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禮物-教養與長輩的期待 - 電影

By Ethan
at 2017-05-07T20:34
at 2017-05-07T20:34
Table of Contents
此故事理所當然地在脈絡裡試圖爬梳家有資優兒時,該如何處遇是較佳的方式,不過卻也
藉著祖母對孫女對女兒的期待,反映出普羅大眾對資優孩子的心態,但更深層的是,討論
了家人彼此間的羈絆是為了自己,出於愧疚,出於補償,還是真心為對方?!又或我們過
度被『應該』的句型限制住了彈性,忽略其他可能性!?別忘了,孩子是人,有個人的想
法,是的,我們理當教導他往正途邁進,但絕對不是全然滿足自己的物品。這是天才的禮
物。
(底下有雷)
起手便開門見山地告訴觀者,要資優生去上一些自已早就知道,並遠低於自己程度的課
程,是會讓他們感到無趣,甚至是不耐煩,進而產生些反社會行為的,於是之所以有資優
教育的提供,便是希望能夠滿足這些天賦聰穎的孩子們超過自己年紀的學識涵養。在這部
電影中,教師確實具備了覺察能力,學校也願意給予協助,唯身為監護人的舅舅卻只想
讓孩子擁有一般人的生活,為此故事正式拉開序幕。
當然還是在討論給資優生甚麼樣的教育最為合適,但在故事的發展中,個人覺得前述反而
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描繪家人間互相給予的期待如何影響彼此的關係,特別是長輩對晚輩
的。這有點讓我想起最近在台上映的《Dangal(我和我的冠軍女兒)》裡父親讓女兒練習
摔角的起心動念,儘管到後來,心態有些改變,不過初始,那望子成龍的執念卻與這部電
影的外婆,希望在數學領域上擁有天賦的女兒和孫女發光發熱的想法,如出一轍,互通聲
氣。
不過在這部電影裡看到更多為人父母走火入魔的狀態,即非替孩子著想,總感把孩子當成
商品,有利可圖便不擇手段,出現瑕疵就失望透頂,期待下一個替代物。每一場在法院裡
對親權的辯論攻防,皆突顯出外婆對女兒的殘酷,照顧了理性,卻忽略心靈的需求,同時
對兒子的不屑一顧兼不敢苟同,將人類分類,以此教養態度折射出普羅大眾盲目追求資質
的拔尖,卻漠視超群的他們內心的渴求,也忽略默默努力耕耘的其他,且看台灣每逢大考
放榜季節,追求第一志願的報導,和本部電影略有遙相呼應之趣。
觀者亦可從法庭戲以及後來揭示的妹妹對自己的請託,窺探舅舅為孩子選擇教養方式的端
倪,深刻感受到無法幫助妹妹的無力,帶點補償的愧疚,同時也是對自己母親的抗爭。但
又可在某幾幕中看到對教育資優孩子的手足無措,從孩子不應指正老師的錯誤那一幕便知
已矯往過正,孩子卻又能為同學挺身而出,即使方法不是很棒;兼以面對外界的質疑,自
己混亂的生活,使得舅舅雖然不希望再度重蹈外婆對妹妹的覆轍,但其實後來不禁掙扎地
承認自己也與外婆並無二致,覺得孩子『應該如何』。
但那些爭執及怨恨皆是上一輩自己的問題。儘管法庭戲已是交代過去的代表,還是不得不
想像如果舅舅、外婆與媽媽之間的關係再另闢時段描述,那其中糾結的情感應更為深刻。
不過編導知曉這始終不是這部電影的重點,而是新生命不該全是滿足長輩內心各種心情,
無論是期盼還是內疚等的工具,有些教養上的『應該』的確具有意義,有些地方會不會只
是自己的盲點或自己無法克制的情緒呢?這部電影透過較為特殊--資優生教養方式的討
論,將普世的各種教養態度重重提起,到底為了自己還是孩子?無怪乎鄰居最懂問題癥
結,惟養育難道只能旁觀者清嗎?
歡迎光臨:
http://dammimmi.blogspot.tw/2017/05/1712gifted.html
--
藉著祖母對孫女對女兒的期待,反映出普羅大眾對資優孩子的心態,但更深層的是,討論
了家人彼此間的羈絆是為了自己,出於愧疚,出於補償,還是真心為對方?!又或我們過
度被『應該』的句型限制住了彈性,忽略其他可能性!?別忘了,孩子是人,有個人的想
法,是的,我們理當教導他往正途邁進,但絕對不是全然滿足自己的物品。這是天才的禮
物。
(底下有雷)
起手便開門見山地告訴觀者,要資優生去上一些自已早就知道,並遠低於自己程度的課
程,是會讓他們感到無趣,甚至是不耐煩,進而產生些反社會行為的,於是之所以有資優
教育的提供,便是希望能夠滿足這些天賦聰穎的孩子們超過自己年紀的學識涵養。在這部
電影中,教師確實具備了覺察能力,學校也願意給予協助,唯身為監護人的舅舅卻只想
讓孩子擁有一般人的生活,為此故事正式拉開序幕。
當然還是在討論給資優生甚麼樣的教育最為合適,但在故事的發展中,個人覺得前述反而
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描繪家人間互相給予的期待如何影響彼此的關係,特別是長輩對晚輩
的。這有點讓我想起最近在台上映的《Dangal(我和我的冠軍女兒)》裡父親讓女兒練習
摔角的起心動念,儘管到後來,心態有些改變,不過初始,那望子成龍的執念卻與這部電
影的外婆,希望在數學領域上擁有天賦的女兒和孫女發光發熱的想法,如出一轍,互通聲
氣。
不過在這部電影裡看到更多為人父母走火入魔的狀態,即非替孩子著想,總感把孩子當成
商品,有利可圖便不擇手段,出現瑕疵就失望透頂,期待下一個替代物。每一場在法院裡
對親權的辯論攻防,皆突顯出外婆對女兒的殘酷,照顧了理性,卻忽略心靈的需求,同時
對兒子的不屑一顧兼不敢苟同,將人類分類,以此教養態度折射出普羅大眾盲目追求資質
的拔尖,卻漠視超群的他們內心的渴求,也忽略默默努力耕耘的其他,且看台灣每逢大考
放榜季節,追求第一志願的報導,和本部電影略有遙相呼應之趣。
觀者亦可從法庭戲以及後來揭示的妹妹對自己的請託,窺探舅舅為孩子選擇教養方式的端
倪,深刻感受到無法幫助妹妹的無力,帶點補償的愧疚,同時也是對自己母親的抗爭。但
又可在某幾幕中看到對教育資優孩子的手足無措,從孩子不應指正老師的錯誤那一幕便知
已矯往過正,孩子卻又能為同學挺身而出,即使方法不是很棒;兼以面對外界的質疑,自
己混亂的生活,使得舅舅雖然不希望再度重蹈外婆對妹妹的覆轍,但其實後來不禁掙扎地
承認自己也與外婆並無二致,覺得孩子『應該如何』。
但那些爭執及怨恨皆是上一輩自己的問題。儘管法庭戲已是交代過去的代表,還是不得不
想像如果舅舅、外婆與媽媽之間的關係再另闢時段描述,那其中糾結的情感應更為深刻。
不過編導知曉這始終不是這部電影的重點,而是新生命不該全是滿足長輩內心各種心情,
無論是期盼還是內疚等的工具,有些教養上的『應該』的確具有意義,有些地方會不會只
是自己的盲點或自己無法克制的情緒呢?這部電影透過較為特殊--資優生教養方式的討
論,將普世的各種教養態度重重提起,到底為了自己還是孩子?無怪乎鄰居最懂問題癥
結,惟養育難道只能旁觀者清嗎?
歡迎光臨:
http://dammimmi.blogspot.tw/2017/05/1712gifted.html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一部老電影

By Brianna
at 2017-05-07T20:20
at 2017-05-07T20:20
一部關於馬戲團的外國老片

By Kumar
at 2017-05-07T19:58
at 2017-05-07T19:58
射擊

By Jacky
at 2017-05-07T19:25
at 2017-05-07T19:25
回《玩命8》破局!西恩第9集加入「大家庭

By Edwina
at 2017-05-07T18:46
at 2017-05-07T18:46
驗屍官 一個人看

By Callum
at 2017-05-07T18:44
at 2017-05-07T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