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小孩看《做工的人》 - 臺劇

By Freda
at 2020-06-23T00:05
at 2020-06-23T00:05
Table of Contents
台劇版第一po就獻給「作工的人」
阿爸家裡有十多個兄弟姊妹,因為家境不好,每個人都國小畢業就開始「學師仔」,然後
早早進入社會。在那個年頭,他們拜了一個師父學糧行生意,然後一個牽一個,我的阿伯
們和我爸,用他們的雙手和汗水,慢慢將糧行生意經營下去。小時候對阿爸最大的印象,
就是卯足全力賺錢,想辦法養活一家人。他常常半夜2點起來工作,也因為這樣,我在國小
畢業前都8點就睡(啊是誰說多睡會長高啊,我也沒有因為這樣長成巨人,還是小哈比一個
啊!!!)
後來他在我家開了一間小米店,開啟了鄉下送米的生意,有時候會載著我跟妹妹一起去,
然後父女三人順便去兜風,去看看田、去摘香蕉花、去某國小看兔子,然後印象中小一第
一次月考自然科問:兔子眼睛是什麼顏色,我竟然答錯,回家被個臭頭,那是我人生唯一
一次因為考試被罵的。沒讀什麼書的他們,只希望能用盡自己最大的資源讓我和妹妹讀最
多的書,長大不要像他們一樣靠勞力賺錢,可以坐辦公室吹涼涼(但阿爸啊,我不是坐辦公
室的,我是坐實驗室的,也算有及格吧?)然後也怕人家說工人小孩沒氣質,從小就把我跟
妹妹送去學鋼琴,雖然沒能成為鋼琴家,也沒能長氣質,但隨便來個兩首還是可以唬唬人
的。
在那個不富裕的年代,我小學的零用錢是每天10元,只能在合作社買瓶小小冬瓜茶和一包
班長麵解饞,想吃個蔥油餅還得忍個兩天(因為蔥油餅一片15元)。看同學們都用最新最流
行的鉛筆盒,我的永遠是那個101個鐵盒。記得那時候真的非常想要一個可以變形的鉛筆盒
,為了一圓夢想,硬是去參加了一個參加獎獎品是鉛筆盒的書法比賽,拿到鉛筆盒後才發
現,阿爸說的都是真的:變形鉛筆盒完全不實用…
高中時,很想跟著同學去國外遊學,阿爸只是告訴我,以後我靠自己,想去哪國都行。大
學那年,阿爸用很懇求的語氣跟我說:「女兒啊,可以不要去德國讀博士嗎?妳在台灣可
以完全不用學費還有獎學金,去了德國我們也幫不了妳啊」當時的我只能很苦的說好,然
後覺得人生沒希望,把自己放逐到墾丁一星期。等到我大學畢業,阿爸阿母死都不出息畢
業典禮,覺得會讓我的同學看笑話(就是小玉媽的那種心情)。就這樣一路到博士,終於肯
來參加我的畢業典禮…
只是,當我和妹妹開始獨立後,阿爸阿母站不起來了。原本就是小兒麻痺的他們,因為長
年勞累,加上老化退化,原本還可使用的雙腳就這樣沒用了。
雖然很累,兩老從來不准我們姊妹去打工,只希望我們用心讀書。聽到我們去打工,一定
是一陣罵,唯一一次沒罵的,是讀研究所時,跟他們說我去了一間收容中心當教學志工,
我想把自己的知識幫助那些請不起家教的小朋友。
跟很多工人家庭比起來,我是幸運的,至少親戚間相挺不少。現在結婚也當別人的大嫂,
我才知道伯母們有多寬宏,可以允許自己的丈夫幫忙養小叔一家。
看到前面有版友說,出了社會才知道階級複製的悲哀,其實我也感同身受,說不怨嘆的是
神仙,我不是神仙,我當然也很羨慕。不過沒關係,一起努力吧,就看我們這輩子能往上
多少點囉!!共勉之
--
阿爸家裡有十多個兄弟姊妹,因為家境不好,每個人都國小畢業就開始「學師仔」,然後
早早進入社會。在那個年頭,他們拜了一個師父學糧行生意,然後一個牽一個,我的阿伯
們和我爸,用他們的雙手和汗水,慢慢將糧行生意經營下去。小時候對阿爸最大的印象,
就是卯足全力賺錢,想辦法養活一家人。他常常半夜2點起來工作,也因為這樣,我在國小
畢業前都8點就睡(啊是誰說多睡會長高啊,我也沒有因為這樣長成巨人,還是小哈比一個
啊!!!)
後來他在我家開了一間小米店,開啟了鄉下送米的生意,有時候會載著我跟妹妹一起去,
然後父女三人順便去兜風,去看看田、去摘香蕉花、去某國小看兔子,然後印象中小一第
一次月考自然科問:兔子眼睛是什麼顏色,我竟然答錯,回家被個臭頭,那是我人生唯一
一次因為考試被罵的。沒讀什麼書的他們,只希望能用盡自己最大的資源讓我和妹妹讀最
多的書,長大不要像他們一樣靠勞力賺錢,可以坐辦公室吹涼涼(但阿爸啊,我不是坐辦公
室的,我是坐實驗室的,也算有及格吧?)然後也怕人家說工人小孩沒氣質,從小就把我跟
妹妹送去學鋼琴,雖然沒能成為鋼琴家,也沒能長氣質,但隨便來個兩首還是可以唬唬人
的。
在那個不富裕的年代,我小學的零用錢是每天10元,只能在合作社買瓶小小冬瓜茶和一包
班長麵解饞,想吃個蔥油餅還得忍個兩天(因為蔥油餅一片15元)。看同學們都用最新最流
行的鉛筆盒,我的永遠是那個101個鐵盒。記得那時候真的非常想要一個可以變形的鉛筆盒
,為了一圓夢想,硬是去參加了一個參加獎獎品是鉛筆盒的書法比賽,拿到鉛筆盒後才發
現,阿爸說的都是真的:變形鉛筆盒完全不實用…
高中時,很想跟著同學去國外遊學,阿爸只是告訴我,以後我靠自己,想去哪國都行。大
學那年,阿爸用很懇求的語氣跟我說:「女兒啊,可以不要去德國讀博士嗎?妳在台灣可
以完全不用學費還有獎學金,去了德國我們也幫不了妳啊」當時的我只能很苦的說好,然
後覺得人生沒希望,把自己放逐到墾丁一星期。等到我大學畢業,阿爸阿母死都不出息畢
業典禮,覺得會讓我的同學看笑話(就是小玉媽的那種心情)。就這樣一路到博士,終於肯
來參加我的畢業典禮…
只是,當我和妹妹開始獨立後,阿爸阿母站不起來了。原本就是小兒麻痺的他們,因為長
年勞累,加上老化退化,原本還可使用的雙腳就這樣沒用了。
雖然很累,兩老從來不准我們姊妹去打工,只希望我們用心讀書。聽到我們去打工,一定
是一陣罵,唯一一次沒罵的,是讀研究所時,跟他們說我去了一間收容中心當教學志工,
我想把自己的知識幫助那些請不起家教的小朋友。
跟很多工人家庭比起來,我是幸運的,至少親戚間相挺不少。現在結婚也當別人的大嫂,
我才知道伯母們有多寬宏,可以允許自己的丈夫幫忙養小叔一家。
看到前面有版友說,出了社會才知道階級複製的悲哀,其實我也感同身受,說不怨嘆的是
神仙,我不是神仙,我當然也很羨慕。不過沒關係,一起努力吧,就看我們這輩子能往上
多少點囉!!共勉之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By Linda
at 2020-06-25T14:28
at 2020-06-25T14:28

By Anonymous
at 2020-06-28T10:10
at 2020-06-28T10:10

By George
at 2020-06-30T07:00
at 2020-06-30T07:00

By Victoria
at 2020-06-30T23:42
at 2020-06-30T23:42

By Gary
at 2020-07-04T01:33
at 2020-07-04T01:33

By Xanthe
at 2020-07-06T20:13
at 2020-07-06T20:13
Related Posts
上週收視率 20200615-20200621

By Blanche
at 2020-06-22T18:21
at 2020-06-22T18:21
台視《生生世世》第25集 台視週間20:00

By Hedda
at 2020-06-22T18:18
at 2020-06-22T18:18
覆活 全劇心得

By Edith
at 2020-06-22T02:02
at 2020-06-22T02:02
《若是一個人》-一個人很好,兩個人也可以

By Hedwig
at 2020-06-21T23:20
at 2020-06-21T23:20
浪漫輸給你 第三集 (台視日十)

By Selena
at 2020-06-21T21:22
at 2020-06-21T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