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 - 舞台劇
By Caroline
at 2010-03-30T13:40
at 2010-03-30T13:40
Table of Contents
板上都沒人發表哈姆雷特的心得文,不知道大家看了這齣戲之後感受是怎
麼樣的,在這邊po出我的心得,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討論。如果其中內容
有錯誤,或是認知與想法不同處,還請多包含。
鴻鴻在演出前半小時有個演前座談,不過我太慢到大概只聽了十來分鐘。
不過其中接受到的某些關鍵的資訊量就已經足夠我解讀到這當代劇場的一
些東西了。
先說說舞台,舞台是有厚度的,在最上舞台的部份有著墳墓、棺材(不過
在第一場戲就被哈姆雷特搬走了,有土,真的土。)
而接著舞台最主要有兩個部份,一個是金銅色串珠的簾幕,相當寬,目測
約超過十公尺,高度約四、五公尺。另外一個是餐桌,很長的餐桌橫擺,
也是有將近九、十公尺寬以上,但是比簾幕窄。
重點來了,簾幕是架在一個外框ㄇ字形的那種演唱會舞台鋼骨結構,而餐
桌是在地面上,而兩者皆可以前後移動。也就是說,有簾幕的ㄇ字鋼骨是
可以從上舞台移到下舞台的地方,而地板,上面擺著餐桌的地板,也是可
以由上舞台移到下舞台,當然人也是可以站在地板上一起被移動。
兩者的移動是互相獨立的,因此可以簾幕往前的同時,餐桌與地板往後,
等等不同的相互位移,加上演員。雖然整個舞台都是固定不變的,但是透
過移動的效果,還是能夠將哈姆雷特一劇中不同的場景,明顯地區隔出來
,表示換場或過幕。
另外一個值得提的部份是,整齣戲使用了「手提攝影機」,並且即時將攝
影機的拍照畫面投影在簾幕之上,由於投影機的光亮度會比舞台燈光暗,
因此如果有需要,演員的臉和身上是不會有投影的影像產生。
*
總之,我覺得這齣戲最主要的中心意念,是要打破觀眾平常對於「哈姆雷
特」一劇的成見。利用多媒體、誇張的戲劇動作、突破尺度的各種爆破式
、驚悚式,或是詼諧逗趣的惡搞方式,將哈姆雷特以及劇中其他各個角色
更為深層、人性最深層的恐懼與醜惡具象化在舞台上,而非只是單純地一
個演員在那邊喃喃獨白「To be or not to be—that's the quetion」,
當然本劇是以德語發音,「Sein oder Nichtsein—das ist hier die
Frage!」(有點不確定舞台上講的是不是如此)
為什麼要講「突破」?因為在西方,哈姆雷特的故事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
,也許正如我們熟悉梁山伯與祝英台一般。大家都很常在劇場裡看過這個
故事,並且早已在心中有了一個定型,哈姆雷特的典型,或許就單單只是
為了父親報仇而已。
但是導演歐斯特麥耶,打算以一種「哈姆雷特的角度」來看待他身旁周遭
的所有人,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手持攝影機,那個攝影機的角度,也就是
哈姆雷特的角度在看其他角色。透過攝影機拍攝到哈姆雷特自己,或是其
他角色的當場立即在舞台上的畫面,透過簾幕的投影而放大,而更加清楚
看見哈姆雷特究竟對其他角色的想法是如何,在簾幕上的臉孔是如何狂放
而清晰地展現出人性中醜惡的一面進而扭曲、呻吟、哀號、尖叫成不成人
形的模樣。透過一些其他影像結合與處理,使影像在這場戲當中成為不可
或缺的一部份。
而哈姆雷特本人的演出,更是狂放不羈了!並且瘋狂在舞台上竭盡所能地
各種喪心病的行為,更是讓我歎為觀止!這根本,絕對忠實地呈現出,哈
姆雷特的內心世界,一般若要還能夠被社會所接受,內心當中的小人是受
到絕對的壓抑。在這戲裡面,哈姆雷特簡直成為了他內心當中那個小人!
不斷地噴射爆破餐桌上的各種液體、果汁、牛奶、酒、水。使用在舞台上
的撒水器(是真的可以撒出煙霧般的雨水!),皇冠倒扣在頭上和劍、最
精彩的是演給他叔父戲中戲的那一個部份!低腰四腳的緊身內褲與大網格
的絲襪扮成他的母后,而他另外一個服侍的屬下配合他演出原本他被毒死
的父親,只穿著高叉的三角黑內褲,頂著大大的啤酒肚。用透明的巨大塑
膠膜纏繞起來,以牛奶代替毒藥,一種戲謔式的畫面讓我太驚艷了!
在這邊,攝影機暫時交由另外一個人,他竟然走到了舞台下,拍攝觀眾的
臉孔,同樣地投影在簾幕上。這根本是當代劇場,或是說一種後現代的手
法了!(印象中鴻鴻也提到這點)
整齣戲有許多橋段並不是發生在「戲」裡面,而是演員直接和台下的觀眾
對話。導演這樣手法的目的,我認為就是在「和觀眾對話」,加上各種誇
張的表演,導演並不希望再替我們溫習一次哈姆雷特的故事,而是希望能
夠讓觀眾看到更加深層的哈姆雷特的內心,並不是那樣單純,是非常複雜
而且充滿著各種對於周邊的人的不信任,對於自己處於瘋狂狀態的不甘,
對於奧菲利亞的愛,甚至是對於自己竟然沒有成為國王而被關在丹麥這樣
的監獄當中的痛苦與掙扎,導演都以一種誇張化的表演效果來傳達給我們
觀眾。
導演希望我們看到更深刻的哈姆雷特,用了各種舞台上的可能性,用水,
用土,用即時的影像,用誇張化的表演,用詼諧逗趣,用演員跳脫戲中直
接和觀眾對話。無非就是要達成,更呈現「哈姆雷特」這個人物。
拍攝觀眾,觀眾的嘴臉出現在大簾幕上,對照著簾幕前面正在進行演出的
各種角色,這一刻是相當駭人的畫面。究竟觀眾進來看戲,以一種看戲的
心態在面對台上發生的各種生死或恩怨情仇。那麼我們究竟又對戲中人物
了解多少,還是說——我們就正如畫面上被拍到的那個觀眾,遮著臉,不
敢面對,甚至不敢思考,或是以一種以我們合意的模式思考著戲?
印象中哈姆雷特又一共「Sein oder Nichtsein—das ist die Frage!」了
好多次,印象中有三次,在戲的最開始,拿著手持攝影機而在簾幕之後,
相當認真的,就如同過去可能每個哈姆雷特都應該表現的「正常模式」。
但是在中間又講了一次,那時哈姆雷特已經發瘋,再講一次同樣的台詞,卻
顯得異常詭譎。而最後又再講一次,根本已經是用瘋到笑鬧的形式在說,
反而覺得好笑了。
戲的最後,在全部的人都要死之前,還在搞笑,明明就是相當沈重的悲劇
的結尾,被弄的這麼好笑(譬如說死到一半又突然活起來講話之類的XD),
讓人不禁思考這樣的處理。最後哈姆雷特已死,但又不甘心地活了起來講了
幾句話。連死前的心境也能處理的如此完整,不愧真的是要將哈姆雷特的
完整深刻呈現在觀眾面前了。
*
題外話,不知道是我沒注意到,還是台灣劇團比較少演莎劇?上次看莎劇
是俄國劇團在國家戲劇院演出的第十二夜。傳統的莎劇演出都沒看過幾次
,看到的這兩齣都是被玩得不太一樣的莎劇了@@
--
Tags:
舞台劇
All Comments
By Ingrid
at 2010-03-31T15:32
at 2010-03-31T15:32
By Daph Bay
at 2010-04-03T21:20
at 2010-04-03T21:20
By Annie
at 2010-04-07T01:22
at 2010-04-07T01:22
By Tracy
at 2010-04-08T03:41
at 2010-04-08T03:41
By Caitlin
at 2010-04-09T06:02
at 2010-04-09T06:02
Related Posts
Free星期三/ Free Wednesday and Open Mic
By Dinah
at 2010-03-30T12:45
at 2010-03-30T12:45
「孩子‧尚德」演前短呈現與座談 w/z 林乃文
By Olive
at 2010-03-30T10:44
at 2010-03-30T10:44
曙光劇團製作、外百老匯音樂劇全本音樂 …
By Victoria
at 2010-03-30T00:31
at 2010-03-30T00:31
台南人劇團演員夏日學校
By Charlie
at 2010-03-29T22:48
at 2010-03-29T22:48
台南人劇團《Q&A》首部曲串聯活動
By Heather
at 2010-03-29T22:43
at 2010-03-29T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