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災難家 - 怪異又有錢的朋友 - 電影

By Mason
at 2018-01-20T22:27
at 2018-01-20T22:27
Table of Contents
The Disaster Artist 大災難家
2003年,一對有明星夢的朋友,互相激勵打氣,創造了自己的電影 The Room,
結果是場災難。雖然是部大爛片,但這部片卻意外成為某些影迷們的cult片經典。
(台北物語既視感)
主角之一 (babyface) 後來發行了一本書,書名就是 The Disaster Artist
內容在講述他與怪異男子Tommy的友情(?),以及拍攝 The Room 這部電影的過程。
結果這本書大賣!!!
神秘的Tommy說書中的內容只有40%是真的,但上Jimmy Kimmel live的時候又說電影
呈現了99.9%的他 (但電影是照著書改編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真是謎樣的男子
這部電影的可看之處,除了本身獵奇的故事之外 (怪咖勇闖好萊塢)
還可看Franco兄弟同場飆戲 (btw, 三兄弟都有出現在電影中,二弟在裡面也有客串一角)
美國喜劇圈的許多演員都共襄盛舉
Breaking Bad, Super Store, Brooklyn 99, Key & Peele
好朋友柴克艾佛隆也演了兩個角色 (但其實是一個)
對了,The Room 的主角 Tommy 跟 Greg 也有在大災難家電影中現身喔 XD
電影的一開始以類紀錄片的方式訪談多位好萊塢喜劇演員,問他們對03年這部電影的感想
。你可以看到演員正襟危坐地說The Room帶給他們表演上的啟發、想去觀摩現場的氛圍等
【關於電影與觀眾的關係】
電影用訪談手法開場很酷,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重製影片中,放入訪談,但這些看起來的
「真實」,其實就一個觀眾來說是無法驗證的,我們永遠不會知道那是不是真的,我們
只能感知導演如此安排的企圖,是要加強整部片的說服力,去讓我們相信,並且更快地
進入狀況;這樣的手法像是鬼片使用監視器畫面、厄夜叢林用V8晃來晃去,都是想讓觀眾
相信電影的真實。但大災難家還有個更有趣的部分,就是一開始訪問的就是演員,這些
喜劇演員在電影裡面的作用是什麼呢?剛剛聽到的是演員的真心話,還是這些都是腳本的
一部份呢?光是帶著這樣的疑惑,一開場就讓我觀影的趣味大大的提升。
這部電影的初期也有一些手搖畫面,以第一人視角拍攝,就像現在看直播的感覺,這些鏡
頭的安排跟拍攝的手法,都是在幫助觀眾去進入整個情境,去相信這個畫面和故事。
大災難家的觀影過程中,有幾幕帶給我一些觸發
1. 表演放不開的人想向奇怪的 Tommy 討教如何演戲 ->
無法跟女生溝通的男性尋求把妹達人、搭訕大師的建議
2. 夢想與堅持,okay與卓越
3. 原創性與模仿,以及人生態度
電影的末段放了幾個照著2003年原片摹臨的鏡頭,並且用左右對照的方式讓觀眾可以就
原片跟新拍做比較。在對比的過程中,你可以看到不同演員模仿能力的精準度,有的人
可以做到角度節奏這些技巧方面的一絲不苟,有的會在其中加入自己的一點生命跟改編。
但這個段落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關於原創性。一個原創的表演,不管後面的人再怎麼精準
的排練,再怎麼試圖模仿,但是那個原始的生命、意圖、氛圍是永遠無法複製的。因為時
間無法重複,所以每一次的表演,都是獨一無二的時刻。我們的人生也是,也許每天的
routine好像是一樣的,但是其實每一個瞬間、每一個事件都是獨特的,如果你帶著這樣
的意識過活,對生命的體驗一定會有很大的不同。
以上是我喜歡大災難家這部電影的幾個觀點,分享一下
也歡迎你來看看我的YouTube影評:https://youtu.be/QxFHGuG7v_o
peace.
--
FB: 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YT: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j1nn8e_vcR3TiuQKqTGvg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arc_orange/
--
2003年,一對有明星夢的朋友,互相激勵打氣,創造了自己的電影 The Room,
結果是場災難。雖然是部大爛片,但這部片卻意外成為某些影迷們的cult片經典。
(台北物語既視感)
主角之一 (babyface) 後來發行了一本書,書名就是 The Disaster Artist
內容在講述他與怪異男子Tommy的友情(?),以及拍攝 The Room 這部電影的過程。
結果這本書大賣!!!
神秘的Tommy說書中的內容只有40%是真的,但上Jimmy Kimmel live的時候又說電影
呈現了99.9%的他 (但電影是照著書改編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真是謎樣的男子
這部電影的可看之處,除了本身獵奇的故事之外 (怪咖勇闖好萊塢)
還可看Franco兄弟同場飆戲 (btw, 三兄弟都有出現在電影中,二弟在裡面也有客串一角)
美國喜劇圈的許多演員都共襄盛舉
Breaking Bad, Super Store, Brooklyn 99, Key & Peele
好朋友柴克艾佛隆也演了兩個角色 (但其實是一個)
對了,The Room 的主角 Tommy 跟 Greg 也有在大災難家電影中現身喔 XD
電影的一開始以類紀錄片的方式訪談多位好萊塢喜劇演員,問他們對03年這部電影的感想
。你可以看到演員正襟危坐地說The Room帶給他們表演上的啟發、想去觀摩現場的氛圍等
【關於電影與觀眾的關係】
電影用訪談手法開場很酷,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重製影片中,放入訪談,但這些看起來的
「真實」,其實就一個觀眾來說是無法驗證的,我們永遠不會知道那是不是真的,我們
只能感知導演如此安排的企圖,是要加強整部片的說服力,去讓我們相信,並且更快地
進入狀況;這樣的手法像是鬼片使用監視器畫面、厄夜叢林用V8晃來晃去,都是想讓觀眾
相信電影的真實。但大災難家還有個更有趣的部分,就是一開始訪問的就是演員,這些
喜劇演員在電影裡面的作用是什麼呢?剛剛聽到的是演員的真心話,還是這些都是腳本的
一部份呢?光是帶著這樣的疑惑,一開場就讓我觀影的趣味大大的提升。
這部電影的初期也有一些手搖畫面,以第一人視角拍攝,就像現在看直播的感覺,這些鏡
頭的安排跟拍攝的手法,都是在幫助觀眾去進入整個情境,去相信這個畫面和故事。
大災難家的觀影過程中,有幾幕帶給我一些觸發
1. 表演放不開的人想向奇怪的 Tommy 討教如何演戲 ->
無法跟女生溝通的男性尋求把妹達人、搭訕大師的建議
2. 夢想與堅持,okay與卓越
3. 原創性與模仿,以及人生態度
電影的末段放了幾個照著2003年原片摹臨的鏡頭,並且用左右對照的方式讓觀眾可以就
原片跟新拍做比較。在對比的過程中,你可以看到不同演員模仿能力的精準度,有的人
可以做到角度節奏這些技巧方面的一絲不苟,有的會在其中加入自己的一點生命跟改編。
但這個段落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關於原創性。一個原創的表演,不管後面的人再怎麼精準
的排練,再怎麼試圖模仿,但是那個原始的生命、意圖、氛圍是永遠無法複製的。因為時
間無法重複,所以每一次的表演,都是獨一無二的時刻。我們的人生也是,也許每天的
routine好像是一樣的,但是其實每一個瞬間、每一個事件都是獨特的,如果你帶著這樣
的意識過活,對生命的體驗一定會有很大的不同。
以上是我喜歡大災難家這部電影的幾個觀點,分享一下
也歡迎你來看看我的YouTube影評:https://youtu.be/QxFHGuG7v_o
peace.
--
FB: 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YT: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j1nn8e_vcR3TiuQKqTGvg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arc_orange/
--
All Comments

By Susan
at 2018-01-24T07:58
at 2018-01-24T07:58

By Ivy
at 2018-01-27T11:38
at 2018-01-27T11:38

By Charlotte
at 2018-01-28T17:10
at 2018-01-28T17:10

By Agnes
at 2018-01-31T04:34
at 2018-01-31T04:34

By Carol
at 2018-02-03T00:17
at 2018-02-03T00:17

By Enid
at 2018-02-07T03:27
at 2018-02-07T03:27

By Regina
at 2018-02-08T13:28
at 2018-02-08T13:28

By Zanna
at 2018-02-12T00:29
at 2018-02-12T00:29
Related Posts
《美力台灣3D》看見台灣的美 圈影人齊聚

By Emma
at 2018-01-20T22:19
at 2018-01-20T22:19
看完會疑神疑鬼的電影?

By Irma
at 2018-01-20T22:10
at 2018-01-20T22:10
季春奶奶(雷開始前會說)

By Gilbert
at 2018-01-20T22:05
at 2018-01-20T22:05
衛視電影台2100老炮兒

By Isabella
at 2018-01-20T21:41
at 2018-01-20T21:41
移動迷宮的一個問題

By Queena
at 2018-01-20T21:41
at 2018-01-20T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