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賈伯斯-名為"Regretful"的三幕劇 - 電影

By Jake
at 2016-02-09T22:42
at 2016-02-09T22:42
Table of Contents
同樣作為本次衝擊奧斯卡的強片,劇情架構透過1984至1998十四年來三場的發表會來揭示
Steve Jobs 真實內在的一面(討人厭的那一面)。
---------------我是分隔線--------法斯賓達超帥--------------------
不同於流水帳的敘述方式,本片採用的是聚焦在Steve Jobs獲得巨大成功之前的關鍵時點
。跟著鏡頭與他在發表會前一同愉悅、興奮、緊張、憤怒、失望,觀察他以自身的張力影
響周遭的人們,並潛移默化地隨著連串的衝突逐漸改變他自身強硬的性格。
身為演技出眾的表演者,Michael Fassbender算是撐起了整部電影,難以想像換做其他人
的表現是否仍會如此出色。他以個人的方式詮釋了自負、固執、刻薄的天才,自認是出色
的指揮家,同時化身為眾人膜拜的神明,不可否認的也是令人厭惡的混蛋,不論是對於共
事者或是最親密的家人而言。
親情是片中聚焦的重點之一。1984年首場的發表會,那台麥金塔就叫做Lisa,恰好是他女
兒的名字。儘管他始終不願承認Lisa是他女兒,甚至嘴硬說Lisa其實是「Local
Integrated System Architecture」,但天真的女兒當時早就不經意點出真相:電腦是以
她的名字-Lisa來作命名的。
片中頻繁使用交叉剪接的手法,透過角色之間對話堆疊戲劇的情緒,並帶出過往相關的回
憶,與Wozniak在車庫中創業的、和Sculley在酒吧相談甚歡。對比當下劍拔孥張的相互角
力,當初的純真與歡笑顯得格外珍貴與諷刺。直到14年後,Steve才終於開誠布公的與
Wozniak及Sculley把話說開。如果能早點坦白該有多好,但也許對彼此來說還不算太晚。
如同Steve步出門口所言:「我們本能成就許多事的。」一語道盡多年來的遺憾。
儘管本片以大量口白襯托角色,但演員的演技仍是相當重要的。無論是Seth Rogan、
Jeff Daniels近似於反派的形塑,或是Kate Wislet身兼同伴與愛人的情感糾結。藉由與
身旁角色精采的對手戲,將傳記角色本身的魅力烘托至最高點。也讓這部電影無論在劇情
和演技的表現都相當出色。
以三場發表會來做為推動故事進展的骨幹,可以說是由三幕劇的基礎上再作變化。電影開
場的Lisa發表會完全展現Steve固執、堅持完美、不近人情的一面,並打從心底極度渴望
成功,毫無保留的相信自己的理念是絕對正確的。觀眾則跟著第三人稱的視角觀察「凡人
」和Steve相處的無奈、挫折甚至是恐懼,同時目睹這些性格上的缺陷於往後帶給他事業
上的種種麻煩。
中段的Next發表會,則是Steve復仇的序曲。因為當年Lisa的失敗使得Steve被蘋果掃地出
門,他只好到外頭自立門戶成立Next公司。然而,即使他的本意是開發出更好的作業系統
,但從某個時點開始,復仇的種子悄悄於心頭萌芽。也許,他有天將帶著Next回到蘋果證
明當初捨棄他的人是錯誤的。經由發表會前與Sculley的爭吵,我們得以一窺當初決裂的
關鍵時刻,回到那令Steve心碎的董事會現場,眼睜睜看著自己被逐出蘋果卻無能為力。
最後的iMac發表會,不意外的是個圓滿的收尾,重點擺在與過去的和解及重新修補父女之
間的裂痕。不善表達情感的Steve,往往以尖酸刻薄的言語來掩飾內心的脆弱與掙扎,直
到最後他才在激烈的口舌之爭中表露出真實的一面:他不希望別人討厭他,卻也不在乎他
人的想法,所以他不明白自己對別人擁有何等巨大的影響力。所謂的「史帝夫現實扭曲力
場」指的不單是他對現實造成的改變,更深的心靈層面也是。我們往往對他人產生無形的
影響卻不自知,更何況是位世人公認的天才,周圍人們內心的漣漪想必是如同心圓般永不
止息。
其實,Steve最關心的始終是他女兒。每每浮現腦海是關於女兒的回憶。用自己做出的電
腦親手塗鴉的畫面,抱著他說「想和你住在一起」的時候,在後台和試衣間活蹦亂跳的有
趣場景。一轉眼,女兒在14年後搖身一變成為大一新鮮人,他彷彿錯過陪伴女兒成長的機
會,於是只好設計出更好的產品來彌補心靈的空缺,但什麼也比不上親自和女兒相處的時
光。因此,他寧願發表會遲到也要到頂樓和女兒把話說清楚。對於從前力求完美的他這幾
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但他體認到女兒比起一切都來的重要,發表會可以延後開始,觀眾可
以持續等待,但修補父女之間的情感是錯過就再也無法重來的。儘管他等到14年後才開始
和女兒重修舊好,但至少他已經踏出改變的第一步,不再回頭。這一刻,他彷彿重獲新生
,放下過去那個偏執狂的自我。
"Ladies and gentlemen, Steve Jobs."
--
Steve Jobs 真實內在的一面(討人厭的那一面)。
---------------我是分隔線--------法斯賓達超帥--------------------
不同於流水帳的敘述方式,本片採用的是聚焦在Steve Jobs獲得巨大成功之前的關鍵時點
。跟著鏡頭與他在發表會前一同愉悅、興奮、緊張、憤怒、失望,觀察他以自身的張力影
響周遭的人們,並潛移默化地隨著連串的衝突逐漸改變他自身強硬的性格。
身為演技出眾的表演者,Michael Fassbender算是撐起了整部電影,難以想像換做其他人
的表現是否仍會如此出色。他以個人的方式詮釋了自負、固執、刻薄的天才,自認是出色
的指揮家,同時化身為眾人膜拜的神明,不可否認的也是令人厭惡的混蛋,不論是對於共
事者或是最親密的家人而言。
親情是片中聚焦的重點之一。1984年首場的發表會,那台麥金塔就叫做Lisa,恰好是他女
兒的名字。儘管他始終不願承認Lisa是他女兒,甚至嘴硬說Lisa其實是「Local
Integrated System Architecture」,但天真的女兒當時早就不經意點出真相:電腦是以
她的名字-Lisa來作命名的。
片中頻繁使用交叉剪接的手法,透過角色之間對話堆疊戲劇的情緒,並帶出過往相關的回
憶,與Wozniak在車庫中創業的、和Sculley在酒吧相談甚歡。對比當下劍拔孥張的相互角
力,當初的純真與歡笑顯得格外珍貴與諷刺。直到14年後,Steve才終於開誠布公的與
Wozniak及Sculley把話說開。如果能早點坦白該有多好,但也許對彼此來說還不算太晚。
如同Steve步出門口所言:「我們本能成就許多事的。」一語道盡多年來的遺憾。
儘管本片以大量口白襯托角色,但演員的演技仍是相當重要的。無論是Seth Rogan、
Jeff Daniels近似於反派的形塑,或是Kate Wislet身兼同伴與愛人的情感糾結。藉由與
身旁角色精采的對手戲,將傳記角色本身的魅力烘托至最高點。也讓這部電影無論在劇情
和演技的表現都相當出色。
以三場發表會來做為推動故事進展的骨幹,可以說是由三幕劇的基礎上再作變化。電影開
場的Lisa發表會完全展現Steve固執、堅持完美、不近人情的一面,並打從心底極度渴望
成功,毫無保留的相信自己的理念是絕對正確的。觀眾則跟著第三人稱的視角觀察「凡人
」和Steve相處的無奈、挫折甚至是恐懼,同時目睹這些性格上的缺陷於往後帶給他事業
上的種種麻煩。
中段的Next發表會,則是Steve復仇的序曲。因為當年Lisa的失敗使得Steve被蘋果掃地出
門,他只好到外頭自立門戶成立Next公司。然而,即使他的本意是開發出更好的作業系統
,但從某個時點開始,復仇的種子悄悄於心頭萌芽。也許,他有天將帶著Next回到蘋果證
明當初捨棄他的人是錯誤的。經由發表會前與Sculley的爭吵,我們得以一窺當初決裂的
關鍵時刻,回到那令Steve心碎的董事會現場,眼睜睜看著自己被逐出蘋果卻無能為力。
最後的iMac發表會,不意外的是個圓滿的收尾,重點擺在與過去的和解及重新修補父女之
間的裂痕。不善表達情感的Steve,往往以尖酸刻薄的言語來掩飾內心的脆弱與掙扎,直
到最後他才在激烈的口舌之爭中表露出真實的一面:他不希望別人討厭他,卻也不在乎他
人的想法,所以他不明白自己對別人擁有何等巨大的影響力。所謂的「史帝夫現實扭曲力
場」指的不單是他對現實造成的改變,更深的心靈層面也是。我們往往對他人產生無形的
影響卻不自知,更何況是位世人公認的天才,周圍人們內心的漣漪想必是如同心圓般永不
止息。
其實,Steve最關心的始終是他女兒。每每浮現腦海是關於女兒的回憶。用自己做出的電
腦親手塗鴉的畫面,抱著他說「想和你住在一起」的時候,在後台和試衣間活蹦亂跳的有
趣場景。一轉眼,女兒在14年後搖身一變成為大一新鮮人,他彷彿錯過陪伴女兒成長的機
會,於是只好設計出更好的產品來彌補心靈的空缺,但什麼也比不上親自和女兒相處的時
光。因此,他寧願發表會遲到也要到頂樓和女兒把話說清楚。對於從前力求完美的他這幾
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但他體認到女兒比起一切都來的重要,發表會可以延後開始,觀眾可
以持續等待,但修補父女之間的情感是錯過就再也無法重來的。儘管他等到14年後才開始
和女兒重修舊好,但至少他已經踏出改變的第一步,不再回頭。這一刻,他彷彿重獲新生
,放下過去那個偏執狂的自我。
"Ladies and gentlemen, Steve Jobs."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Dinah
at 2016-02-12T09:47
at 2016-02-12T09:47

By Audriana
at 2016-02-16T08:34
at 2016-02-16T08:34

By Hedwig
at 2016-02-20T01:47
at 2016-02-20T01:47

By Barb Cronin
at 2016-02-23T12:43
at 2016-02-23T12:43

By Catherine
at 2016-02-24T11:00
at 2016-02-24T11:00

By Barb Cronin
at 2016-02-26T11:35
at 2016-02-26T11:35

By Ula
at 2016-02-28T09:54
at 2016-02-28T09:54

By Jessica
at 2016-03-02T23:14
at 2016-03-02T23:14

By Quintina
at 2016-03-04T06:01
at 2016-03-04T06:01

By Margaret
at 2016-03-08T02:32
at 2016-03-08T02:32

By Freda
at 2016-03-11T09:43
at 2016-03-11T09:43

By Rae
at 2016-03-14T17:58
at 2016-03-14T17:58
Related Posts
索爾之子(有雷)

By Blanche
at 2016-02-09T22:18
at 2016-02-09T22:18
啄木鳥與雨

By Frederica
at 2016-02-09T22:16
at 2016-02-09T22:16
死侍只有北爛

By Charlotte
at 2016-02-09T21:57
at 2016-02-09T21:57
死侍應該選哪種播放方式

By Ida
at 2016-02-09T21:47
at 2016-02-09T21:47
《大尾鱸鰻2》賑災 募台幣300萬捐台南

By Poppy
at 2016-02-09T21:33
at 2016-02-09T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