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味 - 電影

By Zanna
at 2020-12-15T10:03
at 2020-12-15T10:03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dakkk (我是牛我反芻)》之銘言:
: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這一部戲真的是要人生走到一個階段,
父親這一個平衡家中的角色也消失,
才能體會出每一個角色內心的想法,
親人就是一堆亂七八糟的事情糾結在一起的爛戲,
但是每個人都不能從中超脫不演下去,
就算表面不演,你還是會一想到一看到劇情就會入戲,
直到你自己也離開的那一天,你的戲份才結束。
導演也有說,這部戲就是劇組大家的故事,
我非常有同感。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 原本這部片看完 覺得有部分不合常理 或怪怪的
: 像是媽媽養的女兒 全都胳臂向外 沒有一個幫著她的 這樣的走向還蠻奇怪的
一點都不奇怪,而是合理到他媽的貼切。
他們沒有胳臂向外,如果真的向外,
直接消失連告別式等等的都不要出現最簡單,
全部都圍在一起折蓮花,然後大家都折得很不爽,那就是一種無奈的羈絆。
但是你說要跟這樣的母親一鼻孔出氣,
除了母親的原生家庭,或是不用跟他朝夕相處的人,例如戲中的舅舅,
沒人做得到,就連自己的小孩也是。
那個母親不要看他一副就是受害者模式,最委屈的角色,
其實她自己最想不開,掌控欲最強,凡事「為你好」的編劇,
然後也不准大家跳脫出他思維邏輯的人,是主要壓力施加者,
他給身邊的人壓力非常龐大,但只要有人說一句自己的感受,
一定會:「我這樣從小攤子顧到這麼一大間,把妳們養大...#!$#@%$^」
再加上衛生紙擦拭眼角的起手勢離題。
想幫忙把她從負向漩渦拉出去的人,到最後都一併被拉進去,
所以子女就算全部都被搞的很不開心,但是基於對母親的愛,
也基於母親曾經付出過的愛,交雜成不想管但不可以不管的矛盾,
結局就是離不開也一堆想法懶得說的狀況,就會像戲中這樣的呈現方式。
父親只想當個公務員,卻因為娘家面子,
被強烈暗示要成為成功的生意人。
那個印章也是媽媽自己拿去蓋的,
沒人逼他這樣做,直到最後想開了才貌似灑脫的說出這個秘密,
但其實阿青知道,充其量就是個不能說的秘密而已。
但你說母親有錯嗎?他也沒錯,但就是這樣才無奈。
: 後來想想 導演有比對出上一輩的故事和新時代女性的衝擊
: 所以感覺也還好
: 大女兒就是追求自我的新時代女性的典型
大女兒還有一個要素是因為病了,
他離死亡最近,所以懶得攪和別人的人生了,
但是爸爸一走,還是一樣回來攪和了。
: 二女兒教育思想先進 為了讓孩子不再受到她當初的填鴨教育 要讓孩子出國讀書
填鴨可能是因素,但應該不是主因。
她的童年唸書全都是為別人念的,
為了爸爸回家、為了媽媽面子、還有個勢利的舅舅莫名的奇妙的認同,
有能力把女兒送出去,當然會試著讓他出去,
就不用再牽涉這些紛紛擾擾,也可以離開這個阿嬤什麼都要參一腳的干涉。
母親對這種高關懷阿嬤的角色最敏感了。
: 三女兒不婚主義 只想繼承家業
他是最不知道家裡狀況的人,年紀也最小,
算是劇本只讀了一半的配角,所以對每個角色都很抽離不過度入戲,
可以稍稍以上帝視角看待每個人,
所以他跟媽媽、爸爸、爸爸女朋友、舅舅....每個人都能相處,
因為他不瞭解過去的爛帳,也不用承擔未來的家庭力量平衡的責任。
這一點在孫女更是發揮到極致,
才會密給阿嬤,搞了衝突排場,
還說出:「有話大家講清楚就好了啊!」的天真話語。
劇中也沒說他不婚主義,我更看不出他很想繼承家業,
他繼承家業是因為他不知道要幹嘛,就照媽媽劇本走。
家裡沒家業的有另一種呈現方式。
: 所以的確有老一輩故事與新時代人思想的衝擊存在
這個故事沒一個新時代人,全部都是舊時代人。
: 不過這個故事畫龍點睛的一句話還是叔叔跟二女兒說的:我都放下了 你母親還沒放下
這是舅舅說的吧?
他當然放的下啊,他又不在這家庭,一個姻親死了當然就放下了。
但血親不是這樣啊,哪那麼簡單,
家族裡這種自己為是的言論最令人家屬火大,
你看二女兒多討厭他。
: 這部片就是描述母親對父親的執著到放下的過程
: 雖然放下是一種心態 但也完全表現在一舉一動中
: 重點是 放下什麼 ?
: 一開始是覺得 放不下父親的花心 不過到劇情中間可以知道 就算父親再花心
: 最終也會回到母親身邊 (小女兒就是這樣來的)
: 關鍵點在於 偷岳家的丈人印章借錢 導致岳家丈人氣死
: 才讓父親再也無法待在家鄉 但這還不是完全的原因
: 最後母親才坦誠 印章是她偷蓋的 雖然是父親要用的 她也是幫助犯
父親根本警察做得好好的,老婆娘家有錢有勢,
被老婆情感脅迫走自己不擅長也不喜歡的路,
那年代有錢人家都瞧不起公務員。
: 父親的出走 提出離婚 有一部分也是要幫她掩蓋 印章是母親偷的事實
有一部份也是愛被期待磨光了。
: 讓母親得以帶著小孩在家鄉生活下去
: 母親雖然怨父親出走 但也不是不明白這點
: 最後母親漸漸釋懷了 從主導父親喪禮的角色 轉變為簽下未簽的離婚協議書
: 讓陪伴父親後半生的蔡小姐扶 作為喪禮的元配
她不是釋懷,還比較像頓悟。
拜拜那場戲很重要,蔡小姐讓他接受很多事情,
真正的諒解不是遺忘,而是接受。
因為母親仗著自己是元配這個角色不放,
為了尊嚴力拼,但是包含自己每個人都過得很不開心。
但是在拜拜那一場戲,發現她對老公認知的事情,
蔡小姐竟然全都知道,然後她不知道的事情,蔡小姐知道的比她還多,
她才知道他堅持的一切根本沒什麼意義,
她的堅持只是讓老公連自己的家鄉都回不來,
失落的時間就是失落了,她老公後半生都時蔡小姐填的。
他老公的遺照為什麼會換?
一開始母親堅持的遺照不是父親,是回憶。
後來換上的才是現在的父親,是現實。
: 從要大女兒不要隨便離婚 最後勸大女兒把離婚的事交給律師就好 不要煩惱
因為母親發現為了尊嚴,堅持有名無實的婚姻根本沒意義。
: 從自凡事主導二女兒的學業 到勸二女兒要尊重孫女的決定
因為他才知道自己凡事主導給所有人多大的壓力。
: 從不敢放手讓三女兒完全接手餐廳 到讓三女兒全權作主 只是希望她能找個伴
理由同上。
: 所有的劇情從執著到放下 透過對話互動 自然的表現不刻意
: 令人動容 感動 破億的電影 的確有過人之處
這部戲其實沒有演完,
母親上計程車唱完歌後,告別式結束了,
大家還是得回到工作崗位上,人生還是要過下去。
過一個月後,母親就會在:
大女兒病榻前哭哭啼啼碎碎唸早已經唸過幾十年的事情,
二女兒一樣會被施加壓力要怎麼教育孫女,孫女一樣會被母親送出國,
三女兒的餐廳廚師們一樣只敢聽從母親大人的指示,
什麼都不會改變,因為親人就是這樣,
每次都好像要改變了,但卻什麼都不會改變,才無奈。
因為當我自己肝臟指數猛爆性肝炎兩千多躺在病床上時,
剛失去父親的我,仍要躺在床上看著母親依舊拿著衛生紙擦拭眼角,
「哇從一個三級貧戶打拚到好幾間樓仔厝,恁干有對我....!#@#%!@$!」
「恁老杯自少年就對我.....!$#$#!%@%%」
「哇嘎哩共...$%@#@^$」
「哇干有欠你們那麼多...$#@#%@%$」
這就是親人,無奈啊。
這部戲有趣的地方是,
我們都會看不順眼某個角色,但每個角色都沒有錯,
且我們的人生都會每一個角色走過一輪。
孫女的天真-->小女兒的未經世事-->
二女兒的想改變些什麼-->大女兒的懶得改變些什麼
-->媽媽的用盡心力但子女都不懂的賭爛
我已經從二女兒快過渡到大女兒了,
我猜,人生的最後,我一樣得修母親那個角色的學分,
即使我現在並不想成為那樣的角色。
--
: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這一部戲真的是要人生走到一個階段,
父親這一個平衡家中的角色也消失,
才能體會出每一個角色內心的想法,
親人就是一堆亂七八糟的事情糾結在一起的爛戲,
但是每個人都不能從中超脫不演下去,
就算表面不演,你還是會一想到一看到劇情就會入戲,
直到你自己也離開的那一天,你的戲份才結束。
導演也有說,這部戲就是劇組大家的故事,
我非常有同感。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 原本這部片看完 覺得有部分不合常理 或怪怪的
: 像是媽媽養的女兒 全都胳臂向外 沒有一個幫著她的 這樣的走向還蠻奇怪的
一點都不奇怪,而是合理到他媽的貼切。
他們沒有胳臂向外,如果真的向外,
直接消失連告別式等等的都不要出現最簡單,
全部都圍在一起折蓮花,然後大家都折得很不爽,那就是一種無奈的羈絆。
但是你說要跟這樣的母親一鼻孔出氣,
除了母親的原生家庭,或是不用跟他朝夕相處的人,例如戲中的舅舅,
沒人做得到,就連自己的小孩也是。
那個母親不要看他一副就是受害者模式,最委屈的角色,
其實她自己最想不開,掌控欲最強,凡事「為你好」的編劇,
然後也不准大家跳脫出他思維邏輯的人,是主要壓力施加者,
他給身邊的人壓力非常龐大,但只要有人說一句自己的感受,
一定會:「我這樣從小攤子顧到這麼一大間,把妳們養大...#!$#@%$^」
再加上衛生紙擦拭眼角的起手勢離題。
想幫忙把她從負向漩渦拉出去的人,到最後都一併被拉進去,
所以子女就算全部都被搞的很不開心,但是基於對母親的愛,
也基於母親曾經付出過的愛,交雜成不想管但不可以不管的矛盾,
結局就是離不開也一堆想法懶得說的狀況,就會像戲中這樣的呈現方式。
父親只想當個公務員,卻因為娘家面子,
被強烈暗示要成為成功的生意人。
那個印章也是媽媽自己拿去蓋的,
沒人逼他這樣做,直到最後想開了才貌似灑脫的說出這個秘密,
但其實阿青知道,充其量就是個不能說的秘密而已。
但你說母親有錯嗎?他也沒錯,但就是這樣才無奈。
: 後來想想 導演有比對出上一輩的故事和新時代女性的衝擊
: 所以感覺也還好
: 大女兒就是追求自我的新時代女性的典型
大女兒還有一個要素是因為病了,
他離死亡最近,所以懶得攪和別人的人生了,
但是爸爸一走,還是一樣回來攪和了。
: 二女兒教育思想先進 為了讓孩子不再受到她當初的填鴨教育 要讓孩子出國讀書
填鴨可能是因素,但應該不是主因。
她的童年唸書全都是為別人念的,
為了爸爸回家、為了媽媽面子、還有個勢利的舅舅莫名的奇妙的認同,
有能力把女兒送出去,當然會試著讓他出去,
就不用再牽涉這些紛紛擾擾,也可以離開這個阿嬤什麼都要參一腳的干涉。
母親對這種高關懷阿嬤的角色最敏感了。
: 三女兒不婚主義 只想繼承家業
他是最不知道家裡狀況的人,年紀也最小,
算是劇本只讀了一半的配角,所以對每個角色都很抽離不過度入戲,
可以稍稍以上帝視角看待每個人,
所以他跟媽媽、爸爸、爸爸女朋友、舅舅....每個人都能相處,
因為他不瞭解過去的爛帳,也不用承擔未來的家庭力量平衡的責任。
這一點在孫女更是發揮到極致,
才會密給阿嬤,搞了衝突排場,
還說出:「有話大家講清楚就好了啊!」的天真話語。
劇中也沒說他不婚主義,我更看不出他很想繼承家業,
他繼承家業是因為他不知道要幹嘛,就照媽媽劇本走。
家裡沒家業的有另一種呈現方式。
: 所以的確有老一輩故事與新時代人思想的衝擊存在
這個故事沒一個新時代人,全部都是舊時代人。
: 不過這個故事畫龍點睛的一句話還是叔叔跟二女兒說的:我都放下了 你母親還沒放下
這是舅舅說的吧?
他當然放的下啊,他又不在這家庭,一個姻親死了當然就放下了。
但血親不是這樣啊,哪那麼簡單,
家族裡這種自己為是的言論最令人家屬火大,
你看二女兒多討厭他。
: 這部片就是描述母親對父親的執著到放下的過程
: 雖然放下是一種心態 但也完全表現在一舉一動中
: 重點是 放下什麼 ?
: 一開始是覺得 放不下父親的花心 不過到劇情中間可以知道 就算父親再花心
: 最終也會回到母親身邊 (小女兒就是這樣來的)
: 關鍵點在於 偷岳家的丈人印章借錢 導致岳家丈人氣死
: 才讓父親再也無法待在家鄉 但這還不是完全的原因
: 最後母親才坦誠 印章是她偷蓋的 雖然是父親要用的 她也是幫助犯
父親根本警察做得好好的,老婆娘家有錢有勢,
被老婆情感脅迫走自己不擅長也不喜歡的路,
那年代有錢人家都瞧不起公務員。
: 父親的出走 提出離婚 有一部分也是要幫她掩蓋 印章是母親偷的事實
有一部份也是愛被期待磨光了。
: 讓母親得以帶著小孩在家鄉生活下去
: 母親雖然怨父親出走 但也不是不明白這點
: 最後母親漸漸釋懷了 從主導父親喪禮的角色 轉變為簽下未簽的離婚協議書
: 讓陪伴父親後半生的蔡小姐扶 作為喪禮的元配
她不是釋懷,還比較像頓悟。
拜拜那場戲很重要,蔡小姐讓他接受很多事情,
真正的諒解不是遺忘,而是接受。
因為母親仗著自己是元配這個角色不放,
為了尊嚴力拼,但是包含自己每個人都過得很不開心。
但是在拜拜那一場戲,發現她對老公認知的事情,
蔡小姐竟然全都知道,然後她不知道的事情,蔡小姐知道的比她還多,
她才知道他堅持的一切根本沒什麼意義,
她的堅持只是讓老公連自己的家鄉都回不來,
失落的時間就是失落了,她老公後半生都時蔡小姐填的。
他老公的遺照為什麼會換?
一開始母親堅持的遺照不是父親,是回憶。
後來換上的才是現在的父親,是現實。
: 從要大女兒不要隨便離婚 最後勸大女兒把離婚的事交給律師就好 不要煩惱
因為母親發現為了尊嚴,堅持有名無實的婚姻根本沒意義。
: 從自凡事主導二女兒的學業 到勸二女兒要尊重孫女的決定
因為他才知道自己凡事主導給所有人多大的壓力。
: 從不敢放手讓三女兒完全接手餐廳 到讓三女兒全權作主 只是希望她能找個伴
理由同上。
: 所有的劇情從執著到放下 透過對話互動 自然的表現不刻意
: 令人動容 感動 破億的電影 的確有過人之處
這部戲其實沒有演完,
母親上計程車唱完歌後,告別式結束了,
大家還是得回到工作崗位上,人生還是要過下去。
過一個月後,母親就會在:
大女兒病榻前哭哭啼啼碎碎唸早已經唸過幾十年的事情,
二女兒一樣會被施加壓力要怎麼教育孫女,孫女一樣會被母親送出國,
三女兒的餐廳廚師們一樣只敢聽從母親大人的指示,
什麼都不會改變,因為親人就是這樣,
每次都好像要改變了,但卻什麼都不會改變,才無奈。
因為當我自己肝臟指數猛爆性肝炎兩千多躺在病床上時,
剛失去父親的我,仍要躺在床上看著母親依舊拿著衛生紙擦拭眼角,
「哇從一個三級貧戶打拚到好幾間樓仔厝,恁干有對我....!#@#%!@$!」
「恁老杯自少年就對我.....!$#$#!%@%%」
「哇嘎哩共...$%@#@^$」
「哇干有欠你們那麼多...$#@#%@%$」
這就是親人,無奈啊。
這部戲有趣的地方是,
我們都會看不順眼某個角色,但每個角色都沒有錯,
且我們的人生都會每一個角色走過一輪。
孫女的天真-->小女兒的未經世事-->
二女兒的想改變些什麼-->大女兒的懶得改變些什麼
-->媽媽的用盡心力但子女都不懂的賭爛
我已經從二女兒快過渡到大女兒了,
我猜,人生的最後,我一樣得修母親那個角色的學分,
即使我現在並不想成為那樣的角色。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Tracy
at 2020-12-19T10:17
at 2020-12-19T10:17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0-12-21T20:33
at 2020-12-21T20:33

By Irma
at 2020-12-25T20:35
at 2020-12-25T20:35

By Una
at 2020-12-29T20:28
at 2020-12-29T20:28
導演因為有這出身,所以當局者迷有點留白過多

By Iris
at 2021-01-01T00:31
at 2021-01-01T00:31

By Catherine
at 2021-01-03T21:58
at 2021-01-03T21:58

By Isabella
at 2021-01-04T21:05
at 2021-01-04T21:05
只是我爸還是好好做好公務員把一家照顧好好的。

By Vanessa
at 2021-01-07T18:47
at 2021-01-07T18:47

By Sierra Rose
at 2021-01-09T22:48
at 2021-01-09T22:48
你見過這種女老闆就知道 性格上的缺點多的不得了

By Una
at 2021-01-12T00:07
at 2021-01-12T00:07

By Liam
at 2021-01-14T17:51
at 2021-01-14T17:51

By Barb Cronin
at 2021-01-18T16:29
at 2021-01-18T16:29

By Elvira
at 2021-01-20T19:05
at 2021-01-20T19:05
你說二女兒怨舅舅,但她丈夫在台南當醫生,舅舅會不

By Ingrid
at 2021-01-25T03:43
at 2021-01-25T03:43

By Oliver
at 2021-01-27T11:22
at 2021-01-27T11:22

By Thomas
at 2021-01-27T20:10
at 2021-01-27T20:10

By Robert
at 2021-01-30T14:13
at 2021-01-30T14:13
就可以知道這樣性格的女老闆有兒子的話 有多鬼遮眼

By Sierra Rose
at 2021-02-01T13:08
at 2021-02-01T13:08

By William
at 2021-02-03T23:13
at 2021-02-03T23:13

By Hamiltion
at 2021-02-07T07:29
at 2021-02-07T07:29
而且大女兒二女兒年紀差不多,只有大姊知道
可能是偷聽(?

By Rosalind
at 2021-02-11T19:36
at 2021-02-11T19:36

By Elvira
at 2021-02-12T00:14
at 2021-02-12T00:14
這也是為何戲中的大姊到最後一副啥都不想管的模樣,

By Rachel
at 2021-02-16T02:05
at 2021-02-16T02:05

By Belly
at 2021-02-16T23:18
at 2021-02-16T23:18

By Suhail Hany
at 2021-02-19T09:15
at 2021-02-19T09:15

By Dorothy
at 2021-02-22T12:40
at 2021-02-22T12:40
的一樣罷了。

By George
at 2021-02-25T19:52
at 2021-02-25T19:52
變成媽媽的情緒配偶,聽她抱怨、安慰她、幫她照顧
手足們,但自己要擔心如果不乖、不做好孩子,會不
會連媽媽也不見了?情緒控管不好的媽媽,可能妹妹

By George
at 2021-02-28T18:51
at 2021-02-28T18:51
實是阿青。

By Callum
at 2021-03-04T02:09
at 2021-03-04T02:09
權力決定很多事,當她想把情緒發洩在大女兒身上時
,女兒未成年時是不會拒絕的(拒絕了,媽媽不要我
們怎麼辦?)到了長大也不會馬上懂得拒絕、懂得跟
媽媽的情緒切割開來,總是要忍到不能忍的時候才會
爆炸(如劇中捶桌),或是,忍到生病。她也知道媽

By Victoria
at 2021-03-07T12:44
at 2021-03-07T12:44

By Oscar
at 2021-03-07T19:01
at 2021-03-07T19:01
的都有

By Annie
at 2021-03-11T11:51
at 2021-03-11T11:51

By Gilbert
at 2021-03-16T09:11
at 2021-03-16T09:11
嫁狗隨狗價不好被看不起的問題不知道害死多少人...

By Oliver
at 2021-03-19T10:18
at 2021-03-19T10:18
卻根本不給他們機會...

By Selena
at 2021-03-22T00:08
at 2021-03-22T00:08

By Hedda
at 2021-03-26T08:26
at 2021-03-26T08:26

By Heather
at 2021-03-30T03:05
at 2021-03-30T03:05
現實的就是讓位給蔡阿姨這裡,多的是絕不放下,愛
面子死守到底,到死都要把身邊一切握在手裡的媽媽

By Barb Cronin
at 2021-04-03T23:54
at 2021-04-03T23:54

By Lucy
at 2021-04-08T09:34
at 2021-04-08T09:34

By Megan
at 2021-04-11T07:19
at 2021-04-11T07:19

By George
at 2021-04-15T06:17
at 2021-04-15T06:17

By Anthony
at 2021-04-17T21:34
at 2021-04-17T21:34

By Elizabeth
at 2021-04-20T13:42
at 2021-04-20T13:42

By Agnes
at 2021-04-23T11:28
at 2021-04-23T11:28

By Zenobia
at 2021-04-24T00:48
at 2021-04-24T00:48

By Poppy
at 2021-04-26T05:28
at 2021-04-26T05:28

By Iris
at 2021-05-01T03:58
at 2021-05-01T03:58

By Puput
at 2021-05-02T10:43
at 2021-05-02T10:43

By Jake
at 2021-05-04T15:30
at 2021-05-04T15:30

By Edward Lewis
at 2021-05-05T18:05
at 2021-05-05T18:05

By Tom
at 2021-05-10T17:11
at 2021-05-10T17:11
跟弟妹講*

By Zenobia
at 2021-05-14T04:44
at 2021-05-14T04:44
阿公是個女老師/公務員,每天浪漫度日寵小孩。

By Jacob
at 2021-05-15T13:43
at 2021-05-15T13:43

By Hamiltion
at 2021-05-15T22:50
at 2021-05-15T22:50

By Edward Lewis
at 2021-05-16T16:51
at 2021-05-16T16:51

By Kelly
at 2021-05-17T20:10
at 2021-05-17T20:10
看到光明美好的一面,有和解與放手,但現實卻不盡然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1-05-18T18:18
at 2021-05-18T18:18

By Madame
at 2021-05-22T04:54
at 2021-05-22T04:54

By Elvira
at 2021-05-23T01:35
at 2021-05-23T01:35

By Madame
at 2021-05-25T23:37
at 2021-05-25T23:37

By Vanessa
at 2021-05-26T19:54
at 2021-05-26T19:54
拍出來的可貴性,不然說真的,80%以上的故事都是死

By Rosalind
at 2021-05-30T08:06
at 2021-05-30T08:06
原原po那類的人以外),拍成電影會有人想看嗎?評
價真會那麼高嗎?放手才雋永啊。

By Emily
at 2021-06-03T09:46
at 2021-06-03T09:46

By Carol
at 2021-06-05T12:37
at 2021-06-05T12:37

By Thomas
at 2021-06-06T10:45
at 2021-06-06T10:45

By Anthony
at 2021-06-06T15:50
at 2021-06-06T15:50

By Sandy
at 2021-06-07T08:20
at 2021-06-07T08:20

By Steve
at 2021-06-10T07:38
at 2021-06-10T07:38

By Barb Cronin
at 2021-06-12T12:16
at 2021-06-12T12:16

By Odelette
at 2021-06-15T16:13
at 2021-06-15T16:13

By Ophelia
at 2021-06-17T07:05
at 2021-06-17T07:05

By Hardy
at 2021-06-19T13:44
at 2021-06-19T13:44
不喜歡

By Damian
at 2021-06-23T14:04
at 2021-06-23T14:04

By Aaliyah
at 2021-06-25T05:35
at 2021-06-25T05:35

By Heather
at 2021-06-26T03:17
at 2021-06-26T03:17

By Doris
at 2021-06-29T20:35
at 2021-06-29T20:35

By Doris
at 2021-07-01T09:32
at 2021-07-01T09:32

By Faithe
at 2021-07-06T03:04
at 2021-07-06T03:04
很無聊,但拍電影就變好看了,懷疑有高手相助

By Enid
at 2021-07-06T11:20
at 2021-07-06T11:20
他對這類片的鑑賞力比我高。

By Damian
at 2021-07-11T10:40
at 2021-07-11T10:40

By Delia
at 2021-07-12T18:23
at 2021-07-12T18:23

By Rachel
at 2021-07-15T11:02
at 2021-07-15T11:02

By Frederic
at 2021-07-19T13:37
at 2021-07-19T13:37
竟然能寫的那麼戲劇化

By Hedwig
at 2021-07-22T13:55
at 2021-07-22T13:55

By Dora
at 2021-07-27T02:29
at 2021-07-27T02:29
半小時)但有些場面很有象徵意義跟力道,當然也比
較平實、更貼近生活。我自己是比較喜歡電視版在平
凡中見力量,不過這很正常,兩版各有支持者。

By Damian
at 2021-07-27T19:48
at 2021-07-27T19:48

By William
at 2021-07-31T14:24
at 2021-07-31T14:24

By Genevieve
at 2021-08-03T21:09
at 2021-08-03T21:09

By Christine
at 2021-08-06T17:22
at 2021-08-06T17:22

By Daph Bay
at 2021-08-08T11:03
at 2021-08-08T11:03
尾很有衝擊性。可見是短片版拍得好、言之有物,才
有能力發展成長片。如果短版就不怎樣了,淑芳阿姨
也不會鼓勵導演拍成長片吧。

By Bennie
at 2021-08-11T14:08
at 2021-08-11T14:08

By William
at 2021-08-13T11:46
at 2021-08-13T11:46

By Michael
at 2021-08-18T02:27
at 2021-08-18T02:27

By Tom
at 2021-08-21T09:13
at 2021-08-21T09:13

By Faithe
at 2021-08-22T17:17
at 2021-08-22T17:17
...我自己喜歡的重點是在長女阿青,也就是原po的分
析(趕快把主題拉回來XDD)。

By Oscar
at 2021-08-25T19:28
at 2021-08-25T19:28

By Zanna
at 2021-08-27T16:51
at 2021-08-27T16:51

By Joe
at 2021-08-30T23:53
at 2021-08-30T23:53

By Harry
at 2021-09-01T22:48
at 2021-09-01T22:48

By Caitlin
at 2021-09-04T01:26
at 2021-09-04T01:26
阿姨邊看邊哭

By George
at 2021-09-06T09:24
at 2021-09-06T09:24

By Ethan
at 2021-09-09T10:21
at 2021-09-09T10:21

By Rebecca
at 2021-09-13T20:55
at 2021-09-13T20:55

By Ursula
at 2021-09-18T18:09
at 2021-09-18T18:09

By Rebecca
at 2021-09-21T14:32
at 2021-09-21T14:32

By Oliver
at 2021-09-22T01:40
at 2021-09-22T01:40

By Sarah
at 2021-09-25T10:51
at 2021-09-25T10:51

By Dorothy
at 2021-09-29T10:38
at 2021-09-29T10:38

By Agatha
at 2021-09-30T21:54
at 2021-09-30T21:54

By Hedwig
at 2021-10-05T10:58
at 2021-10-05T10:58

By Zenobia
at 2021-10-09T04:15
at 2021-10-09T04:15

By Agnes
at 2021-10-09T13:23
at 2021-10-09T13:23

By Suhail Hany
at 2021-10-13T12:50
at 2021-10-13T12:50

By Ursula
at 2021-10-17T21:50
at 2021-10-17T21:50
推 完全寫出現實面

By Delia
at 2021-10-20T01:29
at 2021-10-20T01:29

By Vanessa
at 2021-10-21T15:46
at 2021-10-21T15:46

By Bethany
at 2021-10-26T09:06
at 2021-10-26T09:06

By Elvira
at 2021-10-30T23:43
at 2021-10-30T23:43

By Olga
at 2021-11-03T06:31
at 2021-11-03T06:31

By Annie
at 2021-11-04T03:44
at 2021-11-04T03:44

By Skylar Davis
at 2021-11-08T07:42
at 2021-11-08T07:42

By Jack
at 2021-11-12T22:42
at 2021-11-12T22:42

By Quintina
at 2021-11-16T23:59
at 2021-11-16T23:59

By Callum
at 2021-11-18T23:15
at 2021-11-18T23:15
Related Posts
一代梟雄三支旗 取材

By Madame
at 2020-12-15T01:16
at 2020-12-15T01:16
大賭秀的vcd

By Ingrid
at 2020-12-15T00:31
at 2020-12-15T00:31
《孤兒怨》隔11年前傳拍完了!劇透照曝「

By Daniel
at 2020-12-15T00:23
at 2020-12-15T00:23
2021 法國 盧米埃獎 入圍名單

By Edward Lewis
at 2020-12-15T00:17
at 2020-12-15T00:17
台灣是不是很多人死也不看國片?

By Hedy
at 2020-12-14T23:46
at 2020-12-14T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