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玲《鬼門道》一窺劇團百態 - 紀錄片

By Gary
at 2008-11-21T15:39
at 2008-11-21T15:39
Table of Contents
汪宜儒/台中報導 (20081121) 中國時報
《鬼門道》指的是劇場內演員上下舞台的通道,也是導演周美玲替屏風表演班的《
京戲啟示錄》拍攝的劇場實境紀錄片。透過周美玲深入後台、探訪演員內心的側寫鏡頭與
訪談內容,觀眾得見演員詮釋角色並進出角色的真實過程,也一窺劇團的生存樣貌。
《京戲啟示錄》是屏風團長李國修一九九六年的作品,內容以懷想父親為主軸,繼
而帶出自己的成長背景與劇團在台灣的發展過程。當年李國修並以這齣戲拿下第一屆國家
文藝獎。因此,對李國修、屏風而言,這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這也是選擇《京戲啟示錄
》作為屏風創團廿二年來首部紀錄片主題的原因。
周美玲近年以電影《刺青》、《漂浪青春》廣為觀眾所知。早在她走紅前,其實已
累積過八年的紀錄片拍攝經驗,包括紀錄同志酒吧的《私角落》,與紀錄台灣清水斷崖、
恆春等地小人物故事的《極端寶島》。
周美玲花了一年來跟拍、剪輯,捕捉演員上課、排練、著裝、演出,及工作人員設
計舞台服裝的過程。「拍紀錄片和拍電影很不同,拍電影要站到最前線指揮大軍,但拍紀
錄片卻得站在最後面、不動聲色。基本上,在拍攝《鬼門道》的過程中,我是把自己放在
一個『學習者』的角度去處理。」
--
《鬼門道》指的是劇場內演員上下舞台的通道,也是導演周美玲替屏風表演班的《
京戲啟示錄》拍攝的劇場實境紀錄片。透過周美玲深入後台、探訪演員內心的側寫鏡頭與
訪談內容,觀眾得見演員詮釋角色並進出角色的真實過程,也一窺劇團的生存樣貌。
《京戲啟示錄》是屏風團長李國修一九九六年的作品,內容以懷想父親為主軸,繼
而帶出自己的成長背景與劇團在台灣的發展過程。當年李國修並以這齣戲拿下第一屆國家
文藝獎。因此,對李國修、屏風而言,這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這也是選擇《京戲啟示錄
》作為屏風創團廿二年來首部紀錄片主題的原因。
周美玲近年以電影《刺青》、《漂浪青春》廣為觀眾所知。早在她走紅前,其實已
累積過八年的紀錄片拍攝經驗,包括紀錄同志酒吧的《私角落》,與紀錄台灣清水斷崖、
恆春等地小人物故事的《極端寶島》。
周美玲花了一年來跟拍、剪輯,捕捉演員上課、排練、著裝、演出,及工作人員設
計舞台服裝的過程。「拍紀錄片和拍電影很不同,拍電影要站到最前線指揮大軍,但拍紀
錄片卻得站在最後面、不動聲色。基本上,在拍攝《鬼門道》的過程中,我是把自己放在
一個『學習者』的角度去處理。」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2008金馬,開幕、閉幕片雙導,短片聯映

By David
at 2008-11-21T12:33
at 2008-11-21T12:33
台灣首部劇場紀錄片『鬼門道』 全台萬人同步欣賞

By Olive
at 2008-11-21T00:18
at 2008-11-21T00:18
2008 CNEX 痴人說夢影展 即將開始

By Edith
at 2008-11-20T16:39
at 2008-11-20T16:39
紀錄片綻放真台灣 獲美大獎

By Hedda
at 2008-11-19T18:15
at 2008-11-19T18:15
台東 內本鹿行腳錄影志工

By David
at 2008-11-19T17:37
at 2008-11-19T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