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 -湊佳苗原著改編 (可能有雷) - 日本

By Agatha
at 2017-04-02T11:19
at 2017-04-02T11:19
Table of Contents
(~~~以下可能有片中台詞 及 部分劇情透漏 ~~~)
【日影】少女 (2016/片長:119分鐘)
主演:本田翼、山本美月
共演:稻垣吾郎、真劍佑、佐藤玲、......
-------------------------------------------------
湊佳苗獨特的黑暗孤獨感再次湧出螢幕:
繼《告白》、《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後,日本知名推理懸疑小說家-湊佳苗又一著作被搬
上大銀幕。導演為三島有紀子。
從《告白》、《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看下來,
湊佳苗的作品中似乎總是少不了對於人性黑暗面的極端描述:
《告白》中為了好玩而殺了兒童的少年、報復殺女之仇的老師;《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中
因為忌妒而殺人的真兇和足以殺人的盲目輿論。
另外湊佳苗也常寫一個人被黑暗所吞噬時的無依無助或失去理智的瘋狂,
在《告白》和《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中曾經殺人的腳色像是被黑暗吞噬而被控制的空殼,
因為恨、因為無助感、因為內心只剩黑暗,殺人與被殺重複著。
這部電影在剛開始雖然隱約看見黑暗的蔓延,但卻能感受兩人不需言語的友情,
而不至於通篇黑暗。
但隨劇情發展到中後段,黑暗感逐漸增長到幾乎要分別吞沒兩人,
幸好在即將崩潰的那一刻,各有一雙手拉起將要倒下的她們...
電影中充滿強烈的文學感,有時讓人有以為在看文藝片的錯覺,
一部很黑暗色彩的文藝片?
雖然可能因為某些表達上的原因,其實第一次看過去可能會對劇情的一些轉折和角色心
境有點無法理解,但仍然強烈感受到原著的魅力。
我目前還沒看過原著,但仍然可以感覺到這片中有著強烈的湊佳苗風格,
也很期待有一天能拜讀完她的文字力量。
------------------------------------------------
看見死亡的瞬間是否能改變什麼?誰是走鋼索的人?:
不知道是否是沿用了小說的敘述手法,電影版中的起承轉合有著強烈的文學感。
但我很喜歡這樣的文學感。
在首次觀影有點讓我摸不著頭緒的開頭片段,
其實就像小說第一章前的序論,或是扉頁上的一段起頭文字,
其實正是在為後續劇情寫出最中心的大綱和伏筆。
另外很喜歡片中人物的環環相扣和前後呼應,以及最後的回馬槍。
兩人相視而笑,是最開懷的笑-「黑夜結束了!」,兩人露出久違的少女該有的開朗笑容
,但當一處的光明來臨,就代表世界另一處也有個地方進入了黑暗。
「她害怕在光明的盡頭清楚地看見絕望,所以她選擇墜入了黑暗。」
於是,又一個少女墜入了黑暗。
---------------------------------------------------
題材本身無疑是部優秀作品,所以仍推。但內心戲層面及驚悚層面上有點可惜:
就個人觀後感覺得,相較於〈告白〉和〈白雪公主殺人事件〉,這部〈少女〉給人的衝擊
性就稍微小了一點,是因為沒有人真正被殺嗎?(誤)
雖然整部片散發文學感,也能夠嗅出湊佳苗擅長的孤獨感與一串接一串的黑暗沉重感,但
總覺得精神的衝擊上沒有另兩部來得強烈。
或許跟原作的題材和文字也會有關,這沒看過原著無法下定論。
但三島導演的處理方式應該也是一個原因,
感覺幾個有機會衝擊觀眾的點上,
三島並沒有採用很有震撼力的畫面或拉高戲劇張力,
總覺得是很順暢地在這個黑暗的步調中平穩的敘述了幾個悲劇的發生。
在湊佳苗文字衝擊力的凸顯上,總覺得雖然仍有力道,
但力道比想像的弱了一些,有點可惜。
另外就是在片末,感覺擅長溫情路線的三島導演企圖營造一個呼應劇情中女主角所寫的小
說內容,暴風雨後相知相惜相擁而泣的情節,但個人是沒有一點感動的感覺。
不知道是因為這部片的黑暗色彩太濃厚、還是BGM、或者真的是因為並非以演技為主打
的兩位女主角的關係?
這個綻放光明的片段作為最後回馬槍的結局前的鋪陳來增加對比,如果能夠讓觀眾有被感
動、泫然的感覺的話勢必會加分,所以也是蠻可惜的一點!
-----------------------------------------
整體來說劇情上以優秀的小說為題材,
並沒有做傷筋動骨的變動的話,當然還是很不錯的電影。
但文學感十足,有一些片段可能有點難一下看懂,需要一點耐心。
片中仍有湊佳苗作品一貫的黑暗壓迫感,
不喜歡暗黑系電影題材的人可能就不太適合囉!
當然,雖然我喜歡看影像、也覺得這部電影還算不錯,
但我想小說可能是更值得一讀的!我準備去買來備著了XDD
---------------------------------
小弟不專業部落格圖文完整版
歡迎大家來逛逛、討論喔!
http://mark043.pixnet.net/blog/post/65300932
--
【日影】少女 (2016/片長:119分鐘)
主演:本田翼、山本美月
共演:稻垣吾郎、真劍佑、佐藤玲、......
-------------------------------------------------
湊佳苗獨特的黑暗孤獨感再次湧出螢幕:
繼《告白》、《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後,日本知名推理懸疑小說家-湊佳苗又一著作被搬
上大銀幕。導演為三島有紀子。
從《告白》、《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看下來,
湊佳苗的作品中似乎總是少不了對於人性黑暗面的極端描述:
《告白》中為了好玩而殺了兒童的少年、報復殺女之仇的老師;《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中
因為忌妒而殺人的真兇和足以殺人的盲目輿論。
另外湊佳苗也常寫一個人被黑暗所吞噬時的無依無助或失去理智的瘋狂,
在《告白》和《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中曾經殺人的腳色像是被黑暗吞噬而被控制的空殼,
因為恨、因為無助感、因為內心只剩黑暗,殺人與被殺重複著。
這部電影在剛開始雖然隱約看見黑暗的蔓延,但卻能感受兩人不需言語的友情,
而不至於通篇黑暗。
但隨劇情發展到中後段,黑暗感逐漸增長到幾乎要分別吞沒兩人,
幸好在即將崩潰的那一刻,各有一雙手拉起將要倒下的她們...
電影中充滿強烈的文學感,有時讓人有以為在看文藝片的錯覺,
一部很黑暗色彩的文藝片?
雖然可能因為某些表達上的原因,其實第一次看過去可能會對劇情的一些轉折和角色心
境有點無法理解,但仍然強烈感受到原著的魅力。
我目前還沒看過原著,但仍然可以感覺到這片中有著強烈的湊佳苗風格,
也很期待有一天能拜讀完她的文字力量。
------------------------------------------------
看見死亡的瞬間是否能改變什麼?誰是走鋼索的人?:
不知道是否是沿用了小說的敘述手法,電影版中的起承轉合有著強烈的文學感。
但我很喜歡這樣的文學感。
在首次觀影有點讓我摸不著頭緒的開頭片段,
其實就像小說第一章前的序論,或是扉頁上的一段起頭文字,
其實正是在為後續劇情寫出最中心的大綱和伏筆。
另外很喜歡片中人物的環環相扣和前後呼應,以及最後的回馬槍。
兩人相視而笑,是最開懷的笑-「黑夜結束了!」,兩人露出久違的少女該有的開朗笑容
,但當一處的光明來臨,就代表世界另一處也有個地方進入了黑暗。
「她害怕在光明的盡頭清楚地看見絕望,所以她選擇墜入了黑暗。」
於是,又一個少女墜入了黑暗。
---------------------------------------------------
題材本身無疑是部優秀作品,所以仍推。但內心戲層面及驚悚層面上有點可惜:
就個人觀後感覺得,相較於〈告白〉和〈白雪公主殺人事件〉,這部〈少女〉給人的衝擊
性就稍微小了一點,是因為沒有人真正被殺嗎?(誤)
雖然整部片散發文學感,也能夠嗅出湊佳苗擅長的孤獨感與一串接一串的黑暗沉重感,但
總覺得精神的衝擊上沒有另兩部來得強烈。
或許跟原作的題材和文字也會有關,這沒看過原著無法下定論。
但三島導演的處理方式應該也是一個原因,
感覺幾個有機會衝擊觀眾的點上,
三島並沒有採用很有震撼力的畫面或拉高戲劇張力,
總覺得是很順暢地在這個黑暗的步調中平穩的敘述了幾個悲劇的發生。
在湊佳苗文字衝擊力的凸顯上,總覺得雖然仍有力道,
但力道比想像的弱了一些,有點可惜。
另外就是在片末,感覺擅長溫情路線的三島導演企圖營造一個呼應劇情中女主角所寫的小
說內容,暴風雨後相知相惜相擁而泣的情節,但個人是沒有一點感動的感覺。
不知道是因為這部片的黑暗色彩太濃厚、還是BGM、或者真的是因為並非以演技為主打
的兩位女主角的關係?
這個綻放光明的片段作為最後回馬槍的結局前的鋪陳來增加對比,如果能夠讓觀眾有被感
動、泫然的感覺的話勢必會加分,所以也是蠻可惜的一點!
-----------------------------------------
整體來說劇情上以優秀的小說為題材,
並沒有做傷筋動骨的變動的話,當然還是很不錯的電影。
但文學感十足,有一些片段可能有點難一下看懂,需要一點耐心。
片中仍有湊佳苗作品一貫的黑暗壓迫感,
不喜歡暗黑系電影題材的人可能就不太適合囉!
當然,雖然我喜歡看影像、也覺得這部電影還算不錯,
但我想小說可能是更值得一讀的!我準備去買來備著了XDD
---------------------------------
小弟不專業部落格圖文完整版
歡迎大家來逛逛、討論喔!
http://mark043.pixnet.net/blog/post/65300932
--
Tags:
日本
All Comments

By Sierra Rose
at 2017-04-05T19:55
at 2017-04-05T19:55

By Elma
at 2017-04-07T02:35
at 2017-04-07T02:35

By Olga
at 2017-04-07T04:14
at 2017-04-07T04:14

By Barb Cronin
at 2017-04-10T22:25
at 2017-04-10T22:25

By Steve
at 2017-04-14T00:32
at 2017-04-14T00:32
Related Posts
敲了我一下的 本能寺大飯店

By Dora
at 2017-03-25T22:56
at 2017-03-25T22:56
里見八犬傳(1983 深作欣二導演)

By Adele
at 2017-03-25T20:17
at 2017-03-25T20:17
日本電影票房 03/18 ~ 03/20

By Enid
at 2017-03-24T18:08
at 2017-03-24T18:08
《唱吧!奇蹟!》--台北包場報名

By Harry
at 2017-03-24T14:14
at 2017-03-24T14:14
<電影版聲之形>聽障少女聲優受讚"神配音"

By Frederica
at 2017-03-22T22:08
at 2017-03-22T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