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節英倫名導,麥可鮑威爾代表作 … - 獨立製片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1-03-31T23:17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Artfilm 看板 #1Db9hHtw ]

作者: TIFF2010 (第十二屆台北電影節) 看板: Artfilm
標題: [新聞] 台北電影節英倫名導,麥可鮑威爾代表作華麗公映
時間: Thu Mar 31 23:16:29 2011

2011年台北電影節第一波片單出爐,緊扣今年主題城市「倫敦」,精選
名導演大衛連、希區考克早年在英國拍攝的經典作品,並同時聚焦今年
焦點導演──麥可鮑威爾(Michael Powell),他的《黑水仙》
(Black Narcissus)等五部黃金時期代表作在台灣大銀幕華麗公映。
這位大導可說是最晚「紅」的古典大師,在他1990年過世後,他的影史
地位反而因為蓋棺論定而越被推崇,堪稱是命運最多舛的大師。


台北電影節今年精心策畫的主題城市「倫敦」,其中最主要的「經典重
現」單元,就企圖精選重現英國電影大師的光影神采,有名導、明星、
話題,包羅萬象。


世界知名的「緊張大師」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赴美前在英
國拍攝的電影精彩可觀,1935年的《國防大機密》(The 39 Steps),
描述加拿大男子在倫敦音樂廳,捲入一場竊取國防機密的諜報戰,緊張
懸疑的逃亡過程中,更有希區考克式的幽默與浪漫,一直被影評人視為
是希區考克在英國時期最出色的作品。另一位英國最具代表性的名導大
衛連(David Lean)在拍《桂河大橋》、《阿拉伯的勞倫斯》、《齊瓦
哥醫生》等大場面史詩片之前,他扣人心弦的文藝作,1945年的《相見
恨晚》(Brief Encounter),描述有夫之婦在火車站和陌生醫生差點
引爆不倫戀的過程,充滿傳統與背德的掙扎,更入選百大羅曼史電影之
首,亦是大衛連辭世之後,地位反而越來越被提昇的「新經典」。


英國自由電影時期的戰將湯尼李察遜(Tony Richardson),則有該時
期的革命經典《甜言蜜語》(A Taste of Honey)入選,電影藉由一個
高中女生的浪蕩生活印記,再現人生種種無法言喻的失望與沮喪,種族
、性別、階級等社會議題一次到位,深刻地表現重新審視社會的改革之
路。湯尼李察遜擅長刻畫扭曲的婚姻關係,1994年的《藍天》還曾將潔
西卡蘭芝(Jessica Lange)推上奧斯卡后座。另一部代表自由電影時
期的經典是1968年的《假如…》(If…),它更是爭議性十足的電影,
問題重重的英國私校,男學生領頭造反,挑起近乎瘋狂的騷動。導演林
賽安德森(Lindsay Anderson)曾在1986年執導紀錄片
《Wham! in China》,男主角Malcom McDowell在演完《假如…》之後
三年,再演出更叛逆前衛的《發條橘子》,誰能說兩者間有沒有巧妙的
關連呢?


同志片經典之一《午夜牛郎》導演約翰史勒辛格(John Schlesinger),
1965年執導《親愛的》(Darling),是相對於自由電影時期之後的反思
作品,以描繪倫敦都會寫實生活為主要的目標。描述女模特兒如何利用
天生優勢,企圖闖進上流社會,和《午夜牛郎》同樣具有檢視社會現象
的批判性。女主角茱莉克莉絲蒂(Julie Christy)演過《齊瓦哥醫生》
,曾是華倫比提(Warren Beatty)的女友,當年曾以《親愛的》的精湛
演技登上奧斯卡后座,2008年又以《妳的樣子》再度入圍奧斯卡最佳女
主角。


今年的英國焦點導演「麥可鮑威爾」,公認是英國影史最有影響力的導
演之一,他的雙親在南法經營旅館,不過鮑威爾在英國求學,1925年進
入影壇,全方位學習電影技術,1931年擔任導演,1940年代至1950年代
是創作黃金期,可惜鮑威爾挖掘人性的寫實風格,在當時保守風氣中飽
受批評甚至刻意被漠視,直到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
、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等公開稱讚鮑威爾作品的
原創與前瞻性,讓他的作品終於受到影壇的肯定,尤其史柯西斯重新修
復《紅菱艷》在坎城重映,引起大家重新對鮑威爾作品的重視與肯定。
台灣觀眾其實早就受到鮑威爾電影潛移默化的影響,出現神力巨人的《
月宮寶盒》,曾是許多四、五年級生童年的難忘回憶;探討精神分裂的
《偷窺狂》、影響林懷民將習舞為終身職志的《紅菱艷》,近年更在台
灣與國際影展上熱烈映演。


今年台北電影節精選鮑威爾的
《我行我路》(I Know Where I'm Going!, 1945)、
《太虛幻境》(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1946)、
《黑水仙》(Black Narcissus, 1947)、
《後屋疑雲》(The Small Back Room, 1949)、
《魔宮艷舞》(The Tales of Hoffmann, 1951)
等五部四、五○年代黃金時期的代表作,其中多部都是他與《紅菱艷》
名攝影師傑克卡迪夫(Jack Cardiff)合作的傑作。《魔宮艷舞》不僅
有資深男星大衛尼文(David Niven)和《侏羅紀公園》男主角李察艾
登保祿(Richard Attenborough)的精彩演出,更有電影、芭
蕾舞、歌劇等多種藝術融合的巧思;《黑水仙》有黛博拉蔻兒
(Deborah Kerr)、珍西蒙絲(Jean Merilyn Simmons)兩大女星飆戲,
尤其珍西蒙絲扮演印度女郎,沒什麼台詞,肢體與眼神的靈動,卻備加
奪目。《黑水仙》當年在後來曾拍《007》、《哈利波特》系列等大片的
英國知名松林(Pinewood)片廠,搭景拍出仿加爾各答修女院、海拔八
千尺大吉嶺等地壯麗景觀,令人歎為觀止。


隨著今年台北電影節第一波片單公布,2011台北電影節的官方網站即日
起正式上線,和影迷與影人作更緊密的分享、交流與互動,未來將有更
多片單陸續公布,精彩可期!


更多詳情請見【2011第十三屆台北電影節】
【官網】http://www.taipeiff.org.tw
【Plurk】http://www.plurk.com/taipeiff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TaipeiFilmFestival


--

All Comments

《徵人》世新廣電系大三劇情片製作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1-03-30T14:23
截止日期 →四月底(徵到為止) 影片性質 →劇情短片 劇組/團隊/公司介紹 →世新廣電系大三/I Want It劇組 拍攝地點與時間 →台北縣市/時間在4月26日~5月3日 【劇情大綱】 張律小時在父母親的爭吵中成長,後來父母親分開。自從母親離開後, 讓他開始懷疑「家」的意義,和父親的關係也 ...

「花與人間事」影片徵件活動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11-03-30T14:18
MoJA瑩瑋藝術翡翠文化博物館最新展覽【花與人間事--翡翠花園的生命密碼】,希望透 過以「花」為主題的翡翠藝術作品,引領觀眾進入一場生命的旅程。然而,每個人生命旅 程的形式、內容與表現,都充滿著各種可能性,因此,本館熱情徵召具備新點子、新手法 的影像創意人,以「花與人間事」為主題,透過影像製作,分享屬於個人精 ...

《影視編劇工作坊》 熱烈招生中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1-03-30T11:12
為培育優秀影視編劇人才,中天電視台開辦《影視編劇工作坊》 ,邀請專業人士,透過小班教學與業界教師指導完成劇本創作, 培育兼具文化創意的編劇人材,豐富台灣戲劇內涵。 ※招生對象 有編劇潛力,有投身影視產業熱情,願成為專業編劇之大專院校學生、 社會人士、業界人士。 ※課程說明 ◎師資介紹:導師 林靖傑(「 ...

台北電影獎最後衝刺,報名進入倒數階段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1-03-30T00:22
※ [本文轉錄自 Artfilm 看板 #1DaWS3k3 ] 作者: TIFF2010 (第十二屆台北電影節) 看板: Artfilm 標題: [新聞] 台北電影獎最後衝刺,報名進入倒數階段 時間: Wed Mar 30 00:21:13 2011 2011年台北電影節兩大競賽項目,報名都已進入倒數計時 ...

台藝大Freedreams劇組最新力作"if die"誠徵演員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1-03-30T00:14
截止日期重複按ctrl+v可切換預覽模式 →2011/04/06 影片性質大型電影、獨立製作、畢業製作、學期作業、廣告MV、或電視 →學生製片 劇組/團隊/公司介紹請附註所在縣市、團隊人數 →Freedreams劇組 拍攝地點與時間 →約是四月中到五月中的周休二日,以大台北地區為主 演員需求所有外型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