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節兩位選片人的話 - 藝術電影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09-05-22T23:53

Table of Contents

台北電影節「主題城市」選片序言

文∕游惠貞(台北電影節策展人)

為了趕在柏林圍牆倒塌二十週年紀念時做柏林城市主題,特地和在柏林自
由大學念博士的同事周郁文帶著一大張預開片單到柏林,與柏林電影博物館及德
國電影中心洽談並看片做功課。

片單羅列我們熟悉的,或者聞名已久的德國電影,我們的專業德國友人給
我們的第一個挑戰是:「奧柏豪森不是柏林。」一句話否定了我們最熟悉的奧柏
豪森宣言之後興起的德國新電影,我想,OK的,我們可以擇期再特別做德國新
電影專題!同樣地,許多影人和影片因為與柏林沒有直接相關,也就在第一輪被
刪去了。

果然柏林不是德國,德國人也未必會與柏林有關。接著便是柏林電影博物
館策展人馬丁寇爾伯,以及前東柏林DEFA製片廠特別為我們挑選的近百部最
「柏林」的影片,郁文和我還有我們的小小看片團一一過濾,一面衡量我們吃得
下來的片量,從中挑出柏林的專業電影人和我們共同認為適合的作品。

有許多知名大師之作,有點相見不如聞名,顯然有時空上的限制,雖在教
科書上一再讀到,看時卻覺得已經過時;又有許多作品是近幾年在台灣放映過,
或者很容易找到的光碟的,例如《奧林匹亞》這部以柏林奧運為題材的經典紀錄
片,或者《柏林城市交響曲》這部都市風情畫;我們希望把機會讓給更少見的影
片,例如《星期天的約會》、《橋下戀曲》、《世界屬於誰?》,還有少見的前
東德影片…

最後,我們仍希望發揚台北電影節引介新銳導演的優良傳統,藉著推柏林
主題城市之際,同時引介幾位透過柏林影展走上國際舞台的青壯派德國導演,讓
大家談到德國導演時,不再只知道何索、法斯賓達和溫德斯。所以湯姆提克威、
沃夫岡貝克、法提阿金等人就入列了。

與我們德國友人小有不同意見的,是溫德斯的《慾望之翼》,馬丁一看到片
單上有這部片,做了個有趣的表情,說道:「我們應該有更多影片更可以代表柏
林吧。」自由主義的柏林人,對浪漫化柏林這件事有點不盡然苟同吧。我想,既
然溫德斯監製的台灣片《一頁台北》明年會隆重推出,為溫德斯做專題的機會還
是有的,就不多堅持。

反倒是叫好叫座的《蘿拉快跑》和《再見列寧》,普遍被視為最柏林也最能
代表德國當代電影復興的作品。這兩部片的導演正好是互相扶持的好友,沃夫岡
貝克又將專程來台參加電影節,我們於是再次從德國進口這兩部電影(台灣已沒
有35mm拷貝),讓觀眾在大銀幕上欣賞這兩部「非常柏林」的德國電影。

我個人最掙扎的當屬《亞歷山大廣場》,這部小說多次被搬上銀幕,我們只
看了30年代版和法斯賓達版,都是超過兩部影片以上的篇幅,還有其他版本沒
來的及觀看,真足以特別為電影發燒友做一個《亞歷山大廣場》專題展!但對胃
納量有限的台北電影節而言,排擠效應讓我卻步了。

此時就覺得,像台北光點這樣可以玩另類電影的地方,做這樣的專題,應
該會是很有趣的。其實能做的題目還有很多,馬丁做為柏林電影博物館的策展
人,做過許許多多有創意的專題,隨便舉個例,如二戰時被迫逃離柏林的電影人
作品選,專題名就叫「自柏林放逐」(Exile From Berlin)。

特別開心馬丁將來台參加台北電影節,我們會邀請他做最多場映後座談,
讓大家有機會聽他談柏林和德國的電影。



典藏柏林:看柏林今昔

文∕周郁文 (2009台北電影節節目策畫)

2009 年第十一屆台北電影節很柏林,城市專題特別端出兩大主題單元共
三十三部不可錯過的精選名作。為了精緻爬梳柏林電影風華,今年特別與歌德學
院、德國電影中心、柏林電影博物館合作,大量看片篩選,挖掘出一部部寶貴作
品並鍥而不捨地邀約。今年在柏林影展首映並且備受關注的大片《德國09》
(Germany 09),在片單截止前終於成功接受台北電影節之邀,隆重參與開幕!


《德國09》一在柏林首映就急攻媒體版面,這部片作為2009 年台北電
影節開幕片再適合也不過。對今天的德國人來說,德國是馬鈴薯或者災難?《德
國09》邀請十三位德國導演共同拍攝,包括湯姆‧提克威(Tom Tykwer)、沃夫岡‧
貝克(Wolfgang Becker)、法提‧阿金(Fatih Akin)等,在經過德國分裂六十年、
學生運動四十年、德國之秋三十年之後,這群導演在這個充滿意義的時間點,拍
出了光怪陸離的德國萬象,與三十年前由法斯賓達(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等十一位德國新電影導演拍成的《德國之秋》(Germany in Autumn)形成影史對照。


談到柏林與電影,不能不提的絕對是德國影史上第一部獨立製片《星
期天的約會》(People On Sunday)。1929年,五位業餘電影人士利用週末閒暇拍
出的柏林星期天風貌,全用非職業演員,從繁華的動物園火車站一路拍到西南市
郊的萬湖,是一場沒有聲音卻充滿表情的愛情故事。這部默片在有聲片誕生的前
幾天首映,成為默片時代的最後幾部片之一。最重要的是本片陣容不可小覷,五
位業餘人士後來都在美德電影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包括西奧德梅克(Siodmak)兄
弟與比利‧懷德(Billy Wilder)。


在此時期極具代表地位的柏林電影當屬史拉坦‧杜多(Slatn Dudow)的
《世界屬於誰?》(Kuhle Wampe),史拉坦‧杜多是保加利亞人,卻拍出最重要
的威瑪共和時期柏林經典,劇本與劇作家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合寫。彼時柏
林面臨像今天一樣的華爾街危機,通貨膨脹、失業率暴增,布萊希特著迷於工人
運動以及剛盛行的電影媒介,用前衛的風格視角拍出柏林失業工人的悲慘處境,
同時也參與部份導演。與《星期天的約會》裡中產階級年輕人無憂無慮的夏日戀
曲相對,讓人看到20年代末的一個柏林,兩個世界。短片《柏林工人日記》(Current
Problems)是《世界屬於誰?》的序曲,兩部片恰好從無聲到有聲,讓影迷穿越
電影時光隧道。


同時,德國女同志片的鼻祖也在柏林誕生了!萊昂蒂娜‧莎崗(Leontine
Sagan)的《穿制服的女孩》(Girls in Uniform)講普魯士時代天主教寄宿女校學生
與老師之間的師生戀,1931年在柏林首映便不同凡響,飾演女主角的赫爾塔‧
提勒(Hertha Thiele)一舉成名,成為30年代一顆閃耀的明星,並接著在史拉坦‧
杜多的《世界屬於誰?》中擔綱演出。


威瑪共和的燦爛文化短暫,到了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電影也走向衰頹,
多為納粹時期的宣傳電影。電影節選映德國早期電影大師海爾默‧考特納(Helmut
Kaeutner)的《橋下戀曲》(Under the Bridges)與沃夫岡‧史塔特(Wolfgang Staudte)
的《兇手就在你身邊》(The Murderers Are Among Us),兩部片拍攝時間相差兩年,
1944與1946,但是觀眾看了必定訝異,兩部電影呈現的柏林竟是巨大的對比!
《橋下戀曲》主要拍攝場景在柏林—布蘭登堡州的哈維爾河(Havel River),兩個
船伕爭愛橋上一名女子,一邊划船一邊唱歌,雖然拍攝的同時,柏林正處於戰火
之中,但由於攝影的技巧運鏡,使戰爭在本片完全不著痕跡,是戰時電影浪漫的
異數。


《兇手就在你身邊》是德國影史第一部「廢墟電影」(Tr?mmerfilm),
也是首部二次戰後發表的影片。炸毀的柏林,一片斷垣殘壁,醫生活在揮之不去
的戰爭陰影。當時著名的劇場演員海蒂嘉德‧·納福(Hildegard Knef)分別在這兩
部片擔綱,於《兇手就在你身邊》飾演女主角後揚名國際。關於二戰時期,《艾
美與亞歌》(Aimee And Jaguar)的故事極為特殊,改編自史實小說,講述納粹人
妻與地下運動者猶太女子之間的愛情,為馬克斯.法貝爾布克(Max F?rberb?ck)
代表德國角逐2000年金球獎的重要代表作。在柏林影展與日舞影展獲大獎的美
國紀錄片《一七五紀事》(Paragraph 175),著眼在納粹條款第175條同性戀「不
正常通姦法」,透過倖存者的訪談,為歷史作下明證。


二次戰後柏林一分為二,東邊出現國營的德發製片廠(DEFA Studio,
1945-1990),從此東德影片在此製造,第一部為《兇手就在你身邊》,另有三部
德發電影精選——西姆.哈斯勒(Joachim Hasler)的《熱舞夏日》(Hot Summer),
1968年出品,當西德青年正在哈馬克斯主義學生運動時,這部歌舞片拍出當時
東德人的青春夏日,片中有著名的卡爾‧馬克斯大道(Karl-Marx-Allee)與東柏林
街角。《出櫃宣言》(Coming Out)是東德影史上唯一一部同志片,是東德名導海
納.卡羅(Heiner Carow)的作品,描述高中男同志師生戀的一場悲劇,並揭露前
所未見的東柏林地下文化,影片於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當晚首映,意義非凡!
同年發表的《冬日再見》(After Winter Comes Spring),是學者導演赫爾克‧米塞
維茲(Helke Misselwitz)的長時東德女性影像紀錄,長達十年的攝影觀察,是重要
的東德女性影片代表,並為今年柏林影展圍牆倒塌二十年專題的開幕片。


另一部1999年的《搖滾東柏林》(Sun Alley)是德國家喻戶曉的作品,李安德.
豪斯曼 (Leander Haussmann)的柏林系列之一,描述發生在圍牆一切為二的柏林
街道「陽光小巷」(Sun Alley)上的搖滾愛情。在圍牆西邊,西德青年隔著圍牆
高舉左派旗幟,六八學運直到一九七七德國之秋,極左勢力瀰漫、也成就不少電
影。除了《德國之秋》,電影節選映法斯賓達《第三代》(The Third Generation),
怪誕風格嘲諷「紅軍派」(RAF)恐怖主義者第三代走向萎靡、失去理想。「摩登
德國」單元《心的居所》(The State I Am In),柏林學派導演克里斯汀.培周
(Christian Petzold)則柔性拍出逃亡恐怖份子的女兒的心靈世界。


說到柏林當代女性電影導演,除了06年女性影展專題導演瑪格麗特‧馮‧卓塔
(Margarethe von Trota)之外,賀瑪‧桑德斯-布拉姆斯(Helma Sanders-Brahms)與荷
克‧桑德爾(Helke Sander)可謂實至名歸。《德國,蒼白的母親》(Germnay, Pale
Mother)於六年前女性影展首度在台問世,精準犀利批判德國二戰,可謂重要史
詩鉅作。柏林電影教母荷克‧桑德爾更不用說,多部作品關注柏林,此次選映劇
情片《女攝影師,圍牆以西》(The All-Around Reduced Personality - Redupers),
描寫西柏林左派單身年輕母親的生活,紀錄片《解放者得自由》(Liberators Take
Liberties)則揭露二次大戰柏林婦女慘遭集體強暴的事實。除了拍片,荷克‧桑德
爾在1974年創辦歐洲第一份女性主義電影雜誌《女性與電影》(Frauen und Film),
是歐洲女性電影發聲重要管道,引領新電影時期女性主義電影運動。


---

裡頭大概解釋了一些選片的過程及片單脈絡

我想還是許多人覺得今年片單不夠代表性

可參照影評人Ryan一連串"呵護文"

http://blog.chinatimes.com/davidlean/

--

All Comments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09-05-27T18:08
這篇可看出策展人也知道要挑什麼才對
但是最後還是放了再見列寧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09-05-29T21:56
前說沒選的片很好找DVD
後又強調39元DVD片是放35mm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09-06-01T21:01
擔心排擠效應? 有一部片不公開售票耶...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09-06-04T18:58
是比去年好啦 但說真的 還是滿....= ="
柏林這裡先不管 DVD放35mm我也接受(反正蘿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09-06-06T10:19
拉快跑在滿多連鎖型出租店沒有 當作推廣一
下好囉)但其他部分放那麼多片商片...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09-06-06T17:09
還有才上架不到半年的DVD片...這...唉 = =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09-06-11T07:44
補充一下 我所謂比去年好是指"稿子寫得比去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09-06-11T18:27
年好"...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09-06-15T07:38
湯姆提克威跟費斯阿金對影迷來說不陌生..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09-06-18T23:51
台灣不也引進不少了,影展有更深的論述?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09-06-22T14:01
這次Fatih Akin有兩部片之前未引進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09-06-22T20:48
Tykwer可以看到他的處女作...柏林片單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09-06-26T21:59
我是覺得還ok 只是專題導演單元能讓出
給這次訪台的其中一位導演 會更好些..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09-06-27T04:50
據說那位周小姐已經離職了,好像是出國唸書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09-07-01T08:41
她之前是破報記者 也做過紀錄片雙年展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09-07-02T10:27
她之前就是留德的 看文中好像是選片時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09-07-04T17:43
就已確定在德國唸博士的樣子...

台北電影節未來將作商業上映影片及檔期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09-05-22T21:24
(汗)(汗)(汗) 我覺得我推的文都越描越黑了 首先我想澄清 因為我本身根本沒在追台北電影節影展 所以看到這次片單一公布大家就那麼氣憤也著實是嚇到了 我沒有想講很偏激的話 我只是希望批評的人也可以多想一些不同方向的問題 討論的東西很多都是很主觀的 我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大家不要炒起來 (不過結果好像是我在引戰. ...

《妳是我的蕾絲邊》電影特映會贈票活動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09-05-22T15:22
好康優惠,快來參加~ 《妳是我的蕾絲邊》電影特映會贈票活動 請問貫穿《妳是我的蕾絲邊》整部電影主軸的,是法國作曲家拉威爾的哪首曲子? 即日起至5/26為止,只要留言回覆,答對以上問題,就有機會獲得《妳是我的蕾絲邊》特\ 映會票券兩張,不管你/妳是男男、女女,都歡迎你/妳攜伴觀影喔! ※ 請記得留下個人 ...

☆台北電影節選片指南 台大場 張睿家現身!!☆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09-05-22T01:00
※ [本文轉錄自 Film-Club 看板] □■□■□■□■□■□■□■□■□■□■□■□■□■□■□■□■□■ 2009台北電影節 校園講座 ☆台大場☆ 僅 ...

5月26日(二)世新電影放映社《永久居留》暨座談會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09-05-21T23:51
- 世新大學電影放映社 - 將在2009年5月26號禮拜二 晚上七點 在世新大學大禮堂播映香港電影《永久居留》 映後將舉行特別座談會,導演雲翔以及男主角李嘉豪將蒞臨現場! 愛上一個註定不能愛你的男人,你願意耗用多少青春和氣力,去接受那些甜蜜與折磨,換 一個很可能令你心碎的結果? ...

雷奈《野草》 耍浪漫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09-05-21T23:33
2009年05月21日蘋果日報 【李世珍、趙世平╱坎城報導】 高齡86歲的法國新浪潮導演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再度推出新作《野草》 (Wild Grass),故事主軸強調人生的際遇都是因緣注定。 雷奈昨亮相記者會,儘管他一頭白髮,依然精神奕奕,他說:「拍電影是我的熱情,只要 攝影機一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