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95%都賠錢,怪自己啦 - 電影

By Enid
at 2015-05-05T12:16
at 2015-05-05T12:1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ksten1688 (ksten1688)》之銘言:
: 台灣的電影坦白講輸韓國一大截
原PO大大您好,不知道您是否從事影視相關產業?或者是以一位觀眾的角度來討論這議題?
也不知您對於八大藝術在世界上的來龍去脈有初步上的認知?
又或者您是否參加過任何電影影視相關性質的座談會或工作坊或論壇或影展或演講?
太多或者,只是反應一種預設,就是您(任何網友)對於電影市場結構性的了解有多深?
甚至,您知道中國大陸與美國在過去十年,在文化侵略這塊戰場上,彼此付出的代價?
這兩大強國如何牽動著周邊中小型國家的娛樂相關經濟活動?
的確,原PO大大說對了一半,台灣電影生態搞成這樣,不上不下,要怪誰?
的確怪自己。但如何怪?怪誰?怪什麼?為什麼怪?這才是令人痛徹心扉的地方。
從這點著手,可以讓自己更了解國片一點,也可以更清楚台灣所不足的地方。
先知道台灣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到改善的方式。
: 台灣只會拍
: 1. 小品 (不是小品不好,是小品太多)
: 2. 類似豬哥亮那種鄉土劇(不是鄉土劇不好,這種電影對電影水準提升沒幫助)
電影的類型形形色色,原PO說台灣只會拍小品和鄉土劇?我想原PO應該是指現在吧?
那麼台灣電影的過去,原PO是否看過興盛時的邵氏系列(早於楊德昌等的新浪潮電影)。
甚至戒嚴時期的宣教片?以及在那個時候,政府對於台灣本土創作者的培養又是如何?
當然這段歷史,網路上都能略搜一二,容我囉嗦一會兒。
: (這種電影看電視連續劇就夠了)
: 台灣電影的多樣性跟創意程度都很低
: 輔助金又亂搞,之前《花漾》真是笑話
: 這種電影程度之低落,令人昨舌
: 文化局拿百姓的納稅錢亂花
: 整個電影產業程度也不夠
: 反觀韓國,是怎麼爬起來的?
: 賠錢怪自己,跟觀眾無關
下面有點長,若無心閱讀,可以直接END!
-----開始囉-----
-----產業的結構性失衡-----
台灣電影在地理與政治兩個客觀條件下,大量受到日本與中國大陸的影響。從日治時期開
始,台灣許多電影工作人員都和日本保持交流,無論是技術上或創作上。直到1949年,隨
著國民政府來台,才逐漸出現具備規模的中國色彩電影製片公司。但無論如何,台灣電影
產業的發展一直受到官方主導(無論片廠,製片,劇本,行銷等)。在1990以前,台灣電
影基本上一直受到台灣電影公司、中央電影公司、中國電影製片廠等三家龍頭所把持,市
面上充斥大量宣教片(政治正確掛帥)。但可惜的這樣往往扼殺創作的可能與藝術性,也
間接讓幕後拍攝技術長期缺乏培養與創新。可以說是先天不良,亦後天不足。
在許多人眼裡,台灣人是個沒有國家認同感的群體,這點也能從文化娛樂中,窺探一二。
首先,儘管70年代開始,政府以促進台灣電影發展為口號,讓新聞局舉辦金馬獎,在東南
亞上扮演著具足輕重的地位。但沒人敢說實話,因為在那時候的華語圈,中共還處於鐵幕
時代,大陸人的思想尚屬不開明,相較台灣當時的知識水準是落後的。雖然台灣曾經領先
大陸30年,但台灣政府與企業主,一如今日沒有把握這樣的機會,在基礎上扎根打樁。時
到今天,台灣儘管有玲瑯滿目的電影XXOO協會,但依舊是處於多頭馬車,各自攻山同的詭
異窘境。這也難怪台灣在國際市場上,始終落得單兵作戰而毫無系統組織。
再次,台灣從光復以來,文化產業發展從來都不是選項之一。當然教育洗腦另當別論。加
上台灣長期嚴重缺乏智慧財展權與著作權等法令概念,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從上,不
能保護本土創作的發展;從下,無法培養支持本土市場的觀眾基礎。這一裡一外的重擊,
台灣文化活動始終無法脫離弱者的命運,爹不愛娘不疼的狀況下,加上亞洲人崇洋媚外的
民族性,台灣文化產物(電影,影視,音樂,出版品等)的發展曲現上,充斥太多的拐點
。想想一個人,如果從小就融入在歐美日的漫畫玩具音樂中,又截然對東方社會與歷史毫
無概念與興趣,然而,實際所處的環境又截然異於歐美日的世界。這樣的人長大後,如果
是創作者,則創作出來的東西,難免令人感到精神分裂(例如:台灣人硬要學美國黑人,
就會鬧出許多笑話);若是觀眾,也理所當然對於非歐美日系的作品,不聞不問。
第三,無論是商業片或藝術片,對電影圈來講,是有一種共識:賺錢的片跟賠錢的片!然
而,愚蠢的台灣政府(無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自1980年左右,由於香港商業電影的興
起,台灣新電影逐漸趨於冷僻沉悶,也造成市場上的接受度銳減。儘管台灣的藝術電影在
國際影展與各國藝術電影市場上受到歡迎,但那仍然不足以當作藉口,規避一個現實問題
,就是台灣市場根本不在乎此類型電影的發展。加上後來中華民國政府為了經濟發展而加
入WTO,幾乎是對沒有希望曙光的台灣電影,再蓋上一支黑手。以市場而論,國片年產量
始終維持在15至20部,而票房市占率盤旋在全台總票房2%以下,甚至在2003年時,15部國
片的年度票房累積只有新台幣1,500萬元(沒錯,台灣人容許炒房炒股炒地失利,賠上幾
百億元,卻打死也不願投資文化娛樂市場。)!而這也是一個怪現象,在所有已開發國家
中,台灣是極少數沒有電影工業的國家,甚至可以說毫無文化力的國家(這印象絕非外交
部與教育部天天洗腦台灣人,說台灣有多精彩多好玩,事實上根本假象)。
-----沒能魚幫水,何來水幫魚?-----
結構上的失利,間接影響到發行商的成長。例如學甫、麗城、中影、上上、新船、學者、
龍祥等公司,因經營困難而分身乏術,又如何直接維繫電影產業(支持台灣片廠拍片或提
供各種中小型獨立劇組發展機會呢?)這也難怪他們一個又一個,將重心轉移至有線電視
產業。事實是,台灣文化產業近乎是個空砲彈,但對政府而言,需要作樣子給人民交代(
奇怪的是,人民明知道政府在欺騙,倒也毫無反應,畢竟政府是拿納稅人的錢在浪費!)
。
儘管近年來,政府出資及主導的「電影輔導金」成為一個鼓勵台灣電影產業及發掘台灣電
影人才的方式,但其中的效果,仍然難以兌現。原因不外乎來自台灣電影過去歷史上的原
罪。儘管近年東風漸起(中國市場開發),加上旅美台裔回流(好萊塢依舊種族歧視與亞
裔長期在美處於弱勢,以及美國市場高度競爭),或受到李安影響(但李安根本不是台灣
培養出來的導演),從海角七號開始,國片又逐漸死灰復燃,但面對2010後中國電影市場
的迅速擴張,台灣電影是否能融入這股亞洲新勢力(畢竟同文同種是先天上的優勢),抑
或故步自封而成為曇花一現?
-----結語-----
談了這麼多結構上的問題,最後再看執行面上的問題。台灣電影竟然缺乏技術(燈光效果
,3D動畫人才,攝影人才,配樂製作,剪接人才,服裝,美術,場景等無一不缺),就暫
時無法滿足好萊塢等級的要求。但新一代的台灣電影(由1970後才出生的我們)著實正在
改善之中,還是需要觀眾們的支持。而目前的演員演技的不純熟,也會大大限制題材上的
發揮。(例如動作片裡面需要全全到肉的特技演員,武打演員等。雖然台灣演員是另外一
個非常令人詬病的問題,這又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但對於有心從事電影產業的台灣人,我們除了堅持努力下去之外。只要能多一位觀眾的支
持,對我們都是非常大的鼓勵!最後,還是叮嚀各位觀眾,無論您喜歡台灣電影,韓國電
影,美國好萊塢還是歐洲電影或日本動漫等等,請拒絕盜版!以行動付費觀賞電影,才是
更有資格批判的人!也是尊重工作人員的一種方式!(說真的,我非常討厭那種看免錢電
影,又嫌電影不好看的人。)
現階段解決辦法:
1. 開始關心中國市場有興趣的題材,著手培養相關編劇人才!
2. 獨立製片享有更優惠的融資機會,大量累積製作拍攝經驗。
3. 強化演員口條與肢體訓練,透過獨立製片磨練演技!
4. 強化國際市場行銷與版權法務等相關人員,積極尋找國外市場!
5. 國內相關影視平台提供獨立製片託播機會,提供獨立製片收入來源。
6. 當然我們需要更多觀眾的支持,一起享受屬於我們的電影!聽我們共同的故事!
說得有點多,還請大家見諒!謝謝!
--
歡迎指教!!!
痞客邦網誌:http://yorkbuster.pixnet.net/blog
伊蔓菊之波塔契日誌:https://www.facebook.com/potachilove
--
: 台灣的電影坦白講輸韓國一大截
原PO大大您好,不知道您是否從事影視相關產業?或者是以一位觀眾的角度來討論這議題?
也不知您對於八大藝術在世界上的來龍去脈有初步上的認知?
又或者您是否參加過任何電影影視相關性質的座談會或工作坊或論壇或影展或演講?
太多或者,只是反應一種預設,就是您(任何網友)對於電影市場結構性的了解有多深?
甚至,您知道中國大陸與美國在過去十年,在文化侵略這塊戰場上,彼此付出的代價?
這兩大強國如何牽動著周邊中小型國家的娛樂相關經濟活動?
的確,原PO大大說對了一半,台灣電影生態搞成這樣,不上不下,要怪誰?
的確怪自己。但如何怪?怪誰?怪什麼?為什麼怪?這才是令人痛徹心扉的地方。
從這點著手,可以讓自己更了解國片一點,也可以更清楚台灣所不足的地方。
先知道台灣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到改善的方式。
: 台灣只會拍
: 1. 小品 (不是小品不好,是小品太多)
: 2. 類似豬哥亮那種鄉土劇(不是鄉土劇不好,這種電影對電影水準提升沒幫助)
電影的類型形形色色,原PO說台灣只會拍小品和鄉土劇?我想原PO應該是指現在吧?
那麼台灣電影的過去,原PO是否看過興盛時的邵氏系列(早於楊德昌等的新浪潮電影)。
甚至戒嚴時期的宣教片?以及在那個時候,政府對於台灣本土創作者的培養又是如何?
當然這段歷史,網路上都能略搜一二,容我囉嗦一會兒。
: (這種電影看電視連續劇就夠了)
: 台灣電影的多樣性跟創意程度都很低
: 輔助金又亂搞,之前《花漾》真是笑話
: 這種電影程度之低落,令人昨舌
: 文化局拿百姓的納稅錢亂花
: 整個電影產業程度也不夠
: 反觀韓國,是怎麼爬起來的?
: 賠錢怪自己,跟觀眾無關
下面有點長,若無心閱讀,可以直接END!
-----開始囉-----
-----產業的結構性失衡-----
台灣電影在地理與政治兩個客觀條件下,大量受到日本與中國大陸的影響。從日治時期開
始,台灣許多電影工作人員都和日本保持交流,無論是技術上或創作上。直到1949年,隨
著國民政府來台,才逐漸出現具備規模的中國色彩電影製片公司。但無論如何,台灣電影
產業的發展一直受到官方主導(無論片廠,製片,劇本,行銷等)。在1990以前,台灣電
影基本上一直受到台灣電影公司、中央電影公司、中國電影製片廠等三家龍頭所把持,市
面上充斥大量宣教片(政治正確掛帥)。但可惜的這樣往往扼殺創作的可能與藝術性,也
間接讓幕後拍攝技術長期缺乏培養與創新。可以說是先天不良,亦後天不足。
在許多人眼裡,台灣人是個沒有國家認同感的群體,這點也能從文化娛樂中,窺探一二。
首先,儘管70年代開始,政府以促進台灣電影發展為口號,讓新聞局舉辦金馬獎,在東南
亞上扮演著具足輕重的地位。但沒人敢說實話,因為在那時候的華語圈,中共還處於鐵幕
時代,大陸人的思想尚屬不開明,相較台灣當時的知識水準是落後的。雖然台灣曾經領先
大陸30年,但台灣政府與企業主,一如今日沒有把握這樣的機會,在基礎上扎根打樁。時
到今天,台灣儘管有玲瑯滿目的電影XXOO協會,但依舊是處於多頭馬車,各自攻山同的詭
異窘境。這也難怪台灣在國際市場上,始終落得單兵作戰而毫無系統組織。
再次,台灣從光復以來,文化產業發展從來都不是選項之一。當然教育洗腦另當別論。加
上台灣長期嚴重缺乏智慧財展權與著作權等法令概念,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從上,不
能保護本土創作的發展;從下,無法培養支持本土市場的觀眾基礎。這一裡一外的重擊,
台灣文化活動始終無法脫離弱者的命運,爹不愛娘不疼的狀況下,加上亞洲人崇洋媚外的
民族性,台灣文化產物(電影,影視,音樂,出版品等)的發展曲現上,充斥太多的拐點
。想想一個人,如果從小就融入在歐美日的漫畫玩具音樂中,又截然對東方社會與歷史毫
無概念與興趣,然而,實際所處的環境又截然異於歐美日的世界。這樣的人長大後,如果
是創作者,則創作出來的東西,難免令人感到精神分裂(例如:台灣人硬要學美國黑人,
就會鬧出許多笑話);若是觀眾,也理所當然對於非歐美日系的作品,不聞不問。
第三,無論是商業片或藝術片,對電影圈來講,是有一種共識:賺錢的片跟賠錢的片!然
而,愚蠢的台灣政府(無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自1980年左右,由於香港商業電影的興
起,台灣新電影逐漸趨於冷僻沉悶,也造成市場上的接受度銳減。儘管台灣的藝術電影在
國際影展與各國藝術電影市場上受到歡迎,但那仍然不足以當作藉口,規避一個現實問題
,就是台灣市場根本不在乎此類型電影的發展。加上後來中華民國政府為了經濟發展而加
入WTO,幾乎是對沒有希望曙光的台灣電影,再蓋上一支黑手。以市場而論,國片年產量
始終維持在15至20部,而票房市占率盤旋在全台總票房2%以下,甚至在2003年時,15部國
片的年度票房累積只有新台幣1,500萬元(沒錯,台灣人容許炒房炒股炒地失利,賠上幾
百億元,卻打死也不願投資文化娛樂市場。)!而這也是一個怪現象,在所有已開發國家
中,台灣是極少數沒有電影工業的國家,甚至可以說毫無文化力的國家(這印象絕非外交
部與教育部天天洗腦台灣人,說台灣有多精彩多好玩,事實上根本假象)。
-----沒能魚幫水,何來水幫魚?-----
結構上的失利,間接影響到發行商的成長。例如學甫、麗城、中影、上上、新船、學者、
龍祥等公司,因經營困難而分身乏術,又如何直接維繫電影產業(支持台灣片廠拍片或提
供各種中小型獨立劇組發展機會呢?)這也難怪他們一個又一個,將重心轉移至有線電視
產業。事實是,台灣文化產業近乎是個空砲彈,但對政府而言,需要作樣子給人民交代(
奇怪的是,人民明知道政府在欺騙,倒也毫無反應,畢竟政府是拿納稅人的錢在浪費!)
。
儘管近年來,政府出資及主導的「電影輔導金」成為一個鼓勵台灣電影產業及發掘台灣電
影人才的方式,但其中的效果,仍然難以兌現。原因不外乎來自台灣電影過去歷史上的原
罪。儘管近年東風漸起(中國市場開發),加上旅美台裔回流(好萊塢依舊種族歧視與亞
裔長期在美處於弱勢,以及美國市場高度競爭),或受到李安影響(但李安根本不是台灣
培養出來的導演),從海角七號開始,國片又逐漸死灰復燃,但面對2010後中國電影市場
的迅速擴張,台灣電影是否能融入這股亞洲新勢力(畢竟同文同種是先天上的優勢),抑
或故步自封而成為曇花一現?
-----結語-----
談了這麼多結構上的問題,最後再看執行面上的問題。台灣電影竟然缺乏技術(燈光效果
,3D動畫人才,攝影人才,配樂製作,剪接人才,服裝,美術,場景等無一不缺),就暫
時無法滿足好萊塢等級的要求。但新一代的台灣電影(由1970後才出生的我們)著實正在
改善之中,還是需要觀眾們的支持。而目前的演員演技的不純熟,也會大大限制題材上的
發揮。(例如動作片裡面需要全全到肉的特技演員,武打演員等。雖然台灣演員是另外一
個非常令人詬病的問題,這又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但對於有心從事電影產業的台灣人,我們除了堅持努力下去之外。只要能多一位觀眾的支
持,對我們都是非常大的鼓勵!最後,還是叮嚀各位觀眾,無論您喜歡台灣電影,韓國電
影,美國好萊塢還是歐洲電影或日本動漫等等,請拒絕盜版!以行動付費觀賞電影,才是
更有資格批判的人!也是尊重工作人員的一種方式!(說真的,我非常討厭那種看免錢電
影,又嫌電影不好看的人。)
現階段解決辦法:
1. 開始關心中國市場有興趣的題材,著手培養相關編劇人才!
2. 獨立製片享有更優惠的融資機會,大量累積製作拍攝經驗。
3. 強化演員口條與肢體訓練,透過獨立製片磨練演技!
4. 強化國際市場行銷與版權法務等相關人員,積極尋找國外市場!
5. 國內相關影視平台提供獨立製片託播機會,提供獨立製片收入來源。
6. 當然我們需要更多觀眾的支持,一起享受屬於我們的電影!聽我們共同的故事!
說得有點多,還請大家見諒!謝謝!
--
歡迎指教!!!
痞客邦網誌:http://yorkbuster.pixnet.net/blog
伊蔓菊之波塔契日誌:https://www.facebook.com/potachilove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Ursula
at 2015-05-05T13:42
at 2015-05-05T13:42

By Christine
at 2015-05-06T08:21
at 2015-05-06T08:21

By Kumar
at 2015-05-08T01:37
at 2015-05-08T01:37

By Sierra Rose
at 2015-05-12T21:37
at 2015-05-12T21:37

By Hamiltion
at 2015-05-16T12:15
at 2015-05-16T12:15

By Edward Lewis
at 2015-05-17T04:57
at 2015-05-17T04:57

By Barb Cronin
at 2015-05-21T09:15
at 2015-05-21T09:15

By Elizabeth
at 2015-05-25T08:35
at 2015-05-25T08:35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5-05-26T09:32
at 2015-05-26T09:32

By Annie
at 2015-05-28T12:42
at 2015-05-28T12:42

By Kelly
at 2015-05-29T07:25
at 2015-05-29T07:25

By Carol
at 2015-05-29T18:13
at 2015-05-29T18:13

By Frederica
at 2015-06-01T05:28
at 2015-06-01T05:28

By Zora
at 2015-06-05T15:28
at 2015-06-05T15:28

By Frederic
at 2015-06-10T03:29
at 2015-06-10T03:29

By Donna
at 2015-06-14T22:49
at 2015-06-14T22:49

By John
at 2015-06-15T17:27
at 2015-06-15T17:27

By Emma
at 2015-06-18T00:47
at 2015-06-18T00:47

By Donna
at 2015-06-20T21:13
at 2015-06-20T21:13

By Frederica
at 2015-06-23T14:12
at 2015-06-23T14:12

By Franklin
at 2015-06-28T07:18
at 2015-06-28T07:18

By Candice
at 2015-06-30T16:03
at 2015-06-30T16:03

By Hardy
at 2015-07-02T03:02
at 2015-07-02T03:02

By Joseph
at 2015-07-02T18:04
at 2015-07-02T18:04

By Skylar Davis
at 2015-07-03T00:27
at 2015-07-03T00:27

By Harry
at 2015-07-06T15:55
at 2015-07-06T15:55

By Oliver
at 2015-07-08T01:39
at 2015-07-08T01:39

By Poppy
at 2015-07-12T21:03
at 2015-07-12T21:03

By Andrew
at 2015-07-16T00:28
at 2015-07-16T00:28

By Skylar Davis
at 2015-07-16T19:21
at 2015-07-16T19:21

By Ivy
at 2015-07-17T14:28
at 2015-07-17T14:28

By Enid
at 2015-07-21T09:00
at 2015-07-21T09:00

By Zenobia
at 2015-07-21T13:31
at 2015-07-21T13:31

By Mary
at 2015-07-21T23:53
at 2015-07-21T23:53

By Charlie
at 2015-07-23T01:36
at 2015-07-23T01:36

By Edward Lewis
at 2015-07-24T01:08
at 2015-07-24T01:08

By Todd Johnson
at 2015-07-26T23:41
at 2015-07-26T23:41

By Joe
at 2015-07-28T21:38
at 2015-07-28T21:38

By Zanna
at 2015-08-01T06:52
at 2015-08-01T06:52

By Linda
at 2015-08-02T16:14
at 2015-08-02T16:14

By Faithe
at 2015-08-02T21:55
at 2015-08-02T21:55

By Irma
at 2015-08-07T17:02
at 2015-08-07T17:02

By Ingrid
at 2015-08-07T21:59
at 2015-08-07T21:59

By Elvira
at 2015-08-11T10:07
at 2015-08-11T10:07

By Irma
at 2015-08-16T00:54
at 2015-08-16T00:54

By Regina
at 2015-08-19T23:20
at 2015-08-19T23:20

By Vanessa
at 2015-08-24T11:34
at 2015-08-24T11:34

By Kumar
at 2015-08-27T20:26
at 2015-08-27T20:26

By Caitlin
at 2015-08-31T12:10
at 2015-08-31T12:10

By Liam
at 2015-09-01T20:47
at 2015-09-01T20:47

By Robert
at 2015-09-04T12:25
at 2015-09-04T12:25

By David
at 2015-09-05T04:50
at 2015-09-05T04:50
Related Posts
熊麻吉為什麼會紅?

By Annie
at 2015-05-05T12:02
at 2015-05-05T12:02
特務愛很大 台詞

By Lauren
at 2015-05-05T11:33
at 2015-05-05T11:33
台灣電影95%都賠錢,怪自己啦

By George
at 2015-05-05T10:50
at 2015-05-05T10:50
台灣電影95%都賠錢,怪自己啦

By Hazel
at 2015-05-05T10:33
at 2015-05-05T10:33
台灣電影95%都賠錢,怪自己啦

By Joseph
at 2015-05-05T10:01
at 2015-05-05T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