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導演的人格很爛,會影響看片嗎? - 電影

By Oliver
at 2016-11-10T11:45
at 2016-11-10T11:45
Table of Contents
可以理解你的想法,畢竟很多時候電影反應的是作者的價值觀。
而討論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必須說出為什麼電影能和作者分開?為什麼我們能只看電影
,而你只能看到作者?
這或許可以提到羅蘭巴特所提出的「作者已死」的概念,「作品是存在於作者以外的獨立
生命,其意義應由讀者,而非作者來決定。」(此段取自於http://www.chinatimes.com/n
ewspapers/20160522000538-260117)
看電影,你可以喜歡它的理念,你也可以不認同它的價值觀,你可以喜歡它的場面調度,
你也可以討厭它這麼調度,你可以喜歡長鏡頭凝聚的空氣感,當然也可以討厭長鏡頭的乏
味與冗長,重點都是在於,你「自己」喜歡或你「自己」討厭。
電影的意義取決於你的感受,因為用來觀看、理解電影的東西(或者經驗其他類型的藝術
作品亦然),是你的眼睛,是你自己的心智,你自己的感受力,你自己的生命經驗。
你當然也可以因為討厭作者就去討厭作品,但是我認為這跟「看電影」這件事無關。
所以我選擇看向他「電影的那一面」。
手機排版,請多包涵,感謝。
--
而討論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必須說出為什麼電影能和作者分開?為什麼我們能只看電影
,而你只能看到作者?
這或許可以提到羅蘭巴特所提出的「作者已死」的概念,「作品是存在於作者以外的獨立
生命,其意義應由讀者,而非作者來決定。」(此段取自於http://www.chinatimes.com/n
ewspapers/20160522000538-260117)
看電影,你可以喜歡它的理念,你也可以不認同它的價值觀,你可以喜歡它的場面調度,
你也可以討厭它這麼調度,你可以喜歡長鏡頭凝聚的空氣感,當然也可以討厭長鏡頭的乏
味與冗長,重點都是在於,你「自己」喜歡或你「自己」討厭。
電影的意義取決於你的感受,因為用來觀看、理解電影的東西(或者經驗其他類型的藝術
作品亦然),是你的眼睛,是你自己的心智,你自己的感受力,你自己的生命經驗。
你當然也可以因為討厭作者就去討厭作品,但是我認為這跟「看電影」這件事無關。
所以我選擇看向他「電影的那一面」。
手機排版,請多包涵,感謝。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Quanna
at 2016-11-11T00:14
at 2016-11-11T00:14

By Poppy
at 2016-11-14T23:04
at 2016-11-14T23:04

By Faithe
at 2016-11-16T03:36
at 2016-11-16T03:36
Related Posts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只有3D板嗎?

By Jack
at 2016-11-10T10:44
at 2016-11-10T10:44
下禮拜一的特映《心靈時鐘x2》

By Ivy
at 2016-11-10T08:48
at 2016-11-10T08:48
「喪鐘」大爆料 班艾佛列克將打造聰明版

By Ida
at 2016-11-10T08:40
at 2016-11-10T08:40
如果導演的人格很爛,會影響看片嗎?

By Edward Lewis
at 2016-11-10T07:25
at 2016-11-10T07:25
如果導演的人格很爛,會影響看片嗎?

By Freda
at 2016-11-10T05:18
at 2016-11-10T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