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咪呀!回來了,島嶼天光 - 電影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8-08-03T02:58

Table of Contents

看完這集《媽媽咪呀!回來了》,我一開始覺得它在許多編舞與歌唱上不像前集《媽媽咪呀!》與其音樂劇原作那樣精彩流暢,但看著一首首歌曲並細細思索這集的原創劇情,倒是很驚訝它能自組歌曲走出新的成長敘事。這成長敘事說小,是發生在 Sophie & Donna 這對母女之間的母職敘事;這成長敘事說大,則是從 1979 資本年代菁英青年談到 2010 樽節時代歐豬希臘的島嶼敘事,以天光作結。我們欣見此片最青春新血 Lily James 繼六月的《真愛收信中》後再次演繹英國富貴菁英擁抱島嶼的故事,身在島嶼的我們台灣觀眾也許更能感同身受?
https://imgur.com/joQi228


音樂劇 vs 音樂電影

這週正上映著《不可能的任務:全面瓦解》,大家才提到伊森舊愛大集合竟然沒有被視為「黑歷史」的 MI2女主角譚蒂紐頓?那好呀,紐頓的老公 Ol Parker編導了《媽媽咪呀!回來了》來替老婆復仇了(誤)。他是電視人出身的電影人,和前集《媽媽咪呀!》電影從音樂劇直接搬來的編劇和導演風格很不同。前集還像是一齣以舞台流暢熱鬧毫無冷場為主的「音樂劇」放在大銀幕,這集則像是一部認真說故事為主、精選歌曲從旁畫龍點睛的「音樂電影」。也許舞台調度與群舞的眾生面相不像前集那樣鮮活立體,但角色們的故事曲線與成長啟示更勝前集。

相較於瘋狂歡快的第一集,我覺得第二集整體的選曲和敘事氣氛比較屬於小調,較少音樂劇裡的勁歌熱舞,較多慢歌給 Donna與觀眾靜靜思量回味點滴。而電影一開始就設定我們愛的 Donna過世了,難道是為了給 Sophie 的平靜生活多一個需要 "cope with" 的事情才好創造舞台給 "a song to sing"?總之這設定更增幾分愁滋味。看到本片故事的幕後推手,除了編導本人和前集與音樂劇編劇 Catherine Johnson外,還有《真愛每一天》Richard Curtis,突然對這種從創傷當中又哭又笑復原起來的悲喜劇路線不意外,對《媽媽咪呀!》這老題材是個新氣象!
https://imgur.com/bKWc0iW


舊人洗盡鉛華 vs 新血青春無敵

系列需要年輕活力,都過十年五位大叔大嬸頭髮白了、鮮肉 Cooper 已顯世故、青春的 Amanda 臉都尖了益顯滄桑。年輕活力的王牌就交給青春無敵的Lily James!繼續耕耘她一貫「容光煥發」的戲路樂觀救世界就對了!不過 Lily James 在新秀中實力太不均衡,和搭擋兩姐妹的差距還不算太大,但和三位情人的差距就恐怖了。三個男孩雖然身段都很可愛、演技也明顯都有描摹老演員的演出方式,但在 Lily 面前的表現還是有點呆若木雞,就連資深少男已經演七年的 Jeremy Irvine也一樣。

Lily James與「發電機」二人組的搭擋比較均衡,三位年輕女演員的演技也是明顯描摹老演員,Lily除了留捲髮穿吊帶褲溜滑梯還有花封面的日記處處營造似曾相識外,驚喜慌張討價還價與耍嘴皮的方式處處有描摹梅姨姿態但更自然不油膩。兩位朋友 Tanya & Rosie一貪杯一貪吃、一個閱男無數一個宅女焦慮,兩個女演員演起年輕版完全重現且造型惟妙惟肖。其中演出 Rosie的 Alexa Davies 幾年前有來過台灣高中與夜市和 Asa Butterfield 演出《X+Y愛的方程式》,不過現在變了好多,可能不再是令男孩肖想的同班眼鏡女孩、卻更張狂也更不計形象做自己!

《媽媽咪呀!》角色與舞台構成的「三三三」組合,仍要維持,只是改成「三爸爸」、「小 Donna與小發電機」以及「Sophie與老發電機」三組,於是 Sophie 的好姐妹們就不見了。另外三爸爸與老公 Sky該說的故事大體已說完,比較沒戲,捧個人場就好。其中科林叔十年下來尤其《王者之聲》後紳士魅力直線上升(小海關有認證)、老皮十年下來老很多居家很多痞味也淡很多、Skarsgard 變化不大。Julie Walters 一頭黑髮已經全白,Christine Baranski則狐媚如昔慾火更烈,她們陪伴蘇菲的戲份則比男士更重。
https://imgur.com/r2r9J1m


發展的年代 vs 樽節的年代

想想 1999 年首演的音樂劇《媽媽咪呀!》以及原班編導搬上大銀幕的 2008 年電影,那時間座標好像一直只有說「二十年前」與「二十年後」,卻從來沒具體說發生在哪年?真要考究小島上的服裝來判定年代也很難和外界做比較,彷彿這是個與世隔絕的希臘小島一般,有個女孩寄出了三封信、遠方就來了三位客人。這回《媽媽咪呀!回來了》則不但在歷史上定了年代、鼓勵觀眾遙想不同的時代精神,在地理上也拍去了牛津巴黎東京與斯德哥爾摩這些全球城市、提點觀眾從全球回視島嶼。

這集的過去線時間明確定在 1979 年,也就表示上集故事發生在 2000 年,而若當作這集過了十年大概就是 2010 年。在這時代由媽媽經營多年的青年小旅社翻新成高檔舒適的景觀民宿,好像也算跟緊一種潮流。而哈利那邊日本公司聲稱合作案可以「讓你們成為歐洲龍頭」也隱然呼應當時的歐債風暴陰影。比較慘的則是情聖漁夫 Alexio ,身在歐債最慘的希臘日子越來越難過,平常人人苦哈哈但聽到有免費 Party大家一起來!隱隱約約地,這片也透過希臘想傳達一種「身外之物並不重要,愛情人情更要珍惜」的歐豬智慧。

小倆口這邊,呈現一點小島劇的「全球vs地方」老課題。前集小倆口受鼓勵出去闖蕩後又回來,但 Sky留戀大城市這花花世界好想留下、Sophie則由過去的容光煥發轉為患得患失。蘇菲的初衷在於愛與思念,但表達愛與思念的執著竟化為資本建設,要把媽媽胼手胝足打造的旅館更升一級以紀念她,空間最精緻設備最先進整個要變成高檔民宿迎接有錢人?這放在 2010 的希臘還頗有一種外資入侵炒房的感覺,是蘇菲初始的迷惘要等她體悟。她的體悟一開始有點「別把自己綁在思念,就放自己高飛吧」的味道?看到電影後段才慢慢發現是「別在意華服華夏,就直指感情當下」。
https://imgur.com/WgFdnqc


全球流動 vs 深耕島嶼

標題 "Mamma Mia! Here we go again"重點在「媽媽,這條路我又走了一次」。當然 Sophie 不會像 Donna一樣周旋這麼多男人,她並非在命運上重走一次,反而是很有意識地想要重走一次以更接近媽媽。重走的面向有三:1.志業上追隨媽媽悉心整修民宿,2.人生上像媽媽當年一樣懷孕生子,3.價值上和媽媽一樣面臨要不要出去闖蕩的抉擇。電影在理性上是追溯媽媽的路,以為自己在人欲亂耳的花花世界找到心方向;在感性上則是親身走一遭,才對母愛有更深認識與感恩「更接近媽媽」。

在 1979 和 2010 把同一條路「再走一次」,是個有趣的對比:1979是西方精英闖蕩天下的年代,畢業青年人人(包括 Harry & Sam)繼承資本事業穿透全球(旅遊作家 Billy也一樣)朗朗上口「完成我的既定使命」,只有 Donna一人率性回以「我還在追尋我的使命」,一切追著未知的感覺、不排除任何新男人也不杜絕任何新事物,就努力在冒險中發現新的美好。想想如果我們也有賭城富媽媽還有牛津學位、甚至當到學生會長宿舍還住閣樓豪宅,我們誰會想去窮鄉僻壤滿身泥巴修砌老房照顧老馬?誰會想留在小島遠離全球城市的文化與事業?

電影中段初次串連母女兩線的點題歌曲,又用了前集最膾炙人口的"I Have A Dream",那就是菁英青年可以放下自我擁抱世界的提點:只要我相信天使的訊息、我就能看見萬物之美、我就能面對一切困厄、在黑暗中慢慢努力等待開花結果。修老屋,是本片母女共享的主題、也是看見美好悉心耕耘的意象、和 "I Have A Dream" 訴求的相信光明度過黑暗異曲同工、甚至和生個女兒含辛茹苦撫養長大是同一回事。只是在 2010 線 Sophie 的修老屋有點點走偏了,變成很完美主義的執著修起高檔旅館來,卻忘了她與母親所愛的小島土地與平凡人民,要等人民的舞會艦隊來敲醒。
https://imgur.com/Bi4LzJ0


養兒育女,就是終極的耕耘

看看上集,當 Donna唱起 “Money Money Money” 的柴米油鹽時、以及當 Sam 來對質時 Donna 的憤怒與自卑,我們比對這集才知道 Donna 曾經和這幾個功成名就光鮮亮麗的男人一樣是名校菁英、一樣有背後的富裕家業可以繼承、甚至當牛津學生會長的她比這幾個男生還要聰慧通達更是自由奔放。而到了老,和成功男人比起來,每天修老屋賺小錢支付各種費用的 Donna一定心有不平,前集《媽媽咪呀!》有談她如何從這自卑感中重新找到初衷雀躍起來,只是前集直接把音樂劇搬上大銀幕恐怕舞台效果遠大於劇情演繹。

從音樂劇到兩集電影標題都是 “Mamma Mia”,這系列本就是要好好地談「媽媽」,前集是歡樂地談了談 Donna荒唐地當了媽與當了媽之後的苦,這集則很感性地透過 Sophie 與 Donna差距三十年的兩線平行慢慢接近、在後段慢慢讓「母職」主題清晰起來迎向片尾高潮。前面除了鋪陳小 Donna如何荒唐地邂逅了女兒的三個爸爸之外,更重要的是把 Donna放下自我擁抱人與土地之美的人生態度給談出來。能夠放下自己的菁英自我、誠心待人撫育動物,就能努力讓破敗的老屋與衰敗的小島重獲新生、更能扛起母職迎接新生命。

比起 Donna在虎媽之下的菁英教育成長過程,我們應該可以猜測 Sophie 自小被 Donna帶大的成長過程是健康許多的,她會愛人們也會愛老屋愛土地,只是這集無法面對喪母之痛而稍稍走極端了點,很快就會讓爸爸們與鄉民們的熱情拉回初衷。片尾兩首賺人熱淚的壓軸歌曲 “I’ve Been Waiting For You” 與 “My Love, My Life” 媽媽味越來越重,最後能夠自己當個媽媽、才真正讓思念母親的 Sophie 與媽媽心靈最接近,身體天人永隔已不重要了,這是最完整的「放下」與「新生」之結局。
https://imgur.com/YrlkuMT



《媽媽咪呀!回來了》不只談主角母女之間的親情賺人熱淚,更談了兩位女孩如何學習敬土愛人的品質。電影充滿彼此相通的意象,一個混亂的生活、一顆發展焦慮的心、一個破敗的老房、一匹孤獨無援的馬、一個人人只當 gap year 過站而不願留下的島嶼,只要妳願意留下深耕島嶼、撫慰馬兒、修砌老屋、認真迎接一切生活之美(也無壁壘迎接男人之美 XD ),妳就可以迎接人生最艱鉅挑戰:捨棄自己擁有的一切,生下兒女拉拔長大。看這部片,一般觀眾一定都能對兩位主角的母女情感同身受,然而若要觀察那走進母職的道德成長,我想若能帶點父母心來看會更有感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hS-jtFOuHw


話說當年的小鮮肉 Dominic Cooper 在這部樂觀電影 (feel-good movie)要當爸爸了,他最近在英國還同時上映了另一部悲觀電影 (feel-bad movie) "The Escape"(我自己譯為《逃離》)也當個爸爸,只是這部《逃離》才真正寫實殘酷地描繪了母職的失落與絕望,希望也有談從黑暗谷底迎向光明的救贖。這部還有台灣觀眾也很喜愛的 Gemma Arterton 飾演犧牲事業捨棄生活絕望到行屍走肉的母親。雖然調性可能太過陰鬱台灣大概不會上?還是推薦所有關心母職議題的觀眾拭目以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05E-99DPA

--

All Comments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18-08-06T16:12
有點人生閱歷來讀羊大的好文章,越見當中的智慧火花!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8-08-07T20:07
這一次看到莉莉詹姆斯在希臘小島趴趴走,覺得對她過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8-08-11T07:54
往的淑女形象反差有點大,她的下身真的太粗壯了,和女
主角的堅毅形象有符合,但是美感上就真的有小小的遺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8-08-14T13:47
憾!比較起來,她前一部電影演根西島遇到真愛的二戰後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18-08-16T09:26
暢銷女作家,那種知性之美,就讓人為之驚艷!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8-08-20T09:30
英國名校菁英的「蔘仔氣」其實很重,另一種說法就是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8-08-24T10:16
「知識份子的傲慢」,女主角周旋的三位男性都非等
賢之輩。她一輩子在小島上也沒有委屈自己嫁給餐廳
老闆(就是留長髮高個的業餘樂團團長)。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18-08-26T12:05
女主角唐娜(Dona)的一生,有傲骨而沒有傲氣,這是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18-08-30T12:33
我覺得Mamma Mia!系列電影好看之處!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8-09-03T01:22
推精采好文搭配好片!這片歡樂、熱鬧、感人、美好…
…老梗卻仍動人心,深深欣賞,看完很開心。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8-09-05T19:34
這篇讓我看懂這片更多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8-09-09T02:01
請小羊大同意將您的這篇文章轉載到Mtime時光網,感
恩不盡!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8-09-10T23:50
承蒙樓上不棄,當然同意~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18-09-11T17:57
小羊大是否有考慮將文章整理成網頁形式?不知是app
問題還是怎樣 每次看你的文排版都會跑掉 文字常常
重覆出現 覺得很可惜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8-09-12T01:30
PTT 自己也有個網頁版的網址,這篇的就是: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18-09-15T08:15
www.ptt.cc/bbs/movie/M.1533236336.A.AFE.html

全新《魔鬼終結者》續集釋出首張劇照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8-08-03T01:19
新聞網址: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45561 「她」回來了!全新《魔鬼終結者》續集釋出首張劇照 黃衍方 2018年08月02日 13:00:00 《魔鬼終結者》又回來了!本片官方推特近日釋出一張劇照,照片中三位主要演員穿過看 似戰火隆隆 ...

小偷家族 羈絆是單方面的偷取能獲得的嗎?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8-08-03T00:40
網頁版:https://tinyurl.com/y87hrk5v 「讓小孩子去偷東西,您都不會覺得心虛嗎?」 「因為除了偷竊之外,我沒有什麼可以教他的了。」 // 因為無法生育,想要偷一份父愛的父親,將自己賴以維生的偷竊技巧教給小孩,想要偷一 份母愛的母親,則在替女孩取名、改變造型以及日常的照顧中獲得部 ...

《月光男孩》導演新片《If Beale Street Could Talk》預告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8-08-03T00:24
※ 經友人同意轉貼 ※ 圖文好讀版:https://goo.gl/hFxrzk 美國的非裔導演 Barry Jenkins 在 2016 年以《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在世界影壇大放異 彩,這部描寫同志黑人男孩成長歷程的電影受到各界的超高評價,在 2017 年的奧斯卡金 像獎中入圍八項大獎, 最終更「戲劇性」的拿 ...

可否推薦小弟早期的港片武打 武俠片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8-08-03T00:07
如題 最近突然想重溫小時與老爸看的那些早期武打港片 這也算是我與老爸難忘的回憶吧 以前雖然看不懂這些港片的劇情 但總喜歡在看完那些精心設計的武術對決後與哥哥和朋友們and#34;切磋and#34; 不得不說那時的武打港片真的有一種特別的韻味在 雖然無論特效 畫面 拍攝手法和現在相比都顯得落後許 ...

【與神同行2】登韓影史最賣座首日票房!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18-08-03T00:00
新聞網址:http://cciitw.pixnet.net/blog/post/225761345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登韓影史最賣座首日票房 台灣群星力讚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票房席捲全韓,更勝好萊塢超級大片!本片昨日(8/1)在南韓正式上映,一舉刷新《侏羅紀世界:殞落國度》(Jurassic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