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反派自我實現的喜劇 - 電影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9-10-09T01:42

Table of Contents




是不是很久沒有在看完一部電影後,

屁股彷彿被黏在椅子上起不來了呢?

或是震懾、讓人沉思、一種完全沈浸後、難以回神的恍惚。

小丑的格局超乎了我的想像,讓我完全陷入另一個逐漸走向瘋狂世界的兩小時。

透過大量由下往上的鏡頭語言,逐漸進入小丑的主觀世界,

緊隨著亞瑟的視角,一起經歷他喜劇/悲劇的生活。


對我來說,小丑更像是喜劇片。



一、解構高譚高譚市英雄主義


小丑電影本身與它所傳達的信念相當一致,都是「價值觀的反轉」,

在這個充斥英雄電影的時代,它代表的是英雄主義的另一端。

它提供人們「辯證思考」的可能,

將那些我們所認定的理所當然的英雄反派二元對立,

層層分析剖開、解構,然後重新建構。

對DC或是蝙蝠俠的粉絲早就耳熟能詳布魯思偉恩父母遇害的故事,

這是第一次我們從小布魯思的視角之外的鏡頭去認識那天晚上發生的事。

原來,那是一個貧困的時代背景,一個小小的衝突演變成城市級的衝突。

而在那樣的氣氛下,一名帶著小丑面具的憤怒的市民,

認出了湯馬士偉恩,而跟著他們到了巷子裡。然後才有了蝙蝠俠。


二、小丑起源故事 - 當反派也開始「做自己」


我們常常被鼓勵要做自己,不要勉強他人的期待,

而成為一個別人心目中但不是自己的人。

這部電影看似黑暗沈重,但事實上它是一部100%喜劇。

因為它是一個反派,迷失自我、最終認識自己而自我實現的故事。

看完小丑之所以讓人有些恍惚,是因為它摘下我們習慣看世界的眼鏡,

甚至將反派小丑的立場轉成了觀眾的方向。

即使我們還是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感覺,但起碼能理解他為何如此行為。

我得承認,我幾乎所有對這個角色的了解都來自於同理的鏡像神經元

(男主角真的值得一個小金人),

在我的資料庫裡沒有那樣的經驗來支撐我對他的共鳴。

但看著亞瑟成為小丑的過程不禁讓我思考,

社會裡的犯罪是怎麼發生的?罪犯是生出來就是惡人嗎?

方才在金鐘大放異彩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早揭示了這樣的反省。

社會中的無差別隨機殺人,有時並不是沒來由地發生,

而可能是一連串的因果效應。

亞瑟成為小丑只是偶然,但高譚市的條件卻必然會孕育出一個小丑。



三、煽動性?鼓吹階級革命?


電影作為娛樂的目的,服務的基本上還是中產階級以上居多,

一張好幾百塊的電影票,對於真正的窮人恐怕是沒有機會看見。

至於罪犯呢?他們都在監獄裡呢。

那那些有可能成為罪犯的人呢?

小丑的回答是,如果今天你的社會裡就有一些可能的罪犯,

他們不需要看到小丑就會去犯罪了。

路上能撿的槍太多了,小丑不會是槍更不會是最後一根稻草。

比起煽動之虞,我反而覺得小丑是以警世為主成份。

而前面提到的換位思考與價值反轉,

讓我們有機會一探另一個世界裡的人心理在發生什麼事情。



四、小丑賜死的對象


每次看電影,我總會注意最後誰死了,一個角色被設定成死亡,

通常都是刻意的安排,小丑中死亡的角色都是推了亞瑟成為小丑的助力,

換句話說,他們的行為間接地導致自己的滅亡。


1.三個上班族。霸凌者

基本上和片頭那群屁孩是同一類型,欺負弱小而且通常都是團體行動。


2.湯馬士偉恩。代表階級、權力高,但不食人間煙火,對社會漠不關心的漠視者。

亞瑟心理師在被砍預算後的一段話有意思:

他們一點都不屑你這種人,他們更不屑我這種人。

社會公益,捐款蓋圖書館、醫院常常是企業家展現自己慷慨分擔社會責任的展現。

但有些不就是節稅、用錢買形象?

當真正要碰到底層的人,恐怕就像是「寄生上流」裡地鐵飄來的味道,

在小丑中則是「超級老鼠味」。又或者以為別人要他簽名的自戀。

心理醫生無能為力,當一個社會不關心「超級老鼠」,

他們又怎麼會對管理老鼠的「飼育員」這個職業有所尊重呢?

社會恨不得這些不定時炸彈集中管理或是乾脆通通槍斃,

但這些只能心理想,於是找了一個「人性化」一些的地方,

取一個「好聽一點」的名字叫醫院,然後跟監獄一樣,

把這些人全部丟進去集中管理。

心理醫生?就只是一個書念比較多的獄卒而已。

心理治療?慢性藥物?都是些浪費社會資源的投資,經費能砍則砍,

人不會死在裡面就好。

湯馬士偉恩不是小丑殺的,而是社會仇富的反動。

但湯馬士沒有伸手去救曾是員工亞瑟的媽媽,

沒有對亞瑟伸出援手,

沒有停止他的漠視和自戀還是間接導致了自己的滅亡。


3.媽媽與鄰居單親媽媽。謊言者


從來沒有快樂過的亞瑟,在媽媽口中的小名就是「快樂」。

媽媽活在自己的幻想裡,也帶著亞瑟用著一種阿Q的態度面對這些悲慘的真實。

患有精神疾病並不是亞瑟殺她的原因,相反地,他一直很愛媽媽,也一直照顧著她。

真正引發殺機的是,媽媽隱瞞著他的身世還有放任同居男友,家暴虐待他的事實。

媽媽的自我欺騙、活在幻象中,是失職與謊言的代言人,

亞瑟的媽媽不但不是他的照顧者,

反而用自我欺騙來滋養亞瑟。

亞瑟在殺了媽媽後,唯一的「依附」關係破滅,

他對鄰居單親媽媽的親密關係也一起幻滅了。

某些心理學派認為我們與母親的關係和我們的親密關係很有關聯。

當亞瑟殺了媽媽後,他心中最柔軟的那份愛也付之一炬。

有人認為單親媽媽的死很無辜,

但仔細想想,這自我幻想破滅後的失落是誰造成的果?正是媽媽的謊言。

今天如果沒有媽媽以愛包裝的謊言,亞瑟便不會懷抱著能與人親密的「幻想」,

事實上他根本不懂如何靠近更不可能懂得親密

(遇見心儀的女子只能用尾隨跟蹤的方式),

很諷刺地,是媽媽的謊言讓他以為自己可以建立親密關係。

換句話說,本在親密關係一無所有的他,被媽媽的謊言欺騙,

進而產生了與女鄰居的妄想,就像媽媽對湯馬士偉恩的妄想一樣。

當這個謊言被戳破,當亞瑟想要在那糟糕的一天後找到避風港,

卻發現連避風港都是假的。媽媽的謊間接造成了女鄰居的死。

然而換個角度看,母親和女鄰居的死對亞瑟很有意義,

那象徵打破親密關係的假象,讓亞瑟看見了真實,

自己就是一個被遺棄、被傷害、被欺騙一點都不快樂的孩子,

殺掉媽媽象徵著終於可以誠實面對自己、並且允許自己真的不快樂,

自己真的很悲慘。

情緒激動的時候,也不會再控制不住地笑了。

反而,憤怒是憤怒,悲傷是悲傷。


4.脫口秀主持人。社會體制與價值。


破除了湯馬士偉恩父親的希望,

媽媽的謊言,親密關係的假象,亞瑟距離小丑還差一步。

也就是這個社會定義的體制還有整體價值。

這個社會要精神病患假裝成「正常人」,

這個社會決定了亞瑟的笑話不好笑,亞瑟這個人比較好笑。

整部電影充斥著兩種笑聲,一種是亞瑟那種悲悽、不得不、忍不住,

要笑但笑不出來,悲傷而又不被瞭解「詭異不正常」的笑聲,

另一種則是在脫口秀與歌劇院裡「自然正常」的笑聲。

亞瑟從來沒聽懂這些故事的笑點,不只是因為他跟他們不一樣,

也是因為這些故事的笑點來自於上流社會的生活經驗。

要帶給人們歡笑是媽媽灌輸給亞瑟的枷鎖,

但媽媽在洗澡時也說亞瑟根本不會搞笑。

事實上他在小孩子面前的表演是成功的,

他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卻沒有辦法讓那些大人笑。

但無倫如何,將喜劇演員當成志業的他,

一開始對於脫口秀主持人莫瑞是非常崇拜與敬重的,

但電視的形象終究只是部份真實的假象,

當亞瑟親臨現場而非透過電視機,他對莫瑞的幻想破滅了。

原來莫瑞找他來上節目不是因為他看見他喜劇演員的天賦,

他終於看懂自己來上這場脫口秀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他第一次懂了大家在笑什麼,大家是輕蔑地嘲笑他。

他原本在家排演時的劇本是在節目上自殺,實現他本子上的那個金句。

但當到了現場,他懂了,

他發現壞的不是自己而是莫瑞或者說莫瑞所屬的世界和那世界的價值觀。

他不再控制不住的亂笑了,

而是字字句句鏗鏘有力控訴著電視機還有現場的觀眾。

與莫瑞一來一往的對峙,是那樣的有力量。

小丑的生命力、他為自己活、為自己發聲的那個時刻,

他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而當感覺到了自己的存在,

他原本本子上的句子「我希望我的死比我的生命更有價值」,

他不用死來證明自己存在,因為他此時此刻活著而且感到存在。

於是向著自己的槍口轉向了莫瑞,莫瑞死了,

代表這個最後阻礙他自我認同定義自己的「社會體制」就此崩塌。

當道德的圍牆倒下,不只再也沒有人敢笑他,

他也不用在掩飾自己就是小丑,

一個反秩序、反體制的存在。


5.小丑同事。


社會中的歧視者不一定藏身在上流社會中。

即使在底層,即使是同類人,歧視依然發生,

銀行家看不起小丑、小丑看不起亞瑟和侏儒。

在我看來,同事給亞瑟槍,並不是要保護他,

在亞瑟面前他的自卑感會變小、優越感會變大,

稱兄道弟不是奠基於感情的基礎,而是自信尊嚴食物鏈的排列。

那把槍也許代表著他的憤怒或是無病呻吟,

也許是對老闆、對上流社會、對階級不公。

然而,他是有怒不敢言也不敢動。

他複製了社會對待他的方式,拿去欺負比他更加弱小的族群。

小丑同事的偽善與懦弱,終於在背叛亞瑟後,遭到制裁。

亞瑟戳的是他的眼睛,彷彿他看不見自己的歧視有如瞎子一般。


回到小丑


最後,總是該要回到小丑,當慢慢做回真正的自己,

亞瑟終於不會再控制不住地笑。

我們在最後的結局,心裡面感到欣慰受制感動的,

並不是破壞的街道的宣洩又或是正義獲得伸張的爽快,

而是,我們看著一個受苦的人,終於講出了自己的心聲,

終於看破了生命中天大的謊言、

找到了自己活著的意義,

也在這個與世界互動(對抗)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


那些或是想像出來的或是現實

都成為亞瑟主觀的真實,

也成就了小丑的誕生。


這是一部有著歡樂、激勵人心結局的喜劇片,

如果看懂了小丑的故事。






二刷心得


特別挑了比上次後面一些的位置,

當觀影的距離遠了,

我與亞瑟的距離也遠了一些,

當然我對於小丑是一齣喜劇的觀點依然不變,

略有不同的是,

這一次不再那麼壓迫與窒息,

再次看著亞瑟成為自己、成為小丑的故事。


「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出自喜劇大師卓別林。


當我從仰望亞瑟的壓迫感,

到俯瞰亞瑟成為英雄被膜拜,

退一步欣賞亞瑟的故事,

這才發現這是一個找尋自我、最後成為自己的喜劇。

也意外地,發現這個故事迷人與美麗之處。



一般的勵志喜劇我們看到主角可能有一些才能潛能,

但因為受到各種人事物,

或是自己過去的陰霾而不能實現自己、或是過去一段傷痛,

後來因為跌入谷地而不得不誠實面對自己,

鼓起勇氣踏出舒適圈,去除那些阻礙,

最後成為他該要成為了人。

這不正是「小丑」的故事結構?



高譚市就是一個醞釀犯罪的溫床,

而其中醞釀的危險人物,

有些將憤怒向內而選擇自殺、

而有些則像亞瑟一樣比較「幸運」,

將憤怒的出口「幸運地」發洩在創造出小丑的人身上。

(如果不幸的話,就會是隨機殺人案)

「小丑」很謹慎地挑選這些被小丑賜死的人,

因為誰被賜死的人都對亞瑟有意義,

這也讓他不是一個完全憤世嫉俗的無差別殺人魔。


亞瑟勵志之處在於每當遇見一個挫折,

他都會對這個挫折「做出反應」,

尋找自己的身世、查明真相、情緒發洩…

也因為他的「行動」而非停留原地,

讓他有機會一步一步成為自己。

也讓原來會自我毀滅的自己,

存活了下來。


「我希望我的死比我的生命更有意義。」


怎麼看他都是會死在高譚市的老鼠,

但他活下來了,站在高譚市的角度或許是個禍害,

(站在蝙蝠俠的角度呢?)

但對他自己來說,

對一個角色來說,

對一個人來說,

卻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過程。



或許當抽掉了所有犯罪的「內容」,

我們便能真正看見小丑帶給人們啟示和價值,

探索自我、忠於自我、實現自我的「形式」。


--

All Comments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9-10-11T12:43
你講的有些地方我喜歡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9-10-11T22:02
酒不是胖子帶的 胖子只想串供 什麼都沒帶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9-10-13T00:15
原本以為是尋求慰藉 沒想到在探尋自由 社會有太多
期待 但是我也有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9-10-13T19:34
好認真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19-10-17T09:39
我覺得選擇貧富差距的階級議題不是因為他比較不敏感
。反而是他是當下最敏感的直接問題。近期影壇也有好
幾部重要影片都是階級議題。影片是會反應出時代問題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9-10-19T15:24
小丑還特別刺美國人的痛點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9-10-22T07:02
好像很多人以為酒是藍道帶的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9-10-26T15:56
好多人被殺的喜劇片?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9-10-28T08:02
超難看 就只是經神病患沒藥吃 導致經神錯亂加被霸
凌到崩潰 沒什麼深度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19-10-31T06:18
這部在韋恩跟媽媽那邊的反轉真的很棒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9-11-03T18:03
寫得很好!有人還是以為精神病患可以治療,各式各
樣疾病的人多的是,導演就是想描述一個人的前半生,
我覺得描述很好,至於好不好看每個人自己有自己判斷
,就像任何人的一生也不是像一個完美故事那麼好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9-11-05T15:15
我也覺得這部片很療育。他最後跳舞是真心的感到自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9-11-10T06:02
這心得不錯!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19-11-10T20:43
英雄主義的另個極端,是奸雄、梟雄或教父

大家希望"小丑"展開自己的續集宇宙嗎?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9-10-09T01:06
這部的小丑 坦白說沒有任何高智商的犯罪頭腦 完全就是被階級鬥爭拱出來的 頂多就是當成一面反派的旗幟罷了 完全看不出有任何可以擔綱主力反派的可能性 要知道,對手陣營可是開著外掛在懲奸除惡的 當然啦 如果DC又要硬拗什麼超能力解放變成高智商罪犯之類的梗... 那我就真的無言了 - ...

弒婚遊戲試映會心得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9-10-09T00:17
今天去看了弒婚遊戲試映 之前預告看到這部就覺得應該是支常見的虐殺血腥片 今天有機會看到試映 整體評價覺得不錯,給中上的表現程度 尤其女主角長得真的很像瑪格羅比 演技也是滿驚豔的 整部劇情很快進入重點不會鋪陳太久 各角色性格鮮明,一部刻畫人性但又帶點黑色幽默的驚悚微血腥片 Ok不說太多~推閒來無事想看點 ...

大家希望"小丑"展開自己的續集宇宙嗎?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9-10-09T00:08
大家會希望亞瑟版小丑 延伸出續集宇宙嗎?? 個人還喜歡亞瑟版的小丑 成魔脫獄後規模性犯罪 接著VS成長過程中的蝙蝠俠 - ...

傑森史塔森、蓋瑞奇將再度合作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9-10-08T23:59
新聞網址:https://www.hypesphere.com/news/17139 [新聞] 傑森史塔森、蓋瑞奇將於《Le Convoyeur》再度合作 原文作者:HypeSphere JeanLin 英國演員傑森史塔森(Jason Statham)雖然以動作電影見長,但其實他也是一位 不可貌相的喜劇 ...

第一滴血 - First Blood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9-10-08T23:57
雖然是1982年的作品了,不過還是防雷一下好了~ 最近Rambo - Last Blood即將上映,身為八年級生的我愛死藍波系列了 偏偏每次把藍波推薦給國中生時都被嫌說這是什麼老東西...(淚目) 趁這個機會,回顧一下這個越戰老兵的傳奇故事 這篇其實本來北美上映前就想打,結果一路富堅到現在 看來在明天進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