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界 我選擇好好的活下去 - 電影
By Genevieve
at 2018-04-11T15:20
at 2018-04-11T15:20
Table of Contents
看完電影之後,才來版上搜尋文章。
沒想到負評多成這樣。
掃了一輪,發現幾乎有九成都在戰邏輯。
回憶觀賞時的體驗,天啊,真的有這麼誇張嗎?
先講講怪物。
電影一開始是89天。應該啦。
推測是怪物初次登場破壞地球後開始算的。
末世的場景,廢墟,街上空無一人。
很正常,畢竟聽到聲音就會攻擊。
人不是死了就是躲起來了。
報紙的資訊,上海死了幾十萬人,軍隊的砲彈無法攻破。
就是世界觀,人類暫時無法抗衡這群怪物,呈現被單方面碾壓的狀態。
有篇留言有提到:
印刷廠聲音那麼大聲,怎麼還會有平面媒體。
很簡單啊。
地震來的時候,有九成鄉民在八卦版搶發廢文。
這些一定是一開始還在戰爭時傳出來的媒體消息啊。
後來贏不了,很多設備都被毀掉。當然就沒有後續消息啦。
而且怪物可能有自帶電磁波?經過的地方,電器產品都沒辦法使用。
然後是軍隊。
軍隊的消息影片只有給一點點的線索,就前面提到砲彈那些的。
後面就沒有消息了。
那軍隊陣亡了嗎?
我覺得只是暫時撤退而已。
還在堅守然後思考怎麼反擊吧。
想想這事情發生在台灣北部。
軍隊一定集中在市區啊。你東北角貢寮區會派人嗎?
然後放大地圖到美國。
人民軍隊怪物一定都集中在重點城市啊。
你郊區才幾戶人家,憑什麼軍隊先救你啊?
資源一定都集中在重點城市,鄉下被放棄是很正常的考量。
所以這電影的主軸設定就很清楚了。
鄉下,沒有軍隊,一般百姓,三隻怪物。
是一個只能靠自己的故事。
接著談到主角一家人。
很多負雷文提到,為什麼明明有隔音的地下室,隔音超棒的瀑布旁,這群人卻選擇住在一
樓的家裡。
我覺得這純粹是一種選擇。
末世來臨,每個人有不同的選擇。
只是剛好這影片的主角選擇有尊嚴的活下去。
老爸他,給我的感覺就是從來沒有放棄希望。
搜尋各個國家的電波頻道,傳送求救訊號。
製作助聽器,不斷失敗只為了成功讓女兒聽到聲音。
野外捕魚,基本的果腹。
看他出門身上登山包塞的滿滿的。應該有蠻多工具,本身應該具備或是後期學習了很多的
野外知識。
老媽跟弟弟的對談也有提到。
希望他跟著老爸出去,學習他的經驗,能夠學習自己照顧自己,讓自己在末世還能存活下
來。
而且他們還沒有放棄希望。
所以儘管沒意義了,母親還是教著數學。或許未來美軍能夠反擊。
所以他們在開動前,依舊禱告。
飯後還會玩個大富翁。
或是聽著耳機裡的音樂,調情的跳著簡單的舞。
在這樣的末世,他們不是選擇苟活,而是在有限的情況下,讓自己好好的活著。
不像很多負雷文給我的感覺就是能活著就好,一天算一天。
那請問,多這一天有意義嗎?
就像末路浩劫,要不要吃人肉,純粹是一個選擇。
來談談超有爭議的怪物的聽覺。
有時候速度超快直接飛撲,有時候慢慢走好像沒有聽到聲音。
我直接簡單的比喻:
怪物跟人,就像人跟蚊子。
怪物超快速飛奔有四次。
老三的火箭。
老頭的吶喊。
老媽的鬧鐘。
老爸的吶喊。
這三個有個共通點,就是突然冒出聲音,且一直持續。
想想如果蚊子不動,然後一直發出震翅的聲音,你是不是直接一巴掌打過去。
對嘛,所以怪物也是直接一個高速飛撲啊。
那其他場合咧?
老媽一下呼吸聲,一下閉氣。
就像你平常打蚊子一樣啊。
蚊子一下嗡嗡嗡,一下又沒聲音了。
最好是有人每次聽到蚊子嗡嗡嗡,下一秒就打到啦。
你一定會先等待聲音再次出現嘛,或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聽覺上嘛。
至於那個釘子。
我覺得麻布袋掰彎是還好啦。
畢竟一開始就是微微往上彎的。
不過它釘的位置我不太能理解就是了。
一般都是上往下,怎麼會下往上呢?
只能當作是劇本需求。
至少,老媽羊水破了,要生了,然後又踩到釘子那個猙獰痛苦要喊不能喊的情緒表情演的
超好。這釘子我可以不那麼計較。
再來,關於懷孕。
劇情到後期是四百多天。
往前推大概老三死後四個多月懷上的。
都末世了還有心情啪啪我想是很多人沒辦法接受的點。
關於這點,我是覺得不好說。
我覺得主角一行人都還是很思念老三。
所以老爸老媽在講到嬰兒性別的時候,感覺還有其他意思。
而老媽看著老三的照片還是忍不住落淚。
一直責怪自己當初雙手不該是空的,應該抱著他。
姐姐也是,拿著玩具到老三的墓前。
說到這個,姐姐到晚上還悠哉的躺在墓旁看夜空,直到煙火出現。
代表在他們的認知下,這種行動還算是在安全範圍內。
是不是打算生回來,我不知道。
但我覺得如果是想要再生一個,我可以接受。
腦補,一個新的生命,會為家庭在心境上有很大的轉變。
當然風險也是。
有人說都四百多天了,怎麼都不測試那個床墊隔音到底有沒有效?或是設計一個大喇叭當
作逃跑時的牽制?
你想想,一出聲音有可能就會死,你會沒事製造聲音?
老爸表示有三隻。
那也是他自己的情報收集。
這四百多天絕對不是第一次遇到怪物。
他只能推測這附近遊蕩的有三隻。
什麼時候增加數量誰知道?
而且怪物遊蕩,你故意製造聲音吸引他們靠近做什麼?
我看到有一個回文:
你早晚都要下去生小孩,你為什麼不先測試?
天啊。
測試就有可能會引來怪物啊。
如果測試失敗導致怪物來死掉。
你當然是緊要關頭才使用啊。
床墊隔音,老爸明明就是理論分析可以用,但不知道效果多好。電影都演出來了,到底有
什麼好癥結的。
然後四百多天,以不發出聲音為前提,科技樹發展成這樣自給自足,已經算是很好了吧。
怎麼一堆人邏輯要他們發展各式各樣的道具啊?
最後講怪物的弱點。
老爸誤打誤撞設計的助聽器。
頻率會對怪物產生負面狀態。
加大聲音甚至會全身僵直。直接到到底。
然後一槍打在沒有防護的肉體上,怪物死亡。
這有什麼好爭議的?
在這個聲音就是可能死亡的世界,能不開槍當然不開槍啊。
最後也是沒辦法,只能開槍的情況好嗎?
怪物被頻率振到全身經脈斷裂,防禦歸零,一槍打腦袋結束,以第一集來說根本不吃書。
隨便編劇怎麼設定。
更何況,平常有打開不代表跟被頻率振到打開的防禦力是一樣的吧?
總結。
氣氛營造的很好。
每次我覺得終於沒事了,下一秒危機又出來了。而且是不間斷的一直來一直來。
看的很過癮。
看一部電影,不到兩百塊,不到兩個小時還可以這麼生氣翻白眼,真的有必要這麼計較?
當然,如果有人當下看完氣炸我是可以理解啦,但是過了一兩天還可以為了兩三百塊兩三
小時的小事爭論,會不會太小家子氣了啊?
--
沒想到負評多成這樣。
掃了一輪,發現幾乎有九成都在戰邏輯。
回憶觀賞時的體驗,天啊,真的有這麼誇張嗎?
先講講怪物。
電影一開始是89天。應該啦。
推測是怪物初次登場破壞地球後開始算的。
末世的場景,廢墟,街上空無一人。
很正常,畢竟聽到聲音就會攻擊。
人不是死了就是躲起來了。
報紙的資訊,上海死了幾十萬人,軍隊的砲彈無法攻破。
就是世界觀,人類暫時無法抗衡這群怪物,呈現被單方面碾壓的狀態。
有篇留言有提到:
印刷廠聲音那麼大聲,怎麼還會有平面媒體。
很簡單啊。
地震來的時候,有九成鄉民在八卦版搶發廢文。
這些一定是一開始還在戰爭時傳出來的媒體消息啊。
後來贏不了,很多設備都被毀掉。當然就沒有後續消息啦。
而且怪物可能有自帶電磁波?經過的地方,電器產品都沒辦法使用。
然後是軍隊。
軍隊的消息影片只有給一點點的線索,就前面提到砲彈那些的。
後面就沒有消息了。
那軍隊陣亡了嗎?
我覺得只是暫時撤退而已。
還在堅守然後思考怎麼反擊吧。
想想這事情發生在台灣北部。
軍隊一定集中在市區啊。你東北角貢寮區會派人嗎?
然後放大地圖到美國。
人民軍隊怪物一定都集中在重點城市啊。
你郊區才幾戶人家,憑什麼軍隊先救你啊?
資源一定都集中在重點城市,鄉下被放棄是很正常的考量。
所以這電影的主軸設定就很清楚了。
鄉下,沒有軍隊,一般百姓,三隻怪物。
是一個只能靠自己的故事。
接著談到主角一家人。
很多負雷文提到,為什麼明明有隔音的地下室,隔音超棒的瀑布旁,這群人卻選擇住在一
樓的家裡。
我覺得這純粹是一種選擇。
末世來臨,每個人有不同的選擇。
只是剛好這影片的主角選擇有尊嚴的活下去。
老爸他,給我的感覺就是從來沒有放棄希望。
搜尋各個國家的電波頻道,傳送求救訊號。
製作助聽器,不斷失敗只為了成功讓女兒聽到聲音。
野外捕魚,基本的果腹。
看他出門身上登山包塞的滿滿的。應該有蠻多工具,本身應該具備或是後期學習了很多的
野外知識。
老媽跟弟弟的對談也有提到。
希望他跟著老爸出去,學習他的經驗,能夠學習自己照顧自己,讓自己在末世還能存活下
來。
而且他們還沒有放棄希望。
所以儘管沒意義了,母親還是教著數學。或許未來美軍能夠反擊。
所以他們在開動前,依舊禱告。
飯後還會玩個大富翁。
或是聽著耳機裡的音樂,調情的跳著簡單的舞。
在這樣的末世,他們不是選擇苟活,而是在有限的情況下,讓自己好好的活著。
不像很多負雷文給我的感覺就是能活著就好,一天算一天。
那請問,多這一天有意義嗎?
就像末路浩劫,要不要吃人肉,純粹是一個選擇。
來談談超有爭議的怪物的聽覺。
有時候速度超快直接飛撲,有時候慢慢走好像沒有聽到聲音。
我直接簡單的比喻:
怪物跟人,就像人跟蚊子。
怪物超快速飛奔有四次。
老三的火箭。
老頭的吶喊。
老媽的鬧鐘。
老爸的吶喊。
這三個有個共通點,就是突然冒出聲音,且一直持續。
想想如果蚊子不動,然後一直發出震翅的聲音,你是不是直接一巴掌打過去。
對嘛,所以怪物也是直接一個高速飛撲啊。
那其他場合咧?
老媽一下呼吸聲,一下閉氣。
就像你平常打蚊子一樣啊。
蚊子一下嗡嗡嗡,一下又沒聲音了。
最好是有人每次聽到蚊子嗡嗡嗡,下一秒就打到啦。
你一定會先等待聲音再次出現嘛,或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聽覺上嘛。
至於那個釘子。
我覺得麻布袋掰彎是還好啦。
畢竟一開始就是微微往上彎的。
不過它釘的位置我不太能理解就是了。
一般都是上往下,怎麼會下往上呢?
只能當作是劇本需求。
至少,老媽羊水破了,要生了,然後又踩到釘子那個猙獰痛苦要喊不能喊的情緒表情演的
超好。這釘子我可以不那麼計較。
再來,關於懷孕。
劇情到後期是四百多天。
往前推大概老三死後四個多月懷上的。
都末世了還有心情啪啪我想是很多人沒辦法接受的點。
關於這點,我是覺得不好說。
我覺得主角一行人都還是很思念老三。
所以老爸老媽在講到嬰兒性別的時候,感覺還有其他意思。
而老媽看著老三的照片還是忍不住落淚。
一直責怪自己當初雙手不該是空的,應該抱著他。
姐姐也是,拿著玩具到老三的墓前。
說到這個,姐姐到晚上還悠哉的躺在墓旁看夜空,直到煙火出現。
代表在他們的認知下,這種行動還算是在安全範圍內。
是不是打算生回來,我不知道。
但我覺得如果是想要再生一個,我可以接受。
腦補,一個新的生命,會為家庭在心境上有很大的轉變。
當然風險也是。
有人說都四百多天了,怎麼都不測試那個床墊隔音到底有沒有效?或是設計一個大喇叭當
作逃跑時的牽制?
你想想,一出聲音有可能就會死,你會沒事製造聲音?
老爸表示有三隻。
那也是他自己的情報收集。
這四百多天絕對不是第一次遇到怪物。
他只能推測這附近遊蕩的有三隻。
什麼時候增加數量誰知道?
而且怪物遊蕩,你故意製造聲音吸引他們靠近做什麼?
我看到有一個回文:
你早晚都要下去生小孩,你為什麼不先測試?
天啊。
測試就有可能會引來怪物啊。
如果測試失敗導致怪物來死掉。
你當然是緊要關頭才使用啊。
床墊隔音,老爸明明就是理論分析可以用,但不知道效果多好。電影都演出來了,到底有
什麼好癥結的。
然後四百多天,以不發出聲音為前提,科技樹發展成這樣自給自足,已經算是很好了吧。
怎麼一堆人邏輯要他們發展各式各樣的道具啊?
最後講怪物的弱點。
老爸誤打誤撞設計的助聽器。
頻率會對怪物產生負面狀態。
加大聲音甚至會全身僵直。直接到到底。
然後一槍打在沒有防護的肉體上,怪物死亡。
這有什麼好爭議的?
在這個聲音就是可能死亡的世界,能不開槍當然不開槍啊。
最後也是沒辦法,只能開槍的情況好嗎?
怪物被頻率振到全身經脈斷裂,防禦歸零,一槍打腦袋結束,以第一集來說根本不吃書。
隨便編劇怎麼設定。
更何況,平常有打開不代表跟被頻率振到打開的防禦力是一樣的吧?
總結。
氣氛營造的很好。
每次我覺得終於沒事了,下一秒危機又出來了。而且是不間斷的一直來一直來。
看的很過癮。
看一部電影,不到兩百塊,不到兩個小時還可以這麼生氣翻白眼,真的有必要這麼計較?
當然,如果有人當下看完氣炸我是可以理解啦,但是過了一兩天還可以為了兩三百塊兩三
小時的小事爭論,會不會太小家子氣了啊?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Christine
at 2018-04-15T05:12
at 2018-04-15T05:12
By Susan
at 2018-04-18T01:49
at 2018-04-18T01:49
By Sarah
at 2018-04-21T01:32
at 2018-04-21T01:32
By Audriana
at 2018-04-22T21:11
at 2018-04-22T21:11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04-26T02:18
at 2018-04-26T02:18
By Edward Lewis
at 2018-04-27T17:15
at 2018-04-27T17:15
By Rosalind
at 2018-04-30T07:34
at 2018-04-30T07:34
By Tom
at 2018-05-03T21:20
at 2018-05-03T21:20
By Kelly
at 2018-05-05T22:48
at 2018-05-05T22:48
By Eartha
at 2018-05-09T04:38
at 2018-05-09T04:38
By Irma
at 2018-05-11T03:12
at 2018-05-11T03:12
By Una
at 2018-05-15T11:51
at 2018-05-15T11:51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05-16T00:29
at 2018-05-16T00:29
By Caitlin
at 2018-05-20T20:04
at 2018-05-20T20:04
By Barb Cronin
at 2018-05-24T04:12
at 2018-05-24T04:12
By Yuri
at 2018-05-25T19:12
at 2018-05-25T19:12
By Kelly
at 2018-05-29T09:53
at 2018-05-29T09:53
By Lydia
at 2018-06-01T14:40
at 2018-06-01T14:40
By Franklin
at 2018-06-02T19:17
at 2018-06-02T19:17
By Isabella
at 2018-06-04T04:12
at 2018-06-04T04:12
By Annie
at 2018-06-05T09:06
at 2018-06-05T09:06
By Lauren
at 2018-06-07T18:18
at 2018-06-07T18:18
By Thomas
at 2018-06-07T19:25
at 2018-06-07T19:25
By Noah
at 2018-06-09T23:31
at 2018-06-09T23:31
By Doris
at 2018-06-14T16:56
at 2018-06-14T16:56
By Rae
at 2018-06-19T06:07
at 2018-06-19T06:07
By Margaret
at 2018-06-20T18:18
at 2018-06-20T18:18
By Rae
at 2018-06-22T03:34
at 2018-06-22T03:34
By Iris
at 2018-06-26T11:15
at 2018-06-26T11:15
By Rosalind
at 2018-06-27T05:51
at 2018-06-27T05:51
By Elvira
at 2018-06-30T19:02
at 2018-06-30T19:02
By Bennie
at 2018-07-04T22:57
at 2018-07-04T22:57
By Skylar Davis
at 2018-07-07T22:54
at 2018-07-07T22:54
By Jacob
at 2018-07-08T13:41
at 2018-07-08T13:41
By Irma
at 2018-07-12T03:31
at 2018-07-12T03:31
By Susan
at 2018-07-12T06:55
at 2018-07-12T06:55
By Dora
at 2018-07-16T02:22
at 2018-07-16T02:22
By Bethany
at 2018-07-19T01:53
at 2018-07-19T01:53
By Liam
at 2018-07-20T09:09
at 2018-07-20T09:09
By Faithe
at 2018-07-24T17:53
at 2018-07-24T17:53
By Bethany
at 2018-07-26T19:53
at 2018-07-26T19:53
By Bethany
at 2018-07-30T04:34
at 2018-07-30T04:34
By Elvira
at 2018-07-30T19:10
at 2018-07-30T19:10
By Oscar
at 2018-08-04T04:59
at 2018-08-04T04:59
By Erin
at 2018-08-07T04:25
at 2018-08-07T04:25
By Oliver
at 2018-08-07T16:31
at 2018-08-07T16:31
By Kyle
at 2018-08-11T16:55
at 2018-08-11T16:55
By Madame
at 2018-08-15T13:04
at 2018-08-15T13:04
By Elizabeth
at 2018-08-18T16:41
at 2018-08-18T16:41
By Kyle
at 2018-08-19T04:42
at 2018-08-19T04:42
By Blanche
at 2018-08-20T07:10
at 2018-08-20T07:10
By Anthony
at 2018-08-24T16:37
at 2018-08-24T16:37
By Caitlin
at 2018-08-27T19:13
at 2018-08-27T19:13
By Eden
at 2018-08-28T17:48
at 2018-08-28T17:48
By Lauren
at 2018-08-31T03:39
at 2018-08-31T03:39
By Iris
at 2018-09-03T21:59
at 2018-09-03T21:59
By Christine
at 2018-09-08T03:59
at 2018-09-08T03:59
By Olive
at 2018-09-08T14:07
at 2018-09-08T14:07
By Ethan
at 2018-09-08T15:42
at 2018-09-08T15:42
By Rebecca
at 2018-09-11T01:50
at 2018-09-11T01:50
By Aaliyah
at 2018-09-11T21:28
at 2018-09-11T21:28
By Jack
at 2018-09-15T04:24
at 2018-09-15T04:24
By Zora
at 2018-09-16T05:52
at 2018-09-16T05:52
By Puput
at 2018-09-20T06:23
at 2018-09-20T06:23
By Jack
at 2018-09-22T01:16
at 2018-09-22T01:16
By Belly
at 2018-09-26T19:04
at 2018-09-26T19:04
By Queena
at 2018-09-28T23:38
at 2018-09-28T23:38
By Ula
at 2018-10-01T02:37
at 2018-10-01T02:37
By Cara
at 2018-10-04T22:49
at 2018-10-04T22:49
By Agatha
at 2018-10-05T02:56
at 2018-10-05T02:56
By Bethany
at 2018-10-07T00:25
at 2018-10-07T00:25
By Lucy
at 2018-10-07T19:30
at 2018-10-07T19:30
By Mia
at 2018-10-12T13:32
at 2018-10-12T13:32
By Sandy
at 2018-10-15T06:35
at 2018-10-15T06:35
By Jessica
at 2018-10-18T08:43
at 2018-10-18T08:43
By Isabella
at 2018-10-18T12:36
at 2018-10-18T12:36
By Freda
at 2018-10-21T19:40
at 2018-10-21T19:40
By John
at 2018-10-24T16:05
at 2018-10-24T16:05
By Michael
at 2018-10-27T23:34
at 2018-10-27T23:34
By Dinah
at 2018-10-30T02:19
at 2018-10-30T02:19
By John
at 2018-11-02T03:32
at 2018-11-02T03:32
By Edith
at 2018-11-06T14:47
at 2018-11-06T14:47
By Tracy
at 2018-11-09T04:17
at 2018-11-09T04:17
By Jessica
at 2018-11-12T04:11
at 2018-11-12T04:11
By Odelette
at 2018-11-15T05:33
at 2018-11-15T05:33
By Ursula
at 2018-11-17T17:37
at 2018-11-17T17:37
By Mia
at 2018-11-18T20:18
at 2018-11-18T20:18
By Mia
at 2018-11-19T23:20
at 2018-11-19T23:20
By Gary
at 2018-11-20T16:48
at 2018-11-20T16:48
By Margaret
at 2018-11-22T04:44
at 2018-11-22T04:44
By Damian
at 2018-11-24T00:33
at 2018-11-24T00:33
By Callum
at 2018-11-25T18:07
at 2018-11-25T18:07
By Michael
at 2018-11-29T03:27
at 2018-11-29T03:27
By Olive
at 2018-11-29T22:51
at 2018-11-29T22:51
By Poppy
at 2018-11-30T12:01
at 2018-11-30T12:01
By Mary
at 2018-12-03T10:01
at 2018-12-03T10:01
By Kama
at 2018-12-04T21:25
at 2018-12-04T21:25
By Dora
at 2018-12-06T06:01
at 2018-12-06T06:01
By Ivy
at 2018-12-10T18:05
at 2018-12-10T18:05
By Caroline
at 2018-12-14T06:52
at 2018-12-14T06:52
By Ingrid
at 2018-12-17T18:26
at 2018-12-17T18:26
By Olga
at 2018-12-19T05:41
at 2018-12-19T05:41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12-20T20:57
at 2018-12-20T20:57
By Elvira
at 2018-12-25T15:42
at 2018-12-25T15:42
By Catherine
at 2018-12-29T23:34
at 2018-12-29T23:34
By Anonymous
at 2019-01-02T15:14
at 2019-01-02T15:14
By Ula
at 2019-01-06T11:34
at 2019-01-06T11:34
Related Posts
請推薦日韓古裝片
By Oscar
at 2018-04-11T15:18
at 2018-04-11T15:18
角頭2的黃騰浩
By Zanna
at 2018-04-11T13:45
at 2018-04-11T13:45
《野蠻遊戲:瘋狂叢林》期望越大、失望越
By Mason
at 2018-04-11T13:29
at 2018-04-11T13:29
吐點滿滿的噤界
By Todd Johnson
at 2018-04-11T13:13
at 2018-04-11T13:13
復仇者聯盟3 新片段
By Ethan
at 2018-04-11T13:03
at 2018-04-11T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