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話才是本體?《機智醫生生活》怎麼可 - 韓劇

By Brianna
at 2020-05-01T18:51
at 2020-05-01T18:51
Table of Contents
新聞出處:https://tinyurl.com/yaz6ncbg
垃圾話才是本體?《機智醫生生活》怎麼可以這麼好看!
Yahoo奇摩電影
https://i.imgur.com/STWqRXT.jpg
【文/潘光中】網飛(NETFLIX)本季熱播的《機智醫生生活》大家都有追嗎?雖然敘事
類型與播映方式都與一般韓國迷你劇不同,但開播以來的話題性與收視率都節節高升。今
天就來分析這部非典型醫療劇的魅力究竟在哪裡?
開始分析前,先簡單科普(?)本劇主創背景。導演申元浩1975年出生,畢業於首爾大學化
工系,2004年進入KBS藝能局擔任FD(棚內指導)。編劇李祐汀1977年生,畢業於淑明女
子大學貿易系,2006年進入KBS藝能局擔任SW(腳本作家)。兩人因日曜綜藝《真男子》
而結緣,2009年申元浩升任節目製作人,之後因工作壓力過大辭退賦閒。2010年,李祐汀
隨羅暎錫跳槽至tvN,在《花漾爺爺》、《一日三餐》擔任主作家。2011年,李祐汀撰寫
的《請回答1997》過案,總製作人李泯漢在導演人選上傷透腦筋,李祐汀大膽推薦申元浩
及另一位同為綜藝出身的朴成宰,機緣巧合開啟了《請回答》系列的輝煌時代。
https://i.imgur.com/CV443iA.jpg
機智醫生生活-海報B款
題外補充一點:韓國的影劇製作模式與我們華語圈熟知的「藝人中心」「製作公司提案」
制度不同,絕大部分是以「編導中心」「內部單位提案」的方式運作。提出企畫的製作人
/劇作家,負責調度的導演/統籌,大多是電視台的正職員工,從前製、選角到拍攝、後
期的整個流程都握有絕對主導權。當然,對收視率成敗也得負起完全的責任。
話說回來,我們可以看到申導/李編兩人既非正統科班出身,也沒有正規戲劇經驗,當年
敢大膽起用這個主創組合的李製作,想必心臟非常大顆。接下來就正式分析申導/李編這
個組合推出的《機智醫生生活》,為什麼可以這麼抓眼球。
https://i.imgur.com/w3NpEur.jpg
機智醫生生活-海報D款
一、說不完的垃圾對話
從《請回答1997》開始,李編筆下的人物經常滿嘴日常垃圾話,成了該系列的最大特色。
在尋常的戲劇中,編劇會精心堆疊台詞,就算是生活場景,也希望能寫出一兩句讓觀眾印
象深刻的經典台詞。最有名的當然就是以金銀淑(《鬼怪》、《永遠的君主》)、朴智星
(《來自星星的你》、《愛的迫降》)、洪氏姊妹(《花遊記》、《德魯納酒店》)為代
表。
但李編顯然反其道而行,她並不在意觀眾能否記住台詞,而是藉著一整場的口水戲,讓角
色走出螢幕進入觀眾的客廳。《機智醫生生活》每一集都會有一兩場五人幫齊聚的練肖話
場面,短則三、五分鐘,偶爾還逼近十分鐘;五人你來我往的拌嘴垃圾對話,通常和前後
場次毫不相干,也不見得能對應當集主題事件。這在正規戲劇來說簡直是不可饒恕的廢戲
,但是藉著演員們精采的演繹、後期剪輯和音效的加乘,反而成為撫慰觀眾疲憊心靈的療
癒時間。
https://i.imgur.com/MVVFpkB.jpg
機智醫生生活-海報A款
二、實境秀的視覺風格
申導的運鏡充斥各種大角度的定格定焦,觀眾的視覺體驗很接近真人實境秀的直觀滲入感
。
正規的戲劇導演,會在重要場景裡精心雕琢畫面中人物與前後景之間的比例及焦距,試圖
給觀眾如夢似幻的視覺體驗。舉例來說,禹忠煥(《當你沉睡時》、《德魯納酒店》)、
金圭泰(《沒關係是愛情啊》、《步步驚心麗》)、李應福(《太陽的後裔》、《鬼怪》
、《陽光先生》)這幾位都是箇中好手。
與上面幾位導演相比,申導非常清楚本身拿手領域何在,與其拚畫面的精緻美感,不如順
著李編日常型態的劇本走向,盡可能消弭與觀眾間的距離,營造出身處其中的臨場氛圍。
相對於實境秀動輒十五、二十機跟拍的作業環境,迷你劇只有雙機或三機同步,要塑造臨
場感其實更有難度;但是申導藉由適度補cut和短鏡剪輯,成功的把戲劇和綜藝兩種本來
互不相容的畫風節奏合而為一,帶給觀眾一條全新的視覺旅程。
https://i.imgur.com/HQg4sj5.jpg
機智醫生生活-劇照-五人幫第一張合照
三、碎片化的敘事架構
如果每集都沒漏掉的話,應該可以發現到《機智醫生生活》至今都沒有一個貫穿全劇的主
題(或是主軸事件),卻仍然可以一集接一集的看下去。
一般在編寫故事時,編劇一定會在起頭放出一個長事件的伏筆(術語稱為「鉤子」),讓
觀眾意識到主角有一件必須完成的重大任務、或是一個非解開不可的人生課題,願意花時
間一集一集陪伴主角走到任務的盡頭、找到人生的解答。比方說:《鬼怪》的金信需要引
導鬼怪新娘池恩卓為他拔劍解開不死咒詛,從互斥到相戀的過程就是故事主軸;《來自星
星的你》的都敏俊終於盼到回歸母星的難得機會,卻又放不下轉生在他面前的千頌伊,全
劇就在來回拉扯中邁向終局;《德魯納酒店》的張滿月期待能擺脫麻姑神的束縛走上奈何
橋,幫助他圓夢的具燦星竟成了她無法割捨的留戀,不到最後都無法解開這個矛盾;這些
故事都成功牽動觀眾一直跟隨到結局為止。
不過《機智醫生生活》到目前為止都沒設定這樣的主軸(看來往後也不會有),但是每一
集的小主題及事件還是搭配得很緊湊,成功塑造出另類型態的無負擔、無障礙追劇體驗。
https://i.imgur.com/SWGPhtz.jpg
機智醫生生活-劇照-五人幫的午餐
以身為編劇的立場來看,《機智醫生生活》的成功模式真的是刷新三觀。但是換個角度反
思,即便撇開台韓兩地風俗民情的不同、以及影視行業競爭激烈程度的差異等因素,申導
/李編這種開創藍海「創造需求」的超前佈署思維,仍然非常值得借鑒。以上幾點分析供
大家參考,文末附上本劇幾位主人翁的高清劇照,我們下次再見啦。
https://i.imgur.com/y9Io5a8.jpg
https://i.imgur.com/NEzxv2W.jpg
https://i.imgur.com/a7RHgjq.jpg
https://i.imgur.com/snhk7z0.jpg
https://i.imgur.com/lgsV7ay.jpg
https://i.imgur.com/1PzSmrE.jpg
心得:這篇推薦文從幕後工作人員的背景來分析請回答和機智系列,算是比較特別的。還
沒入坑的版友可以參考看看
--
垃圾話才是本體?《機智醫生生活》怎麼可以這麼好看!
Yahoo奇摩電影
https://i.imgur.com/STWqRXT.jpg
【文/潘光中】網飛(NETFLIX)本季熱播的《機智醫生生活》大家都有追嗎?雖然敘事
類型與播映方式都與一般韓國迷你劇不同,但開播以來的話題性與收視率都節節高升。今
天就來分析這部非典型醫療劇的魅力究竟在哪裡?
開始分析前,先簡單科普(?)本劇主創背景。導演申元浩1975年出生,畢業於首爾大學化
工系,2004年進入KBS藝能局擔任FD(棚內指導)。編劇李祐汀1977年生,畢業於淑明女
子大學貿易系,2006年進入KBS藝能局擔任SW(腳本作家)。兩人因日曜綜藝《真男子》
而結緣,2009年申元浩升任節目製作人,之後因工作壓力過大辭退賦閒。2010年,李祐汀
隨羅暎錫跳槽至tvN,在《花漾爺爺》、《一日三餐》擔任主作家。2011年,李祐汀撰寫
的《請回答1997》過案,總製作人李泯漢在導演人選上傷透腦筋,李祐汀大膽推薦申元浩
及另一位同為綜藝出身的朴成宰,機緣巧合開啟了《請回答》系列的輝煌時代。
https://i.imgur.com/CV443iA.jpg
機智醫生生活-海報B款
題外補充一點:韓國的影劇製作模式與我們華語圈熟知的「藝人中心」「製作公司提案」
制度不同,絕大部分是以「編導中心」「內部單位提案」的方式運作。提出企畫的製作人
/劇作家,負責調度的導演/統籌,大多是電視台的正職員工,從前製、選角到拍攝、後
期的整個流程都握有絕對主導權。當然,對收視率成敗也得負起完全的責任。
話說回來,我們可以看到申導/李編兩人既非正統科班出身,也沒有正規戲劇經驗,當年
敢大膽起用這個主創組合的李製作,想必心臟非常大顆。接下來就正式分析申導/李編這
個組合推出的《機智醫生生活》,為什麼可以這麼抓眼球。
https://i.imgur.com/w3NpEur.jpg
機智醫生生活-海報D款
一、說不完的垃圾對話
從《請回答1997》開始,李編筆下的人物經常滿嘴日常垃圾話,成了該系列的最大特色。
在尋常的戲劇中,編劇會精心堆疊台詞,就算是生活場景,也希望能寫出一兩句讓觀眾印
象深刻的經典台詞。最有名的當然就是以金銀淑(《鬼怪》、《永遠的君主》)、朴智星
(《來自星星的你》、《愛的迫降》)、洪氏姊妹(《花遊記》、《德魯納酒店》)為代
表。
但李編顯然反其道而行,她並不在意觀眾能否記住台詞,而是藉著一整場的口水戲,讓角
色走出螢幕進入觀眾的客廳。《機智醫生生活》每一集都會有一兩場五人幫齊聚的練肖話
場面,短則三、五分鐘,偶爾還逼近十分鐘;五人你來我往的拌嘴垃圾對話,通常和前後
場次毫不相干,也不見得能對應當集主題事件。這在正規戲劇來說簡直是不可饒恕的廢戲
,但是藉著演員們精采的演繹、後期剪輯和音效的加乘,反而成為撫慰觀眾疲憊心靈的療
癒時間。
https://i.imgur.com/MVVFpkB.jpg
機智醫生生活-海報A款
二、實境秀的視覺風格
申導的運鏡充斥各種大角度的定格定焦,觀眾的視覺體驗很接近真人實境秀的直觀滲入感
。
正規的戲劇導演,會在重要場景裡精心雕琢畫面中人物與前後景之間的比例及焦距,試圖
給觀眾如夢似幻的視覺體驗。舉例來說,禹忠煥(《當你沉睡時》、《德魯納酒店》)、
金圭泰(《沒關係是愛情啊》、《步步驚心麗》)、李應福(《太陽的後裔》、《鬼怪》
、《陽光先生》)這幾位都是箇中好手。
與上面幾位導演相比,申導非常清楚本身拿手領域何在,與其拚畫面的精緻美感,不如順
著李編日常型態的劇本走向,盡可能消弭與觀眾間的距離,營造出身處其中的臨場氛圍。
相對於實境秀動輒十五、二十機跟拍的作業環境,迷你劇只有雙機或三機同步,要塑造臨
場感其實更有難度;但是申導藉由適度補cut和短鏡剪輯,成功的把戲劇和綜藝兩種本來
互不相容的畫風節奏合而為一,帶給觀眾一條全新的視覺旅程。
https://i.imgur.com/HQg4sj5.jpg
機智醫生生活-劇照-五人幫第一張合照
三、碎片化的敘事架構
如果每集都沒漏掉的話,應該可以發現到《機智醫生生活》至今都沒有一個貫穿全劇的主
題(或是主軸事件),卻仍然可以一集接一集的看下去。
一般在編寫故事時,編劇一定會在起頭放出一個長事件的伏筆(術語稱為「鉤子」),讓
觀眾意識到主角有一件必須完成的重大任務、或是一個非解開不可的人生課題,願意花時
間一集一集陪伴主角走到任務的盡頭、找到人生的解答。比方說:《鬼怪》的金信需要引
導鬼怪新娘池恩卓為他拔劍解開不死咒詛,從互斥到相戀的過程就是故事主軸;《來自星
星的你》的都敏俊終於盼到回歸母星的難得機會,卻又放不下轉生在他面前的千頌伊,全
劇就在來回拉扯中邁向終局;《德魯納酒店》的張滿月期待能擺脫麻姑神的束縛走上奈何
橋,幫助他圓夢的具燦星竟成了她無法割捨的留戀,不到最後都無法解開這個矛盾;這些
故事都成功牽動觀眾一直跟隨到結局為止。
不過《機智醫生生活》到目前為止都沒設定這樣的主軸(看來往後也不會有),但是每一
集的小主題及事件還是搭配得很緊湊,成功塑造出另類型態的無負擔、無障礙追劇體驗。
https://i.imgur.com/SWGPhtz.jpg
機智醫生生活-劇照-五人幫的午餐
以身為編劇的立場來看,《機智醫生生活》的成功模式真的是刷新三觀。但是換個角度反
思,即便撇開台韓兩地風俗民情的不同、以及影視行業競爭激烈程度的差異等因素,申導
/李編這種開創藍海「創造需求」的超前佈署思維,仍然非常值得借鑒。以上幾點分析供
大家參考,文末附上本劇幾位主人翁的高清劇照,我們下次再見啦。
https://i.imgur.com/y9Io5a8.jpg
https://i.imgur.com/NEzxv2W.jpg
https://i.imgur.com/a7RHgjq.jpg
https://i.imgur.com/snhk7z0.jpg
https://i.imgur.com/lgsV7ay.jpg
https://i.imgur.com/1PzSmrE.jpg
心得:這篇推薦文從幕後工作人員的背景來分析請回答和機智系列,算是比較特別的。還
沒入坑的版友可以參考看看
--
Tags:
韓劇
All Comments

By Ophelia
at 2020-05-05T15:06
at 2020-05-05T15:06

By Gilbert
at 2020-05-06T14:11
at 2020-05-06T14:11

By Joe
at 2020-05-06T18:12
at 2020-05-06T18:12

By Annie
at 2020-05-09T18:29
at 2020-05-09T18:29

By Ula
at 2020-05-13T01:44
at 2020-05-13T01:44

By Carol
at 2020-05-14T14:29
at 2020-05-14T14:29

By Daniel
at 2020-05-16T02:13
at 2020-05-16T02:13

By Bennie
at 2020-05-17T18:13
at 2020-05-17T18:13

By Adele
at 2020-05-20T08:14
at 2020-05-20T08:14

By Jessica
at 2020-05-23T00:30
at 2020-05-23T00:30

By Annie
at 2020-05-23T09:26
at 2020-05-23T09:26

By Wallis
at 2020-05-25T14:36
at 2020-05-25T14:36

By Hamiltion
at 2020-05-28T19:38
at 2020-05-28T19:38

By Megan
at 2020-06-02T17:26
at 2020-06-02T17:26

By Xanthe
at 2020-06-07T05:24
at 2020-06-07T05:24

By Charlotte
at 2020-06-10T18:26
at 2020-06-10T18:26

By Heather
at 2020-06-12T07:36
at 2020-06-12T07:36

By Michael
at 2020-06-16T16:12
at 2020-06-16T16:12

By Ula
at 2020-06-17T23:44
at 2020-06-17T23:44

By Ethan
at 2020-06-20T09:49
at 2020-06-20T09:49

By Hardy
at 2020-06-22T22:10
at 2020-06-22T22:10

By Agatha
at 2020-06-23T07:12
at 2020-06-23T07:12

By Charlotte
at 2020-06-24T03:14
at 2020-06-24T03:14

By Quanna
at 2020-06-28T21:22
at 2020-06-28T21:22

By Jake
at 2020-07-01T17:49
at 2020-07-01T17:49

By Mason
at 2020-07-03T19:52
at 2020-07-03T19:52

By Candice
at 2020-07-07T22:01
at 2020-07-07T22:01

By Rebecca
at 2020-07-11T01:35
at 2020-07-11T01:35

By Liam
at 2020-07-11T05:27
at 2020-07-11T05:27

By Isabella
at 2020-07-13T15:24
at 2020-07-13T15:24

By Ula
at 2020-07-18T13:11
at 2020-07-18T13:11

By Olga
at 2020-07-22T06:27
at 2020-07-22T06:27

By Gary
at 2020-07-22T11:08
at 2020-07-22T11:08

By Susan
at 2020-07-23T02:55
at 2020-07-23T02:55

By Odelette
at 2020-07-28T02:50
at 2020-07-28T02:50

By Connor
at 2020-07-31T08:02
at 2020-07-31T08:02

By Una
at 2020-08-02T03:59
at 2020-08-02T03:59

By Rachel
at 2020-08-04T13:43
at 2020-08-04T13:43

By Kama
at 2020-08-05T07:39
at 2020-08-05T07:39

By Daniel
at 2020-08-09T14:41
at 2020-08-09T14:41

By Jake
at 2020-08-10T14:23
at 2020-08-10T14:23

By Daniel
at 2020-08-10T23:29
at 2020-08-10T23:29

By Edith
at 2020-08-15T20:17
at 2020-08-15T20:17

By Elma
at 2020-08-20T03:16
at 2020-08-20T03:16

By Oscar
at 2020-08-24T13:30
at 2020-08-24T13:30

By Lily
at 2020-08-26T06:05
at 2020-08-26T06:05

By Mia
at 2020-08-29T09:58
at 2020-08-29T09:58

By Lydia
at 2020-08-30T14:16
at 2020-08-30T14:16

By Lauren
at 2020-09-03T23:35
at 2020-09-03T23:35

By Heather
at 2020-09-05T23:38
at 2020-09-05T23:38

By Queena
at 2020-09-08T04:02
at 2020-09-08T04:02

By Charlotte
at 2020-09-13T03:05
at 2020-09-13T03:05

By Suhail Hany
at 2020-09-17T12:32
at 2020-09-17T12:32

By Ethan
at 2020-09-19T06:10
at 2020-09-19T06:10

By Una
at 2020-09-21T10:43
at 2020-09-21T10:43

By Annie
at 2020-09-24T12:43
at 2020-09-24T12:43

By Agatha
at 2020-09-28T22:59
at 2020-09-28T22:59

By Jack
at 2020-10-02T21:11
at 2020-10-02T21:11

By James
at 2020-10-06T11:59
at 2020-10-06T11:59

By Kelly
at 2020-10-09T06:44
at 2020-10-09T06:44

By Xanthe
at 2020-10-12T21:19
at 2020-10-12T21:19
Related Posts
第56屆大鐘賞 6/3舉行

By George
at 2020-05-01T13:42
at 2020-05-01T13:42
5月難以發文討論之「閒聊區」

By Tracy
at 2020-05-01T13:14
at 2020-05-01T13:14
第56屆百想藝術大賞 6/5舉行

By Quintina
at 2020-05-01T09:16
at 2020-05-01T09:16
天氣好的話,我會去找你 (不專業心得分享

By Dora
at 2020-05-01T00:37
at 2020-05-01T00:37
那個男人的記憶法 EP23-24

By Skylar Davis
at 2020-04-30T23:04
at 2020-04-30T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