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間道觀後感.... - 相聲

By Charlotte
at 2008-06-28T16:05
at 2008-06-28T16:05
Table of Contents
不好意思全文吃光光
原本考慮要用推文還是用回文的方式
後來想想還是用回文的方式較能完整表達我的看法
對於這次的演出,F大用的是專業的角度來看
而且也是觀賞吸收了多種版本後做出比較
平心而論,這次的演出水準並不如我預期
郎姑一開始嗓子很緊完全沒打開,樊光耀很明顯
段子沒背熟中間漏掉一大段,後來還要利用串場時
公開道歉並補說,侯冠群雖然詞背的很熟但表現的太「順」
完全沒有抑揚頓挫的節奏。對於最後一段,雖然我個人不討厭
但嚴格來說型態上較為接近TALK SHOW而非對口相聲
其他的缺點F大的文章說明比我更詳盡就不贅述
不過,或許因為已經有了預設,所以失望沒這麼高
而且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意義是,能夠親臨現場觀看大師風采
看到他神采依舊,講話唱戲仍中氣十足,對於錯過當年吳魏最後公演
以及兩年前公演的我來說,已經很滿足了
從節目的安排很明顯是配合老先生的狀態,新的段子老先生很難整段記住
而八十多歲要主講偏重記憶力的逗哏也負擔太重了些,所以除了黃鶴樓的唱做
部分還是讓老先生表演(這是其他徒弟也無法企及)主要還是讓老先生擔任捧哏
就我粗淺的理解,捧哏看似說話不多,但需要極豐富的經驗和臨場反應
這剛好是老先生最強的部分,我不清楚當初排練狀況如何,但「二論典故」
一段全場笑聲最大的部分都是老先生畫龍點睛的關鍵一捧,我的直覺是老先生
現場的即興反應才讓那個包袱完全抖出來
對我來說,這次的演出有很濃厚的「向大師致敬」意味,尤其〈黃鶴樓〉是
吳魏二人最後公演的重頭戲,這次再現舞台下次何時能夠再見沒人說的準
或許昨天狂笑不已的觀眾是第一次觀賞,和F大一樣已經聽到熟透的筆者
卻只是微笑欣賞,但內心卻有幾分悲涼.........
無論如何,只要下次老先生還會上台公演,我應該還是會買票欣賞老先生的風采
--
原本考慮要用推文還是用回文的方式
後來想想還是用回文的方式較能完整表達我的看法
對於這次的演出,F大用的是專業的角度來看
而且也是觀賞吸收了多種版本後做出比較
平心而論,這次的演出水準並不如我預期
郎姑一開始嗓子很緊完全沒打開,樊光耀很明顯
段子沒背熟中間漏掉一大段,後來還要利用串場時
公開道歉並補說,侯冠群雖然詞背的很熟但表現的太「順」
完全沒有抑揚頓挫的節奏。對於最後一段,雖然我個人不討厭
但嚴格來說型態上較為接近TALK SHOW而非對口相聲
其他的缺點F大的文章說明比我更詳盡就不贅述
不過,或許因為已經有了預設,所以失望沒這麼高
而且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意義是,能夠親臨現場觀看大師風采
看到他神采依舊,講話唱戲仍中氣十足,對於錯過當年吳魏最後公演
以及兩年前公演的我來說,已經很滿足了
從節目的安排很明顯是配合老先生的狀態,新的段子老先生很難整段記住
而八十多歲要主講偏重記憶力的逗哏也負擔太重了些,所以除了黃鶴樓的唱做
部分還是讓老先生表演(這是其他徒弟也無法企及)主要還是讓老先生擔任捧哏
就我粗淺的理解,捧哏看似說話不多,但需要極豐富的經驗和臨場反應
這剛好是老先生最強的部分,我不清楚當初排練狀況如何,但「二論典故」
一段全場笑聲最大的部分都是老先生畫龍點睛的關鍵一捧,我的直覺是老先生
現場的即興反應才讓那個包袱完全抖出來
對我來說,這次的演出有很濃厚的「向大師致敬」意味,尤其〈黃鶴樓〉是
吳魏二人最後公演的重頭戲,這次再現舞台下次何時能夠再見沒人說的準
或許昨天狂笑不已的觀眾是第一次觀賞,和F大一樣已經聽到熟透的筆者
卻只是微笑欣賞,但內心卻有幾分悲涼.........
無論如何,只要下次老先生還會上台公演,我應該還是會買票欣賞老先生的風采
--
Tags:
相聲
All Comments

By Tom
at 2008-06-30T21:26
at 2008-06-30T21:26

By Kelly
at 2008-07-01T05:24
at 2008-07-01T05:24

By Edith
at 2008-07-02T00:06
at 2008-07-02T00:06
Related Posts
6/28大柵欄停演

By Ursula
at 2008-06-25T08:27
at 2008-06-25T08:27
吳間道 想換場次阿!

By Necoo
at 2008-06-25T02:10
at 2008-06-25T02:10
[轉載] 超級扃的歌名

By Xanthe
at 2008-06-24T16:03
at 2008-06-24T16:03
對口與群口相聲?黃士偉和馮翊綱

By Delia
at 2008-06-23T10:48
at 2008-06-23T10:48
新舞台的座位

By Jacob
at 2008-06-22T14:32
at 2008-06-22T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