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輔導以上限制未滿的電影 - 電影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10-07T19:53
at 2019-10-07T19:53
Table of Contents
因為有看到前面板友討論小丑是不是應該放在限制級,
今天不想上課就跑去看了小丑,
發現放在輔導級是有一點不足,
但放在限制級又太誇張了。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進入戲院之前,原本以為我會看見像發條橘子那樣的罪犯。
但後來看完後感覺是:
還好沒有像發條橘子那樣讓我覺得不舒服。
我覺得導演並不是要把小丑拍得很正義。
小丑跟正義一點關係都沒有。
他在莫瑞的節目上也說得很清楚:
莫瑞,你看我是個有計畫的人嗎?
小丑從頭到尾都只是在追求他自己的存在。
革命家?不,他才不是。
他只是覺得混亂失序的社會環境對他而言比整潔秩序要來得舒服。
因為警車上的那一幕,我感覺導演仍有將亞瑟連結到希斯萊傑身上的意圖,
或者說,亞瑟還是被黑暗騎士的那個小丑影響了。
這部電影,我們看見的小丑是一個為了諧星而努力的社會邊緣人。
他很努力,但是他越努力,就越失敗。
他的疾病被視為偽裝和笑柄,他自己也很努力想要控制,
他想證明自己很「正常」,但後來卻發現自己的人生就是個不正常的場景。
從他拿了七個處方,我們可以看見他其實非常努力要控制混亂,
但他最後在地鐵上失控,殺了人,
更可怕的是他發現自己對於失控的感覺非常好,
他發現自己喜歡失控。
於是他更加努力地想要控制自己的一切,但最後他失敗了。
他臣服於失控的快感,喜歡上混亂,並且發現自己在混亂中是真實存在的。
順著這樣的角色轉變,黑暗騎士裡那個純惡無良的小丑也就有了一個出現的理由。
但也因此,亞瑟這個角色給我的感覺,就彷彿只是小丑的養分。
亞瑟成就了小丑,但我卻沒有看見更多亞瑟自己的表現。
我其實很喜歡傅柯在瘋癲與文明裡面點出的事:
現代化社會所謂的理性,
是排除了所有「非理性」的事情,才能論證理性的存在。
也就是說,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理性」。
理性是我們為了在現代化、工業化之後的社會裡生存,
逐漸將一些這個社會用不到的、不重要的東西排除掉,才產生了理性。
因此當亞瑟從努力社會化的嘉年華轉變成為混亂的小丑時,
我覺得他只是忠誠的反應,
一個個體,在社會結構中遇到結構問題時,會產生萬千改變中的一種,
只是剛好是破壞社會結構的那一種改變而已。
另外有一個點我覺得有點可惜。
亞瑟殺掉同事藍道,卻放走侏儒同事的部分,
本來可以發揮更多的亞瑟的人性面,
但卻收得有點潦草。
認真說起來,亞瑟殺莫瑞也不是有仇必報,
而是完全放棄了成為理性社會的一部分後,
他只做那些讓他自己覺得舒服的事情。
社會化,正常地融入社會,可說是亞瑟一開始的希望。
因此我們在狹小的社會局輔導室裡面看見的亞瑟雖然有很多強迫症般的病徵,
但是卻可以看得出他很努力地在壓抑這些行為。
相反的,最終在亞瑟被關進精神病院後,
他彷彿發病般地狂笑,實際上卻是他真正覺得快樂地笑聲。
但這部電影讓我覺得超越輔導級的地方,
正是因為他有許多對於沮喪和挫敗的描述,
但卻沒有觀念的轉換和解決之道(因為這角色就是這樣執著的人物)。
對於未滿十八,社會化還不夠完整的青少年而言,
的確是有「我只要找一個我最舒服的方式發洩」就好的誤導。
但要說不構成到限制級,是因為我們生活的社會就是長這個樣子,
真的要限制其實也不知道該從哪個地方開始去限制這樣的故事。
給普雷是因為我覺得,亞瑟這個角色在這名演員的表演下,
其實應該有更多發揮空間。
但以上映的這個劇本來說,我覺得亞瑟轉變小丑的部分太少,
有點可惜了。
另外就是可能因為看過發條橘子,口味變重了,
對於整個故事的期待也變得有些獵奇(?),因此只給了普雷。
PS題外話:
勁量電池廣告買很大。XD
--
今天不想上課就跑去看了小丑,
發現放在輔導級是有一點不足,
但放在限制級又太誇張了。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進入戲院之前,原本以為我會看見像發條橘子那樣的罪犯。
但後來看完後感覺是:
還好沒有像發條橘子那樣讓我覺得不舒服。
我覺得導演並不是要把小丑拍得很正義。
小丑跟正義一點關係都沒有。
他在莫瑞的節目上也說得很清楚:
莫瑞,你看我是個有計畫的人嗎?
小丑從頭到尾都只是在追求他自己的存在。
革命家?不,他才不是。
他只是覺得混亂失序的社會環境對他而言比整潔秩序要來得舒服。
因為警車上的那一幕,我感覺導演仍有將亞瑟連結到希斯萊傑身上的意圖,
或者說,亞瑟還是被黑暗騎士的那個小丑影響了。
這部電影,我們看見的小丑是一個為了諧星而努力的社會邊緣人。
他很努力,但是他越努力,就越失敗。
他的疾病被視為偽裝和笑柄,他自己也很努力想要控制,
他想證明自己很「正常」,但後來卻發現自己的人生就是個不正常的場景。
從他拿了七個處方,我們可以看見他其實非常努力要控制混亂,
但他最後在地鐵上失控,殺了人,
更可怕的是他發現自己對於失控的感覺非常好,
他發現自己喜歡失控。
於是他更加努力地想要控制自己的一切,但最後他失敗了。
他臣服於失控的快感,喜歡上混亂,並且發現自己在混亂中是真實存在的。
順著這樣的角色轉變,黑暗騎士裡那個純惡無良的小丑也就有了一個出現的理由。
但也因此,亞瑟這個角色給我的感覺,就彷彿只是小丑的養分。
亞瑟成就了小丑,但我卻沒有看見更多亞瑟自己的表現。
我其實很喜歡傅柯在瘋癲與文明裡面點出的事:
現代化社會所謂的理性,
是排除了所有「非理性」的事情,才能論證理性的存在。
也就是說,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理性」。
理性是我們為了在現代化、工業化之後的社會裡生存,
逐漸將一些這個社會用不到的、不重要的東西排除掉,才產生了理性。
因此當亞瑟從努力社會化的嘉年華轉變成為混亂的小丑時,
我覺得他只是忠誠的反應,
一個個體,在社會結構中遇到結構問題時,會產生萬千改變中的一種,
只是剛好是破壞社會結構的那一種改變而已。
另外有一個點我覺得有點可惜。
亞瑟殺掉同事藍道,卻放走侏儒同事的部分,
本來可以發揮更多的亞瑟的人性面,
但卻收得有點潦草。
認真說起來,亞瑟殺莫瑞也不是有仇必報,
而是完全放棄了成為理性社會的一部分後,
他只做那些讓他自己覺得舒服的事情。
社會化,正常地融入社會,可說是亞瑟一開始的希望。
因此我們在狹小的社會局輔導室裡面看見的亞瑟雖然有很多強迫症般的病徵,
但是卻可以看得出他很努力地在壓抑這些行為。
相反的,最終在亞瑟被關進精神病院後,
他彷彿發病般地狂笑,實際上卻是他真正覺得快樂地笑聲。
但這部電影讓我覺得超越輔導級的地方,
正是因為他有許多對於沮喪和挫敗的描述,
但卻沒有觀念的轉換和解決之道(因為這角色就是這樣執著的人物)。
對於未滿十八,社會化還不夠完整的青少年而言,
的確是有「我只要找一個我最舒服的方式發洩」就好的誤導。
但要說不構成到限制級,是因為我們生活的社會就是長這個樣子,
真的要限制其實也不知道該從哪個地方開始去限制這樣的故事。
給普雷是因為我覺得,亞瑟這個角色在這名演員的表演下,
其實應該有更多發揮空間。
但以上映的這個劇本來說,我覺得亞瑟轉變小丑的部分太少,
有點可惜了。
另外就是可能因為看過發條橘子,口味變重了,
對於整個故事的期待也變得有些獵奇(?),因此只給了普雷。
PS題外話:
勁量電池廣告買很大。XD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Rebecca
at 2019-10-07T22:11
at 2019-10-07T22:11
By Kyle
at 2019-10-11T18:30
at 2019-10-11T18:30
By Emma
at 2019-10-15T05:47
at 2019-10-15T05:47
By Candice
at 2019-10-15T11:04
at 2019-10-15T11:04
By Tracy
at 2019-10-16T07:32
at 2019-10-16T07:32
By Hedda
at 2019-10-17T19:16
at 2019-10-17T19:16
By Poppy
at 2019-10-22T07:14
at 2019-10-22T07:14
By Charlotte
at 2019-10-23T15:49
at 2019-10-23T15:49
By Isla
at 2019-10-25T22:36
at 2019-10-25T22:36
By Odelette
at 2019-10-27T07:32
at 2019-10-27T07:32
By Agnes
at 2019-10-30T00:17
at 2019-10-30T00:17
By Ula
at 2019-11-01T13:45
at 2019-11-01T13:45
Related Posts
小丑
By Susan
at 2019-10-07T19:35
at 2019-10-07T19:35
小丑中的菸有什麼含義嗎?
By Puput
at 2019-10-07T19:11
at 2019-10-07T19:11
金馬報名數歷年第2高!中國禁參加 返校變
By Caitlin
at 2019-10-07T19:09
at 2019-10-07T19:09
如果小丑真給李奧納多演會發生什麼事?
By Jake
at 2019-10-07T18:58
at 2019-10-07T18:58
返校|「自由」之前,總有一場無從忘卻的「惡夢」
By Queena
at 2019-10-07T18:15
at 2019-10-07T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