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與媒體關係的反思 - 電影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5-05-27T12:16

Table of Contents


台灣電影與媒體關係的反思

網誌方便閱讀版:http://goo.gl/3CUcmd

http://imgur.com/B0kxk92(侯導與舒淇合照)

針對Hypesphere狂熱球電影資訊網編輯部的文章,我有很長的話想討論一下。
(原文:https://www.facebook.com/HypeSphere/posts/902082789833195?fref=nf


在台灣尚未有電影產業這件事情,所以針對所有的國片,我一直習慣當成是獨立電影來看
,所謂的獨立電影(An independent film is a film production resulting in a
feature film that is produced mostly or completely outside of the major film
studio system. 就是從製作到發行都完全獨立於/不仰賴片廠制度,所謂的「獨立電影
」概念,源自於上世紀中期的好萊塢,當時的好萊塢有所謂的「八大電影公司」(電影產
業上的托拉斯),而在片廠制度中,一部電影拍攝的運作遵循步驟嚴謹的「製片人制度」
。這種制度以市場導向為最高原則,期望以獲得最大利潤為目標,因此,優點是這種制度
可以為電影產業帶來龐大可觀的資金,豢養各種技術層面的人才與各種電影所需的部門,
但相對而言,在缺點上,這限制了電影創作者的發揮空間與題材。但這兩者間的平衡,是
有道理可循而無絕對的對錯問題。總而言之,有些電影人選擇擺脫「八大電影公司」的控
制,開始自籌資金(現在國外有成熟專屬的私募基金與融資制度,但台灣完全沒有這概念
與法源可依據),甚至自己編寫劇本或擔任導演,拍出有別於片廠制度的電影作品,大多
是具備個人風格與思想性強的電影,這些被人們稱為「獨立電影」)。

http://imgur.com/AcPurQs(《聶隱娘》大合照)

但換句話說,從經營面的角度上來看,是不是商業電影/藝術電影/獨立電影的問題,一
點都不重要,因為一切從結果上來看,只有賺錢的電影或不賺錢的電影,在侯導演在坎城
影展得獎之濟,讓許多台灣人似乎又乍見希望,我想問已經六十八歲的侯大導演,可以這
樣慢慢磨劍,但對台灣新銳導演來說,更實際的問題是,如何在磨練自己的過程中,生存
下去。在生存的同時,接拍廣告/微電影/短片/紀錄片/低成本電影的同時,又能保有
創作自主權和思想,卻不被上一代四五年級所牽制利用?這才是台灣電影產業無法誕生的
一個重要根基問題!世代間的不信任與互相利用,圈內環境的惡劣與有心經營者寥寥可數
,可供年輕新銳電影人的舞台又十分有限(我們要的不是在小影展露頭而已,我們要的是
有系統地/有順序地/有戰略目標地/有組織地,去參加一個又一個的國際影展,甚至外
圍影展都可以),年輕電影人必須在一開始,就習慣和國際市場競爭,而不是安心在台灣
小島上快樂的創作。這是那些前輩可以作但不做的事情,因為吃力不討好,台灣人最不喜
歡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現實是,不同世代間的台灣人,彼此各自攻山頭!可是台灣已經
這麼小了,又要稀釋人力打無組織的游擊戰嗎?

http://imgur.com/hnjGEJK(魏德聖導演與趙德胤導演)

這也是為什麼曾經參與《雙瞳》,拍出《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KANO》的魏德
聖,或《歸來的人》、《冰毒》、《再見瓦城》的趙德胤這類電影人,能如此地吸引人又
令人捉狂。因為他們憑著堅強的意志,幾乎可說憑一己之力,活了下來。但事實上,這不
是細水長流或可長可遠的經營產業方式,甚至非常不健康。

台灣電影即便從2008 年開始看似有復甦或復興,乃至近日好萊塢劇組來台拍攝,或觀眾
花更多時間在戲院看國片(大字頭系列的某大哥電影),或影展、藝術電影。但相較中國
大陸電影的全面崛起(很大的原因是大陸從根本上開始學習好萊塢的片廠制度,而且大陸
有龐大的國內市場基礎撐腰,玩這種浩大工程),結果自然是看見大陸電影在本質、產業
、戲院數、票房超英趕美般的發展,然後台灣人又是一陣恐慌和漠然。或許,台灣電影(
沒有產業)每個環節似乎有雨後春筍的現象,但搶搭熱潮根本彷彿在追逐海市蜃樓,是一
件很危險的事情。

有人說「電影媒體」很重要,我同意,但只說對了一半。因為在產業鏈形成的優先順序上
,「電影媒體」是屬於三級事業。若電影的生產與製造加工等,這些一二級事業都沒有辦
法完善之前,所謂的三級事業「電影媒體」,也只是服務來自海外的各個作品而已。最後
活的,還是發行商和戲院,而不是台灣電影本身。這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想法。儘管「電
影媒體」的概念包含了報紙、新聞台、雜誌、電影部落客,但電影產業化的重點在於強化
拍攝、製作、發行這些事情上,不是誰忽略了「媒體」,而是目前「媒體」能為台灣電影
做的非常有限,甚至無法獲利,竟然不能獲利,「電影媒體」自然而然就不是最被重視的
媒介了。但我認為「媒體」不被重視的原因,不是「電影媒體」存在的本質,而是台灣「
電影媒體」運作的方式。

http://imgur.com/qgAAY6H(張震/舒淇/周韻合照)

台灣「電影媒體」別拿國外的 Variety、THR、IndieWire等的專職電影媒體來說嘴,那是
因為國外有成熟商業性強的好萊塢,以及各式背後有成熟財務運作的獨立製片,以及多元
文化同領域的網站,所以自然而然他們的「電影媒體」可發揮空間很大。台灣連文創都搞
得不倫不類了,當然現在談「電影媒體」只是懶趴比雞腿!當然,台灣「電影媒體」的努
力,就是先成為專職的外電翻譯,把電影新聞(無論國內外),融合具有時效性的娛樂感
事件,雖然不是第一手,但真的讓全世界的電影圈消息,變成繁體中文,讓更多有興趣(
甚至打算從業的新鮮電影人)的台灣人,有機會沉澱出甚麼來也不一定。這點是值得讚賞
和感恩的!但台灣電影的基礎建設尚未整合之前,台灣「電影媒體」如果真的想為台灣電
影產業鏈做點甚麼,恐怕目前只能乾著急而已。因為改革是一趟會淌血的荊棘之路。

世界上的幾個影展,上網Google一下都有,坎城、柏林、威尼斯、東京、多倫多、日舞等
,記憶力好的都說得出來!即便事實是台灣五大金控(富邦國泰蔡家、新光台新吳家、中
信辜家、元大馬家與華南林家)對於文化的冷處理,甚或利用文化之名,實際上為企業本
身CIS加分的目的,結果就是「想要做的人沒資源」這種結論誕生!最好的例子?近期就
有一個霹靂的奇人密碼,可供大家參考!還有台北文創沒文創,大巨蛋沒棒球一樣,這是
台灣電影同樣面臨的客觀問題,這就是中國人的諺語:「褲襠裡拉胡琴」,就是「鬼扯蛋
」,空談罷了!(電影「鳥人」的開頭,穿著內褲漂浮打轉的米高基頓,台灣電影人似乎
比鳥人還無奈,笑!)。

http://imgur.com/F9v3mFN(《聶隱娘》海報)

這次侯導的《聶隱娘》在坎城影展上,一致的獲得法國媒體高度讚譽,而美國綜藝報、
The Playlist、英國衛報、LWLies也是佳評如潮,但是檢討台灣傳統四大報業者(中國時
報/聯合/自由/蘋果),卻是不斷的鬧笑話和秀下線,我們電影人對於台灣「媒體」早
已見怪不怪了,(而似乎任何一個產業對於傳統台媒的無感,早已不是新聞,只是台媒繼
續自我感覺良好或擺爛而已)。整個來看,在惡質的「媒體」環境裡,「電影媒體」幾乎
只能奢望閱聽人自覺的數量越來越多,多到一個程度後,自然會反撲這四大報,這是一個
媒體業的革命概念。當然電影的發展會因此受惠,但台灣電影無法產業化或台灣電影不被
重視,媒體和群眾的關係,只是間接的其中一環因素而已。

台灣人最大的問題,不是看電影的習慣如何如何,而是根本上的對於「文化尊重」這件事
情,都做不到位。這才是侯孝賢和蔡明亮等人,在國外會感嘆的原因。在國外不是只有電
影,甚至音樂、戲劇、宗教、次文化等,都和當地人的生活緊密的結合再一起,互相的影
響,甚至可以撼動霸道的企業商人以及政治說客,但台灣人呢?

Hypesphere狂熱球電影資訊網編輯部應該早已發現,這問題其實比他們想像的還嚴重許多
吧!狂熱球不要說沒人發現你們的重要性,反而這彷彿是在自抬身價,因為電影和觀眾一
直都有神奇的距離。教育觀眾,是不分產業別(無論是電影人還是電影媒體),一直需要
去做但沒做好的事情而已。願我們只要清楚知道我們共同的阻礙者,是誰就好!

http://imgur.com/SOy35ds(一週狂熱)

Hypesphere狂熱球電影資訊網編輯部畢竟也做了很多不錯的文章,例如:
從音樂錄影帶跨足電影的導演(http://goo.gl/14rYWv);
介紹史丹利庫柏力克的經典單點透視鏡頭(http://goo.gl/PrakND);
村上隆首次執導電影訪談(http://goo.gl/4HWHdr);
《十二夜》專訪(http://goo.gl/ZuerNT);
導演吳米森專訪(http://goo.gl/8g29ui);
《海霧》南韓導演沈聖輔專訪(http://goo.gl/DPuaW3);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武器製造師湯米鄧訪談(http://goo.gl/vo17LG);
《成人世界》演員「回答樂團」深度介紹(http://goo.gl/CCI4xt);

http://goo.gl/14rYWv(恭喜侯導獲得最佳導演)
希望有心從事任何相關台灣電影產業的朋友,都能更有耐心的努力著,改變會到來的!


--

歡迎指教!!!
痞客邦網誌:http://yorkbuster.pixnet.net/blog
伊蔓菊之波塔契日誌:https://www.facebook.com/potachilove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5-05-27T23:40
另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是,沒有經歷過「國片」風潮時代的觀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15-05-29T12:00
眾,已經吃好萊塢習慣,加上經歷「國片」低潮期,對台灣電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5-06-01T12:04
影,或更廣義的華語電影沒有興趣,或直接歸為爛片。而學校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5-06-02T06:41
在美術課中電影教育這塊,雖曾提及台灣新浪潮,但就只是字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5-06-03T14:28
面上的台灣新浪潮,對內容幾乎沒有深刻提及,也有可能授課
老師對這塊本來也不熟(必定大部分的人都愛好萊塢),在學校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5-06-06T13:31
教育上忽略這部分。畢竟,如果要從根本做起發展台灣電影產
業,比較長久的作法還是要回歸基本教育。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5-06-09T16:37
可是台灣教育單局很多共匪和KMT打手...超級困難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5-06-12T01:52
回歸到最原本的,就是要打掉KMT。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5-06-17T01:42
不只電影 電視也一樣吧 不可能只有公共電視堅守崗位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5-06-17T18:40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5-06-19T16:10
剛回太快,其實教科書上關於台灣電影歷史是有提供資訊的,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5-06-21T15:14
但總是翻翻翻的過去了(因為太無聊),到最近五六年的電影史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15-06-22T19:19
現在教育單位都有從國高中時期就開始給他們看國片,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5-06-23T17:59
,學生或甚至老師才有興趣(像阿凡達、海角七號.....)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5-06-26T01:41
養成看電影的習慣也是很重要的。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5-06-28T10:23
教科書忽略的東西 很多阿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15-06-28T20:39
這id好眼熟!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5-06-30T19:17
問題是這些年輕人 被教導的就是考試才重要.......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5-07-05T03:05
我才會覺得,老師在課堂上「逼」學生看經典或重要電影是有
必要的。(當然老師要先有基本觀念才行。)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5-07-06T21:02
不然把電影藝術代換成四個字形容詞 跟民眾對產業認識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5-07-08T02:34
的重要性 也都可成立 重點不完全在產業專業 而是閱讀
認識事件的能力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5-07-10T17:10
說到看電影的習慣,非常多的台灣人,喜歡看盜版,甚
至那些口口聲聲喜歡電影或念電影相關科系的人,這是非
常嚴重的問題。難道你希望以後你的作品,也都免費給人
看而不獲取報酬嗎?這種付費和拒看盜版的道德感,台灣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5-07-14T16:53
觀眾可說非常糟糕!曾經,有機會和一些資深電影人聊
到,才體會這看似無關緊要,但事實上傷害電影產業的
行為!恰好是廣大台灣年輕人天天在做的事情。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5-07-15T21:35
這要講三天也講不完啦 我還是覺得 作者提的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5-07-16T08:10
產業鏈 那個東西很重要....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5-07-21T04:20
還要等待改變喔...想太多 時間根本不在你這邊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5-07-23T23:34
再過幾年字幕用語通通都用簡體字跟大陸用語了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5-07-28T02:13
就所謂 知識智慧財產算不算有價概念阿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5-07-30T01:37
本來就是這樣了 以電視而言 就算大家花500看正版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5-07-31T10:30
改變是必然,我可能沒有講清楚我期待什麼改變。但華語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5-08-02T17:25
電影的興起,是必然的。誰都不能阻止中國電影市場的茁
壯,重點在於台灣電影人如何正視這問題,改變思維和
做法。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5-08-04T04:36
一百台 大家還是罵這些垃圾 然後還是照吃不誤阿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5-08-06T22:54
悲觀的是 這不就是台灣的環境現狀 資源的分配不公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5-08-11T01:18
繁體簡體對電影人不是問題,重點如何形成及加入產業
鏈。自己坐吃等死的話,大陸以外的亞洲市場,或西方
那邊甚至連想和你合作的念頭都不敢想了。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5-08-14T19:32
拿不到資源 你要侯孝賢拿個什麼獎 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5-08-15T18:35
上位者永遠都是最後一個知道外頭的事件 又永遠不想改變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5-08-18T17:48
少在那邊理想化了 no money no movie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5-08-22T06:04
本來就沒人想過阿 會想過台灣會搞這樣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5-08-26T22:18
韓國 中國對這些產品的規格化 才是他們能成功的關鍵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5-08-27T21:34
晚進來的話 話語權早就不在這了.....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5-08-28T21:27
就是因為no money no movie才更需要產業鏈,我整篇文
章沒有否認money的重要性。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5-08-28T23:55
因為搶資源是團體戰,才需要整合,而不是各自攻山頭,
打得鳥獸散。這是我的想法。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5-09-02T17:35
當所有的東西都有問題的時候 要檢討的東西 就不是單一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5-09-07T03:12
行業了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5-09-08T21:22
雞生蛋 蛋生雞 你的產業鏈是想要從哪裡冒出來?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5-09-12T16:34
你以為能整合的話你就太不瞭解台灣人或中國人或華人了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5-09-15T21:18
紅明顯 一句話打死 >發展數位內容<

滿月酒-那些關於OK的一切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5-05-27T12:01
關於那ok的一切 很多影評或心得的下面一定很常看到 一直ok煩死了 一直ok ok ok 看了很累 這個問題 我很認真的問了導演 導演說 這是他給這部戲的主角danny的性格(電影書劇本有寫) 他本身並平常並不是這樣說話的 我認為....整個電影的重點或許有一點被okya 這個詞整個帶走了 其實整 ...

雷!! 麻辣間諜 傑森史塔森的對話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5-05-27T11:31
防雷 剛剛看到版友推文 傑森史塔森在片中吹噓的內容都他演過的片 驚覺自己錯過了這個笑點 (雖然看他用正經臉喇賽還是很好笑) 想請問有沒有版友還記得他吹噓了甚麼 我自己得什麼把一堆毒品打進身體裡 但好像也想不起來是哪一部XDD 這部兩個正經帥哥都表現都超棒的啦~ -- ...

福斯宣布天降奇兵重開機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5-05-27T11:19
新聞網址:http://goo.gl/j1lWVo 當年由史恩康納萊飾演獵人夸特緬 也是他老爺爺最後一部出演的電影要重開機了 將交給曾經製作過【異形戰場】系列【終極戰士】系列 【機械公敵】的John Davis主導 導演人選什麼的都還不明...... 本來當年寄望本片成為一個賣座系列但全球票房只有一 ...

國片陰風再起《屍憶》《紅衣》《青田街》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5-05-27T11:19
國片陰風再起《屍憶》《紅衣》《青田街》嚇煞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27000787-260112 2015年05月27日 陳亭均/台北報導 台灣電影近年力圖向「類型片」轉型,沉寂已久的「鬼片」也重出江湖。自2012年的《變 羊記》後,台灣幾 ...

暑期大片討論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5-05-27T11:08
現在已經五月底, 差不多要進入暑期大片的時刻 今年很多都是續集或是重拍電影 資料來源:觸電網 http://www.truemovie.com/tairelease.htm 六月份: 6/10 侏羅紀世界 6/25 熊麻吉2 七月份: 7/2 魔鬼終結者5 7/17 蟻人 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