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士勞斯基:電影是了解真相的管道 - 藝術電影
By Quanna
at 2012-12-11T12:45
at 2012-12-11T12:45
Table of Contents
2012-12-11 中國時報 江家華/台北報導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showbiz/110511/112012121100003.html
波蘭電影風格獨樹一幟,這個曾經被德國納粹、俄國共黨統治的磨難之地,人民在壓抑的
生活中,竟在電影找到了發洩管道,也難怪導演奇士勞斯基曾說:「電影是波蘭觀眾了解
真相的管道。」
波蘭電影轉向現實主義,源起於二戰前期,當時的代表性導演福特(Aleksander Ford
)一九三二年曾以《街頭夥伴》及新聞報導片《青年之路》反應社會,遭到審查機構的刪
剪。福特也是華依達的啟蒙老師,並掛名華依達首部電影《這一代》的藝術指導。
二戰後的殘破,讓波蘭電影院數從八百家一下銳減成五家,每年也只剩一至兩部電影可
播放。此時,檢查制度較為鬆懈,讓波蘭導演多了創作的空間。一九五五年「電影創作小
組」組織誕生,倡導導演獨立創作,不受政府監控,得以脫離官僚制度,更讓一批電影工
作者聚成「波蘭學派」,華依達是當中影響力最深遠的導演。
「波蘭學派」漸掌握發言權,華依達甚而在影片表達對威權質疑。然而好景不常,政府
也幾度對導演打壓,讓華依達出走海外,因此將波蘭電影推向國際。
七○年代,波蘭導演贊努西(K.Zanussi)開啟「道德焦慮」的電影類型,電影也從關
注國家民族、社會傾向,轉為關注私人道德與困境。奇士勞斯基、波蘭斯基等人於此時竄
起,他們都曾公開贊揚華依達。
華依達在七○年代拍攝《大理石人》與《波蘭鐵人》等片,打開波蘭電影的興盛十年。
雖然之後也有起起落落,但已讓波蘭影人在世界獲得高度認同。
--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showbiz/110511/112012121100003.html
波蘭電影風格獨樹一幟,這個曾經被德國納粹、俄國共黨統治的磨難之地,人民在壓抑的
生活中,竟在電影找到了發洩管道,也難怪導演奇士勞斯基曾說:「電影是波蘭觀眾了解
真相的管道。」
波蘭電影轉向現實主義,源起於二戰前期,當時的代表性導演福特(Aleksander Ford
)一九三二年曾以《街頭夥伴》及新聞報導片《青年之路》反應社會,遭到審查機構的刪
剪。福特也是華依達的啟蒙老師,並掛名華依達首部電影《這一代》的藝術指導。
二戰後的殘破,讓波蘭電影院數從八百家一下銳減成五家,每年也只剩一至兩部電影可
播放。此時,檢查制度較為鬆懈,讓波蘭導演多了創作的空間。一九五五年「電影創作小
組」組織誕生,倡導導演獨立創作,不受政府監控,得以脫離官僚制度,更讓一批電影工
作者聚成「波蘭學派」,華依達是當中影響力最深遠的導演。
「波蘭學派」漸掌握發言權,華依達甚而在影片表達對威權質疑。然而好景不常,政府
也幾度對導演打壓,讓華依達出走海外,因此將波蘭電影推向國際。
七○年代,波蘭導演贊努西(K.Zanussi)開啟「道德焦慮」的電影類型,電影也從關
注國家民族、社會傾向,轉為關注私人道德與困境。奇士勞斯基、波蘭斯基等人於此時竄
起,他們都曾公開贊揚華依達。
華依達在七○年代拍攝《大理石人》與《波蘭鐵人》等片,打開波蘭電影的興盛十年。
雖然之後也有起起落落,但已讓波蘭影人在世界獲得高度認同。
--
Tags:
藝術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歐洲歷史第二悠久 柏林短片影展風光落幕
By Jacky
at 2012-12-06T19:33
at 2012-12-06T19:33
萊比錫紀錄片影展創雙高 首映多獎金高
By Tracy
at 2012-12-04T19:37
at 2012-12-04T19:37
蘇古諾夫 <浮士德-魔鬼的誘惑>,12/14上映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12-04T17:10
at 2012-12-04T17:10
2012金馬影展 觀眾票選排行
By Michael
at 2012-12-04T17:04
at 2012-12-04T17:04
2012年 台灣影展
By Steve
at 2012-12-04T14:59
at 2012-12-04T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