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移情海外 美國影視特效業打入冷宮 - 電影院

By Frederica
at 2011-10-06T10:26
at 2011-10-06T10:26
Table of Contents
【世界日報╱記者馬雲/好萊塢報導】 2011.10.06
影視特效在好萊塢電影中已司空見慣,技術也逐年提高。但在美國從事這一行業的工作者
,卻在近幾年受到求職衝擊。
很多美國本土的中小型影視特效公司,因受到海外同業競爭紛紛倒閉,僅洛杉磯縣內就有
六家特效公司相繼在進三年內「消失」,導致1000多人失業。很多特效師很難連續找到電
影可以參與,只好被迫離開美國到其他地方尋求發展。
經過在聖塔蒙尼卡(Santa Monica)11年的經營,曾為「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魔鬼終結者:未來救贖」(Terminator
Salvation)等片製作特效的Asylum Visual Effects特效公司於去年底倒閉。有同樣遭遇
的還包括加州另一家特效公司CafeFX,在經營17年後依然難逃倒閉命運。
不僅這些中小型企業受到影響,大的特效公司「工業光魔」(ILM)、「Sony Pictures
Imageworks」也都在近幾年大規模裁員,大部分電影都只雇用短期臨時技術人員,很多特
效師從全職被迫轉為「自由業者」,只能按照每部電影與不同公司簽約,完成後就得另尋
其他機會。
一部大片特效製作費用占全片30%到40%,因此節省支出成為好萊塢電影公司的重要考量。
夢工廠資深華人特效師張嘯說:「好萊塢電影早已不只是美國的產物,而是全球化產業,
影視特效部分也是如此。越來越多的海外特效公司崛起,不僅技術不輸美國,還提供更廉
價的勞動力和稅收。」
張嘯並提到,以前很多大型特效公司有自己特殊的特效軟體保證他們的權威性,但現在的
行業趨勢是讓技術統一化。因為每家公司擅長的地方不同,有時一部要求高的大片甚至一
個鏡頭都是幾家公司一起做,這時就得要求各家公司有相通的軟體技術,這樣流動的技術
人才也才能更好地適應每家公司不同的工作要求。技術的普及化讓美國特效公司早已不占
優勢。
近幾年海外崛起的特效公司中已有不少獲得奧斯卡獎,比如曾完成「魔戒」( The Lord
of the Rings)系列的紐西蘭維塔工作室(Weta Workshop)、曾經製作「哈利波特」(
Harry Potter)系列的倫敦「Double Negative」特效公司、製作「美國隊長」(
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特效的英國公司「Framestone」等。
張嘯說,相對真人電影特效業的變化,動畫界受到的影響較小。因為真人電影的電影公司
需要把特效部分承包給特效製作公司,他們自然願意選海外稅低又便宜的。但動畫公司如
皮克斯(Pixar)、夢工廠都有自己的特效部門,不用從外界找人力。
不過,即使如此,在夢工廠工作的特效師也不保證永遠都有工作,他們仍要以電影為單位
簽約,只是相對其他特效師來說,因為公司會不斷推出新電影,比較不會有空檔期。
--
影視特效在好萊塢電影中已司空見慣,技術也逐年提高。但在美國從事這一行業的工作者
,卻在近幾年受到求職衝擊。
很多美國本土的中小型影視特效公司,因受到海外同業競爭紛紛倒閉,僅洛杉磯縣內就有
六家特效公司相繼在進三年內「消失」,導致1000多人失業。很多特效師很難連續找到電
影可以參與,只好被迫離開美國到其他地方尋求發展。
經過在聖塔蒙尼卡(Santa Monica)11年的經營,曾為「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魔鬼終結者:未來救贖」(Terminator
Salvation)等片製作特效的Asylum Visual Effects特效公司於去年底倒閉。有同樣遭遇
的還包括加州另一家特效公司CafeFX,在經營17年後依然難逃倒閉命運。
不僅這些中小型企業受到影響,大的特效公司「工業光魔」(ILM)、「Sony Pictures
Imageworks」也都在近幾年大規模裁員,大部分電影都只雇用短期臨時技術人員,很多特
效師從全職被迫轉為「自由業者」,只能按照每部電影與不同公司簽約,完成後就得另尋
其他機會。
一部大片特效製作費用占全片30%到40%,因此節省支出成為好萊塢電影公司的重要考量。
夢工廠資深華人特效師張嘯說:「好萊塢電影早已不只是美國的產物,而是全球化產業,
影視特效部分也是如此。越來越多的海外特效公司崛起,不僅技術不輸美國,還提供更廉
價的勞動力和稅收。」
張嘯並提到,以前很多大型特效公司有自己特殊的特效軟體保證他們的權威性,但現在的
行業趨勢是讓技術統一化。因為每家公司擅長的地方不同,有時一部要求高的大片甚至一
個鏡頭都是幾家公司一起做,這時就得要求各家公司有相通的軟體技術,這樣流動的技術
人才也才能更好地適應每家公司不同的工作要求。技術的普及化讓美國特效公司早已不占
優勢。
近幾年海外崛起的特效公司中已有不少獲得奧斯卡獎,比如曾完成「魔戒」( The Lord
of the Rings)系列的紐西蘭維塔工作室(Weta Workshop)、曾經製作「哈利波特」(
Harry Potter)系列的倫敦「Double Negative」特效公司、製作「美國隊長」(
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特效的英國公司「Framestone」等。
張嘯說,相對真人電影特效業的變化,動畫界受到的影響較小。因為真人電影的電影公司
需要把特效部分承包給特效製作公司,他們自然願意選海外稅低又便宜的。但動畫公司如
皮克斯(Pixar)、夢工廠都有自己的特效部門,不用從外界找人力。
不過,即使如此,在夢工廠工作的特效師也不保證永遠都有工作,他們仍要以電影為單位
簽約,只是相對其他特效師來說,因為公司會不斷推出新電影,比較不會有空檔期。
--
Tags:
電影院
All Comments

By Franklin
at 2011-10-10T02:47
at 2011-10-10T02:47

By Edwina
at 2011-10-12T21:43
at 2011-10-12T21:43

By Susan
at 2011-10-14T00:41
at 2011-10-14T00:41

By Carol
at 2011-10-14T09:12
at 2011-10-14T09:12
Related Posts
EZ訂電影票

By Oscar
at 2011-10-06T00:28
at 2011-10-06T00:28
怎樣的位置最剛好?

By Yuri
at 2011-10-05T18:23
at 2011-10-05T18:23
懊惱

By Genevieve
at 2011-10-05T16:06
at 2011-10-05T16:06
國賓訂位如何訂套票?

By Lauren
at 2011-10-05T13:59
at 2011-10-05T13:59
有關阿波羅18

By Ina
at 2011-10-05T12:48
at 2011-10-05T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