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唱心得。終結在一起的孤單 - 臺劇

By Elizabeth
at 2016-04-15T12:38
at 2016-04-15T12:38
Table of Contents
版上好像還沒有人發<滾石>的心得文,我就自己用了這個小標囉!
目前兩集都很好看,相當期待其他的故事,也希望看到大家分享心得文 :)
部落格附圖好讀版
http://inagoodway.pixnet.net/blog/post/324448557
不得不先說,寫<滾石>系列的心得文真的很考驗自己,因為時不時就得自曝年紀和狂操
初老的記憶力。麻煩大家不要仔細推敲本人年齡,謝謝。(謎之聲:才沒有人理妳好嗎?
!)
五月天剛開始唱著<終結孤單>那年我還在念大學,跟朋友夜唱到最想睡覺的時候,<終
結孤單>的功用差不多就等於張惠妹的<三天三夜>,總得脫了鞋子踩在KTV包廂的沙發
上,唱得又叫又跳,嗨到天明。
一群朋友在一起需要嗨的時候,我們唱<終結孤單>;想跟一個人告白的時候,你可以對
他唱<終結孤單>;失戀恢復單身的時候,原來你也可以躲起來唱<終結孤單>。
但隨著故事,一首high歌至此,五月天的<終結孤單>儼然早不是我們理解的那個味道了
。
Ep2,五月天,終結孤單
編/杜政哲
導/許富翔
演/張榕容、柯有倫
對比<愛情>裡那淡如水的戀愛日常,<終結孤單>所給予的情感表達簡直就是一萬倍的
強烈,極有爆發力。
一開頭就是極冷色調搭配緩慢運鏡,透過倒敘的手法在開場先端出了感情破裂的那一刻,
接著用一個人孤單生活起始,然後再回頭交錯地說起這段感情是如何失控又熱烈地展開再
逐漸走向幻滅。
我很喜歡整部戲裡充滿各種對比和衝突的元素。
工作和經濟能力強的女人和做家事的男人;買得起兩萬塊椅子的女人和覺得二十塊的碗盤
就能用的男人;一心要去巴黎的女人和只能供得起八里的男人;擁擠甜蜜的單人床和孤單
距離的雙人床;生活上強勢的女人和愛情上直攻的男人......
女強男弱,似乎在東方人的價值觀裡一直是個生來無解的愛情難關,就算來到了電視劇裡
,這依然是很難打的一關。
我很喜歡這一集的拍攝手法,有很多回憶與現實的交錯,同樣的劇情也有男女不同的視角
去分別陳述,然後再透過主角的獨白去為各自的心情做更完整的勾勒描繪。兩個人從裡到
外的衝突、糾結、反思和心境轉折,通通在短暫的一個小時裡有了相當完整的呈現。
特別是口白的安排,前段是以朱家玲為主,直到兩個人搬進新家那天,搬運工送來那張兩
萬二的椅子之後,朱家玲和任兆恩一起說了一句口白:「愛是一回事,在一起好像又是另
外一回事。」然後故事就開始進入視角的轉折點。
「你問我喜不喜歡她?我很喜歡她,可現在的喜歡,已經變得很不單純,複雜。」~任兆
恩
Sorry,請原諒我看到這裡的時候,實在忍不住一直在想,『兆恩,你要不要找流川聊聊
?總覺得你們討論這種所謂不單純的感覺會很有共鳴啊!』
"那個擁抱,代表我喜歡妳。那個喜歡到現在一樣的強烈,只是,原本的那種喜歡,很純
粹、很美好,現在受到了一點干擾,影響了原本那種純粹,所以我可能需要再想一想。"
~流川 @ <我的自由年代>Ep14
咳咳~好啦!我還是回來認真一點寫這篇,不要時不時讓<自由>亂入了。
回頭來說說整集最精彩的分手戲吧。
這場戲有著很大量的對白,除了一開始短暫的背景音樂,多數時間的背景音都是空白的,
讓冷色調的畫面更加充斥著距離感。
兩個人的爭吵,起於缺乏溝通與信任,也因為沒有溝通的過程,兩人的關係一瞬間便跳到
了最難堪的情況。
這一段張榕容的演出真的令我看傻了眼(是好的意思啦!)。從一開始高姿態的偽裝,質
問男友的不滿,到最後面對男友的爆發而有了受打擊的眼淚,卻又要倔強地拋下那句「我
從來不知道,對一個人好會是被分手的原因」後轉身離開。她的演出真的非常自然而有感
染力呢!
感覺很慢、很冰冷的一場分手戲,卻蘊藏著極有爆發力的情感,我覺得這幾乎可以列入我
心目中的十大喜愛的分手戲了!(咦?喜愛?!)
故事的最後,來到家玲無意間發現了兆恩為巴黎之行存錢的信封袋。對於一個bad ending
收場的故事,其實這也算是一個happy ending。故事的主角看清了曾經擁有過的快樂、有
了某種程度上的和解,然後最後體悟到,當在一起反而會更加孤單時,終結這一切反而才
能讓人生有其他的收穫。
談戀愛是一個當「我」變成「我們」的過程,分手了,就把「曾經」留給我們,然後把自
己帶走。所以任兆恩給朱家玲留了一張飛往巴黎的機票,朱家玲留給任兆恩一張充滿故事
的椅子。
「喜歡,本來就是一個人的事。」當家玲終於能夠有了這樣的領悟,也才真正終結了過去
那段在一起的孤單。
因為60分鐘很短暫,說故事的方法就變得很重要。
這齣戲前後呼應又左右對照,除了前面提過的主角獨白輔助之外,更透過和朋友的談話去
帶出劇情或心境上的轉折,在短時間內好好地說完了一個故事。
杜政哲加上許富翔的組合,在<16個夏天>時期橫掃了金鐘,用一種淡淡的手法呈現了作
品裡強烈的各種情感;如此的風格來到<終結孤單>,依然給了我相同的感受,也讓我相
當期待這對編導組合日後的作品。
--
目前兩集都很好看,相當期待其他的故事,也希望看到大家分享心得文 :)
部落格附圖好讀版
http://inagoodway.pixnet.net/blog/post/324448557
不得不先說,寫<滾石>系列的心得文真的很考驗自己,因為時不時就得自曝年紀和狂操
初老的記憶力。麻煩大家不要仔細推敲本人年齡,謝謝。(謎之聲:才沒有人理妳好嗎?
!)
五月天剛開始唱著<終結孤單>那年我還在念大學,跟朋友夜唱到最想睡覺的時候,<終
結孤單>的功用差不多就等於張惠妹的<三天三夜>,總得脫了鞋子踩在KTV包廂的沙發
上,唱得又叫又跳,嗨到天明。
一群朋友在一起需要嗨的時候,我們唱<終結孤單>;想跟一個人告白的時候,你可以對
他唱<終結孤單>;失戀恢復單身的時候,原來你也可以躲起來唱<終結孤單>。
但隨著故事,一首high歌至此,五月天的<終結孤單>儼然早不是我們理解的那個味道了
。
Ep2,五月天,終結孤單
編/杜政哲
導/許富翔
演/張榕容、柯有倫
對比<愛情>裡那淡如水的戀愛日常,<終結孤單>所給予的情感表達簡直就是一萬倍的
強烈,極有爆發力。
一開頭就是極冷色調搭配緩慢運鏡,透過倒敘的手法在開場先端出了感情破裂的那一刻,
接著用一個人孤單生活起始,然後再回頭交錯地說起這段感情是如何失控又熱烈地展開再
逐漸走向幻滅。
我很喜歡整部戲裡充滿各種對比和衝突的元素。
工作和經濟能力強的女人和做家事的男人;買得起兩萬塊椅子的女人和覺得二十塊的碗盤
就能用的男人;一心要去巴黎的女人和只能供得起八里的男人;擁擠甜蜜的單人床和孤單
距離的雙人床;生活上強勢的女人和愛情上直攻的男人......
女強男弱,似乎在東方人的價值觀裡一直是個生來無解的愛情難關,就算來到了電視劇裡
,這依然是很難打的一關。
我很喜歡這一集的拍攝手法,有很多回憶與現實的交錯,同樣的劇情也有男女不同的視角
去分別陳述,然後再透過主角的獨白去為各自的心情做更完整的勾勒描繪。兩個人從裡到
外的衝突、糾結、反思和心境轉折,通通在短暫的一個小時裡有了相當完整的呈現。
特別是口白的安排,前段是以朱家玲為主,直到兩個人搬進新家那天,搬運工送來那張兩
萬二的椅子之後,朱家玲和任兆恩一起說了一句口白:「愛是一回事,在一起好像又是另
外一回事。」然後故事就開始進入視角的轉折點。
「你問我喜不喜歡她?我很喜歡她,可現在的喜歡,已經變得很不單純,複雜。」~任兆
恩
Sorry,請原諒我看到這裡的時候,實在忍不住一直在想,『兆恩,你要不要找流川聊聊
?總覺得你們討論這種所謂不單純的感覺會很有共鳴啊!』
"那個擁抱,代表我喜歡妳。那個喜歡到現在一樣的強烈,只是,原本的那種喜歡,很純
粹、很美好,現在受到了一點干擾,影響了原本那種純粹,所以我可能需要再想一想。"
~流川 @ <我的自由年代>Ep14
咳咳~好啦!我還是回來認真一點寫這篇,不要時不時讓<自由>亂入了。
回頭來說說整集最精彩的分手戲吧。
這場戲有著很大量的對白,除了一開始短暫的背景音樂,多數時間的背景音都是空白的,
讓冷色調的畫面更加充斥著距離感。
兩個人的爭吵,起於缺乏溝通與信任,也因為沒有溝通的過程,兩人的關係一瞬間便跳到
了最難堪的情況。
這一段張榕容的演出真的令我看傻了眼(是好的意思啦!)。從一開始高姿態的偽裝,質
問男友的不滿,到最後面對男友的爆發而有了受打擊的眼淚,卻又要倔強地拋下那句「我
從來不知道,對一個人好會是被分手的原因」後轉身離開。她的演出真的非常自然而有感
染力呢!
感覺很慢、很冰冷的一場分手戲,卻蘊藏著極有爆發力的情感,我覺得這幾乎可以列入我
心目中的十大喜愛的分手戲了!(咦?喜愛?!)
故事的最後,來到家玲無意間發現了兆恩為巴黎之行存錢的信封袋。對於一個bad ending
收場的故事,其實這也算是一個happy ending。故事的主角看清了曾經擁有過的快樂、有
了某種程度上的和解,然後最後體悟到,當在一起反而會更加孤單時,終結這一切反而才
能讓人生有其他的收穫。
談戀愛是一個當「我」變成「我們」的過程,分手了,就把「曾經」留給我們,然後把自
己帶走。所以任兆恩給朱家玲留了一張飛往巴黎的機票,朱家玲留給任兆恩一張充滿故事
的椅子。
「喜歡,本來就是一個人的事。」當家玲終於能夠有了這樣的領悟,也才真正終結了過去
那段在一起的孤單。
因為60分鐘很短暫,說故事的方法就變得很重要。
這齣戲前後呼應又左右對照,除了前面提過的主角獨白輔助之外,更透過和朋友的談話去
帶出劇情或心境上的轉折,在短時間內好好地說完了一個故事。
杜政哲加上許富翔的組合,在<16個夏天>時期橫掃了金鐘,用一種淡淡的手法呈現了作
品裡強烈的各種情感;如此的風格來到<終結孤單>,依然給了我相同的感受,也讓我相
當期待這對編導組合日後的作品。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By Callum
at 2016-04-19T15:06
at 2016-04-19T15:06

By Susan
at 2016-04-24T14:54
at 2016-04-24T14:54

By Freda
at 2016-04-26T23:19
at 2016-04-26T23:19

By Oliver
at 2016-04-27T09:25
at 2016-04-27T09:25

By Franklin
at 2016-05-02T04:28
at 2016-05-02T04:28

By Quanna
at 2016-05-05T05:29
at 2016-05-05T05:29

By Anonymous
at 2016-05-09T10:03
at 2016-05-09T10:03

By Andrew
at 2016-05-10T09:53
at 2016-05-10T09:53

By Selena
at 2016-05-13T03:05
at 2016-05-13T03:05

By Sierra Rose
at 2016-05-13T17:55
at 2016-05-13T17:55

By Franklin
at 2016-05-18T13:02
at 2016-05-18T13:02

By Irma
at 2016-05-21T16:35
at 2016-05-21T16:35

By Hazel
at 2016-05-22T01:53
at 2016-05-22T01:53

By Megan
at 2016-05-24T00:20
at 2016-05-24T00:20

By Olive
at 2016-05-24T11:40
at 2016-05-24T11:40

By Bennie
at 2016-05-29T04:33
at 2016-05-29T04:33

By Jacob
at 2016-05-30T23:31
at 2016-05-30T23:31

By Linda
at 2016-06-02T07:42
at 2016-06-02T07:42

By Ivy
at 2016-06-04T02:19
at 2016-06-04T02:19

By Tom
at 2016-06-05T08:39
at 2016-06-05T08:39

By Skylar Davis
at 2016-06-08T07:25
at 2016-06-08T07:25

By Yuri
at 2016-06-10T21:06
at 2016-06-10T21:06

By Elma
at 2016-06-15T06:06
at 2016-06-15T06:06

By Leila
at 2016-06-19T18:59
at 2016-06-19T18:59

By Dora
at 2016-06-20T19:56
at 2016-06-20T19:56

By Joe
at 2016-06-23T02:26
at 2016-06-23T02:26

By Cara
at 2016-06-26T13:18
at 2016-06-26T13:18

By David
at 2016-06-28T04:43
at 2016-06-28T04:43

By George
at 2016-06-28T10:06
at 2016-06-28T10:06

By Hazel
at 2016-07-03T00:19
at 2016-07-03T00:19

By Isla
at 2016-07-03T09:40
at 2016-07-03T09:40

By Necoo
at 2016-07-05T12:34
at 2016-07-05T12:34

By Daph Bay
at 2016-07-08T19:38
at 2016-07-08T19:38

By Caitlin
at 2016-07-08T22:41
at 2016-07-08T22:41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6-07-10T09:41
at 2016-07-10T09:41

By Megan
at 2016-07-11T05:58
at 2016-07-11T05:58

By Jacob
at 2016-07-14T10:53
at 2016-07-14T10:53

By Eden
at 2016-07-15T01:04
at 2016-07-15T01:04

By Hardy
at 2016-07-18T06:29
at 2016-07-18T06:29

By Connor
at 2016-07-22T09:47
at 2016-07-22T09:47

By Gary
at 2016-07-24T22:18
at 2016-07-24T22:18

By Sarah
at 2016-07-27T10:20
at 2016-07-27T10:20

By Jacob
at 2016-07-28T13:49
at 2016-07-28T13:49

By Ina
at 2016-07-31T20:34
at 2016-07-31T20:34

By Victoria
at 2016-08-04T19:18
at 2016-08-04T19:18

By Charlie
at 2016-08-07T08:18
at 2016-08-07T08:18

By Andy
at 2016-08-11T15:18
at 2016-08-11T15:18

By Madame
at 2016-08-14T11:39
at 2016-08-14T11:39

By Wallis
at 2016-08-15T15:13
at 2016-08-15T15:13

By Zanna
at 2016-08-18T02:13
at 2016-08-18T02:13

By Bethany
at 2016-08-19T04:23
at 2016-08-19T04:23

By Edwina
at 2016-08-20T02:35
at 2016-08-20T02:35

By Cara
at 2016-08-22T01:54
at 2016-08-22T01:54

By Brianna
at 2016-08-22T08:00
at 2016-08-22T08:00
Related Posts
我和我的十七歲│EP.2│故事大綱

By Audriana
at 2016-04-15T12:35
at 2016-04-15T12:35
一把青人物心得 墨婷篇

By Edward Lewis
at 2016-04-15T01:41
at 2016-04-15T01:41
EP01~10中場心得

By Elvira
at 2016-04-15T01:13
at 2016-04-15T01:13
一把青-我們一家有三姓:靳周邵

By Bennie
at 2016-04-15T00:13
at 2016-04-15T00:13
【LIFE LIST請留言】*抽日本大阪機票

By Edwina
at 2016-04-14T22:59
at 2016-04-14T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