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尚未出現的紀錄片 誠品紀錄片影展 4.9 座談筆記 - 紀錄片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06-04-12T15:16

Table of Contents

寫在前頭 -

誠品紀錄片影展第八場,也是最後一場的紀錄片座談會,主題是:台灣尚未出現的紀錄
片。與談者有李道明(台北藝術大學電影所所長,紀錄片《人民的聲音》、《離鄉背井打
工去》等片導演)及蔡崇隆(紀錄片《島國殺人記事》、《我的強娜威》導演),游惠貞
老師主持,並由公視INPUT負責人員(十分抱歉地忘記人名,知道的人請告訴我)播放約
莫十五分鐘的INPUT2006精采節目片段,影片跟座談內容都相當精采,但因為無錄音,只
憑隨手寫下的筆記,再加上先前類似主題的文章,以及個人看法,整理成這樣一篇。若有
任何錯誤或誤植、疑慮的地方,請踴躍回應,歡迎指正,謝謝大家。

台灣紀錄片近二十年的發展,大扺呈現出一種"寫實主義情節",雖說寫實傾向是主流,但
也不表示其他樣貌的紀錄片沒有出現,只是數量較少罷了
-李道明,資深紀錄片工作者

為了紀錄所謂的真實人生,紀錄片導演時常以長時間的參與觀察,逐日逐步拍攝被紀錄者
的生活,而這種長期蹲點的紀錄手法,也成為大家理所當然的紀錄片拍攝方式,陷入一種
「長期紀錄=好紀錄片」的迷思,卻忽略了紀錄者的拍攝動機,以及當代社會脈絡及文化
論述;當這種蹲點觀察的方式,成為紀錄片典範時,往往將焦點集中在一些弱勢族群、社
會邊緣者,儘管發揮了紀錄片為民喉舌的正義,卻也削減了紀錄片的其他可能性,現今紀
錄片中,以加害人/當權者/強勢族群為出發的紀錄觀點,仍為少數。

在形式上,紀錄片導演大多採取長期蹲點、田野調查般的平實紀錄,較缺乏調查式紀錄片
,也就是抽絲剝繭,藉由線索、證據,找出真相、再現真實的紀錄片。如國內的蔡崇隆《
島國殺人紀事─1.2》較屬於此類型,這種調查式的紀錄片,不但考驗紀錄者對紀錄事件
的堅持及理解程度,也檢驗紀錄者的拍攝道德與預設立場;另外,一些較為實驗性、偏向
個人私密型的紀錄片(如周美玲的《私角落》或史筱筠《藍色咒語》)以及探索式的紀錄
片(如生態紀錄片),在台灣也很少見。國內的紀錄片工作者,對於紀錄片形式的省思和
想像還不夠。

蔡崇隆隨後補充對調查式紀錄片的看法,認為蹲點跟調查並不衝突,調查性質的紀錄片,
一定要提出證據;而蹲點深入觀察,是找出證據最基本的途徑之一。深入觀察只是紀錄片
最常用的拍攝方式,可與其他型態的拍攝相輔相成。

另外,蔡也提出一個有趣的紀錄片分類法:按照"系統"的紀錄片分類。簡單地分為全景、
南藝、公共電視、大愛電視;全景的主旨向來是紀錄與揭露真實與社會的不平等,除了人
道關懷特質較重外,也有著深厚的社會議題探討及改革精神;南藝的紀錄片,個人風格濃
厚,比較類似一種家庭式影片,重視情感交流;公視的紀錄片趨向調查性質,這可能和背
後有較豐厚的拍攝資源有關;大愛電視的紀錄片,則因為台性奠基於宗教,紀錄片也多強
調慈善、宗教及信仰力量。

除了在紀錄片形式的討論外,就紀錄主題而言,在國內尚未出現,或說較為缺乏的紀錄題
材,應屬政治或政治事件,以及社會議題的紀錄片

在郭力昕教授所著「濫情主義與去政治化-當代台灣紀錄片文化的一些問題」一文中(電
影欣賞125期),認為台灣紀錄片普遍缺乏政治意識,並流於濫情主義。將需要嚴肅、理
性之政治分析與辯論的真正議題去政治化,或擱置一旁;而紀錄片中強烈的情緒性感動,
常常掩蔽了議題探究及社會結構問題。會有此現象(「去政治化」與「濫情主義」),可
歸因於台灣的特定歷史與社會政治脈絡。

對於這樣的質疑,有研究生以台灣紀錄片的大環境,以及紀錄片的生產過程,反過來質疑
郭力昕教授的論點(請見-台灣紀錄片之煽情主義與去政治化主義的結構性困境-由無米樂
現象談起 ),但就實際情況看來,勇於處理複雜或難解的社會/ 政治議題,以及紀錄政
治事件的紀錄片,確實是少數。

探討社會議題的紀錄片是有,如羅興階的《再生計畫》、崔愫欣《貢寮你好嗎》都成功地
紀錄了勞工爭權行動及反核四運動;但大多數紀錄片呈現一種情緒的感染,缺乏針砭現狀
,少有辨證結構之作,缺少這類紀錄片的主要原因,很可能和紀錄片的拍攝資源,以及紀
錄者本身對這類題材的了解,與洞悉事件的視野高度有關;此外,觀眾也尚未建立一套"
觀看(閱讀)紀錄片的方法",這類具辨證省思的紀錄片,前提應是在一個具有媒體素養
高度落實的社會情境下,才能有完整的對話空間。

另外,國內的紀錄片作者常會有「同樣題材拍過,就不再拍」的心態,其實這可能才是真
正最缺乏的紀錄片,借用攝影大師布列松(H.C. Bresson)曾說過的話:「事實並不見得
有趣,看事實的觀點才重要」,世界瞬息萬變,事實也永遠不會停留在紀錄的那一刻,若
有可能,不同紀錄者用各異的角度,反覆地觀察、紀錄同一題材,才能見到更多不同的觀
點。


台灣紀錄片之煽情主義與去政治化主義的結構性困境-由無米樂現象談起

http://webbbs.tnnua.edu.tw/viewtopic.php?t=7518&sid=746630e16eae9c386390ae16bafc7f42


--
視覺暫留 http://www.wretch.cc/blog/breeze1985

--

All Comments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06-04-15T22:37
拍拍手!讚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06-04-19T16:03
恩! 好報告!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06-04-20T05:42
可以借轉ptt2的moonsonata板嗎 謝謝 :D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06-04-21T23:03
好報告!:D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06-04-22T22:54
根據可靠消息指出→input工作人員叫做 施悅文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06-04-27T22:28
哇 謝謝唷 我可是想了好久(還是想不出來) 哈 多謝喔!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06-04-30T11:00
推!可以借轉個版嗎?謝謝:)

台灣動畫產業系列紀錄片『逐格造夢』首播記者會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06-04-09T03:01
※ [本文轉錄自 AnimMovie 看板] 作者: vesina (蛤) 看板: AnimMovie 標題: 台灣動畫產業系列紀錄片『逐格造夢』首播記者會 時間: Sun Apr 9 02:59:05 2006 ------------------------------------------- ...

2006世界公共電視大展─自由映波FREE I …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06-04-07T15:49
關於這點我剛在INPUT大展網頁上有看到 影片借閱室 Video Library (英文字幕帶,沒有中文) 不想錯過任何精彩節目嗎?INPUT 2006除了公開放映80部優質影片外, 亦將影片燒錄成DVD供映波愛好者於視聽室內借閱,讓你突破時間限制 ,隨時挑戰自己的「映波」(INPUT)精神。 也就是 ...

流浪觀點咖啡店4-5片單

Ina avatar
By Ina
at 2006-04-07T09:45
請見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vagabond55/3/1266393509/20060321124412/ 有哪部是大家會推荐的嗎? 裡面好多都是我沒聽過的片子 -- 是不是所有的事物 都是 因 ...

客觀系列紀錄片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06-04-07T09:43
客觀系列紀錄片 4月1日起每週六晚間八點 請見 http://www.hakkatv.com.tw/hakka/article/334-4439.htm -- 是不是所有的事物 都是 因為懂得珍惜 所以反而更害怕失去?! 也或許是 害怕或感應 ...

紀錄片《綠的海平線》地方巡迴放映活動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06-04-07T00:26
紀錄片《綠的海平線》地方巡迴放映活動 2006 | Video | 紀錄片 | Documentary | 片長65分鐘 官方網站 | www.shonenko.com 部落格 | blog.shonenko.com 導演 | 郭亮吟 製片 | 藤田修平 | 蔡晏珊 攝影 | 劉吉雄 配音 | 林 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