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般的天才-拉馬努金(附生平小百科) - 電影
By William
at 2016-05-28T16:50
at 2016-05-28T16:50
Table of Contents
圖文好讀版:http://www.moviemovie.com.tw/forum/viewthread-3350-1.html?=39
http://goo.gl/RdO12I
《天才無限家》這個片名就是意圖使人不想看哈哈哈,
我比較喜歡電影原文名稱 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 ,聽起來就很帥啊!
這篇文分為兩個部分,前半段是我看完之後稍微整理的真實人物 vs. 演員、拉馬努金小
百科(我覺得看電影之前或之後看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後半段則是簡單的電影心得,只想看心得的人請往下滑紅色的心得線~
如果你註定要是一個天才你會想當哪方面的天才?
要是我的話,一定會選數學!就算在考試制度很僵化的現在,我還是覺得數學好就是有絕
對優勢
進可攻理工科退可守商科超好的 哈哈哈哈偏題了
《天才無限價》真實人物 vs. 演員
本文的主角拉馬努金,由《貧民百萬富翁》戴夫帕托飾演
http://goo.gl/gTjK55
超不像的我知道。
拉馬努金亦師亦友的夥伴數學家 G.H. Hardy,由《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傑瑞米
艾恩斯飾演
http://goo.gl/bguKv4
傑瑞米艾恩斯在這部電影裡的全套紳士裝扮真的是帥到不行。我果然對大叔沒轍。
研究夥伴之一數學家 李特爾伍德(J. Littlewood) ,由《美國隊長 2 :酷寒戰士》陶
比瓊斯飾演
http://goo.gl/Ps3GkI
拉馬努金生平
拉馬努金有「印度之子」之稱,十五歲時朋友借給他英國數學家 卡爾(G. Carr)寫的《
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概要》一,這本書收錄了五千多個沒有詳細證明的方程式,拉馬努金
花費了五年的時間研究這些方程式,並留下了幾百頁的數學筆記。在求學期間,拉馬努金
因將多數心力放在數學研究上,而導致失去獎學金甚至被開除,只能靠家教維生,同時利
用圖書館的書籍做數學研究,他在 1909 年被安排婚事,因而更需要的工作以養家活口,
後來他被朋友 艾亞爾(S. Aiyar)引薦給馬德拉斯港務信托處官員 拉奧(R. Rao),拉
奧是一個有錢的人,也是一個數學愛好者,他很賞識 拉馬努金的數學才能 ,他認為 拉
馬努金只適合數學而不適合其他工作,因此每個月給他一些錢,讓他掛名不上班,在家專
心從事研究。
印度當時的數學水平不高,國內幾乎沒有人能看懂 拉馬努金的研究成果,於是 艾亞爾極
力主張他把研究成果寄給英國數學家,最初的兩個數學家都未回音。1913 年 01 月 16
日,他再次鼓起勇氣寫信給第三個數學家——劍橋大學教授 哈代(G. Hardy);信上寫
著:「尊敬的先生,謹自我介紹如下:我是馬德拉斯港務信托處的一個職員… 我未能按
常規念完大學的正規課程,但我在開辟自己的路…如果您認為這些內容是有價值的話,請
您發表它們…」並附上自己研究出的數學公式和命題。哈代在咨詢了另一個英國數學家
李特爾伍德(J. Littlewood) 之后,認定 拉馬努金是一個數學天才,他的識才使得 拉
馬努金在 1914 年進入劍橋大學。
http://goo.gl/UnlDFZ
由於 拉馬努金是自學的,他對現代學術的嚴謹一無所知,全由哈代向他演示如何寫出嚴
謹的數學證明。拉馬努金是個有神論者,哈代則是個無神論者,但他們卻能為數學而進行
合作研究;在 5 年里,他們共同發表了 28 篇重要論文,哈代曾將這段經歷描述為「我
一生中最浪漫的事」(電影的一開頭有提到),也因為在數學上的卓越成就,拉馬努金
31 歲就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的外籍會員(亞洲第一人)以及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院士(
印度第一人),走到了他的榮譽最高峰。
拉馬努金是個虔誠的婆羅門教徒,絕對奉行素食主義,營養不良加上經常廢寢忘食,加上
寒冷的天氣,導致他患上了當時難以醫治的肺結核病。 拉馬努金思鄉心切,卻因為一戰
爆發而無法回國,這令他變得抑郁,甚至試圖臥軌自殺。1919 年 04 月,他終於回到印
度,但病情日漸加重,1920 年 04 月 26 日,病逝於馬德拉斯,年僅 32 歲。拉馬努金
留下大筆深奧的數學遺產,其中包含了大量沒有證明的公式和命題,對現代數學的發展產
生難以估量的影響。拉馬努金的亦師亦友 哈代曾感慨道:「我們學習數學,拉馬努金則
發現并創造了數學。 」他更喜歡公開聲稱的是,自己在數學上最大的成就是「發現了 拉
馬努金」。
----------------我是紅色心得線----------------
http://goo.gl/L6N60v
有點好奇大家對於傳記類型的電影有什麼樣的期待?
如果是曾經真實存在,某個人的人生
這個故事沒有高潮迭起的戲劇化發展是可以被接受的嗎?
又或者,一個人的故事會被拍成傳記類型的電影,是因為他的人生非常戲劇化嗎?
還是只是他的故事很值得被更多人知道呢?
我覺得《天才無限家》(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應該屬於後者,
雖然就劇情介紹而言,一個貧窮的天才,隻身遠赴英國發表他在數學方面的研究,雖然遇
到種族歧視和不擅相處的夥伴,人在異鄉身體卻因此染上惡疾,連絡不到遠方的愛妻,又
碰上世界大戰,最後終於發表出一系列驚人的研究...
這些就文字看起來已經相當高潮迭起的人生,我甚至很難想像自己如果經歷了這一切會有
多離譜,在把它搬上大銀幕之後,卻似乎顯得不夠「精彩」,導致電影散場的時候,隱約
聽到有人說他剛剛睡著了。
http://goo.gl/78EFgx
但我其實是蠻喜歡這部電影的,雖然我看預告的時候以為這會是一部賺人熱淚的電影,事
實上從中獲得的感觸卻是淡淡的,我覺得這樣也很好,扣掉煽情的對話,這樣的「淡淡」
顯得真實許多。《天才無限家》是一部涵蓋許多面向的電影,它帶到被殖民的印度、高傲
的英國、赤裸的種族歧視、數學、宗教、親情、友情和愛情,一次展現卻不紛沓,雖然議
題沉重,充滿了數字,卻不乏味。
http://goo.gl/ZUaAkd
情節中最讓我有感觸的是,就算在劍橋這樣充斥著高知識份子的環境裡,人們雖然擁有不
同的膚色、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明明擁有一樣的語言:數學,我以為在知識上他們是有共
通點的,以為在知識的世界裡或多或少是不需要在乎對方的出身的,但結果不然,真的很
讓人沮喪。不知道如果拉馬努金出生在我們的這個時代,是不是可以更毫無阻礙的展現他
的才華,或者其實,我們根本沒有進步呢?
http://goo.gl/WGkmzt
關於這部電影如果真要說出缺點的話,或許是在感情的部分著墨的不多,在拉馬努金和母
親之間、拉馬努金和妻子之間,沒有花太多時間描寫,導致觀眾比較難去感同身受母親的
為難和妻子的不安和不捨,自然也比較難去理解她們的種種作為,了解她們的驕傲和害怕
失去的矛盾。
http://goo.gl/Fpbq2D
在拉馬努金和哈代之間的亦師亦友,則可以說是整部電影的重心,從哈代起出的嚴厲和漠
不關心,到最後試圖施予關心,甚至重新思索自己對於人生、對於神的看法,傑瑞米艾恩
斯的演技細膩 (又好帥)又層次豐富,尤其哈代在電影尾聲所發表的言論,則是讓人深深
震撼:「至少我做了一件你們做不到的事情,我和李特爾伍德,曾經和 拉馬努金平起平
坐的研究過。」
一個在現代何其簡單,在當代又多難能可貴的事。
http://goo.gl/xOIdQE
http://goo.gl/D2ZiWT
生平部分參考:彗星般的天才數學家─拉馬努金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5951)
拉馬努金,天才之超越(https://www.ptt.cc/bbs/Math/M.1368724169.A.923.html)
好讀圖文版:http://www.moviemovie.com.tw/forum/viewthread-3350-1.html?=39
--
http://goo.gl/RdO12I
《天才無限家》這個片名就是意圖使人不想看哈哈哈,
我比較喜歡電影原文名稱 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 ,聽起來就很帥啊!
這篇文分為兩個部分,前半段是我看完之後稍微整理的真實人物 vs. 演員、拉馬努金小
百科(我覺得看電影之前或之後看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後半段則是簡單的電影心得,只想看心得的人請往下滑紅色的心得線~
如果你註定要是一個天才你會想當哪方面的天才?
要是我的話,一定會選數學!就算在考試制度很僵化的現在,我還是覺得數學好就是有絕
對優勢
進可攻理工科退可守商科超好的 哈哈哈哈偏題了
《天才無限價》真實人物 vs. 演員
本文的主角拉馬努金,由《貧民百萬富翁》戴夫帕托飾演
http://goo.gl/gTjK55
超不像的我知道。
拉馬努金亦師亦友的夥伴數學家 G.H. Hardy,由《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傑瑞米
艾恩斯飾演
http://goo.gl/bguKv4
傑瑞米艾恩斯在這部電影裡的全套紳士裝扮真的是帥到不行。我果然對大叔沒轍。
研究夥伴之一數學家 李特爾伍德(J. Littlewood) ,由《美國隊長 2 :酷寒戰士》陶
比瓊斯飾演
http://goo.gl/Ps3GkI
拉馬努金生平
拉馬努金有「印度之子」之稱,十五歲時朋友借給他英國數學家 卡爾(G. Carr)寫的《
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概要》一,這本書收錄了五千多個沒有詳細證明的方程式,拉馬努金
花費了五年的時間研究這些方程式,並留下了幾百頁的數學筆記。在求學期間,拉馬努金
因將多數心力放在數學研究上,而導致失去獎學金甚至被開除,只能靠家教維生,同時利
用圖書館的書籍做數學研究,他在 1909 年被安排婚事,因而更需要的工作以養家活口,
後來他被朋友 艾亞爾(S. Aiyar)引薦給馬德拉斯港務信托處官員 拉奧(R. Rao),拉
奧是一個有錢的人,也是一個數學愛好者,他很賞識 拉馬努金的數學才能 ,他認為 拉
馬努金只適合數學而不適合其他工作,因此每個月給他一些錢,讓他掛名不上班,在家專
心從事研究。
印度當時的數學水平不高,國內幾乎沒有人能看懂 拉馬努金的研究成果,於是 艾亞爾極
力主張他把研究成果寄給英國數學家,最初的兩個數學家都未回音。1913 年 01 月 16
日,他再次鼓起勇氣寫信給第三個數學家——劍橋大學教授 哈代(G. Hardy);信上寫
著:「尊敬的先生,謹自我介紹如下:我是馬德拉斯港務信托處的一個職員… 我未能按
常規念完大學的正規課程,但我在開辟自己的路…如果您認為這些內容是有價值的話,請
您發表它們…」並附上自己研究出的數學公式和命題。哈代在咨詢了另一個英國數學家
李特爾伍德(J. Littlewood) 之后,認定 拉馬努金是一個數學天才,他的識才使得 拉
馬努金在 1914 年進入劍橋大學。
http://goo.gl/UnlDFZ
由於 拉馬努金是自學的,他對現代學術的嚴謹一無所知,全由哈代向他演示如何寫出嚴
謹的數學證明。拉馬努金是個有神論者,哈代則是個無神論者,但他們卻能為數學而進行
合作研究;在 5 年里,他們共同發表了 28 篇重要論文,哈代曾將這段經歷描述為「我
一生中最浪漫的事」(電影的一開頭有提到),也因為在數學上的卓越成就,拉馬努金
31 歲就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的外籍會員(亞洲第一人)以及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院士(
印度第一人),走到了他的榮譽最高峰。
拉馬努金是個虔誠的婆羅門教徒,絕對奉行素食主義,營養不良加上經常廢寢忘食,加上
寒冷的天氣,導致他患上了當時難以醫治的肺結核病。 拉馬努金思鄉心切,卻因為一戰
爆發而無法回國,這令他變得抑郁,甚至試圖臥軌自殺。1919 年 04 月,他終於回到印
度,但病情日漸加重,1920 年 04 月 26 日,病逝於馬德拉斯,年僅 32 歲。拉馬努金
留下大筆深奧的數學遺產,其中包含了大量沒有證明的公式和命題,對現代數學的發展產
生難以估量的影響。拉馬努金的亦師亦友 哈代曾感慨道:「我們學習數學,拉馬努金則
發現并創造了數學。 」他更喜歡公開聲稱的是,自己在數學上最大的成就是「發現了 拉
馬努金」。
----------------我是紅色心得線----------------
http://goo.gl/L6N60v
有點好奇大家對於傳記類型的電影有什麼樣的期待?
如果是曾經真實存在,某個人的人生
這個故事沒有高潮迭起的戲劇化發展是可以被接受的嗎?
又或者,一個人的故事會被拍成傳記類型的電影,是因為他的人生非常戲劇化嗎?
還是只是他的故事很值得被更多人知道呢?
我覺得《天才無限家》(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應該屬於後者,
雖然就劇情介紹而言,一個貧窮的天才,隻身遠赴英國發表他在數學方面的研究,雖然遇
到種族歧視和不擅相處的夥伴,人在異鄉身體卻因此染上惡疾,連絡不到遠方的愛妻,又
碰上世界大戰,最後終於發表出一系列驚人的研究...
這些就文字看起來已經相當高潮迭起的人生,我甚至很難想像自己如果經歷了這一切會有
多離譜,在把它搬上大銀幕之後,卻似乎顯得不夠「精彩」,導致電影散場的時候,隱約
聽到有人說他剛剛睡著了。
http://goo.gl/78EFgx
但我其實是蠻喜歡這部電影的,雖然我看預告的時候以為這會是一部賺人熱淚的電影,事
實上從中獲得的感觸卻是淡淡的,我覺得這樣也很好,扣掉煽情的對話,這樣的「淡淡」
顯得真實許多。《天才無限家》是一部涵蓋許多面向的電影,它帶到被殖民的印度、高傲
的英國、赤裸的種族歧視、數學、宗教、親情、友情和愛情,一次展現卻不紛沓,雖然議
題沉重,充滿了數字,卻不乏味。
http://goo.gl/ZUaAkd
情節中最讓我有感觸的是,就算在劍橋這樣充斥著高知識份子的環境裡,人們雖然擁有不
同的膚色、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明明擁有一樣的語言:數學,我以為在知識上他們是有共
通點的,以為在知識的世界裡或多或少是不需要在乎對方的出身的,但結果不然,真的很
讓人沮喪。不知道如果拉馬努金出生在我們的這個時代,是不是可以更毫無阻礙的展現他
的才華,或者其實,我們根本沒有進步呢?
http://goo.gl/WGkmzt
關於這部電影如果真要說出缺點的話,或許是在感情的部分著墨的不多,在拉馬努金和母
親之間、拉馬努金和妻子之間,沒有花太多時間描寫,導致觀眾比較難去感同身受母親的
為難和妻子的不安和不捨,自然也比較難去理解她們的種種作為,了解她們的驕傲和害怕
失去的矛盾。
http://goo.gl/Fpbq2D
在拉馬努金和哈代之間的亦師亦友,則可以說是整部電影的重心,從哈代起出的嚴厲和漠
不關心,到最後試圖施予關心,甚至重新思索自己對於人生、對於神的看法,傑瑞米艾恩
斯的演技細膩 (又好帥)又層次豐富,尤其哈代在電影尾聲所發表的言論,則是讓人深深
震撼:「至少我做了一件你們做不到的事情,我和李特爾伍德,曾經和 拉馬努金平起平
坐的研究過。」
一個在現代何其簡單,在當代又多難能可貴的事。
http://goo.gl/xOIdQE
http://goo.gl/D2ZiWT
生平部分參考:彗星般的天才數學家─拉馬努金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5951)
拉馬努金,天才之超越(https://www.ptt.cc/bbs/Math/M.1368724169.A.923.html)
好讀圖文版:http://www.moviemovie.com.tw/forum/viewthread-3350-1.html?=39
--
All Comments
By Joseph
at 2016-05-30T10:18
at 2016-05-30T10:18
By Hedy
at 2016-05-30T11:57
at 2016-05-30T11:57
By Oscar
at 2016-05-30T20:21
at 2016-05-30T20:21
By Ina
at 2016-05-31T23:11
at 2016-05-31T23:11
By Zenobia
at 2016-06-04T21:19
at 2016-06-04T21:19
By Ingrid
at 2016-06-09T10:46
at 2016-06-09T10:46
By Iris
at 2016-06-12T07:26
at 2016-06-12T07:26
By Todd Johnson
at 2016-06-14T09:17
at 2016-06-14T09:17
By Damian
at 2016-06-19T03:05
at 2016-06-19T03:05
By Delia
at 2016-06-19T21:10
at 2016-06-19T21:10
By Ophelia
at 2016-06-24T01:45
at 2016-06-24T01:45
By Aaliyah
at 2016-06-28T09:00
at 2016-06-28T09:00
By Olga
at 2016-06-30T13:44
at 2016-06-30T13:44
By Rosalind
at 2016-07-01T03:39
at 2016-07-01T03:39
By Enid
at 2016-07-03T08:26
at 2016-07-03T08:26
By Regina
at 2016-07-04T19:50
at 2016-07-04T19:50
By Edwina
at 2016-07-05T15:33
at 2016-07-05T15:33
By Elizabeth
at 2016-07-10T04:15
at 2016-07-10T04:15
Related Posts
柴克艾弗隆曬《歌舞青春》舊照 被嗆「你
By Margaret
at 2016-05-28T16:42
at 2016-05-28T16:42
《移動迷宮》確定延後上映! 狄倫傷勢
By Bethany
at 2016-05-28T16:41
at 2016-05-28T16:41
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
By Andrew
at 2016-05-28T16:26
at 2016-05-28T16:26
美國內戰3 幻視做多少事? 分析 (嚴重劇透)
By Ursula
at 2016-05-28T16:08
at 2016-05-28T16:08
安娜華特 還我錢
By Zanna
at 2016-05-28T14:35
at 2016-05-28T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