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嘉談新片:我對現在香港的混亂感到難過 - 電影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9-09-06T12:33

Table of Contents

新聞網址:http://news.mtime.com/2019/09/05/1596833.html

此文為新片《繼園台七號》訪談,有微量劇透請注意

電影導演楊凡以及兩位主演出席了《繼園台七號》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首映
,他們與時光網一起探討了導演的這部動畫電影對1960年代香港的致敬。

  這是一個三角戀的故事,一個優秀的學生子明(林德信配音)同時愛上了40歲離異的
虞太太(張艾嘉配音)以及她18歲的女兒美玲(趙薇配音)。

  這部電影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得到的評價褒貶不一,有的人覺得熱情洋溢,有的人則對
於某些超現實的幻想不以為然。

  影片故事脫胎於導演出版的三部短篇小說《青春夢里人》《春風沉醉的夜晚》和《金
屋淚》。楊凡帶領的60名動畫師團隊為影片奉上了精美絕倫的手繪動畫藝術。

這位71歲的導演之前的作品包括:兩部與張艾嘉合作的電影《海上花》(1986)《新同居
時代》(1994),還有幾部與吳彥祖合作的影片包括《美少年之戀》( 1998)《遊園驚
夢》(2001)。而在《繼園台七號》中,吳彥祖也為路易男爵獻上了配音。

Mtime:你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

張艾嘉:昨晚在威尼斯這裡的首映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非常符合我的期待。我認識
楊凡已經很久了,但是我還是會被他影片裡的所有細節所折服,這些也讓我回憶起很多事
情。

儘管和我扮演的虞太太年齡不一樣,但是我的確經歷過故事設定的時間,1960年代的香港
,那時候我只有十幾歲,而影片喚起了我曾經那些美好的回憶,所有的建築、生活方式以
及英式味道的影響。那時候我在香港上了一年學,有很多回憶湧上來。

那時候發生的所有這些事情有點像現在的香港,至少某種程度上很相似,但似乎現在的情
況更糟糕,對此我感到很難過。

Mtime:這是一部非常精美的電影,但是也有些重要問題有待討論…

張艾嘉:的確,影片在某種程度上帶出了一些那段時間的壓抑感。有些人可能會對其中的
性場景頗有微詞,但我覺得那可能是所有華人都壓抑的東西——性的表達。我們總是想要
解放自我,但依然會被困住。

Mtime:你第一次見到楊凡是什麼時候?

張艾嘉:我是在二十出頭的時候認識他的。那時候我是演員在拍電影,他作為攝影師給我
拍了幾張照片。他當時是雜誌的自由撰稿人,來到片場給我拍照。當我搬到香港和其他導
演一起合作之後,我們才開始熟識的。當時的他為頂尖雜誌工作,我必須說,楊凡是唯一
一個為我拍照讓我看起來很漂亮的攝影師,真的,這是發自內心的想法,這也是之後我們
變得親密的原因。

我覺得他給我拍照以及了解我的方式,和其他只是拍照的人是不同的。他開始了解我,我
們會聊很多,那時候在香港我們住得很近,很自然成了朋友。他會經常來我家,我會給他
做飯,然後他開始叫我“教母”,儘管他比我大。

隨後我們變得很親密,會分享很多生活中的美好,還有很多關於電影製作的東西,以及我
們如何對待生活。但有時我們也會爭吵(笑),因為有時候我對於他寫劇本的方式不是很
認同,或者他看待某些問題的方式。有時我們吵架之後會一年不說話,但之後又會和好。
接著我們就一起合作了電影《海上花》(1986)和《新同居時代》(1994)。

Mtime:對於他拍攝動畫電影你感到驚訝嗎?

張艾嘉:嗯,我非常驚訝。他讓我去他的辦公室,給我看他在做的事情。他讓一群年輕的
大學生去蒐集有關舊香港的照片,就像是拼貼畫一樣。我問“你在做什麼?”他回答說,
我想做點有關於60年代香港的東西。你知道,他總是有些瘋狂的想法,而那已經是七年前
的事情了。

Mtime:當你在錄製配音的時候,遇到其他演員了嗎?

張艾嘉:沒有,我單獨錄的。我可能去了錄音室三次,最後一次是最終版的,所以我能看
到我的那部分,然後就添了些沒有被錄上的東西。

Mtime:你是導演,演員,歌手以及作家。而當你僅僅是運用聲音(表演)的時候會有很
大的不一樣嗎?

張艾嘉:事實上我很喜歡。我覺得每個演員都應該嘗試以及學習聲音(的表達)。這對錶
演是非常大的加分項,而這也是很多人忽略並且不在意的,但他們真的應該試試(重視聲
音)。這關乎你如何呈現你的聲音以及表達你的情感,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非常喜歡
,我做了很多關於聲音的展現,我很享受這些。

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個演員或者導演,我就是個電影從業者。我接受所有(的事情)並且
去熱愛它們,否則做它們的意義何在呢?

Mtime:你曾經說過,你覺得很多男性導演都沒能為女性書寫很好的角色。楊凡是個例外
嗎?

張艾嘉:他書寫女性的方式很不一樣,他想要讓女性獲得解放。有些導演會對女性非常溫
柔,但是並不會像楊凡這樣解放女性,楊凡是以一種非常感性的方式解放女性。因此我覺
得這在亞洲世界是非常獨特的,也是我很喜歡的。

Mtime:能多說點關於你扮演的虞太太這個角色嗎?

她們有直面社會的勇氣嗎?你知道,昨天我在威尼斯準備參加首映的時候,我看著自己的
裙子。這條裙子是十年前的,我穿它參加過電影首映。而那時候我年輕十歲,穿它是沒有
問題的。可是昨天當我穿上的時候,我就在想“不,也許我不應該穿這條裙子,因為我已
經66歲了,我的身體已經和之前不一樣了”。然後我就看著我自己,心想“也許我不該穿
”。但之後又一想,“不,你不能這樣想。66歲的你應該更加自信。”

但之後,作為一名中國女性,你就會有點害怕和懷疑,就像是“如果其他人批評我呢,如
果其他人也覺得我不應該穿該怎麼辦?”你有這些所有關於別人如何看待你的負擔,你知
道的,這是紅毯,你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亞洲人,所有這些都是負擔——不必要的負擔。
於是我就和楊凡說了,他回答我說“你當然應該穿,它很好看”。他喜歡。

Mtime:所以,對那些在社交媒體上因為穿著和言論受到評判的年輕女演員,你是否覺得
同情?

張艾嘉:當然會。有時候那些會毀了你的事業,讓你分心。我們應該專注於工作而不是那
些蜚短流長。

Mtime:這部電影是寫給香港的一封情書,但同時也是給影院的情人節禮物,不是嗎?

張艾嘉:是的,那也是我最愛的地方。我覺得所有動畫師都非常出色,影片非常精美。他
們用一種非常巧妙地方法展示了我們電影裡的影星法國女性Madame Simone和中國女性的
不同,以及行為方式的差別。從我的部分(虞太太這個角色)來說,所有的情緒都是內省
的,她的內心其實有很多的波瀾,但是表現出來的都是不帶情緒的。而Madame Simone則
不一樣,她的情緒都是外顯的,因此我們都有點嫉妒她。

Mtime:你覺得中國觀眾會如何看待這部電影?我們都習慣了動畫電影是給年輕觀眾準備
的,但是這部電影是給成年人的,不是嗎?

張艾嘉:嗯,有點困難可能,因為內容方面。

Mtime:因為性?

張艾嘉:性以及那時候的街頭暴亂。這些都可能會引發爭議。

Mtime:那一個年長的女性和一個年輕男性的外遇?

張艾嘉:嗯,我想這個現在是可以的(笑)。我覺得可能會有些評論。

Mtime:為什麼楊凡時隔十年才拍電影呢?

張艾嘉:我想在這方面,我和楊凡的想法類似,我們都有點,不是失望,而是那種如果大
家都不願意聽你說的東西,或者不願意看你拍的東西,那為什麼要麻煩呢?加上我覺得他
可能一直沒有找到足夠好的故事,一個可以和演員們一起講述的故事。所以動畫對他來說
可能是最好的方式。

Mtime:那你呢?你下一步的計劃是什麼?

張艾嘉:在過去的一年裡,我作為一個演員和很多新銳導演合作。我也不明白為何這些第
一次拍片的年輕導演都喜歡來找我,也許我在片酬上更容易妥協! (笑)但是和新導演
合作真的很有趣,我一直在尋求創新性的和不同的東西,所以能和他們一起工作挺好的。
我也在寫自己的劇本,明年我可能會嘗試導演一部VR(虛擬現實)電影。這是非常不一樣
的東西,而我也想嘗試一下。

Mtime:VR有什麼地方吸引你的?

張艾嘉:我從來都不擅長科技,但是我覺得對於現代來說科技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你
必須了解它。當你有需要的時候你就會想要知道如何使用了。當我看到VR的時候,我看到
的是一些我可以使用的東西。這不僅僅是一個維度,而是所有維度。我不玩遊戲,但是我
想做一個VR電影,作為一種電影體驗,這一定會非常激動人心。

Mtime:你和張艾嘉是老朋友了,她說你稱她為教母...

楊凡:是的,我們是70年代在香港認識的。他是我真正意義上的教母,我是沒有教父母的
,我只有一個教母,就是張艾嘉。

Mtime:這是你第一部動畫電影嗎?為什麼是動畫呢?

楊凡:因為我熱愛繪畫。在我從事攝影之前我唯一了解的就是繪畫。我成長於一個貧窮的
年代,攝影不是我們經常能看見的東西,但是我們能看見繪畫,我看到了中國藝術,西方
藝術,繪畫和素描,它們對我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後來即使我成為一名攝影師,電影導
演,這些照片和繪畫依然存在我的腦海中。而於我,“動畫”只是一個技術術語,我更傾
向於叫它“情感圖片”。圖片都是情感,快、慢,讓它動起來,而我只是換一種方式。

Mtime:所以你喜歡動畫電影嗎?

楊凡:不,我不是動畫粉絲,我不看動畫的。當時我去韓國找一位動畫師一起合作,這位
動畫導演問我,“你喜歡什麼樣的動畫?”我說,“不好意思我不看動畫的。”然後他就
說,“那不好意思我不能和你一起工作。”(笑)。但正因為我不是動畫粉絲,我就沒有
可能出現的所有的限制,我可以非常自由地做這件事。

Mtime: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部電影拍了多久?

楊凡:很長時間。我是從2012年開始的,後來我們就開始了手繪,那大概花了五年時間。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大概有20個人在做繪畫和設計。你必須從他們所謂的動態分鏡開始,
這有點像是一個長長的故事板。如果你不按照這個故事板來的話,可能就會很費錢。因為
手繪動畫是非常昂貴的,你必須遵循已有的東西。所以這整部電影其實在五年前就已經出
來了(故事線)。

Mtime:你有考慮過把這個故事拍成真人版的嗎?

楊凡:沒有,這個故事還是以動畫展現。

Mtime:為何從你的上一部電影到現在隔了這麼久——10年?

楊凡:《淚王子》(2009)之後,我就一直問自己,“你還要拍電影嗎?”因為我拍的影
片都是獨立電影,因為我是一個獨立電影人。所以,要去拍一部沒有多少人關注的電影嗎
?於是我停止了拍電影,重新定義我自己,我開始了寫作。在寫了三年之後,我靈光一閃
想到,我可以用動畫來講故事。因為如果是動畫的話我擁有完全的自由,我不必擔心天氣
,也不需要有大的場景設置。

Mtime:你有一個很棒的配音團隊。你是怎麼吸引到這些演員的?

楊凡:你知道最奇妙的是,在一開始我並沒有打算有一個大牌的配音團隊。這都是因為張
艾嘉,他們都來了。大概三年前,當我們開始要為畫面找匹配的聲音時,張艾嘉就對我說
,“我聽說你在做動畫,你要我給你做些配音嗎?”我就說,“好,你可以配那個法國電
影明星,但是只有一句台詞。”她說“什麼?”我說“是Madame Simone,她是這部電影
裡的著名女星,但是只有一句台詞。”我看到她臉上的失望表情。

我們剛開始打算錄音的時候,本來想要用配音演員的,但之後我改變了主意就說,“張艾
嘉,你願意給電影裡真正的女主角配音嗎?”接著她就開始配音了,然後我就去問我所有
的朋友,那些在之前電影中有過合作的人,像是張艾嘉和姚煒,還有我的好朋友趙薇他們
都來了。

Mtime:那吳彥祖呢?

楊凡:你知道,我對電影行業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發掘了吳彥祖。我總覺得這部電影沒有
吳彥祖就是不完整的,但是我沒有找到合適的角色。有天我在混音,我的聲音設計師說,
“路易男爵的聲音需要重新配。”然後我就想,“那讓吳彥祖配好了。”

因為拍攝《荒原》(2015)的關係,吳彥祖已經有兩年不在香港了。就在我想起他的兩三
天之後,他打電話給我說,“我在香港會待上一周。”我就說,“好啊,那你來幫我配個
音。”接著,他就給路易男爵配了音,然後我就覺得“這部電影完整了。”

Mtime:1967年的時候你在香港,這也是你的故事發生的時間。這有多少私人性?

楊凡:是,那時候我20歲。這是非常自我化的,但是對於角色來說,我認為每一個角色都
有一點我的影子,學生、母親、女兒、梅太太。也許我有分裂的人格而他們都展現在了電
影裡(笑)。

Mtime:但你預想過這部電影可能得到一些人的喜愛,也會得到一些人的討厭?

楊凡:我告訴你我不在乎別人的評價,是因為我就是拍了這樣的電影,如果大家不喜歡也
沒關係的。我是自由和獨立的,我很慶幸可以自己籌集資金去拍我想拍的電影,然後享受
其中。我很感謝威尼斯電影節和多倫多電影節邀請我,之後還會帶著影片去更多的電影節


Mtime:這部電影喚起了人們對於60年代香港的回憶…

楊凡:我是1964年去的香港,在那之前的10年我都生活在台灣,那時我們生活在戒嚴令下
。所以當我初次搬回香港的時候,我聞到了自由的氣息,乘船還有大海讓我聞到了自由,
在大街上行走聞著食物的味道那也是自由。

1967年這裡發生了抗議活動,在6個月的時間里香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警察和英國
軍隊試圖鎮壓。而大約兩個月前,整個事件又在重演。這些抗議活動以“自由”、“人權
”和“民主”的名義出現,所有這些美妙的字眼都把香港搞得天翻地覆。

我那時候20歲在香港學習,那時香港還是英國的殖民地,我從來不知道什麼是人權,我也
不知道民主會是什麼樣子。但是現在,在這些日子裡,你擁有了一切,用那些美麗的名字
再次把香港搞得天翻地覆。而且我認為媒體——不僅是西方媒體還有香港媒體——他們的
報導有很大的偏見,因為每個故事都有兩面,你不應該只報導故事的一面,這讓我很難過


Mtime: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首映是什麼樣的?

林德信:難以置信。我們大老遠趕來絕對值得。當你在一個小錄音室裡時,你從來沒想過
你的作品會出現在這裡這麼美的地方,在這麼大的屏幕上展示給這麼多人看。從背誦台詞
到理解故事,再到出現在這裡,這真的是一段很漫長的旅程。放映結束時觀眾的反應非常
熱烈——我們得到了很多掌聲,那感覺很好。而這也是非常私人的。

Mtime:這部電影是否如你所希望和期待得那樣呈現出來了呢?

林德信:你知道我想再看幾遍。這部電影是一部如此高密度的作品,其中有很多的含義。
很難把它當作一件作品來欣賞,我想我需要再多看幾遍。不過,我要嚮導演致敬,致敬他
拍了這樣一部電影,尤其是在很多人缺乏耐心、也不懂得欣賞微妙之處的時代。我認為這
部電影很豐富——裡面有很多東西。

Mtime:你是如何參與到這部電影中的?

林德信:事實上,我的家人(編者註:林德信的父親是林子祥,繼母是葉倩文)和導演是
很好的朋友,我從小就認識他——他會在我很小的時候來我爸爸家。我會待在房間裡,他
們會說,“哦,這是楊凡他是一位導演”,但我真的不知道那是什麼。

他來我父母家,那是我第一次見到他,那時我大概7歲左右。然後當我十幾歲的時候被帶
去看他某部電影的首映。我想那是我第一次去看電影首映,我對那次的經歷記憶猶新——
所有的人都在那裡。楊凡的電影非常不一樣,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商業電影,它們也對我產
生了持久的影響。那之後很多年我都沒見過他,兩年前他在尋找配音演員試鏡。

上世紀80年代,他寫了一篇關於香港的文章,而我母親是從事唱片行業的。然後他想到說
,“哦,是的,Virginia有個兒子Alex林德信,也許我可以給他一個機會,因為這個角色
來自香港。”他想找一位會說香港話的人,因此我覺得我可能就這樣獲得了機會。

Mtime:你有演藝圈的背景,你也總會被那個世界吸引嗎?

林德信:我會,但是到達那裡的道路太漫長了。我想可能是因為我那時候太小,也離它太
近了,所有我有點反叛甚至有點猶豫和害怕。但在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其他事情,其他工
作之後,我找到了回去的路,現在我正在軌道上而我也很喜歡。

Mtime:你的舞台處女作是《仲夏夜之夢》。那是什麼感覺?

林德信:這很有挑戰性,因為導演直接把莎士比亞的英語翻譯成了廣東話。文本已經很複
雜了,當你把它翻譯成廣東話時,就更加超現實了(笑)。

我喜歡站在舞台上的感覺。當我年輕的時候算是在樂隊里長大的,你就會有一種就是要置
身舞台的感覺,那種與觀眾的聯繫。你知道,作為一個演員去體驗是一種不同層次的聯結
。這樣的收穫是巨大的,任何時候你能找到那種體驗,都是一種激勵。

Mtime:讓我們談談你在電影中扮演的角色。你是如何演繹的?你和他有什麼共同點嗎?

林德信:他是個個性很奇怪的角色(笑)。他是一個非常有勇氣的人,我覺得我們共同的
地方在於,他總是很酷好像完全不會被影響,即使是遇到非常奇怪的情況,他也會說:“
哦,以前也這樣過…”我真的很喜歡這個。

我想有時我的反應有點遲緩,有時候人們對一些事情感到很興奮,然後我就會,“哦,好
吧,這的確令人興奮。因為這個和這個……”然後我會把它合理化。這就是我了解他的入
口。關於角色導演也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提示,就是“他能應付——不管是什麼。”他有點
原始的感覺,因為他的靈活性他可以持續這些瘋狂的冒險,和一個年長女性談戀愛,和她
的女兒談戀愛,去體驗這些瘋狂的幻想,我覺得這很有趣。

Mtime:你認為觀眾會怎麼看這部電影?

林德信:我想如果你有耐心投入其中,這會是一次物超所值的經歷。但對有些人來說可能
很難進入,但我認為這很值得。對我來說,現在在香港拍電影有很多規則。楊凡拍了他想
拍的電影這很棒。於我,他是非常有啟發性的。在香港拍電影是非常商業化的,但他有激
情去做一些非常個人化、如此有意義的事情,我認為這是非常令人欽佩的。

Mtime:當你想到最近在香港發生的事情,再去看到電影中呈現出的反英抗議行為,會很
有趣。

林德信:是的,非常有趣。

Mtime:你接下來的計劃是什麼?

林德信:我有部電影叫《獅子山上》要上映了,這是關於香港攀岩者賴志偉的故事。他是
一位非常有前途的攀岩者,他的目標是參加奧運會,並且一生都致力於此。但在一次車禍
之後他腰部以下都癱瘓了,而不知何故他卻萌生了攀登獅子山的想法。

這是香港一座標誌性的山峰,代表著香港精神。他坐著輪椅,用繩索系統爬上了那座山。
這太令人難以置信了,全程花了大概8個小時。他和一位我熟識的導演一起合作寫下了這
個故事,他們就來找我說“你願不願意飾演這個角色…”然後我就說,“我要演…”

Mtime:那一定是個非常有挑戰性的角色?

林德信:是的,這的確是個艱難的挑戰,但我覺得這非常有意義,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講
述這個重要的故事。影片會在11月份上映。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9-09-09T23:34
不得不說,楊凡說他自己不看動畫但不會因此受到限
制這點有點ㄏ......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9-09-10T18:50
然後他談到香港現今的對照好像也有點微妙?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9-09-13T11:16
他不是動畫粉絲但熱愛動畫 我有點不懂他說的....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9-09-18T03:32
龍魚大 西班牙確定痛苦與榮耀競爭奧斯卡了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9-09-22T08:56
他喜歡動畫這種藝術.也就是把繪畫變成動態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9-09-25T15:43
但是他不看「動畫」卡通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9-09-26T06:47
張艾嘉真是明眼人。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9-28T22:33
單純將動畫視為藝術手法這想法倒也還好啦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9-10-01T19:22
什麼動畫都沒看然後覺得自己不會受到限制這點真的是
頗ㄏ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9-10-06T04:04
我的拳頭對下這新聞標題的編輯感到硬了(非轉錄者)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9-10-06T07:05
內文講了很多 結果標題只擷取對香港的看法...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9-10-07T19:09
日本這個現象比較嚴重,無論是遊戲動畫小說,都有大
老出來說過創作者的生活最好是盡可能減少接觸你在做
的這領域的其他作品XD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9-10-08T12:27
的確有這種說法 作品會比較純 但論技術面...
還是要多看多學阿XD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9-10-13T12:16
海上花?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9-10-17T12:39
笑死,根本是不尊重動畫專業。我會說我不看實拍電影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9-10-20T12:10
,所以我拍片的時候比會受到限制嗎?根本好笑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9-10-24T07:48
剛看到預告,覺得美術風格很特別,頗有開創性

索尼&迪士尼終止談判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9-09-06T12:32
Fans holding out hope that Spider-Man might be returning to the Marvel Cinemat ic Universe will be disappointed to hear that “for the moment the door is cl ...

暑假壓軸唯一燒腦懸疑片《衝擊真相》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9-09-06T12:32
★ 改編自〈紐約時報〉暢銷榜知名小說! ★《驗屍官》、《陰兒房》金牌監製聯手打造今年最具爭議性話題電影! ★ 繼《從前,有個好萊塢》後,新生代女星瑪格麗特庫利再登大銀幕,挑戰全新懸疑燒腦電影! 今年暑假壓軸最驚悚懸疑片《衝擊真相》,要送大家電影票囉! 一場意外失去摯愛的她,五年後卻離奇地懷了他的孩子… 只要 ...

史上最爛恐怖片 死靈之舞 HD化 在日本上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9-09-06T10:48
https://horror2.jp/33181 観客を置いてきぼりにする大胆な脚本と、ユルくていい加減な演出、棒読みのダイコン演 技、学芸会を彷彿とさせるチープな美術──映画史に渾然と輝く“サイテー映画”の2大 金字塔、『死霊の盆踊り』と『プラン9・フロム・アウタースペース』が、<サイテー映 画の大逆襲2 ...

《下半場》觀後感:誰攻誰受?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9-09-06T10:33
已經有很多人寫心得了,在此僅抒發個人觀後感想。 https://bsl.pixnet.net/blog/post/46972156   青春、汗水,兄弟分離換來友情相挺,點綴戀愛的甜蜜,一起迎接成長。   說來這是部非常陽性的電影:演員幾乎都是男生,導演和編劇也是男生,不說 陽剛是因為它並不是硬漢類型 ...

亂世佳人在中年阿姨心中的地位是不是很高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9-09-06T10:29
昨天去看修復版的亂世佳人 po電影票在家族群組裡 我兩個阿姨就討論了起來 她們在電影院跟電視上都看過兩三次 聽到又上映了也說有空的話也想再去電影院看 而昨天排隊驗票時 那場應該有20多人 加我男生應該不到5個 其他幾乎都是跟我阿姨年齡相仿的4 50歲阿姨 有朋友一起來的,或是母女 會有男生的就是陪老婆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