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晃遊拍電影的台灣女生 - 藝術電影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07-05-17T21:00

Table of Contents



快要畢業的我,正在為了電影系畢業後的未來而茫然,而在這時候遇見了虹君學姐

虹君學姐2005年電影系畢業,畢業時寫了有關蔡明亮的論文,還拍了一些短片,
其中的「午 后」讓她帶著影片去了好多影展和國家。去年她也加入侯孝賢紅汽球的
拍攝劇組,在她相簿裡還發現有好多旅行,好多吃東西,好多街頭上,好多伙伴,
好多電影,好多法文,好多風景。以及關於她開始拍攝阿爾及亞紀錄片的事。
於是聯絡了她,她和我們分享了她在巴黎的生活,法國的電影,她所關心的真實社會、
人類、國際問題。

與大家分享這篇比航海日誌再多一點點的信.

★網頁圖文版 http://blog.roodo.com/filmidea/archives/2997911.html




「比航海日誌再多一點...」

首先得感謝2007年電影系畢業影展的學弟妹,給出這個分享的機會,讓自己稍微整理、
文字化兩年來的巴黎生活。深深感到榮幸!隨後,在讀完亭君稍來的電子郵件末,希望
文章輕鬆像朋友打招呼的散文形式,但是比航海日記再多一些些,於是直接引用立了這
樣的標題。


法語練習與高達

「因為新浪潮電影(la nouvelle vague)的關係,我對法文充滿熱情,於是學法文;
我喜歡聽、說法語勝過英語」我總是這樣向朋友述說我與法文的關係。當初也就是在這
樣動機單純的情況下很快地學習起來;二○○五年畢業後來到法國也已經累積有兩年的法
文能力。

選擇巴黎,是因為想繼續法語這件事,一邊試著尋找拍電影的可能性。高達與新浪潮電影
一直是對我的影響,我總是愉悅在高達的影像與話語裡,至少,我感受到的高達是誠實與
獨立的作者。而在這段期間裡,我有幸出席難得一見八○年代的高達錄像作品放映。目前
最欣賞的影片就是他的《此處彼處》(ici et ailleurs)。


沒有(新)浪潮,只有大海

巴黎的優點在於能夠享受無盡的藝術文史資源,法國人熱愛整理檔案、資料保存真是一絕
,可以在任何領域做出任何主題、作者、分類比較式的展演活動!各種大小博物館每個週
日都可見到大排長龍,甚至,巴黎市各家主題式藝術影院也不太擔心活動沒人參與(雖然
景況不能與同日而語)!長久以來,法國賣祖產維生是事實,她已不再有朝氣活力的投資
與經濟發展,多為既得利益者掌握。「沒有(新)浪潮,只有大海」,當我再談起法國電
影與我的學習關係時,朋友們的反應就好像是在說:「你怎麼還在沖相紙相片啊?!」一
樣。

是的,我從沒遇過新浪潮,美好的拍片時代早已消逝。法國電影生產不過也就是家族承繼
關係,子編父演、女導母唱... 今天,電影院裡的法國片是令人失望的!


我轉身,我轉身關心真實社會、人類、國際問題。因為語言,語言讓自己就這樣拓展對世
界認識的視野。我看電影,我看那些被稱作「彼處、他方」的影像,無論非洲或是中東、
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的...(後來學起了阿拉伯文。其實在法國,有三百萬族群是說阿拉伯
文的北非後裔,我覺得有必要學習!) 我了解法國社會的真正樣貌,我熱心在多元文化事
件裡(偶爾提供文章給「破報」)。



我眼中的法蘭西

真實的法國多種族移民問題嚴重:過去海外殖民的後裔、移民繁衍眾多,此點可以由法國
國家足球隊黑人、白人、阿拉伯人的組成觀察出來,如果有人執意以特定顏色看待法國,
是行不通的。然而,社會的多樣組合的特色沒有在社會各個層面真正落實,尤其在企業、
公家機關、政黨組織裡。此外,社會福利與相關行政往往是阻礙年輕人自由發展的羈絆。
其形成的原因甚廣且復雜,可以溯及十九世紀後期開始,法國海外殖民地紛紛脫離殖民母
國而獨立;加上近幾年,過去發展較慢的開發中國家,如今在經濟上正快速成長中,例如
: 印度、中國、巴西的直線向上發展是主要威脅,讓法蘭西榮景不再。


2002歐元啟用開始,物價上漲,更是加速拖垮其經濟的重大原因;社會貧富差距漸大,若
有錢人佔20%,剩下的80%就是普通百姓階級,這之間生成鴻溝,也就是說,原來的中產階
級正走向消亡成為平民大眾,社會上多數人的生活品質下降,所得僅求溫飽,別談渡假與
休閒。法國人在性格與認知上與其他民族極為不同,是值得稱許的。首先,那場發在十八
世紀的大革命,已為他們在血液裡注入了“對抗不平等“、“反抗專斷政治人物“等的衝
動激情因子,屢見到學生與工會聯手的街頭示威,即是革命性格的展示!




Revons et Realisons l’impossible — 地 中 海的另一岸,阿爾及亞紀錄片計畫



-啊,您持中國護照?

阿爾及亞駐巴黎領事館人這樣問。

-不,是台灣護照。我出生在台北。

-您這真是特殊案例,您知道這樣您的簽證得耗時很久才取得。不能保證您在這個出發日期
(四月三十)前領得簽證。您沒有美國護照嗎?

-當然沒有!台灣跟美國沒啥關係!

-您真沒有美國護照?!

領事館人以希望的表情質問我。

-沒有。為啥有這樣的區別?

-那您得再填寫一張申請表,您需要三張表格與三張相片。我們得將您的文件寄送至阿爾及
亞外交部,其中流程的等待時間很長,

至少五個星期,我們也不能確定... 至於與您同行的巴西朋友,沒有問題,這兒是齊全文
件吧,四十八小時候即可領取簽證,費用五十歐元。

-您還是要替您巴西友人申請嗎?他不可能留下你一人前往吧?

-無論如何是不能將我們分開,但我還是選擇遞件,包含我的在!

-喔,您的簽證費相對少很多(查詢)...只需十六點五歐元,不過,您的簽證算是等待中
,確定後再通知您領取繳費吧。

領事館人將文件收據交遞給我,而只有我巴西朋友的簽證是確定於十日可以取回...




我正在著手進行「阿爾及亞,中國製造」的紀錄長片。以上對話便是此計畫的最新進展!
我已經用法文、英文寫成部份影片的計畫書。

中國大企業帶著現代化機具投資阿爾及亞的同時也輸入了小型零星的中國商販與手工業者
到其土地上。中國勞動者其實是威脅著有著30%高失業之苦的阿爾及亞,一個典型的阿爾及
亞街頭景象: 多數年輕人失業、但是他們拒絕勞碌工作或基本手工業,他們總是衣裝筆挺
,鎮日倚牆站立、聊天... ...。如今我們所見並非在阿爾及亞獨佔,「中國製造」差不
多已經在非洲到處成為一種現象,中國工人與商販帶給非洲人民經濟生存上的新競爭。中
國人投資、阿爾及亞得救,這到底還是一個現在進行式的奇觀現象(phenomene)。


先暫寫到此,目前處於前往阿爾及亞的戰役裡!(bataille pour aller a Alger!)

歡迎參見虹君blog: http://blog.roodo.com/algerie 內有詳述動機與目的。

★網頁圖文版 http://blog.roodo.com/filmidea/archives/2997911.html

------------------------------------------------------------------------
今年夏天,最勇敢的影展 < 電影不是夢 >

電影不是夢 Film is not a Dream , Film is Ideas.
★放映時間:2007.06/02~06/03
★放映地點:西門町 新光影城
★入場方式:免費入場
★官方網站 http://blog.roodo.com/filmidea





--

All Comments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07-05-21T10:29
加油!!(一個也愛法國新浪潮的鄉民)

【紅氣球之戀】名家短評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07-05-17T18:15
☆「穿透瘋狂的愛慾癡迷,看見生命無盡孤寂!」 by知名作家 侯文詠   ☆「突破人跟我之間的硬殼,糅合了界限。」 by《幼獅文藝》主編 吳鈞堯   ☆「太瘋狂了!一部藉助紅氣球般無事冉冉上昇之愛與和平,而完美成就的驚悚電影。」 by知名作家 鯨向海   ☆「人性是電影裡經常出現的迷人主題,但,人性也 ...

藍祖蔚:【紅氣球之戀】 生死抉擇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07-05-17T17:54
紅氣球之戀:生死抉擇 作者:藍祖蔚 紅氣球下的人影,是悲劇?還是神的旨意? 《新娘百分百》導演羅傑.密契爾(Roger Michell)在2004年根據英國小說家Ian McEwan 的小說「愛無可忍(Enduring Love)」改編的電影《紅氣球之戀(Enduring Love)》中 ,同時講了 ...

藍祖蔚:【紅氣球之戀】 愛情妄想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07-05-17T17:43
紅氣球之戀:愛情妄想 作者:藍祖蔚 人生災難有時候是從天而降的,如何脫困?考驗著所有人的智慧。 我不犯人,人就不犯我了嗎?道德世界或許如此,真實人生卻絕對不是如此的。 被瘋狗咬到,不是人人都有的經驗,但在網路世界的出事率最高,過去半年來,我在天空 部落和Xuite的部落格上,幾乎每天都得花上一點時 ...

觀眾熱烈迴響 【紅氣球之戀】--人人有病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07-05-17T17:29
【紅氣球之戀】--人人有病 作者:臺北市立景興國中輔導組長 呂彥達 紅氣球之戀講了至少兩個故事,一是道德兩難的故事;另一個則關於心理與愛情。 心理學上,研究道德發展最有名的人,除了柯爾伯格 (Kohlberg) 外,不作他人聯想。凡 看過教育心理學叢書的人,一定對他的研究印象深刻。透過講故事給孩子 ...

國語日報"想飛的鋼琴少年"影評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07-05-17T16:58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kirua (生力啤) 看板: movie 標題: 國語日報and#34;想飛的鋼琴少年and#34;影評 時間: Thu May 17 16:58:10 2007 兒童影城 文/王建宇 一部好的電影,不僅有娛樂效果,同時富有教育與學習的雙重意義。來自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