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城60競賽贏家台灣引進?內線速報 - 電影院

By David
at 2007-06-06T11:59
at 2007-06-06T11:59
Table of Contents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
eweekly.cfm?action=edata&vol=119&eid=1119002
作者:聞天祥
對影迷而宜,最要緊、也是坎城建立其地位的主因之一,便是競賽片的角逐結果,是否能
為世界影壇帶來什麼新意或啟發?相較於去年有點像把金棕櫚當作終身成就獎頒給英國導
演肯洛區的《吹動大麥的風》,今年的評審團別出心裁地把大獎給了羅馬尼亞導演克利斯
坦穆吉烏(Christian Mungiu)的《4月,3週又2天》(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
)。我倒不覺得這是「爆冷門」!儘管克利斯坦穆吉烏之前只拍過一部長片(《西方》(
Occident,2002))及多段式合拍片《東歐風情畫》(Lost and Found,2005),但這部
刻畫一名女學生在共黨執政末期,為了幫助室友解決難題(什麼難題?好像所有媒體報導
都已經點明了,其實在電影裡面它是循序漸進被揭露的)而緊張奔波的故事,打從首映後
就佳評如潮。不僅一直高踞銀幕雜誌(Screen)的評比榜首,也順利獲得率先頒發的會外
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再加上貨真價實的金棕櫚,不正是「眾望所歸」嗎?
不過也發現,媒體評價不遜於《4月,3週又2天》的《老人無國度》(No Country For
Old Men)卻是空手而回。與其說是柯恩兄弟表現失常,不如說是他們過去在坎城的「豐
功偉業」,似乎無須再「錦上添花」,除非作品超出預期,而這對於一些風格顯著的作家
導演而言,很不容易。今年因會頒發「六十週年紀念獎」(這種紀念獎大約每五年頒一次
,通常會給已有一定地位且當屆參展作品表現傑出的導演,奧森威爾斯、維斯康提、安東
尼奧尼、費里尼、詹姆斯艾佛利、麥克摩爾都得過這個獎),因此外界皆預測過去已在坎
城得過獎的柯恩兄弟、葛斯范桑、王家衛、庫斯杜利卡,或是早已名滿國際的貝拉塔爾、
蘇古諾夫,都是有希望的人選。結果最後勝出的是葛斯范桑(Gus Van Sant)的《妄想者
公園》(Paranoid Park)。
國內片商早在《4月,3週又2天》得獎前,就因口碑持續看漲而買下版權,只不過通常按
合約,得大獎就得再加價,但至少好奇本片能耐的影迷將能在院線見識到。稍微注意一下
,羅馬尼亞這兩年在坎城的表現堪稱「突飛猛進」,先是克利斯提普優(Cristi Puiu)
2005年以《拉札瑞斯古先生之死》(The Death of Mister Lazarescu)贏得「一種注目
」(Un Certain Regard)單元的最佳影片(本片曾於2005金馬影展放映)。今年除了《4
月,3週又2天》以黑馬之姿摘下「正式競賽」的金棕櫚大獎,1979年出生的克利斯坦南梅
斯古(Cristian Nemescu,可惜這位年輕新銳已於去年八月因車禍身亡)的《夢遊加州》
(California Dreamin')亦獲得「一種注目」單元的最佳影片。不過想看到《夢遊加州
》,恐怕得期待金馬影展了。
葛斯范桑的《妄想者公園》在坎城吸引了兩三家台灣獨立片商的興趣,問題在對方開出的
價碼,以及葛斯范桑近年的影片多予人極度冷僻的印象,讓兩方各有躑躅。《妄想者公園
》獨特的敘事結構可算是范桑本身的一大突破,加上小男主角極吸引人的氣質,在藝術電
影市場應該還有一搏的希望。片商如能考慮一併引進他早期作品,譬如當年由瑞凡菲尼克
絲、基努李維主演的《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台灣雖上映並發行過錄影帶,但早已絕版
),對新舊影迷應是有一定的吸引力!
競賽片中的《藍莓夜》、《呼吸》因分別有王家衛、金基德,以及裘德洛、諾拉瓊絲和張
震等卡司,上院線應不成問題。最佳導演得主《潛水鐘與蝴蝶》(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在坎城之前早已賣出台灣版權,加上原著的高知名度,上檔應能帶起一
股風潮。至於意外擠下《潛水鐘與蝴蝶》演技宛如特技的男主角而登上影帝寶座的俄羅斯
片《放逐》(The Banishment),題材不討喜加上冗長,要片商引進,恐怕對方心臟得強
一點。李滄東導演的《秘陽》(Secret Sunshine)原片名指的是女主角亡夫的故鄉,她
帶著兒子遷居於此,沒想到兒子卻慘遭綁架撕票,因此陷入極度的崩潰與痛楚,宗教在此
時此刻安撫了她,但其後的發展卻又讓她跌入一場心性的拔河。本片跟李滄東之前震撼人
心的《綠洲曳影》大不相同,但風格依然特意怪趣,屬於另類爭議之作,但基本上不是台
灣片商習慣的韓片類型。全度妍順利封后,是否有助片商勇氣?還得看價錢,近來幾位大
明星主演或在韓國叫好叫座的影片,皆於台灣慘遭滑鐵盧(大概只有《王的男人》例外)
,因此台灣片商對韓片的信心大減、出價愈來愈低。倒是可愛幽默又具備相當內涵的「評
審團獎」得主,法國出品的動畫電影《我在伊朗長大》(Persepolis),如無意外,國內
觀眾應能在院線看得到。
--
eweekly.cfm?action=edata&vol=119&eid=1119002
作者:聞天祥
對影迷而宜,最要緊、也是坎城建立其地位的主因之一,便是競賽片的角逐結果,是否能
為世界影壇帶來什麼新意或啟發?相較於去年有點像把金棕櫚當作終身成就獎頒給英國導
演肯洛區的《吹動大麥的風》,今年的評審團別出心裁地把大獎給了羅馬尼亞導演克利斯
坦穆吉烏(Christian Mungiu)的《4月,3週又2天》(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
)。我倒不覺得這是「爆冷門」!儘管克利斯坦穆吉烏之前只拍過一部長片(《西方》(
Occident,2002))及多段式合拍片《東歐風情畫》(Lost and Found,2005),但這部
刻畫一名女學生在共黨執政末期,為了幫助室友解決難題(什麼難題?好像所有媒體報導
都已經點明了,其實在電影裡面它是循序漸進被揭露的)而緊張奔波的故事,打從首映後
就佳評如潮。不僅一直高踞銀幕雜誌(Screen)的評比榜首,也順利獲得率先頒發的會外
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再加上貨真價實的金棕櫚,不正是「眾望所歸」嗎?
不過也發現,媒體評價不遜於《4月,3週又2天》的《老人無國度》(No Country For
Old Men)卻是空手而回。與其說是柯恩兄弟表現失常,不如說是他們過去在坎城的「豐
功偉業」,似乎無須再「錦上添花」,除非作品超出預期,而這對於一些風格顯著的作家
導演而言,很不容易。今年因會頒發「六十週年紀念獎」(這種紀念獎大約每五年頒一次
,通常會給已有一定地位且當屆參展作品表現傑出的導演,奧森威爾斯、維斯康提、安東
尼奧尼、費里尼、詹姆斯艾佛利、麥克摩爾都得過這個獎),因此外界皆預測過去已在坎
城得過獎的柯恩兄弟、葛斯范桑、王家衛、庫斯杜利卡,或是早已名滿國際的貝拉塔爾、
蘇古諾夫,都是有希望的人選。結果最後勝出的是葛斯范桑(Gus Van Sant)的《妄想者
公園》(Paranoid Park)。
國內片商早在《4月,3週又2天》得獎前,就因口碑持續看漲而買下版權,只不過通常按
合約,得大獎就得再加價,但至少好奇本片能耐的影迷將能在院線見識到。稍微注意一下
,羅馬尼亞這兩年在坎城的表現堪稱「突飛猛進」,先是克利斯提普優(Cristi Puiu)
2005年以《拉札瑞斯古先生之死》(The Death of Mister Lazarescu)贏得「一種注目
」(Un Certain Regard)單元的最佳影片(本片曾於2005金馬影展放映)。今年除了《4
月,3週又2天》以黑馬之姿摘下「正式競賽」的金棕櫚大獎,1979年出生的克利斯坦南梅
斯古(Cristian Nemescu,可惜這位年輕新銳已於去年八月因車禍身亡)的《夢遊加州》
(California Dreamin')亦獲得「一種注目」單元的最佳影片。不過想看到《夢遊加州
》,恐怕得期待金馬影展了。
葛斯范桑的《妄想者公園》在坎城吸引了兩三家台灣獨立片商的興趣,問題在對方開出的
價碼,以及葛斯范桑近年的影片多予人極度冷僻的印象,讓兩方各有躑躅。《妄想者公園
》獨特的敘事結構可算是范桑本身的一大突破,加上小男主角極吸引人的氣質,在藝術電
影市場應該還有一搏的希望。片商如能考慮一併引進他早期作品,譬如當年由瑞凡菲尼克
絲、基努李維主演的《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台灣雖上映並發行過錄影帶,但早已絕版
),對新舊影迷應是有一定的吸引力!
競賽片中的《藍莓夜》、《呼吸》因分別有王家衛、金基德,以及裘德洛、諾拉瓊絲和張
震等卡司,上院線應不成問題。最佳導演得主《潛水鐘與蝴蝶》(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在坎城之前早已賣出台灣版權,加上原著的高知名度,上檔應能帶起一
股風潮。至於意外擠下《潛水鐘與蝴蝶》演技宛如特技的男主角而登上影帝寶座的俄羅斯
片《放逐》(The Banishment),題材不討喜加上冗長,要片商引進,恐怕對方心臟得強
一點。李滄東導演的《秘陽》(Secret Sunshine)原片名指的是女主角亡夫的故鄉,她
帶著兒子遷居於此,沒想到兒子卻慘遭綁架撕票,因此陷入極度的崩潰與痛楚,宗教在此
時此刻安撫了她,但其後的發展卻又讓她跌入一場心性的拔河。本片跟李滄東之前震撼人
心的《綠洲曳影》大不相同,但風格依然特意怪趣,屬於另類爭議之作,但基本上不是台
灣片商習慣的韓片類型。全度妍順利封后,是否有助片商勇氣?還得看價錢,近來幾位大
明星主演或在韓國叫好叫座的影片,皆於台灣慘遭滑鐵盧(大概只有《王的男人》例外)
,因此台灣片商對韓片的信心大減、出價愈來愈低。倒是可愛幽默又具備相當內涵的「評
審團獎」得主,法國出品的動畫電影《我在伊朗長大》(Persepolis),如無意外,國內
觀眾應能在院線看得到。
--
Tags:
電影院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Re: 請問有人在日新看神鬼奇航3嗎?

By Vanessa
at 2007-06-04T20:20
at 2007-06-04T20:20
神鬼奇航三片尾(無雷)

By Mason
at 2007-06-04T20:19
at 2007-06-04T20:19
神鬼奇航3冠軍

By Victoria
at 2007-06-04T15:22
at 2007-06-04T15:22
今日影城的小廳感想

By Kama
at 2007-06-04T00:49
at 2007-06-04T00:49
想看雙面特勤...結果竟然沒幾家上映

By Callum
at 2007-06-03T11:08
at 2007-06-03T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