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鄭性澤案翻拍成電影? - 電影

By Kelly
at 2016-04-21T20:26
at 2016-04-21T20:2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Ktcery (冰御)》之銘言:
: 或許能像七號房的禮物這樣 帶給人們反思
: 當初我也覺得他身上有槍 還跟黑道去唱KTV 被誤會只能算他運氣差
: 看完整串報導後才了解事情真相
: 感覺電影可以凸顯這塊 他被刑求 證人也被刑求這種瞎爆的事情
: 畢竟這個案子的知名度還不算太高
: 喚起國人的注意 透過輿論的壓力 還他一個公道
: 其實這篇文在八卦版發過了 但感覺沒很多人看好
: 但我還是覺得這個題材可以嘗試
: 各位覺得呢?
不行,首先鄭性澤知名度不夠,還比不上蘇建和。
再來他的故事其實沒有多少戲劇性和獨特性,這種被冤枉刑求的故事多的很,我們還有個
成語專門講這件事情叫「屈打成招」,而鄭性澤除了這件事情之外,沒什麼特別的。
主題是冤獄的電影其實不少,有的是講家人親情,像是《非常上訴》就是講妹妹為了幫哥
哥洗刷嫌疑,有的是講整個時代的悲劇,像是韓國的《正義辯護人》和《殺人回憶》,可
是鄭性澤沒有這種感人的家庭故事(洪仲丘的話就很適合),而他的故事也很難連結上大
時代轉型正義的問題(還不如找白色恐怖時的受難者)
比較可以發展的,是從他小時候講起,去鋪陳那種「每個人都有可能被誤判」的恐怖感,
也就是廢死最常見的論述,問題是一來廢死目前風向不好,二來是這種路線本來娛樂性就
偏低了,而台灣導演喔,把他拍成《角頭》那樣的可能性更是不小啊。
而且這個路線很考驗編導功力啦,類似路線我想到的佳作有《謊言的烙印》,可是這部片
涉及的不是殺人只是性侵,而且雖然說是佳作,我想大部分人也會覺得太沉悶看不下去。
所以不管是題材本身,還是台灣的電影拍攝和消費環境,我都不認為這是個好主意。
但是話又說回來,台灣電影有趣的地方就是不管多爛都會有死忠支持者。
再加上討論死刑問題,我想拍出來還是會有不少人盲目吹捧吧?
這麼一想,好像也不是不行~
--
: 或許能像七號房的禮物這樣 帶給人們反思
: 當初我也覺得他身上有槍 還跟黑道去唱KTV 被誤會只能算他運氣差
: 看完整串報導後才了解事情真相
: 感覺電影可以凸顯這塊 他被刑求 證人也被刑求這種瞎爆的事情
: 畢竟這個案子的知名度還不算太高
: 喚起國人的注意 透過輿論的壓力 還他一個公道
: 其實這篇文在八卦版發過了 但感覺沒很多人看好
: 但我還是覺得這個題材可以嘗試
: 各位覺得呢?
不行,首先鄭性澤知名度不夠,還比不上蘇建和。
再來他的故事其實沒有多少戲劇性和獨特性,這種被冤枉刑求的故事多的很,我們還有個
成語專門講這件事情叫「屈打成招」,而鄭性澤除了這件事情之外,沒什麼特別的。
主題是冤獄的電影其實不少,有的是講家人親情,像是《非常上訴》就是講妹妹為了幫哥
哥洗刷嫌疑,有的是講整個時代的悲劇,像是韓國的《正義辯護人》和《殺人回憶》,可
是鄭性澤沒有這種感人的家庭故事(洪仲丘的話就很適合),而他的故事也很難連結上大
時代轉型正義的問題(還不如找白色恐怖時的受難者)
比較可以發展的,是從他小時候講起,去鋪陳那種「每個人都有可能被誤判」的恐怖感,
也就是廢死最常見的論述,問題是一來廢死目前風向不好,二來是這種路線本來娛樂性就
偏低了,而台灣導演喔,把他拍成《角頭》那樣的可能性更是不小啊。
而且這個路線很考驗編導功力啦,類似路線我想到的佳作有《謊言的烙印》,可是這部片
涉及的不是殺人只是性侵,而且雖然說是佳作,我想大部分人也會覺得太沉悶看不下去。
所以不管是題材本身,還是台灣的電影拍攝和消費環境,我都不認為這是個好主意。
但是話又說回來,台灣電影有趣的地方就是不管多爛都會有死忠支持者。
再加上討論死刑問題,我想拍出來還是會有不少人盲目吹捧吧?
這麼一想,好像也不是不行~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Sierra Rose
at 2016-04-25T05:30
at 2016-04-25T05:30

By Poppy
at 2016-04-26T23:34
at 2016-04-26T23:34
Related Posts
失控謊言 意料之外卻非情理之中

By Bennie
at 2016-04-21T19:10
at 2016-04-21T19:10
看預告拿【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電影票

By Victoria
at 2016-04-21T19:08
at 2016-04-21T19:08
美國隊長2 劇情問題

By Sandy
at 2016-04-21T19:05
at 2016-04-21T19:05
請別再對超長工時《沉默》─好萊塢來台拍

By Kama
at 2016-04-21T19:03
at 2016-04-21T19:03
一部世界以同性戀為主的微電影的女主角

By Rosalind
at 2016-04-21T19:03
at 2016-04-21T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