嗎
: 我真的覺得這篇文章有多論點不成立
: 雖然我也對影展很多怨言
: 但這篇文章的作者身為金穗評審
: 我真的好奇評審素質了
: 評審不就是要客觀嗎
: 唉
我來回應一下你的質問,
我其實不知道該怎麼回答評審就是要客觀,或者是素質上的問題,
因為,基本上任何看法都是主觀的。
我只能說,在評論金穗獎時,我是撇開任何可能的「關係」上的干擾,
然後用某些觀點和直覺去看電影,再試著系統化的整理出來,和其他評審一起討論。
但這當然和我批評台北電影節沒什麼關係阿!我試著再把話講清楚一點。
1.關於《穿牆人》的發問,其實我對於問的問題完全沒有任何意見。但我認為縱然
時間有限,主持人仍應該用一種「溝通」的態度和方式,好好的跟觀眾解釋時間上
的限制,所以請觀眾先停止發言。
而不是好像看見了什麼猛獸一樣,
一直指揮著工讀生快快奪走觀眾手上的麥克風,這點真的讓我非常非常不舒服。
2.往年的北影節,都會針對主題城市和專題導演出一本小書,
請專人撰寫文章,要價50元。不是影展特刊哦!
3.我寫這篇文章時,情緒有點激動,對於新生代影評某些批評失言了,
這幾天我有檢討,在此道歉。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article_id=7893328#comment159115679
但我仍必須說,每次影展都只要求影評寫好話,那這倒底算哪門子影評呢?
根本就是文宣部隊阿!我最近好厭惡這種虛偽的表象工夫,難怪我們的進步如此緩慢
,或者根本就是倒退走呀!
因為,某些檯面上或金字塔頂端的人,根‧本‧聽‧不‧到‧真‧話。
(或者是不願意聽,難道沒有人發現台北電影節的blog回應會越來越少嗎?)
4.我一定要講一下我對頒獎典禮的重視,為什麼跟觀眾舉辦那麼重要呢?
因為,可以讓電影工作者可以和觀眾作直接的互動,無論是真誠的喝彩或是賀倒彩,
這都是很重要的訊息呀;
同時也可以讓觀眾知道是哪些作品受到了鼓勵,這簡直就是免費大宣傳嘛。
而且我也必須老調重提一下,我以為
「影展是由策劃者與電影工作者、觀眾共同完成的小宇宙」
「影展當然不只是一堆各國佳片的聚集展示台,
而是由對電影有熱情的人們所凝聚和散發出來的文化活動。」
我很難忘記過去曾有個朋友留言說,
他很難忘曾經和中山堂爆滿的觀眾們一起對得獎作品鼓掌喝采的那種感動,
可是,可惜的是今年將不會出現這種情形。
--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歡迎訂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
Tags:
藝術電影
All Comments

By Xanthe
at 2007-07-10T11:43
at 2007-07-10T11:43

By Susan
at 2007-07-13T12:36
at 2007-07-13T12:36

By Olive
at 2007-07-14T08:55
at 2007-07-14T08:55

By Charlie
at 2007-07-19T06:06
at 2007-07-19T06:06

By Andy
at 2007-07-22T21:45
at 2007-07-22T21:45

By Faithe
at 2007-07-25T05:14
at 2007-07-25T05:14

By Andrew
at 2007-07-27T15:05
at 2007-07-27T15:05

By Victoria
at 2007-07-31T09:25
at 2007-07-31T09:25
Related Posts
松鼠自殺事件票根

By Kristin
at 2007-07-06T20:53
at 2007-07-06T20:53
台北電影節:不離不棄,被當北七

By Joseph
at 2007-07-06T05:17
at 2007-07-06T05:17
光頭挪威影帝安德斯《愛重奏》把妹有高 …

By Carol
at 2007-07-05T14:20
at 2007-07-05T14:20
台北電影節 [浮屍的風景]的疑問 (有雷ꄠ…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7-07-04T11:56
at 2007-07-04T11:56
講到取消

By Michael
at 2007-07-04T10:27
at 2007-07-04T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