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路線 妥協的結局 - 台灣
By Eartha
at 2012-10-03T14:42
at 2012-10-03T14:42
Table of Contents
2012-10-03 中國時報 張士達/特稿
台灣電影衝了好幾年的票房,階段性任務的確已經達成,觀眾不再視國片如敝屣,也不需
懷抱支持國片的使命感。但隨著國片觀眾的回流,電影創作者的野心卻也逐漸流失。
從去年《賽德克.巴萊》挑戰了影史空前的高難度題材後,今年台灣電影不是在安全路
線中算計票房的保障,就是在不上不下的格局裡船過水無痕。金馬獎入圍名單果然證明了
:創作者既然已經做了選擇,評審的選擇當然也很明確。
台灣電影近年一窩蜂向商業靠攏,但畢竟不像大陸有龐大的市場,可以作為巨額投資的
誘因。
台灣有限的資金註定了題材選擇的限制,連帶導致大量同質化的素材與風格充斥市場,
即使稍有資歷的導演,也只能尋求著極小步伐的進步與突破。部分因應商機而投機投入的
影視作品,更讓今年惡評作品層出不窮。
就製片角度來講,當然可以說這些作品的票房,證明它們成功地滿足了不同族群的需求
。但就電影創作者來說,若只想獲得觀眾的擁抱,卻並無野心追求電影語言、敘事手法、
演員演技與技術革新上的邁進,那麼在與其他地區眾多作品競爭下,在任何獎項的入圍名
單中淹沒,也是很公平的事。
相對於大陸大片所流露令人不耐的炫富銅臭味,以及香港電影被大陸吸走人才下,極力
抓住在地味道的掙扎,台灣電影面對的卻是另一個階段的問題。
安全的路線所導向的必然也是妥協的結局,若再繼續原地踏步,明年的國片在金馬獎也
未必能再指望今年如此僥倖的成績。
--
台灣電影衝了好幾年的票房,階段性任務的確已經達成,觀眾不再視國片如敝屣,也不需
懷抱支持國片的使命感。但隨著國片觀眾的回流,電影創作者的野心卻也逐漸流失。
從去年《賽德克.巴萊》挑戰了影史空前的高難度題材後,今年台灣電影不是在安全路
線中算計票房的保障,就是在不上不下的格局裡船過水無痕。金馬獎入圍名單果然證明了
:創作者既然已經做了選擇,評審的選擇當然也很明確。
台灣電影近年一窩蜂向商業靠攏,但畢竟不像大陸有龐大的市場,可以作為巨額投資的
誘因。
台灣有限的資金註定了題材選擇的限制,連帶導致大量同質化的素材與風格充斥市場,
即使稍有資歷的導演,也只能尋求著極小步伐的進步與突破。部分因應商機而投機投入的
影視作品,更讓今年惡評作品層出不窮。
就製片角度來講,當然可以說這些作品的票房,證明它們成功地滿足了不同族群的需求
。但就電影創作者來說,若只想獲得觀眾的擁抱,卻並無野心追求電影語言、敘事手法、
演員演技與技術革新上的邁進,那麼在與其他地區眾多作品競爭下,在任何獎項的入圍名
單中淹沒,也是很公平的事。
相對於大陸大片所流露令人不耐的炫富銅臭味,以及香港電影被大陸吸走人才下,極力
抓住在地味道的掙扎,台灣電影面對的卻是另一個階段的問題。
安全的路線所導向的必然也是妥協的結局,若再繼續原地踏步,明年的國片在金馬獎也
未必能再指望今年如此僥倖的成績。
--
Tags:
台灣
All Comments
By Kumar
at 2012-10-05T20:35
at 2012-10-05T20:35
Related Posts
台導「新」勢力興起 港片回歸社會批判
By Zora
at 2012-10-03T11:42
at 2012-10-03T11:42
淺談第49屆金馬獎入圍名單 台灣小清新主義
By Victoria
at 2012-10-03T00:14
at 2012-10-03T00:14
女朋友男朋友 金馬7項入圍
By Eartha
at 2012-10-02T19:20
at 2012-10-02T19:20
陳柏霖嘆國片題材受限
By Susan
at 2012-10-01T07:31
at 2012-10-01T07:31
太極1與太極2 是 上下集的意思嗎?
By Yedda
at 2012-09-30T16:52
at 2012-09-30T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