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聞其詳/從赫拉巴爾到私房電影 - 藝術電影
By Irma
at 2015-05-11T12:21
at 2015-05-11T12:21
Table of Contents
http://udn.com/news/story/7262/892990
聯合晚報 聞天祥
文學的浩瀚,讓有人以「襁褓中的嬰兒」來形容電影的稚弱。但這個小孩顯然長得快又特
別叛逆,不斷聲張不可取代的個性,也讓兩界除了水乳交融,更有暗潮洶湧的險峻。
也不是我故意,很多時候真是先看了電影,原著才姍姍來遲。年少時在MTV就被捷克新浪
潮的電光火石給吸引,絲絨革命後更讓多部遭禁舊片解凍,唯其耀眼程度甚至教當時新片
都黯然失色,我就這樣認識了伊利曼佐根據赫拉巴爾小說改編的《嚴密監視的列車》、《
失翼靈雀》。2002年首度參與台北電影節策展,又挖出兩人八0年代把捷克電影重新帶回
國際影壇的《金黃色的回憶》。然後,台灣開始出版赫拉巴爾小說。這也許沒有直接關連
,但我終於從影迷變成書迷,赫拉巴爾一本一本看,那種讓所有悲傷事物都變得幽默的筆
觸,掩不住背後的哀矜大度;販夫走卒的生命碎片,也可化作時代的明鏡。
我曾開玩笑說《嚴密監視的列車》厲害在能把《美國派》變作《悲情城市》,《失翼靈雀
》則是讓政治照妖鏡翻個面就變成愛情發光體。赫拉巴爾也可以很田園詩情,例如把他父
母的親愛與記憶中的啤酒廠變成《金黃色的回憶》,或是在《雪花時節》轉身看眾生,從
兩村為了一頭野豬爭吵對立的荒謬裡,透析世故。我一點都不意外伊利曼佐老來才肯拍《
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唯有參透了鏡花水月,才能更靠近作家故友的心靈世界。
不過赫拉巴爾對捷克電影的啟發和影響,比我原本想的更為廣泛。在《嚴密監視的列車》
奪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之前,他眾多慧黠的短篇就已教年輕新銳前仆後繼了,被選為捷克
影史百大的《底層的珍珠》之所以燦爛奪目,正是作家的啟蒙,加上五位年輕導演生猛影
像的結晶。而當年因篇幅有限而擠不進去、只好以短片形式各自獨立的《無聊的下午》、
《舊貨店》,水準也不遑多讓。
無論對文學或電影界都較陌生的《溫柔的野蠻人》,其實是一闕寫給友誼與創作的遣悲懷
,請出最會拍赫拉巴爾的導演伊利曼佐來飾演作家,也算是有情的致敬。《天使般的眼睛
》雖然無法企及大師境界,卻也透析出小奸小惡中的樂天。
10部赫拉巴爾小說構成了5/15-28於台北光點舉辦的「2015台北文學.閱影展」的主結構
。這回影展的另一趣味,也是首度嘗試,則是拉了駱以軍、吳明益、劉梓潔、黃麗群四位
作家「下海」,表面上要他們招認電影對寫作產生的影響,其實更好奇創作之間的撞擊與
鼓舞,結果逼出了《慾望之翼》、《暴雨將至》、《穆荷蘭大道》、《切腹》四部傑作。
開幕則請德國文豪席勒壓陣,《二姊妹的情人》並非作家生平的流水帳,在猗狔的情事外
,還善用階級、性別與書寫,吹皺了滿池春水。
文學與電影,鐵定還會繼續糾纏下去。不用怕越俎代庖,他們各自的光芒,足以映照彼此
。
--
聯合晚報 聞天祥
文學的浩瀚,讓有人以「襁褓中的嬰兒」來形容電影的稚弱。但這個小孩顯然長得快又特
別叛逆,不斷聲張不可取代的個性,也讓兩界除了水乳交融,更有暗潮洶湧的險峻。
也不是我故意,很多時候真是先看了電影,原著才姍姍來遲。年少時在MTV就被捷克新浪
潮的電光火石給吸引,絲絨革命後更讓多部遭禁舊片解凍,唯其耀眼程度甚至教當時新片
都黯然失色,我就這樣認識了伊利曼佐根據赫拉巴爾小說改編的《嚴密監視的列車》、《
失翼靈雀》。2002年首度參與台北電影節策展,又挖出兩人八0年代把捷克電影重新帶回
國際影壇的《金黃色的回憶》。然後,台灣開始出版赫拉巴爾小說。這也許沒有直接關連
,但我終於從影迷變成書迷,赫拉巴爾一本一本看,那種讓所有悲傷事物都變得幽默的筆
觸,掩不住背後的哀矜大度;販夫走卒的生命碎片,也可化作時代的明鏡。
我曾開玩笑說《嚴密監視的列車》厲害在能把《美國派》變作《悲情城市》,《失翼靈雀
》則是讓政治照妖鏡翻個面就變成愛情發光體。赫拉巴爾也可以很田園詩情,例如把他父
母的親愛與記憶中的啤酒廠變成《金黃色的回憶》,或是在《雪花時節》轉身看眾生,從
兩村為了一頭野豬爭吵對立的荒謬裡,透析世故。我一點都不意外伊利曼佐老來才肯拍《
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唯有參透了鏡花水月,才能更靠近作家故友的心靈世界。
不過赫拉巴爾對捷克電影的啟發和影響,比我原本想的更為廣泛。在《嚴密監視的列車》
奪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之前,他眾多慧黠的短篇就已教年輕新銳前仆後繼了,被選為捷克
影史百大的《底層的珍珠》之所以燦爛奪目,正是作家的啟蒙,加上五位年輕導演生猛影
像的結晶。而當年因篇幅有限而擠不進去、只好以短片形式各自獨立的《無聊的下午》、
《舊貨店》,水準也不遑多讓。
無論對文學或電影界都較陌生的《溫柔的野蠻人》,其實是一闕寫給友誼與創作的遣悲懷
,請出最會拍赫拉巴爾的導演伊利曼佐來飾演作家,也算是有情的致敬。《天使般的眼睛
》雖然無法企及大師境界,卻也透析出小奸小惡中的樂天。
10部赫拉巴爾小說構成了5/15-28於台北光點舉辦的「2015台北文學.閱影展」的主結構
。這回影展的另一趣味,也是首度嘗試,則是拉了駱以軍、吳明益、劉梓潔、黃麗群四位
作家「下海」,表面上要他們招認電影對寫作產生的影響,其實更好奇創作之間的撞擊與
鼓舞,結果逼出了《慾望之翼》、《暴雨將至》、《穆荷蘭大道》、《切腹》四部傑作。
開幕則請德國文豪席勒壓陣,《二姊妹的情人》並非作家生平的流水帳,在猗狔的情事外
,還善用階級、性別與書寫,吹皺了滿池春水。
文學與電影,鐵定還會繼續糾纏下去。不用怕越俎代庖,他們各自的光芒,足以映照彼此
。
--
Tags:
藝術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2015 年金馬奇幻影展手冊
By Elvira
at 2015-05-08T13:57
at 2015-05-08T13:57
文學‧電影‧私房話座談
By Hamiltion
at 2015-05-08T11:51
at 2015-05-08T11:51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DVD(原子)
By Heather
at 2015-05-08T03:41
at 2015-05-08T03:41
20周年紀念《地下社會》特映券
By Joseph
at 2015-04-28T14:27
at 2015-04-28T14:27
「看見屬於台灣的文創」-與《行者》導演陳芯宜專訪
By Victoria
at 2015-04-28T01:08
at 2015-04-28T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