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餐桌。 - 日本
By Emily
at 2007-07-27T23:35
at 2007-07-27T23:35
Table of Contents
最近因為 on 檔日劇「LIFE」的緣故,
好像不少人煞到北乃きい小妹了XD
就來灌水一下之前看過的這部電影好了。
這部也是改編作,
原著是瀨尾まいこ的同名小說,
之後原作者也會有一部小說要搬上大螢幕。
「幸福的餐桌」是北乃第一次主演電影,
也是徵選上的。
但老實說之前會看這部是因為超殺的主題曲:
Mr.Children 的くるみ。
雖不到「聞之不涕淚者,非人哉」那麼誇張,
不過每次聽都蠻感動的。
櫻井的歌詞跟這部電影也很搭,尤其是一些隱喻性的辭彙。
習慣日本電影步調的人可以看看,
蠻溫暖的一部小品。
只不過後面半小時的部分...哭點低一點的人會滲淚吧!:p
除了主演的北乃きい之外,
共演者有勝地涼、平岡祐太、さくら、石田ゆり子和舞臺劇演員羽場裕一。
這部印象讓我比較深刻的是勝地涼飾演的大浦勉學(真是好名字),
人物很討喜,雖然整部戲的視角是以北乃飾演的佐和子為出發點,
但他是佐和子的精神支柱。
北乃演這部戲時是 15 歲,透出一種自然的存在感,
恰好符合女主角中原佐和子的感覺。
即使遭遇椎心刺骨的悲傷,
也不會選擇用哭天喊地的方式來宣洩的女生。
[以下是劇情雷,沒看過勿踩喔!]
片名是「幸福的餐桌」,故事主要也是以此作為象徵點,
描述與身邊最親近的人之間的羈絆。
故事描述中原家的爸爸某天突然在餐桌上說:
『今天...我想辭掉"爸爸"這個身份。』
爸爸自從三年前的梅雨季在浴室自殺未遂後,
人生步調全部亂了套,想藉此機會從零開始,
於是辭掉教職、卸下"爸爸"這個角色。
而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上任何大學絕對遊刃有餘的大哥,
卻放棄學業,轉向農業栽培生產,
加上之前離家出走的媽媽,原本四人一起同桌共食的畫面又破碎了。
即使如此,佐和子還是會私下和媽媽來往、
媽媽有空也會回家作幾頓飯,
佐和子還是每天早上和爸爸、哥哥一起吃早飯,
繼續維持這個在她心中既重要、但已變得搖搖欲墜的儀式。
一切看似沒變,但只要到梅雨季情緒就不佳、
看到家裡的浴室地板心中就有陰影。
加上佐和子有次不小心在哥哥的抽屜看見遺書,
才知道看似優等生的他,其實背負著莫大的壓力,
從小到大只要有一絲一毫的過錯,立刻便能修正過來,
但到了國中、高中,同樣的做法完全力不從心,
自己已經偏離「完美」這條軌道愈來愈遠。
又看到父親倒在浴室的身影,
就像導火線一樣,瞬間萌生跟著父親一起離開人世的念頭。
雖然其後打消死意,但也沒勇氣繼續升學了。
因對家庭的無力感和高中應試內外因素而不安的佐和子,
旁邊坐了一位轉校來的新同學,大浦勉學。
一開始大浦上課故意假裝沒帶課本,
看看坐在一起的佐和子會不會借他看、
之後學校供給的餐點固定有鯖魚這道,
但明明覺得鯖魚很噁,
還是故作輕鬆的幫厭惡鯖魚的佐和子吃掉、
雖然每天有家裡的司機開車接送,
看到佐和子騎單車,
也去買電動單車(明明就不太會騎)只為了一起陪她上下學。
兩人在一起後,家境富裕的他根本不需要打工,
卻為了佐和子每天清晨去送報,
只因為用親手賺的錢買來的禮物,佐和子一定會更開心。
大浦:『放心吧!我一直在妳沒發現的地方守護著妳哦!』
但也因為送報途中,發生車禍身亡。
佐和子為此自責,甚至在餐桌上說:
『為什麼爸爸想死卻沒死、大浦不想死卻死了!?』
傷心的她選擇用最直接的辭彙表達她的痛苦。
但其後哥哥的女友忍不住對她說一番話、
以及將來不及送給大浦那條親手織的圍巾,
轉送給大浦的弟弟,反而打開她心中的結,
而這也算是用另一種方式守護著大浦吧。
[對這部戲的雜感...]
從沒和全家人一起同桌吃過飯和圍爐的我,
不太了解「餐桌」對女主角的意義,
呃、也應該說「餐桌」對家庭的意義。
但我想她其實也只是想全家聚在一起的感覺,
藉著這樣的共同時間,將各自發生的事、想說的話說出來。
既是溝通的平台,也是在她心中無可取代的儀式。
所以當她回家發現哥哥的女友突然坐在餐桌上開開心心的吃飯時,
一股被「外人」入侵的防備心隱然而生吧。
這場所對她而言就像聖地般,
因此聽到大浦說他父親從不跟他一起吃飯也是有點驚訝。
但最後哥哥的女友在房間對她說的那番話,
加上最後大浦的弟弟追了出來向她道謝,
她才知道餐桌只是種形式,即使是真正的家人,
有些話不說出口,對方還是不會知道的、
有些事不向家人求助,僅靠一己之力是無法完成的。
「家人」對自己而言,究竟是什麼意義?
最後一段戲長達五分多鐘,
是佐和子將親手織的圍巾轉送給大浦弟弟後回家路上。
整段只有北乃一個人沿著河堤走回家的鏡頭。
時間長到剛好讓這一段 BGM 的「くるみ」唱完。
也符合這段的佐和子一邊走、一邊回頭後,
繼續微笑向前的意境。
佐和子:『我很厲害吧?在你沒察覺到的地方,我也在默默守護著你。』
對照於大浦曾經說過的,她發現原來自己也能這麼做。
其實大浦的離去,讓佐和子成為真正被拯救的人。
整部電影沒有哭天搶地式的表現手法,
戲中的人物表情,也就像一般日常生活中,
經常出現在你我周遭的各種臉孔。
人生不就是由這些點點滴滴推疊累積而成的麼?
這些才是最珍貴的,沒有這些,
就無法襯托出特別節日的特別。
時間還是不停的在轉逝,只是許多事情或許已逐漸改變。
重要的是自己如何珍視和身邊人的關係。
題外話,這部戲上映前,有配合電影販賣期間限定的泡芙,
而且包裝還有女主角北乃的大頭照Orz....戲裡的泡芙還不小顆。
不同的是戲裡的泡芙有雞蛋殼,但販售的應該沒有。XD
--
千秋様 o.s:「嫌だな...終わりだ...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もっと観ていたかった、もっと聞いて...
もっと、もっと...
この素晴らしいドラマを...」
--
好像不少人煞到北乃きい小妹了XD
就來灌水一下之前看過的這部電影好了。
這部也是改編作,
原著是瀨尾まいこ的同名小說,
之後原作者也會有一部小說要搬上大螢幕。
「幸福的餐桌」是北乃第一次主演電影,
也是徵選上的。
但老實說之前會看這部是因為超殺的主題曲:
Mr.Children 的くるみ。
雖不到「聞之不涕淚者,非人哉」那麼誇張,
不過每次聽都蠻感動的。
櫻井的歌詞跟這部電影也很搭,尤其是一些隱喻性的辭彙。
習慣日本電影步調的人可以看看,
蠻溫暖的一部小品。
只不過後面半小時的部分...哭點低一點的人會滲淚吧!:p
除了主演的北乃きい之外,
共演者有勝地涼、平岡祐太、さくら、石田ゆり子和舞臺劇演員羽場裕一。
這部印象讓我比較深刻的是勝地涼飾演的大浦勉學(真是好名字),
人物很討喜,雖然整部戲的視角是以北乃飾演的佐和子為出發點,
但他是佐和子的精神支柱。
北乃演這部戲時是 15 歲,透出一種自然的存在感,
恰好符合女主角中原佐和子的感覺。
即使遭遇椎心刺骨的悲傷,
也不會選擇用哭天喊地的方式來宣洩的女生。
[以下是劇情雷,沒看過勿踩喔!]
片名是「幸福的餐桌」,故事主要也是以此作為象徵點,
描述與身邊最親近的人之間的羈絆。
故事描述中原家的爸爸某天突然在餐桌上說:
『今天...我想辭掉"爸爸"這個身份。』
爸爸自從三年前的梅雨季在浴室自殺未遂後,
人生步調全部亂了套,想藉此機會從零開始,
於是辭掉教職、卸下"爸爸"這個角色。
而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上任何大學絕對遊刃有餘的大哥,
卻放棄學業,轉向農業栽培生產,
加上之前離家出走的媽媽,原本四人一起同桌共食的畫面又破碎了。
即使如此,佐和子還是會私下和媽媽來往、
媽媽有空也會回家作幾頓飯,
佐和子還是每天早上和爸爸、哥哥一起吃早飯,
繼續維持這個在她心中既重要、但已變得搖搖欲墜的儀式。
一切看似沒變,但只要到梅雨季情緒就不佳、
看到家裡的浴室地板心中就有陰影。
加上佐和子有次不小心在哥哥的抽屜看見遺書,
才知道看似優等生的他,其實背負著莫大的壓力,
從小到大只要有一絲一毫的過錯,立刻便能修正過來,
但到了國中、高中,同樣的做法完全力不從心,
自己已經偏離「完美」這條軌道愈來愈遠。
又看到父親倒在浴室的身影,
就像導火線一樣,瞬間萌生跟著父親一起離開人世的念頭。
雖然其後打消死意,但也沒勇氣繼續升學了。
因對家庭的無力感和高中應試內外因素而不安的佐和子,
旁邊坐了一位轉校來的新同學,大浦勉學。
一開始大浦上課故意假裝沒帶課本,
看看坐在一起的佐和子會不會借他看、
之後學校供給的餐點固定有鯖魚這道,
但明明覺得鯖魚很噁,
還是故作輕鬆的幫厭惡鯖魚的佐和子吃掉、
雖然每天有家裡的司機開車接送,
看到佐和子騎單車,
也去買電動單車(明明就不太會騎)只為了一起陪她上下學。
兩人在一起後,家境富裕的他根本不需要打工,
卻為了佐和子每天清晨去送報,
只因為用親手賺的錢買來的禮物,佐和子一定會更開心。
大浦:『放心吧!我一直在妳沒發現的地方守護著妳哦!』
但也因為送報途中,發生車禍身亡。
佐和子為此自責,甚至在餐桌上說:
『為什麼爸爸想死卻沒死、大浦不想死卻死了!?』
傷心的她選擇用最直接的辭彙表達她的痛苦。
但其後哥哥的女友忍不住對她說一番話、
以及將來不及送給大浦那條親手織的圍巾,
轉送給大浦的弟弟,反而打開她心中的結,
而這也算是用另一種方式守護著大浦吧。
[對這部戲的雜感...]
從沒和全家人一起同桌吃過飯和圍爐的我,
不太了解「餐桌」對女主角的意義,
呃、也應該說「餐桌」對家庭的意義。
但我想她其實也只是想全家聚在一起的感覺,
藉著這樣的共同時間,將各自發生的事、想說的話說出來。
既是溝通的平台,也是在她心中無可取代的儀式。
所以當她回家發現哥哥的女友突然坐在餐桌上開開心心的吃飯時,
一股被「外人」入侵的防備心隱然而生吧。
這場所對她而言就像聖地般,
因此聽到大浦說他父親從不跟他一起吃飯也是有點驚訝。
但最後哥哥的女友在房間對她說的那番話,
加上最後大浦的弟弟追了出來向她道謝,
她才知道餐桌只是種形式,即使是真正的家人,
有些話不說出口,對方還是不會知道的、
有些事不向家人求助,僅靠一己之力是無法完成的。
「家人」對自己而言,究竟是什麼意義?
最後一段戲長達五分多鐘,
是佐和子將親手織的圍巾轉送給大浦弟弟後回家路上。
整段只有北乃一個人沿著河堤走回家的鏡頭。
時間長到剛好讓這一段 BGM 的「くるみ」唱完。
也符合這段的佐和子一邊走、一邊回頭後,
繼續微笑向前的意境。
佐和子:『我很厲害吧?在你沒察覺到的地方,我也在默默守護著你。』
對照於大浦曾經說過的,她發現原來自己也能這麼做。
其實大浦的離去,讓佐和子成為真正被拯救的人。
整部電影沒有哭天搶地式的表現手法,
戲中的人物表情,也就像一般日常生活中,
經常出現在你我周遭的各種臉孔。
人生不就是由這些點點滴滴推疊累積而成的麼?
這些才是最珍貴的,沒有這些,
就無法襯托出特別節日的特別。
時間還是不停的在轉逝,只是許多事情或許已逐漸改變。
重要的是自己如何珍視和身邊人的關係。
題外話,這部戲上映前,有配合電影販賣期間限定的泡芙,
而且包裝還有女主角北乃的大頭照Orz....戲裡的泡芙還不小顆。
不同的是戲裡的泡芙有雞蛋殼,但販售的應該沒有。XD
--
千秋様 o.s:「嫌だな...終わりだ...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もっと観ていたかった、もっと聞いて...
もっと、もっと...
この素晴らしいドラマを...」
--
Tags:
日本
All Comments
By Hedwig
at 2007-07-28T12:51
at 2007-07-28T12:51
By Jessica
at 2007-07-30T03:32
at 2007-07-30T03:32
By Zanna
at 2007-08-01T19:18
at 2007-08-01T19:18
By Zora
at 2007-08-03T22:22
at 2007-08-03T22:22
By Irma
at 2007-08-04T11:48
at 2007-08-04T11:48
Related Posts
Re: [新聞] 小説「眉山」、今度ヒロインは常盤貴子
By Enid
at 2007-07-27T20:43
at 2007-07-27T20:43
浅野忠信主演「サッド ヴァケイション」ベネチア映画祭出品
By Damian
at 2007-07-27T12:51
at 2007-07-27T12:51
大沢たかお「家族欲しい」に女性ファン大喜び
By Andy
at 2007-07-27T08:29
at 2007-07-27T08:29
三池監督、伊藤英明主演「スキヤキ-」がベネチア映画祭コンペ入り
By Eden
at 2007-07-26T23:04
at 2007-07-26T23:04
映画『恋するマドリ』で新垣結衣、松田龍平、菊地凛子が共演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7-07-26T23:00
at 2007-07-26T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