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改編」與「日劇拍電影」的看法? - 日本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7-09-21T12:50

Table of Contents

相信大家一定有注意到日影中常有「改編」與「日劇延伸電影版」這兩種現象

而這兩種現象經常成為網友批評日本電影的理由


首先是「改編」的部份

像是漫畫改編、小說改編、電玩改編、真人真事改編等等,在近幾年來的確相當盛行

我在板上整理歷年「日本電影台壓DVD列表」時

若知道某某電影有原著,通常會特別標註「XXX原作」的字樣

如果大家在那系列文章中以「原作」為關鍵字下去搜尋

可能會發現改編作的數量比想像中還多

(當然,因為是台壓DVD列表,所以也不排除「改編作引進台灣的機率偏高」的可能性)

那有些人就認為改編盛行是個壞現象,代表日本電影出現劇本荒和人才荒

或者是製作方趨於保守,只敢站在原著已有知名度和口碑的基礎上打安全牌


再來是從日劇延伸的日本電影

我經常看到有網友批評日影缺乏所謂「電影的格局」,他們說日影總是拍得像電視劇

也有人批評日劇拍延伸電影是製作方的心態太保守

請問大家,你們如何看待「改編」與「日劇延伸電影」的風潮?

你們會認為「改編」與「日劇延伸電影」代表日本電影不行了嗎?


我先說我自己的看法,我個人特別關注「原著改編電影」這一塊

但漫改看得比較少,主要專攻小說或書籍改編的電影

對我而言,改拍不是壞事,改拍盛行不會讓我想幹譙,只有拍壞了我才會幹譙

若能力可及,我會盡量原作和電影都看,比較兩種版本的異同對我來說是樂趣

我自己最喜歡的日本導演中村義洋本身就是改編高手,他絕大部分的執導作都是改編作

我認為日影多些原創劇本很好,但若能改編出好的劇本,那也是一種才華和本事

近幾年改拍成功的日影越來越多,我對此持樂觀態度,不認為日本電影已經走到末路

「日劇延伸電影」也是一樣,如果拍得好看,觀眾哪會幹譙?

日劇《空中急診英雄》要拍電影版但是被唱衰,根本的原因在於它第三季已經口碑不佳

《SPEC》後來改拍了幾部電影都被罵,原因也是出在電影本身就是比日劇差

像《ST》拍電影版為什麼沒被罵?因為它電影版拍得好看呀!

《詐欺遊戲》拍電影版時只有《再生》被嫌棄女主角不是戶田而已

最終回電影版的伊甸園遊戲就沒見到什麼負評,而且這故事還是原著漫畫中沒有的!


改編作也是,像漫改《進擊的巨人》那種評價不好的當然有,

可是明明也有《死亡筆記本》《宇宙兄弟》《爆漫王》《寄生獸》《神劍闖江湖》

《阿娜答有點blue》《不道德的祕密》《賭博默示錄》《自虐之詩》這些好看的作品

小說改編作像《渴望》那麼黑那麼不舒服的是有,

但是同導演的《告白》就好很多,其他像《死神的精準度》《重力小丑》《編舟》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圖書館戰爭》《布丁武士》《蚱蜢》《神的病歷簿》都很好

最近看了一部《不老交響夢》好好看,也是改編自小說,可惜小說目前還沒中譯本

即使是拍出《惡之教典》這種爛片的三池崇史,也有《逆轉裁判》這種成功電玩改編

我沒玩電玩,但後來看了動畫版,還是覺得電影劇本編得比較好看

真人真事改編的有《墊底辣妹》《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遺體》等等

看過這些之後,我不覺得日本電影有像人家說的那麼不堪。


不知各位對「改編」盛行和「日劇延伸電影」看法如何?

還是其實只有我對日本電影自我感覺良好?


--
Tags: 日本

All Comments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7-09-23T14:33
改編盛行中外皆然,因市場考量(原作迷)與創意來源所致。
同意拍得好即可。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17-09-25T07:17
其實除了電視劇延至電影,近年還流行電影映前或同期播劇。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7-09-26T19:54
兩者屬於不同的載體,篇幅和敘事語言(畫面、分鏡)不同。
主要是看故事適合哪種長度與畫面。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7-09-27T22:31
不過有些題材我覺得拍成能達到相同時長的特別劇即可。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7-09-29T18:54
有些題材拍成大銀幕的電影才過癮,所以仍有必要。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7-10-03T13:33
至於映前或同期播出的延伸電視劇可發揮前傳背景知識之效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17-10-04T07:44
不覺得日影拍得像電視劇,拍法不同。從ST真的看得出來。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7-10-05T16:08
至於日影小品的音畫「節奏」更是獨樹一格。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7-10-06T05:16
日影小品慢活氣氛很劇場式,日劇因篇幅短分鏡一般都偏短。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7-10-07T20:38
篇幅(時長與集數)較長的韓劇、臺劇、陸劇則常見細說慢講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7-10-08T04:38
日劇能細說慢講的大概就是晨間劇和大河劇這種長篇幅的類型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7-10-11T21:52
其他週播劇無法細說慢講,有些大格局的故事就需拍成電影。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7-10-15T21:00
電影映前播劇有帝一之國 銀魂 哥哥太愛我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7-10-19T21:16
逆轉的動畫很糞不準啊wwww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7-10-22T23:40
三池比較好評的是漂丿男子漢吧 逆轉我也沒聽過好評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7-10-23T03:26
我是逆轉遊戲的粉絲 老實說我覺得電影拍得不太OK…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7-10-24T12:58
好看的話 原創 改編根本沒差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7-10-25T07:39
原PO大大列的「真人真事改編」其實也是傳記或報導改編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7-10-26T12:20
我想可能是因為日本,出版業很蓬勃的關係吧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7-10-26T19:08
改編的範圍太廣了。世界都常見,日本可改編的材料也多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7-10-29T07:31
但網友批評的,卻是很小範圍內的東西。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7-10-31T21:22
我想,批評的對象不是「改編」本身,而是一個現象。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17-11-05T13:53
這個現象,或者比「改編」範圍更大、或者更小...
總之,不完全相等。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7-11-06T10:53
回到標題說的,個人的看法……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7-11-10T16:27
比如我最喜歡的松山研一XD的電影,整個看過去,很少有
非改編的作品。但是所謂改編的作品之間,種類變化很多
。而且,電影和原作的改變常常很大……比如,《革命青
春》《聖之青春》這類真實成分的作品,脫離原作也頗多
,卻不另外使用「朝霞自衛官事件」或「村山聖」的標題
,讓人猜想改編可能一種業務上的需要,而創作者在這之
上的創意發揮也很有趣。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7-11-15T16:02
不過同時原作對於電影來說,是養分,也是創作的軌跡。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7-11-18T08:15
就上述兩作來說,原作相對比較有情懷,電影則是相對冷
靜。雖然可能是向井康介的風格的緣故……但我想也是由
於在原作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緣故。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17-11-20T08:25
可能是,原創電影本身需要創造號召力和吸引力,但改編
電影則是一種對話。在吸引力方面缺少,但是在豐富性來
說可能會增加。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7-11-24T02:17
我猜想,二次創作和對話,可能來自日本文學傳統。(對
應和歌中的本歌取和對歌。雖然其實只是裝懂XD)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7-11-25T20:50
所謂的大片的市場已經被好萊塢占的差不多了,改編也好、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7-11-27T06:22
特定路線or題材也罷,各國電影工業都是需要面對如何避開
好萊塢鋒芒的問題的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7-11-27T09:12
嗯,應該叫做non-fictuon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7-12-01T03:22
嗯,《革命青春》,網路上也有譯為《昔日的我》,原文
的原文(?)是「My Back Page」。後來又有一本叫做「革
命青春」的書,但不是電影原作,雖然算是相關題材……
蠻好玩的XD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7-12-02T04:43
不過,我覺得應該也有銷量之外的因素。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7-12-04T16:17
比如《送行者》,受到《納棺夫日記》的啟發,但後來原
著作者不同意使用書名。即使切斷名稱上的連結,書本來
就是電影的靈感來源,在某些題材上也能得到原作者的背
書。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7-12-04T19:54
而像《聖之青春》是由角川出品的,我認為依照角川的經
營模式,就是會讓電影和書一起行銷,無論實際上的效益
如何……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7-12-05T23:04
個人的猜想是,相較於日本電影產業,日本出版業似乎更
成熟,本身題材也十分豐富……所以形成一種出版業帶動
電影製作的情形。從德間、角川先後買下大映,可以看出
出版業者的實力與企圖心。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7-12-09T05:46
應該說日本有特別劇這種東西,加上很多日影其實格局看
起來不大,所以會有特別劇跟電影界線模糊不清的地方,
真的很多日影偏向小品的感覺。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17-12-09T23:35
如果不清楚,去多看看致力仿傚好萊塢的韓國電影界,目
前亞洲電影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也是電影工業最純熟的地
區。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7-12-11T03:28
或者是後頭追上的泰國電影界,日本電影真的是不太行,
這點連他們自己人也有批判文章出現。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7-12-11T15:15
說到泰國,我在雜誌上看過一位老人家叫做鈴木敏夫的,
呼籲想拍電影的日本人要去泰國呢XD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7-12-16T05:35
他說,日本電影衰退是經濟發展的正常現象,因為已經不
是大眾消費的時代了(?)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7-12-18T02:52
送行者那個,我是看維基寫的XD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7-12-22T07:16
不過,說到日劇延伸,我就真的不太感興趣……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7-12-25T16:02
老話重提:日劇篇幅短小,比臺、韓、陸劇都好追太多。:p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7-12-29T05:17
要讓我追臺韓陸劇才是需要極大動力,整體而言較常看日劇。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7-12-31T03:12
日影是租借影碟或買影展票居多。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7-12-31T08:21
鈴木先生說,就像歐洲辦三大影展,但若問德義法本身電
影近年也沒有那麼大的光芒……看不出他具體是要說哪方
面,不過我覺得品質跟票房未必能夠完全切開。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7-12-31T20:51
我看日劇的主要動力是家人。相對來說,日影就是比較個
人的東西。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8-01-02T15:02
如果都是小品,對於電影跟電視的界線到底區別在哪裡呢
?!所以一般被認為是日影衰退的關鍵點在這邊,難道不
能是所謂大格局大場面的嗎?欠缺進步的動力。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8-01-07T11:55
韓國電影工藝純熟也就算了,近年一向被詬病的韓劇也越
來越多用電影規格拍攝的電視劇,題材也不是那樣情愛,
某些方面真的日本快趕不上了。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8-01-09T19:41
原PO應該去看看韓影《屍速列車》或者像是泰影《模犯生
》應該就能明白什麼。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8-01-10T18:10
就是大場面×大格局×大銀幕這樣的多重享受,花張電影
票錢想要去電影院所獲得的是什麼,如果是小品在電視上
看看不就得了。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8-01-12T06:12
日影的大場面大格局真的都不怎樣,《屍速》也只是韓國
電影基本盤,甚至能有更厲害的作品出現;《模犯生》把
單單學生作弊拉高到跨國合作格局就叫人不禁拍案叫絕,
層次拉高很多。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8-01-14T16:02
上述的地方在拍攝像好萊塢這樣的規模水準以外,也還是
保有本國特色,所以不能說像是好萊塢就沒有本國特色這
樣。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8-01-15T15:59
確實是,跟電影院的體驗有關呢……像我很少去電影院,
偶爾去電影院,體驗比較深刻的好像只有1408這種受困類
型的恐怖片。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8-01-19T23:32
日影的話……反而映後座談印象比較深XD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8-01-22T02:45
但認真說起來,好萊塢也不是只有「大格局」的電影,美
國也不是只有好萊塢……小格局的電影其實很多,好萊塢
大片反而是特例。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8-01-26T06:44
都是小品,電影跟電視的區別在哪裡……很有趣,反過來
說,我覺得日本有的特別劇還真的比電影還大格局耶XD (
如果我對大格局的理解正確的話)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8-01-29T16:45
其實有一部份人的論調是以是否使用高規格器材、拍攝與後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8-01-30T12:53
製技術完成電影作品,是否有符合需要使用大螢幕、高級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8-02-03T06:15
音效設備呈現的必要性,而日本有很多作品是即使放在小螢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8-02-04T22:31
幕呈現也不影響觀影體驗。好萊塢的片廠制分攤使用器材的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02-08T10:14
成本,加上語言與價值觀通行全球。很難複製或學習,台灣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8-02-12T07:26
或日韓都有差不多的問題。但日本恐怕更難突破的是禁忌話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8-02-16T07:43
題,看過很多人覺得日影都太溫和,沒有「刺激感」,恐怕
也是分析點之一。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8-02-18T15:51
嗯,原來也有器材上的差異啊……不過,小螢幕不影響觀
影體驗,另一方面來說也是一種優點吧。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8-02-20T16:02
不過,禁忌話題又是什麼呢?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8-02-21T12:18
我倒是覺得,溫和感不是來自題材,而是表現的面向和表
現手法……不管採用什麼題材,會回歸到感受層面,而不
是批判的層面,所以偏離了人們對議題的期待。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8-02-25T23:31
就像《當他們認真編織時》,比起批評社會的不包容,最
後反而看到的是,如何消化不被包容的情緒、如何去包容
其他受苦的人類……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8-02-26T17:57
如果說到我最喜歡的松山研一XD,他在電影《革命青春》
和特別劇《奧運會的贖金》的角色都是以恐怖手段對抗政
府的年輕人,但兩部戲整體來說有很大差異。《革命青春
》是真實事件但電影又更加強革命青年漫無目的的虛無,
而《奧運會贖金》是虛構小說改編但內容則是渲染勞工權
益和城鄉差距是革命青年的動機。雖然《奧運會贖金》的
陽春炸彈多少還是有點雷聲大雨點小,但我猜想可能會比
又悶又不熱血的《革命青春》更受歡迎。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18-03-02T11:19
雖然觀察到這個單一個案……不過實際上我不能解釋其中
的差別XD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8-03-05T01:18
因為我比較知道的只有跟松山研一有關的,所以拉里拉雜
講了這些XD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8-03-08T06:05
至於小品……我今天看了一部電影叫做《西野的戀愛與冒
險》,我不相信有電視小品可以做到這麼無聊。如果是電
視劇的話我早就轉台了XDD 但是看到最後我感覺這一切無
聊都是為了最後女孩臉部特寫的鏡頭而生……這就是小品
電影的感覺。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8-03-10T06:28
就像是詩,會對每一個斷句和用字都斤斤計較。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18-03-12T11:31
其實松山電視特別劇的二戰青年系列(?)也蠻奇妙的。如
果要我猜,可能是因為NHK、朝日、TBS這些電視台有反日
傾向(根據是日本Yahoo知識XD),尤其是朝日有共產傾向
,所以才會製作出《奧運會贖金》XDD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8-03-13T18:50
不過,日本電影界,韓國/朝鮮人也蠻多的。一些韓/朝裔
導演,也確實讓人感覺比較控訴性……但是李相日在《怒
》的表現,我是真的不太喜歡。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8-03-14T03:50
刺激性的畫面很多,但缺少了原作感受性的層面...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8-03-17T15:07
但是我還蠻喜歡崔洋一的《忍者戰場》讓主角喊出:「看
!是血!我們都是人都一樣會流血的!」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8-03-18T15:44
關於日本電影的困境 推薦《山田孝之的坎城影展》有滿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8-03-20T10:35
犀利的批評
電影和電視的區隔,記得導演王小棣曾自我定義過,她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8-03-25T06:25
會在電視上做比較大眾和富有教育意義的東西,至於電
影,她想怎麼拍就會怎麼拍,如果延伸她的說法來看,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8-03-27T18:40
電影應該是比電視更具實驗性的載具吧,「相對」可以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8-03-31T23:21
選擇群眾,不過的確也存在一些模糊地帶就是了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8-04-05T06:31
可以請問原PO看日影是使用哪種影音平台嗎?XD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8-04-05T10:10
嗯嗯!我也覺得,電視劇是面向大眾的,而電影是個人的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8-04-06T12:54
但矛盾的是看電視是在個人空間,看電影卻是在公共空間
所以我覺得,在家裡看電影是最棒的~~~~~~~~~~~~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8-04-07T18:24
雖然不是原PO,但是想聊XD 我現在是用MyVideo,可以投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8-04-12T14:01
放chromecast。可是投放技術不太穩跟Netflix比還是稍差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8-04-15T21:08
但是片單還蠻齊全的~~~~~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8-04-16T21:23
回頭說到,導演對電影有實驗性的期待...但不得不說,電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8-04-19T18:25
影還是大眾的、收入還是來自票房的。這本身不是矛盾嗎?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8-04-22T03:32
然後,也是有導演並不抱持這樣的期待,想拍攝面向大眾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8-04-26T13:25
的電影。但是這種路線,反而有種比不上電視劇的感覺。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8-04-27T00:05
謝謝a大分享,我的確在找片單比較齊全的影音平台XD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8-05-01T08:12
不過我的主要考量是chromecast,所以其他的沒有比較過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8-05-04T07:50
MyVideo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導演跟演員搜尋起來也很方便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8-05-08T21:38
像是MOD之類的我就沒有比較過了。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18-05-12T16:34
不過比起投放,看DVD還是比較穩定...只是如果買到那種
壞掉的片子,看到一半看不完,也是很討厭。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8-05-13T16:29
但是影音平台,不是經典片就是五年內的片,這個範圍外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8-05-14T10:37
的電影,還是只能找DVD或者OXOX。可是五年以上的DVD常
常只剩下二手,就有可能買到壞掉的> <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8-05-15T21:21
像是我有一部《劍岳點之記》就完全不知道最後怎麼了XD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8-05-19T15:15
也許別的平台上有,或者哪天突然又冒出來...都是看運氣
抱歉我又扯太遠了...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8-05-22T11:13
也許,「改編」和「日劇拍電影」是日本電影面向大眾的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8-05-24T02:03
一個手段?雖然「改編」並不是近年才有的,但是漫改...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8-05-27T22:43
比如說,記憶中的《死亡筆記本》或者《NANA》這些電影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8-06-01T03:48
2006年,正好也是日本本土票房邦畫超越洋畫的時間點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8-06-05T21:48
雖然說這也可能只是我身為松山粉絲的自我感覺良好XD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8-06-06T03:43
不過我其實相信,漫改對日本電影來說是一件好事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8-06-07T19:38
在以漫改角色揚名的松山的演藝軌跡上,讓我看到日本電
影跨越大眾和小眾的可能性......抱歉,我又扯遠了XDD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8-06-12T09:46
《大搜查線》的電影則是長年霸佔日本真人電影票房最高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8-06-14T13:37
雖然我沒看過那部,不予置評...不過個人還是蠻期待織田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8-06-16T13:21
裕二在電影界的新一步(?)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8-06-18T09:15
活屍或變種人等異類皆屬隱喻或象徵,推薦殭屍哪有這麼帥。
很多殭屍電影都很感人的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8-06-22T22:13
小品電影除了看演員、聽音樂、還可以看構圖和分鏡。
有些訊息或美感就是透過畫面傳達的。例如蔡明亮節奏超慢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8-06-26T22:03
那是因為他希望觀眾放慢速度、靜靜體會畫面中的故事。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8-06-27T18:41
他那種就像用大銀幕在看畫展,用小螢幕反而不適合。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8-07-02T09:42
我覺得接受過蔡明亮的洗禮後,其他電影的慢根本不算慢了。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8-07-02T14:02
臺灣的單元劇或迷你劇集確實精緻啊,這路線也挺好的。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8-07-04T03:43
跨國合作我目前很期待空海(妖貓傳),參閱電影板所發文。
有日本原作的扎實故事、有日本的美術設計和中國的大場景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8-07-05T15:25
總之,故事有層次才是大格局,只有場面大只能算大規模。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8-07-07T07:54
那種有文化底蘊的故事情節搭配美如畫的場景才是最佳解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8-07-07T13:31
小品只要夠有層次有深度也能成為大格局的小巨人(錯棚)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8-07-09T17:16
白兔玩偶電影很可愛,漫畫原著更驚人。XD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8-07-12T21:22
然後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本來就是各有價值,都應該存在。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8-07-13T10:15
行銷票房的策略也不同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8-07-16T11:38
我希望五年後白兔玩偶拍續集XDDDDDDDDD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8-07-21T04:54
等愛菜成年,松研就更加大叔了。XD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8-07-22T13:54
問題是世界上到底有沒有人有興趣找原班人馬拍這個續集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8-07-25T17:43
完全不能預測啊............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8-07-28T14:08
說到白兔玩偶,我也算是喜歡的。不過不像一般認為的溫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8-07-28T19:30
馨。我覺得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女孩髒掉的襪子...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18-07-30T13:42
還有龍膽花的紫色。Sabu導演給我最強烈的印象就是顏色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8-08-01T09:57
還有一幕也很讚,就是凜做飯糰的那一幕
再來就是前後呼應。第一幕親戚都說,大吉長得像外公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8-08-02T06:08
最後......咦,算是有雷嗎。有雷請注意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8-08-05T05:45
總之最後凜說大吉就是大吉。我覺得是有某種含意的。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8-08-07T08:04
我覺得,重視畫面構圖、長鏡頭的動態、還有兩小時故事
的脈絡完整性,對我來說就是電影的感覺。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8-08-10T16:57
其實維基百科的「アニメ・漫画の実写映画化作品一覧」
所列出的,從1920年代就有漫改電影了呢XD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8-08-15T16:06
查到有文章說,日本本來對漫改不是那麼重視的,到1990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8-08-19T05:54
年代,釣魚迷日記的風靡和新導演的作品獲得原作迷認同
然後是,好萊塢也開始重視漫改。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8-08-21T13:55
而日本漫改興盛,則是因為大搜查線的熱賣,日本電影開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8-08-22T06:25
始有希望的關係。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8-08-25T21:51
如果回頭看90年代的日片,幾乎完全覆沒...也許1998年大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8-08-28T07:54
搜查線,就像是海角七號一樣,是日影希望的燈塔啊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8-08-31T16:17
可能就是因為大搜查線,角川春樹才跑回來弄男人的大和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8-09-04T07:26
號還有成吉思汗等片。所以翻拍椿三十郎才找來織田裕二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8-09-06T18:01
不對,角川春樹是因為被抓去關,2004年才出來的關係...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8-09-06T20:12
不然,1990年天與地也是五十億呢...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18-09-10T15:01
補充說明,是說90年代真人電影的票房覆沒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18-09-13T18:46
感覺跟泡沫經濟有關。但1990的天與地,是92億啊。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8-09-15T13:02
從天與地,到大搜查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18-09-18T01:04
總之,大搜查線背了壞掉的罪名,但也可說是重塑的功臣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8-09-21T23:45
1988年的《敦煌》,看起來也是非常不錯的大製作賣座片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18-09-24T06:36
果然還是泡沫經濟吧。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8-09-24T22:53
2005年角川春復活後,也就只有跟敦煌的佐藤純彌攜手的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8-09-28T21:01
男人們的大和號票房稍微成功而已...始終還是迎不來下一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8-09-30T00:17
個大製作時代。雖然弟弟角川歷彥籌拍了妖貓傳,但是不
不曉得會做出什麼效果?對日本本土的影響力如何?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8-10-01T15:05
不過,像2010年之後的《永遠的0》《正宗哥吉拉》不足在
哪呢?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8-10-04T17:00
是因為政府的角色太重嗎?太多現實面,不那麼有娛樂性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8-10-08T05:39
沒有角川春樹這種瘋子,大概不會再有人花30億拍蒙古人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8-10-11T19:06
一查才發現2005年的新聞,角川春樹打算跟中影合作,在
台灣出外景拍三國志?整個很問號啦XDDDD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8-10-15T02:15
臺灣其實有能力搭景的,李安的Pi、侯孝賢的聶隱娘。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8-10-17T10:09
只是妖貓傳是長安城等級的,那種規模在地大的中國好辦事。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8-10-17T19:26
三國景同理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8-10-21T14:01
主要是新聞標題太狂,說需要戰馬1000匹目前只備了200
……不曉得台灣有能讓一千匹馬奔跑的外景嗎?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8-10-22T21:24
在問「改編」和「日劇拍電影」是好是壞之前,似乎要先
問日本影史曾有角川春樹這號人物究竟是幸或不幸XDD 賣
書兼賣電影這套就是他搞出來的吧。70、80年代風靡一時
。他2005年復出的失敗,不知道是不是吸毒傷了神經……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8-10-23T19:15
畢竟是我松山男神的恩師,其實默默相信他是天才XD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8-10-25T07:35
莫再提大搜 被富士成功一次 後面3-Final完全是靠粉絲愛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8-10-28T12:52
神奇的是人物延伸外傳比本傳更好看 況且大搜也不算改編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18-11-01T07:46
它原本就固定春秋兩季SP 延伸作品已經廣到連粉絲要收完
都要費很多功夫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8-11-04T05:59
原凶應該說是富士吧 雖然大搜2時龜山還沒當社長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8-11-06T17:35
大搜2的成功是蠻多因素綜合起來的 難以複製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8-11-11T09:54
真的不太了解大搜查線呢……不過從數據的趨勢看來,大
搜查線就像是敲響了2000年後半開始蓬勃起來的日本商業
電影的第一炮。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8-11-14T20:36
我對構圖的技術層面也不了解,只是憑感覺XD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8-11-17T20:04
故事與技術支持藝術,獨特氣氛與整體觀感就是這麼來的。
那種很虛或很謎的片不是故事有缺陷就是技術有瑕疵。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8-11-20T21:06
我的守備範圍,其實是六零年代XDD 其實那個年代就很流
行「歌謠電影」,賣歌順便賣電影。七零年代是「寅次郎
」。八零年代,似乎是「偶像電影」?也許「漫改電影」
、「日劇電影」只是一脈相承而已。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8-11-20T23:11
我也是憑直觀感受而已。另外我會注意人物聲演與背景配樂。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8-11-22T09:39
抱歉亂拉寅次郎進來……不過這也是很經典的IP呢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8-11-25T03:50
然後角川春樹,不要看他導演的,要看他製作的。《魔戒
轉生》《里見八犬傳》都很知名……我媽都有聽過。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8-11-26T00:43
還有《犬神家一族》《蒲田行進曲》等等……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8-11-28T10:12
雖然我也只看過《里見八犬傳》,覺得很神奇,很像電玩
RPG XD
打錯,是魔界轉生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8-12-02T04:10
裡面有幾部是有2000年後的翻拍版的,可說半隻腳踩進L
大守備範圍啦XDD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8-12-05T23:35
幫幫我愛神是李康生編導演,風格不同。
蔡明亮的風格要看蔡編導的劇情長片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8-12-06T11:44
http://nendai-ryuukou.com/1960/movie1.html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8-12-11T06:25
這個榜單好,想了解日本商業電影可以參考,了解一下歷
史趨勢~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8-12-11T14:17
雖然我以為六零年代歌謠電影很流行……不過榜單上認識
的只有《絕唱》而已。囧。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8-12-13T03:05
不過《凝視著愛與死》也有唱歌。這個片段一直讓我雞皮
疙瘩:
https://youtu.be/lhQJHOdDrmQ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8-12-13T06:43
抱歉我又扯太遠了……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8-12-17T08:27
我覺得,有另一派人貴古賤今,懷念黑澤明賣座又能得獎
的時代,可能是因為沒有把以前雜七雜八的商業片一起考
慮進去……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8-12-21T13:36
我相信現在大部分的電影比那些打歌片好看(雖然實際上
只看過一兩部XD)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8-12-21T18:13
歌謠電影,真的完整看完的只有這部: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8-12-25T20:09
https://youtu.be/b-mAwkeYosI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8-12-29T09:40
片名就是歌名,歌手演出一角,而且演一演就會開始唱歌
……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8-12-30T15:45
總之,電影是很多元的嘛。不知道為什麼,提起電影想到
的不是商業大片就是藝術片。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9-01-04T12:52
若認真看畫面細節,是不會睡著啦,但建議白天精神好時看。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9-01-04T14:10
藝術電影、商業電影怎麼分...這個問題我也覺得好困難。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9-01-05T15:38
我想,電影本身就是電影,不一定存在這兩種區分。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9-01-08T20:42
從一種相對的角度來看,維基百科說在美國與商業片相對
的是獨立製片電影,在歐洲同樣地位的則是本土電影,也
就是跟「誰製作的」有關。另一方面又跟「在哪播映」有
關,藝術電影通常在藝術院線播映。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9-01-11T09:48
好吧,真的不太懂XD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9-01-14T16:43
我猜想,日本電影會讓人很難分的原因,一種可能是因為
真正的藝術電影我們海外不容易觀賞得到,另一種可能是
本身的界線本來就比較模糊。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9-01-18T11:41
我猜想,日本如果是東寶製作發行的電影,商業電影的成
分可能比較高。就院線來看,據說規模比較大。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9-01-19T06:39
最近才稍微了解到,東映的三百個螢幕,跟東寶的三百個
螢幕,是不一樣的……因為電影院的地段不同。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9-01-23T19:44
http://dorama.info/drama/d_box_office.php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9-01-27T11:26
↑從日偶劇場的週榜,各電影名稱下方有「東寶票房」「
角川票房」等等,也能看出差別……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9-01-29T16:29
不過,角川、東映雖然不如東寶、華納,但是跟真的藝術
院線應該還是不一樣的。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9-01-31T09:10
上述幾部電影,就發行公司來看《愛的成人式》《海街日
記》是東寶,《紙之月》是松竹,《0.5mm》的「彩??」
就真的沒聽過了……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9-02-03T05:15
打不出來,是「AYA PRO」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9-02-06T04:26
因為現在日本片廠本身也不太製作,都是組成什麼委員會
之類的,比較看不出製作的成員……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9-02-07T15:35
另一個關鍵詞可能是PIA吧……一個知名的影展,但我不
太認識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2-10T09:45
雖然很有趣,但我也是一知半解,希望其他版友也加入聊
聊> <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19-02-10T14:01
發現了一個很恐怖XD的網站,資料超齊全!
https://entamedata.web.fc2.com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9-02-14T06:51
查到一些有趣的獨立電影,果然沒有台版DVD。目前比較
不解的是,不太能區別日本獨立製片電影和委員會製作小
公司發行的電影。而雖然是大公司像松竹、東映、角川、
日活,看到一些東寶之外的日片,還是會有不太一樣的感
覺……比如看到松竹的logo就有種懷舊重人情的氛圍。說
到DVD,不知道實際上台灣這邊是跟誰談的?配給、製作
,或者日方另有一個擁有DVD銷售權的公司?有點好奇耶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9-02-16T21:24
再來說說印象XD 看到東映的logo,我就想到大便(羞),
天啊都是《珍遊記》害的。不過據說以前東映的特色就是
男性的任俠電影,難怪這麼無節操。日活最近看的只有羅
曼系列……角川(繼承了大映),只是覺得鳳凰logo很華麗
啊。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19-02-19T06:11
不過,這幾家之外的……可能因為新的電影公司的名稱大
都有片假名,在我看起來都很像,所以不太能了解。XD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9-02-21T02:31
蚱蜢跟三分之一,我都沒看過呢。實際上不同發行公司的
電影真的有不同氣質之類的區別嗎?還是只是我的錯覺呢
?五六零年代因為片廠綁定導演演員,所以區別很明顯。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2-26T02:21
我在想,在五六零年代的條件可以期待同一個導演有同樣
的風格,但是現在,也許導演的風格也受到電影公司影響
呢。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9-02-28T11:43
研究了一下...日本電影產業分成三個環節,製作、配給、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9-03-03T10:11
興行。配給對應發行,興行對應電影院/院線。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9-03-05T09:53
舊時代(5、60年代)的五大社:東寶、東映、松竹、大映、
日活,都是包辦製作配給興行,上游到下游一條龍的模式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9-03-10T04:15
但經過70年代的寒冬,日活發展情色電影、大映破產轉手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9-03-14T06:03
給德間、角川書店,這兩家現在幾乎沒有所屬的電影院。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9-03-16T04:42
東寶在2003年買下了外資的連鎖戲院,整備TOHO系的戲院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9-03-19T05:38
全國有五十家。松竹的MOVIX則是二十多家。東映的T-Joy
並不是完全的子公司,加上直營的也是有二十多家。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9-03-21T19:01
當初都是縮減製作部門才得以繼續經營下去。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9-03-22T13:02
不過除了電影公司一條龍的電影院,另外還有”單館系”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9-03-22T19:46
跟"複合式影城",這些興行事業的分類。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19-03-24T20:52
很多稱為"單館系"的電影,其實比例上更多在"複合式影城
"放映。所以也有人認為,"單館系"這個名稱已經不合時代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9-03-26T19:48
"複合式影城"應該很類似威秀那樣子的,從商業大片到冷
門片都會上映,因為影廳很多的關係。這也使得原本的單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9-03-30T13:33
館系電影不用承擔那麼大的風險,就算票賣得少,收入可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9-04-02T07:00
以由影城分攤......當然東寶的戲院也不是只放東寶的電
影,但像是松竹的電影院如果開在東寶旁邊,就不會播東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9-04-04T10:28
寶的片。因為台灣大概只有中影吧,這種類型的電影院反
而比較不容易想像。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9-04-08T20:00
至於為什麼強調複合式影城,因為以前的電影院多半是一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9-04-13T10:52
個影廳,交替播放兩部片。不知道以前台灣是不是也是這
樣?這部分也是有點難想像。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9-04-17T12:02
抱歉,好像跟題目沒什麼關聯...只是一些心得的整理呃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9-04-17T21:36
簡單來說,日本相當於藝術片,可能就是所謂單館系的電
影吧...哈哈,繞了一大圈。(都是因為單館這麼名稱太匪
夷所思了...對我來說啦)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9-04-20T19:23
中文是說單廳或獨家院線上映喔,像真善美常放藝術片。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9-04-20T22:41
或是放小眾的片。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9-04-23T04:53
院線上映=商映、公映。若很多家就是聯映。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9-04-24T23:47
獨家(同一系統的電影院)也有可能多廳上映。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9-04-25T10:29
單廳是完全只有一個影廳,獨家有可能是那家單廳或多廳。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9-04-28T13:48
如果那些小眾片不是大公司行銷的,也可說是獨立發行。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9-05-03T01:18
影城指的是”シネマコンプレックス=cinema complex”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9-05-03T06:11
簡稱”シネコン”喔~是指擁有多個影廳的"site"
可能是日文的”映画館”有影廳的意思,所以現在電影院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9-05-07T21:41
在統計的時候,電影院的單位被稱為”サイト”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9-05-11T02:51
謝謝n大的回應喔~~~~~~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9-05-14T21:45
問題是,現在到底有多少電影是真的只有單廳呢?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9-05-16T18:07
還有,什麼樣的公司算是大公司呢?像是角川、日活、Asm
ik Ace這種呢?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19-05-17T03:02
據說是因為,現在シネコン變多,本來單館系的電影,也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9-05-20T06:37
可以在シネコン達到全國上映的規模。
シネコン是從90年代開始發達的樣子。起初有外資,包括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9-05-23T08:20
Virgin、Warner Bros,後來分別被東寶、Aeon買下。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9-05-25T22:08
而像是李鳳宇的cinequanon的《扶桑花女孩》賣得佳績又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9-05-29T21:41
獲好評,據說原本就是以商業化方向來製作的。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9-05-31T10:30
非大手製作發行,但也未必就不是商業片。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9-06-02T00:20
聖之青春,的確XD 就是那時候看到鳳凰的喔~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9-06-02T08:14
多廳的複合式影城能兼容大眾片和小眾片,挺好的。
單廳大概只剩參展片吧,僅參加電影節或影展的作品。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9-06-07T00:38
參展片屬於非商映作品,不一定會上院線或發行影碟。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9-06-10T13:10
日本票房計算影廳和人數挺好的,因為票價和物價根本不準。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9-06-11T14:49
得看上映規模與觀賞人次才準。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9-06-16T03:02
嗯嗯,但也是有全國大規模上映的參展片...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9-06-16T17:30
映畫館、劇場→theater/cinema→戲院、電影院、劇場、影廳
之所以可能指稱廣義的院也可能指稱狹義的廳是因為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9-06-20T17:39
看不太懂呢...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9-06-22T04:43
古早時代一家戲院只有一個廳,每檔只放映單部或輪映多部。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9-06-22T09:23
如今影城(cinema complex)為主,戲院以多廳為主。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9-06-23T00:55
是的,這個我了解~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9-06-26T00:24
我所謂的參展片是只參展而不商映的片,若會商映則屬通吃。
只是與您一起補充一些名詞而已,已知者自然已知。:)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9-06-27T09:46
不過電影節或影展本身的規模若夠大,場地多則有可能多廳。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9-06-29T02:21
只是,電影下檔之後,就不知道去哪裡查電影上映規模了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9-07-02T11:27
n大知不知道哪裡可以查得到這種資訊呢?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9-07-05T11:48
興行通信社出版的日刊興行通信(紙本)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9-07-06T12:57
批踢踢票房板本週轉貼文有廳數但無人次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9-07-11T06:44
映画.com 可查詢過去排行並附廳數但也無人次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19-07-13T16:39
http://eiga.com/ranking/archive/ 點選每週的トップ10
即可進入該週排名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9-07-15T20:20
能看到過去人次的應該只有官方刊物吧,收入來源之一。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9-07-19T20:42
勘誤:「每」週轉貼文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19-07-21T13:19
不過這只能看到前幾名的,且我只是想知道上映規模而已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9-07-25T07:33
沒進前十名的只能從官方刊物查出當時廳數和人次吧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9-07-28T15:27
因為這種詳盡數據是相關行業才會關注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9-07-31T14:36
我只是想知道,像是”戀愛植男”這樣的電影,會在怎樣
的戲院上映...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9-08-01T12:21
導演專訪內右下角的上映資訊恰巧列出在東京是哪些院線
www.outsideintokyo.jp/j/interview/yokohamasatoko
青森先上映、東京後上映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9-08-01T20:43
全國各地陸續上映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9-08-02T09:49
謝謝n大...雖然具體來說,還是不知道陸續是什麼情形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9-08-06T18:06
具體數據在業內刊物才有完整資訊咯。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8-09T18:07
ユーロスペース、シネカノン有楽町2丁目、シネマート新宿
至少知道是這三個院線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8-14T06:23
謝謝,我想了解到某個程度大概就夠了……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19-08-16T17:42
Eurospace這家,看起來不錯呢~雖然其他加看起來更有趣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117290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9-08-17T21:57
希望有機會進去坐坐~~

日本電影票房 09/16 ~ 09/18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7-09-21T00:32
※ 中譯以 台灣電影譯名 andgt; 原著譯名 andgt;andgt; 直譯 為順序 票房數據來源:KOFIC ╔════════════════════════════════════╗ ║週末動員人次排名 2017.09.16~2017.09.17 幣值:日圓 興行通信社 ║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日本開拍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7-09-20T12:34
※ [本文轉錄自 Nogizaka46 看板 #1PmU-w3d ] 作者: ATCTaiwan (ATCTaiwan) 看板: Nogizaka46 標題: [新聞]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日本開拍 時間: Wed Sep 20 12:33:59 2017 【新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日本開拍 ...

錦戸亮主演「羊之樹」特報公開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7-09-19T21:02
由錦戸亮主演之「羊之樹」特報今天公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PJWEVM_PrU 資料來源網址(必要):http://www.gooread.com/article/20123979127/ 原文: 電影「羊之樹」特報公開,錦戶亮飾演的政府職員與6名原殺人犯 ...

生田斗真&廣瀨鈴「老師」預告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17-09-18T22:41
在看別的影片才看到有這部,看起來好像還不錯~ 預告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2andamp;v=xkpEXPbWQ1I 資料來源網址(必要):https://is.gd/MGR4Pi 原文: 創作過《俏妞出招》、《青空吶喊》、《俺物 ...

不幹了!我開除了黑心公司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7-09-18T11:08
找出自己的工作價值──【不幹了!我開除了黑心公司】 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mingerkant/wretch/533715962 (內文同時提到日影【何者】、【愚行錄】、 【預告犯】,有稍微簡介劇情,及個人觀感, 但沒有提到結局,請斟酌閱讀)      這部片是跟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