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聞其詳/2011國片能量爆發的一年 - 藝術電影
![Gilbert avatar](/img/cat2.jpg)
By Gilbert
at 2012-01-01T17:14
at 2012-01-01T17:14
Table of Contents
【聯合晚報╱聞天祥】 2012.01.01
經歷長久的低潮與醞釀,2011年,「國片」對觀眾而言,不再是個陌生的名詞。業界也在
陌生與熟悉之間,摸索出更多心得。
以魏德聖導演的「賽德克巴萊」這部在荒煙蔓草間創造出的史詩電影為例,不僅創下台灣
影史最高製作成本,更碰觸了本地荒廢已久、甚至前所未有的技能,藉此呈現一個迥異於
以往的題材與觀點,它挑釁的不僅是尺度,而是我們可以如何詮釋歷史、族群與土地。
相較之下,九把刀導演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則是在我們耳熟能詳的題材裡,
創造出傲人的投資報酬率、甚至席捲香港電影市場的奇蹟。然而本片結合文學、唱片、電
視與電影的共榮(容)策略,無疑是跨界整合的成功範例。即使回歸電影本身,它擁抱青
春的恣意、誠懇,以及在尋常回憶間不時迸出的突梯創意,流暢準確的程度,其實遠勝大
部分作品。柯震東、陳妍希也在琢磨下展現非凡的銀幕魅力。與「賽德克巴萊」的素人風
采,分別彰顯了銀幕表演的多元可能。
雖然「翻滾吧!阿信」中段描述主角誤入歧途,有點用力過度,卻又輕輕放下。但這部電
影從演員(彭于晏、柯宇綸)到導演(林育賢),那股豁出去的投入精神與迸發的熱血態
度,還真的不只是口號而已,而是從內到外貫串影片的動力。也為李烈的製片佳績再添一
筆。
林書宇的「星空」也許票房未達眾人期許的高標,但做為一部貨真價實的合拍片,不但沒
流於大而無當,更在忠於幾米繪本風格的前提下,開創了可觀的視覺境界,並在看似平淡
的故事裡,真正關懷了青少年成長的焦躁憤怒,以及對現實從不解到接納的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0年中「父後七日」到2011年初「雞排英雄」的異軍突起,標示了本
土化、喜劇化路線的潛力;「五月天追夢3DNA」、「殺手歐陽盆栽」也顯示了流行偶像跨
足電影的趨之若鶩;而這些都將快速地在2012年連番上陣的國片中看見影響所及。「命運
化妝師」表面上沾了隋棠電視劇走紅的光,事實上它才先開啟了她表演的可塑性,相輔相
成。
感覺上,票房上的成功,似乎是過去一年國片揚眉吐氣的唯一理由,然而除了「賽德克巴
萊」打進台灣缺席已久的威尼斯競賽舞台外,陳宏一的「消失打看」和李啟源的「河豚」
也是不同於台灣傳統藝術電影的新手筆,只是沒能獲得影評的一致支持罷了!
隨著影片放映規格的多元與改變,2011年紀錄片上映數量也創下新高。楊力州在不同時間
完成的「青春啦啦隊」、「被遺忘的時光」,以他的親和力與幽默感去激盪老邁與病痛當
來的生命課題。相對的,林靖傑的「尋找背海的人」、陳傳興的「化城再來人」則力圖開
闢足與和文學對話的影像語言,一如姚宏易在「金城小子」穿梭於畫家、作品與真實之間
的洞察力。莊益增、顏蘭權以戀愛自由側寫政治民主的「牽阮的手」也繼續走在他們的紀
錄道路上。
因此,結合20位台灣導演合作的「10+10」堪稱美好的句點。即使觀者各有所愛,但整體
盈聚的創作力,正是2011台灣電影的最佳寫照。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61.219.70.54 (01/01 17:14)
經歷長久的低潮與醞釀,2011年,「國片」對觀眾而言,不再是個陌生的名詞。業界也在
陌生與熟悉之間,摸索出更多心得。
以魏德聖導演的「賽德克巴萊」這部在荒煙蔓草間創造出的史詩電影為例,不僅創下台灣
影史最高製作成本,更碰觸了本地荒廢已久、甚至前所未有的技能,藉此呈現一個迥異於
以往的題材與觀點,它挑釁的不僅是尺度,而是我們可以如何詮釋歷史、族群與土地。
相較之下,九把刀導演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則是在我們耳熟能詳的題材裡,
創造出傲人的投資報酬率、甚至席捲香港電影市場的奇蹟。然而本片結合文學、唱片、電
視與電影的共榮(容)策略,無疑是跨界整合的成功範例。即使回歸電影本身,它擁抱青
春的恣意、誠懇,以及在尋常回憶間不時迸出的突梯創意,流暢準確的程度,其實遠勝大
部分作品。柯震東、陳妍希也在琢磨下展現非凡的銀幕魅力。與「賽德克巴萊」的素人風
采,分別彰顯了銀幕表演的多元可能。
雖然「翻滾吧!阿信」中段描述主角誤入歧途,有點用力過度,卻又輕輕放下。但這部電
影從演員(彭于晏、柯宇綸)到導演(林育賢),那股豁出去的投入精神與迸發的熱血態
度,還真的不只是口號而已,而是從內到外貫串影片的動力。也為李烈的製片佳績再添一
筆。
林書宇的「星空」也許票房未達眾人期許的高標,但做為一部貨真價實的合拍片,不但沒
流於大而無當,更在忠於幾米繪本風格的前提下,開創了可觀的視覺境界,並在看似平淡
的故事裡,真正關懷了青少年成長的焦躁憤怒,以及對現實從不解到接納的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0年中「父後七日」到2011年初「雞排英雄」的異軍突起,標示了本
土化、喜劇化路線的潛力;「五月天追夢3DNA」、「殺手歐陽盆栽」也顯示了流行偶像跨
足電影的趨之若鶩;而這些都將快速地在2012年連番上陣的國片中看見影響所及。「命運
化妝師」表面上沾了隋棠電視劇走紅的光,事實上它才先開啟了她表演的可塑性,相輔相
成。
感覺上,票房上的成功,似乎是過去一年國片揚眉吐氣的唯一理由,然而除了「賽德克巴
萊」打進台灣缺席已久的威尼斯競賽舞台外,陳宏一的「消失打看」和李啟源的「河豚」
也是不同於台灣傳統藝術電影的新手筆,只是沒能獲得影評的一致支持罷了!
隨著影片放映規格的多元與改變,2011年紀錄片上映數量也創下新高。楊力州在不同時間
完成的「青春啦啦隊」、「被遺忘的時光」,以他的親和力與幽默感去激盪老邁與病痛當
來的生命課題。相對的,林靖傑的「尋找背海的人」、陳傳興的「化城再來人」則力圖開
闢足與和文學對話的影像語言,一如姚宏易在「金城小子」穿梭於畫家、作品與真實之間
的洞察力。莊益增、顏蘭權以戀愛自由側寫政治民主的「牽阮的手」也繼續走在他們的紀
錄道路上。
因此,結合20位台灣導演合作的「10+10」堪稱美好的句點。即使觀者各有所愛,但整體
盈聚的創作力,正是2011台灣電影的最佳寫照。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61.219.70.54 (01/01 17:14)
Tags:
藝術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揪團捐發票看電影-進戲院做公益
![Daph Bay avatar](/img/boy2.jpg)
By Daph Bay
at 2011-12-26T16:14
at 2011-12-26T16:14
2011歐洲魅影 全台免費播映
![Hazel avatar](/img/cat3.jpg)
By Hazel
at 2011-12-26T12:19
at 2011-12-26T12:19
關於放映週報網站的問題
![Aaliyah avatar](/img/cat3.jpg)
By Aaliyah
at 2011-12-20T12:09
at 2011-12-20T12:09
西班牙語新片│「18道愛滋味」優惠券
![Sierra Rose avatar](/img/girl2.jpg)
By Sierra Rose
at 2011-12-19T06:49
at 2011-12-19T06:49
影評人Roger Ebert的年度TOP20
![Tracy avatar](/img/girl4.jpg)
By Tracy
at 2011-12-17T01:13
at 2011-12-17T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