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女紀行 紀錄片 欣賞 ( 3月13日(星期六)下午 … - 紀錄片

By Isabella
at 2004-03-12T05:06
at 2004-03-12T05:06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發信人: "紹琪" <[email protected]>, 看板: movie
標 題: 島女紀行 紀錄片 欣賞 ( 3月13日(星期六)下午1:00 )
發信站: SEEDNet News Service (Thu Mar 11 14:45:10 2004)
轉信站: ptt!ctu-reader!ctu-peer!News.Math.NCTU!netnews.csie.nctu!news.civil.nc
主辦單位: 新竹市政府
承辦單位: 新竹市家長聯合會、種籽讀書會
時 間: 93年3月13日(星期六)下午1:00
地 點: 新竹市教師研習中心三樓演講廳
(新竹市東門國小中庭左側大樓)
島 ‧ 女 ‧ 紀 ‧ 行
▂▂▂▂▂▂▂▂▂
Island ‧Feminine ‧Journey ‧Acting
因災難 我拿起攝影機
因災難 我放下攝影機
因感動 我拿起攝影機
因重生 我想說些話
發出一點微弱聲音
1999.9.21 凌晨領受一場災難,當我拿起攝影機後才發現另一場大災難才真正展演(集
合式大樓住宅問題之複雜性:官商勾結、政治介入、利益衝突..)
我放下攝影機
當觸及到八九十幾歲阿婆們的生命而感動時
我拿起攝影機
在這塊多災多難的土地上,倖存的她們依然靜默生存著,她們是臺灣歷史生命另一種見
證,透過她們生命樣態展開 :
人與人
人與事件
人與土地
人與自己
的
對
話
歷
程
透過這些『生命』以一種角度介入、呈現(尋找)
一種古老的東西(非她們的年代、年齡)
一種永續
進而提升轉換至『母性』的領域
土地的母性
社會的母性
也是本片對這塊土地的回溯反省與期許
島 ‧ 女 ‧ 紀 ‧ 行
▂▂▂▂▂▂▂▂
Island ‧Feminine‧ Journey‧Acting
臺 女 我 程 四 行
灣 人 行 位 動
生 生 行 阿
命 命 走 以 婆
的 的 走 及 生
這 這 心 命
個 個 靈 歷
島 島 歷 程
也許只是在尋找一個”島”
重生之島
從她們身上重新看待我們所居住的這塊土地
臺灣 –養育我們的土地「母性」到那裡 ?
(母性不是性別 . 而是陰性特質)
從這塊土地的歷史來看:西、葡、荷、日、國民黨(蔣中正)…..至今整個被殖民的過程
(人民身體被殖民的過程 …..以致土地樣貌、 文化樣貌 、政治樣貌,經濟、教育、
環境品質…發展至今整個臺灣樣貌 )
皆是以父權特質機制下發展所架構出來的.
母性的樣貌----一直是被壓抑及抹殺的
抗議遊行中,我行行走走
(那時我已質疑著另一種可能 )
與阿婆們的生命裡我亦行行走走
相行並置下形成一對話的可能
如果說921地震後所出版的921地震報導相關書刊,最後總是呈現小朋友的歡笑為希望的
代表,那麼關於這部紀錄片所思索的是:
帶來希望的母性
在那裡 ?
921地震災難為這塊土地上許多人震出一個黑洞,看到921災民面對一夕間不見的家 ….
種種艱辛,與921災民們上街抗議訴求一個家是一個契機。然從阿婆們身上所感受強韌
的生命力的感動,讓我必須更深一層思考 “家”的定義、”家”的關係
我看到了
她們的生命力即是一個家
她們的”身體”本身即是一個家
以及這個”家”與土地的關係
更重要的是她們的生命治療了我
讓我找到了出口
張惠如 導演
--
T.J. Hou
侯尊仁
--
發信人: "紹琪" <[email protected]>, 看板: movie
標 題: 島女紀行 紀錄片 欣賞 ( 3月13日(星期六)下午1:00 )
發信站: SEEDNet News Service (Thu Mar 11 14:45:10 2004)
轉信站: ptt!ctu-reader!ctu-peer!News.Math.NCTU!netnews.csie.nctu!news.civil.nc
主辦單位: 新竹市政府
承辦單位: 新竹市家長聯合會、種籽讀書會
時 間: 93年3月13日(星期六)下午1:00
地 點: 新竹市教師研習中心三樓演講廳
(新竹市東門國小中庭左側大樓)
島 ‧ 女 ‧ 紀 ‧ 行
▂▂▂▂▂▂▂▂▂
Island ‧Feminine ‧Journey ‧Acting
因災難 我拿起攝影機
因災難 我放下攝影機
因感動 我拿起攝影機
因重生 我想說些話
發出一點微弱聲音
1999.9.21 凌晨領受一場災難,當我拿起攝影機後才發現另一場大災難才真正展演(集
合式大樓住宅問題之複雜性:官商勾結、政治介入、利益衝突..)
我放下攝影機
當觸及到八九十幾歲阿婆們的生命而感動時
我拿起攝影機
在這塊多災多難的土地上,倖存的她們依然靜默生存著,她們是臺灣歷史生命另一種見
證,透過她們生命樣態展開 :
人與人
人與事件
人與土地
人與自己
的
對
話
歷
程
透過這些『生命』以一種角度介入、呈現(尋找)
一種古老的東西(非她們的年代、年齡)
一種永續
進而提升轉換至『母性』的領域
土地的母性
社會的母性
也是本片對這塊土地的回溯反省與期許
島 ‧ 女 ‧ 紀 ‧ 行
▂▂▂▂▂▂▂▂
Island ‧Feminine‧ Journey‧Acting
臺 女 我 程 四 行
灣 人 行 位 動
生 生 行 阿
命 命 走 以 婆
的 的 走 及 生
這 這 心 命
個 個 靈 歷
島 島 歷 程
也許只是在尋找一個”島”
重生之島
從她們身上重新看待我們所居住的這塊土地
臺灣 –養育我們的土地「母性」到那裡 ?
(母性不是性別 . 而是陰性特質)
從這塊土地的歷史來看:西、葡、荷、日、國民黨(蔣中正)…..至今整個被殖民的過程
(人民身體被殖民的過程 …..以致土地樣貌、 文化樣貌 、政治樣貌,經濟、教育、
環境品質…發展至今整個臺灣樣貌 )
皆是以父權特質機制下發展所架構出來的.
母性的樣貌----一直是被壓抑及抹殺的
抗議遊行中,我行行走走
(那時我已質疑著另一種可能 )
與阿婆們的生命裡我亦行行走走
相行並置下形成一對話的可能
如果說921地震後所出版的921地震報導相關書刊,最後總是呈現小朋友的歡笑為希望的
代表,那麼關於這部紀錄片所思索的是:
帶來希望的母性
在那裡 ?
921地震災難為這塊土地上許多人震出一個黑洞,看到921災民面對一夕間不見的家 ….
種種艱辛,與921災民們上街抗議訴求一個家是一個契機。然從阿婆們身上所感受強韌
的生命力的感動,讓我必須更深一層思考 “家”的定義、”家”的關係
我看到了
她們的生命力即是一個家
她們的”身體”本身即是一個家
以及這個”家”與土地的關係
更重要的是她們的生命治療了我
讓我找到了出口
張惠如 導演
--
T.J. Hou
侯尊仁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蘭嶼觀點

By William
at 2004-03-09T21:37
at 2004-03-09T21:37
《森林之夢》:美夢成真?

By Caitlin
at 2004-03-09T17:13
at 2004-03-09T17:13
蘭嶼觀點

By Damian
at 2004-03-09T16:11
at 2004-03-09T16:11
蘭嶼觀點

By Olga
at 2004-03-09T16:09
at 2004-03-09T16:09
蘭嶼觀點

By Ina
at 2004-03-09T15:58
at 2004-03-09T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