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片起飛 -- 「短片」強打,「紀錄片」平實 - 紀錄片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08-11-16T20:20

Table of Contents

開眼e週報 文:Sandra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
action=edata&vol=194&eid=v194103


從《海角七號》、《九降風》到《停車》,你知道這些優秀的導演,曾拍過什麼樣的短片
?紀錄片就代表沈悶嚴肅?


◎「短打」強打,為創作者發聲


長片成本龐大,加上製作耗時耗力,「短片」精簡又能表現創意,是許多電影工作者的最
佳「發聲」管道。《海角七號》深受觀眾愛戴的魏德聖導演,便是以短片《七月天》與《
賽德克巴萊》打出名號,2004年魏導用二百萬拍攝短片《賽德克巴萊》,做為試拍片,希
望能募集到一千萬的資金,儘管最後並沒如願,《賽德克巴萊》卻傑出的攝影與質感,見
証了台灣電影工業的實力。

林書宇執導的短片《海巡尖兵》獲得亞太影展「最佳短片獎」 ,為他打開知名度,讓他
得以拍攝劇情長片《九降風》,電影熱賣《海巡尖兵》也得以隨片加映。影片有長有短,
任意悠遊,以《十七歲的天空》入行的女導演陳映蓉,短片《女力》同樣精彩。短片不知
道那裡看?!《天黑.夏午.闔家觀賞》開創短片聯合映演的先例,讓傑出影片不寂寞,
也提供觀眾親近的管道。

短片在國際影展獲獎頻頻,也說明了創作者的才華,台科大畢業生廖思婷的畢業作品動畫
短片《替代品》(Substitute),以黏土人偶爆肝等畫面,呈現上班族無奈心情,入圍德
國柏林短片影展觀眾票選獎,也是廿五件入圍影片中,唯一一件台灣作品。幾米創作的動
畫短片《微笑的魚》,則是拿下柏林影展「兒童單元」國際評審團最佳短片。由美籍華裔
青年導演陳駿霖執導的短片《美》,不但拿下第57屆柏林影展短片競賽銀熊獎,也因此獲
得了坎城影展與德國導演溫德斯的青睞,開拍以《美》為概念改編的劇情長片《一頁台北
》。


◎「紀錄片」平實貼近生活


「短片」、「劇情長片」不是唯一的途徑,紀錄的平實與簡單,也是許多影像創作者所喜
愛的。林育賢的紀錄片《翻滾吧!男孩》以宜蘭縣羅東鎮公正國小的體操隊為主題,流暢
的剪接與動聽的音樂,一改紀錄片沈嚴肅的刻板印象,也省思了國內體育養成環境。

以《停車》入選坎城影展「導演雙週」的鍾孟宏,執導廣告片多年後,第一部交出的便是
紀錄片《醫生》。《漂浪青春》導演周美玲也是個紀錄片能手,她的《私角落》與《極端
寶島》都曾拿下國際大獎。

長期耕耘紀錄片的創作者也不少,沈可尚《賽鴿風雲》是「國家地理頻道」及「新聞局」
合作的「綻放真台灣」系列,他的近作《野球孩子》則詳細紀錄富源國小少棒隊隊員練球
及參賽的時光。投注二十五年生命的吳乙峰,以《生命》紀錄921災民,並以《月亮的小
孩》扭轉外界對白化症的錯誤印象。

持續以紀錄片關注台灣社會的導演楊力州,近期作品《征服北極》則跟隨台灣北極長征隊
伍,以影像紀錄北極惡劣的環境,與長征隊員們的艱辛旅程,獲選為金馬影展閉幕片。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123.192.200.59 (11/16 20:22)


All Comments

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08-11-16T11:13
雖然日本方面跟台灣的宣傳,都稱之為「紀錄片」 可是昨天用力看過兩次之後, 我個人認為比較傾向「記錄性報導節目」。 因為無論旁白、記錄方式、音樂配置, 感覺上是配合日本人收看電視的習慣與節奏, 有一些紀錄片必須呈現的觀點好像……沒有, 作者觀點,沒有。 只有想讓觀眾淚眼到爆的剪接手法。 其實已經 ...

電光滾石 11/17(ㄧ) 13:20 日新一聽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08-11-15T02:56
因為臨時有事無法去看 一張150 意者請回我信箱 TKS ========================== 電光滾石 Shine A Light 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美USA、英 UK│2008│35mm│Color│122min 2008柏林影展開幕片 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 ...

請問新竹哪裡可學電影攝影?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08-11-14T22:36
像是導演編劇等技巧...自己看書還能學會一些... 但是攝影這東西,自己沒器材光看書也不會... 請問新竹有沒有地方可以學電影攝影的...???? - ...

紀錄片工會<影像大同>紀錄片培力課程免費開班~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08-11-14T15:11
【影像大同】影像紀錄培力進階課程 簡章 一、活動主旨: 《影像大同》的課程重點不只在於紀錄片的製作教學,我們希望透過更嚴謹的進階課程 ,讓已具有拍攝經驗的創作者進一步去了解紀錄片的本質及個人與社區的關係,並深入地呈現社區議題,最後經由公開放映的座談及討論,與大眾交流,帶起各方對於公共議題的關注,讓影像紀錄 ...

談第六屆紀錄片雙年展的台灣映像單元( …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08-11-14T11:34
談第六屆紀錄片雙年展(TIDF)的台灣映像單元(下) 文/林木材 http://movie.cca.gov.tw/Festivals/Content.asp?ID=372andamp;Country=0 挑戰現實 回顧歷史所產生的意義,往往做為當下的比對和警惕之用,但歷史的書寫者卻也常常 都是掌權者(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