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當代好萊塢的反身鏡像:超級大玩家 - 編劇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09-01-09T00:29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lavieboheme (消失在迴轉的路口) 看板: movie
標題: [影評] 當代好萊塢的反身鏡像:超級大玩家
時間: Thu Jan 8 07:20:18 2009

當代好萊塢的反身鏡像I:《超級大玩家》

http://blog.roodo.com/hostsonaten/archives/8046433.html

鏡像結構(mise en abyme,或譯套層結構)一詞源自中世紀紋章學,形容盾形紋
內夾藏了另一層相同的小盾形紋,此詞後多用於文學與視覺藝術分析領域,形
容文本或圖像中如雙鏡對立互映,不斷分裂衍生、置入無窮深淵般的反身映像。

此詞常用於後設的討論,後設文學的重要特質是將「再現過程」置於讀者可感
知的前景,透過擬仿手法將其脈絡化,藉以曝露其中的罅隙、謬誤或虛構性,
使讀者產生對疏遠文本的心理距離,進而思考其中藝術創作及現實中的「再現
性」。

自十九世紀起的文學評論,便已開始處理小說與戲劇中的鏡像結構與後設議題,
而二戰後法國的新小說(nouveau roman)流派更大量運用此概念於作品中,將其
發展到極致。

而電影這個千奇幻變的「西洋鏡」中,又是如何在自身嵌入層層疊映的鏡像,
造就出「關於電影的電影」?歐陸早先許多藝術電影大師,便已在作品中置入
「拍電影」的情節,從最早四、五零年代法國導演Julien Duvivier的《亨利葉
特的節日》(La fete a Henriette)、Rene Clair的《沉默是金》(Le silence
est d’or)與柏格曼的早期作品《監獄》(The Prison) ,到後來的費里尼的
《八又二分之一》,與柏格曼《假面》(Persona)、《情事》(The Passion of
Anna)、乃至貝托魯奇的《巴黎最後的探戈》(Ultimo tango a Parigi),或
多或少都在情節、畫面中呈現了拍攝場景或電影工作者的身影,但故事主軸大
多仍是在處理更寬廣的人性議題,或導演自傳式的心理投射,反映其內在思想
的作者式筆跡(signature)極為濃烈,真正純以「電影」為討論主軸的作品仍
然不多。

但電影作為一種文化工業,絕非僅為導演個人心靈觸角或藝術視野的延伸,
而更受制於種種產業機制與市場考量,高達1963年的《輕蔑》(Le Mepris)便
對於電影攝製背景作了切實的描述與批判:劇情是關於一部改編自《奧德賽》
(Odyssey)的影正在羅馬拍攝,法國編劇Paul Javal受聘為德國傳奇名導Fritz
Lang修改劇本,片中他為了經濟考量,不得不和唯利是圖、跋扈的美國製片
妥協,甚至多次出賣妻子,引發妻子對他的輕蔑不滿。本片反映了歐陸戰後
以跨國合製模式爭取多國資金、人才、政府奧援、及共同票房利基的現象,
以及美國資金挹注來瓜分歐陸電影政府補助的風潮,片中高達透過多國電影
人員的互動與語言文化隔閡,將他對美國霸權主義與好萊塢商業思維的不屑
表露無遺。

若將視角轉換到九零年代後的好萊塢,可發現其經濟規模更加巨大,市場幅
度廣及全球,工業巨輪隨著金錢狂潮急速運轉,電影不再只是編導的個人化
表述,而是依著片廠主管與製片的意志,從成千上萬個企劃案中挑選票房潛
力之作,決定影片走向和明星卡司。故此,片廠體制(studio system)蓬勃
的好萊塢當代影壇中,處理「電影」主題的作品顯然較歐陸的藝術大師前輩
,更清楚意識電影的工業體制面向。

若電影中的鏡像結構塑造了某種自我指涉、嘲諷的反身性,那以下三部九零
年代後的高度「自我指涉」的美國電影,便從片廠「局內人」的不同角度,
提出對好萊塢片廠體制的種種批判:


I. 呼風喚雨的大製片家-《超級大玩家》The Player

導演:Robert Althman
出品:1992
演員:Tim Robbins、Whoopi Goldberg

已逝的Altman擅長以冷銳而幽默的調性,透過中遠景、長鏡頭縝密地捕捉大
堆頭群星中的互動細節,藉此窺見封閉體制中的權力風暴,以及看似平靜的
表面下,人心所潛藏的種種幽黯秘密。

此次一向不屑與片廠大頭打交道的Altman將矛頭指向好萊塢,從片頭長達八
分鐘的長鏡頭,我們便在製片公司的裡外來回穿梭,看盡浮華螢光幕後頭的
各色人物與殘酷光景,Tim Robbins飾演一位自負的電影製片Griffin Mill
,他負責的工作就是聆聽編劇向他兜售電影企劃,每年收到上萬個劇本的他
只能從其中挑出十數個案子執行拍攝,於是一堆滿腔熱情的小編劇便只能默
默摸鼻子走人,或是從熱切盼望製片公司回電,逐漸看著理想殞滅而心灰意
冷。

在摧殘了無數編劇的夢想後,他收到了某位匿名編劇的黑函恐嚇,於是翻開
客戶名冊著手調查,誤將一位鬱鬱不得志的小牌編劇當成發黑函的人,前往
與之斡旋談判,卻在意外中失手殺了他;事後他試圖湮滅證據,若無其事地
周旋於同事與刑警間,甚至和已故編劇的女友發生不倫戀情,但同時仍得面
對神秘黑函的死亡威脅……。

本片一方面透過製片會議的過程,不諱言地直批好萊塢掌握影片生殺大權的
決策核心,眼中只有明星、賣座元素(色情和暴力)、和俗濫公式(圓滿收場
的結局),而片中一位原本鄙視上述種種要素的編劇,原本口口聲聲堅持專
業演員、悲劇收場的本我色彩,卻也在影片試映後屈就於市場反應,欣然接
受了片商安排的一線演員與圓滿結局,十足諷刺。(片尾那場試映中將可看
到令人驚喜的巨星卡司。)

雖然劇情裡對商業明星大加揶揄,但一方面卻也安排星光熠熠的驚人卡司,
不時散置在影片各個角落:Whoopi Goldberg飾演的女刑警表面一派輕鬆,
口中不時爆出直率的粗口幽默,卻又會冷不防地提出尖銳訊問,塑造出鮮
活有層次的角色形象;九零年代當紅的女星Andie MacDowell、不老妖姬
Cher在片中也都有驚鴻一瞥的客串出演。

形式上,本片套用了驚悚謀殺電影的語法鋪陳劇情主線,許多場戲皆以經
典電影明信片或海報作結,例如:Fritz Lang的《M》、希區考克的肖像…
…等,而從頭到尾皆未現身的神秘人,亦曾化名為《日落大道》(Sunset
Blvd.)中的編劇一角,向主角發出黑函,種種蛛絲馬跡皆形成對影史經典
作品與黑色驚悚類型的豐富互文。

觀眾從一開始對主角的認同,逐漸隨著謀殺、偷情、與鬥爭劇碼,看著主
角在好萊塢體制中如浮士德般一步步走向腐化、賤賣靈魂,終於片尾徹底
化身為坐擁權勢、豪宅、與嬌妻的大製「騙」家;片尾最驚人之處,在於
製片同意將自己的真實生命拍成影片,使得本片的敘事函(diegesis)框架
變得曖昧而引人猜疑,後設的魔手將結尾與開頭牽成一條神秘的迴圈,究
竟先前所發生的故事是否會在好萊塢銀光幕再度搬演?或是觀眾先前所看
到的根本只是片中角色所演出、經過片廠加工的一場幻影?這個令人玩味
的結局,巧妙地暈染了片中的虛實界線。

--
Tags: 編劇

All Comments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09-01-12T18:56
我怎麼記得是 mise en abyme?是我的錯覺嗎哈。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09-01-13T00:22
這片當年去看的時候 觀眾好多人罵難看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09-01-17T04:46
因為它用盡一切暢銷元素大明星與懸疑等 但惡有善報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09-01-20T01:01
推本片。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09-01-20T03:11
正式名詞是mise en abyme沒錯 XD 但寫成句子好像會看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09-01-20T11:20
前面名詞的陰陽性 (我法文不太好 = =a)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09-01-25T00:23
已知會轉錄 非常感謝~

[問題] 戰爭之中哪一個人會先領便當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09-01-07T00:41
原篇很明顯是動畫迷 這是「最終兵器彼女」裡面的橋段吧 裡面有幾段很類似的橋段 感覺就是很淺很想像式的動畫素描人格 對戰爭的情況(我說「最彼」這部動畫) 實在非常膚淺幼稚、交待不清 但是拿來作該科幻愛情故事的襯底背景算是勉強夠了… 先說我喜歡這部動畫的感情部份,但討厭其大多時候膚淺的部份 這篇不是來引戰的 ...

各位對編劇兼導演有什麼看法?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09-01-06T18:23
我是非科班出身的編劇 其實很多電影導演自己就是編劇 電視劇就通常不是 以我合作的蔡岳勳導演來說 他是導演也是編劇統籌 故事就在他腦袋裡 要呈現出來的氣氛跟情節也是 這種情況下有人會說編劇像導演的打字機 但我不這麼認為 導演是故事的原創者 他會提供一個picture給我去想像 比方說他像建築師 他描述他想蓋的 ...

[問題] 戰爭之中哪一個人會先領便當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09-01-05T02:25
※ 引述《SKnight (修)》之銘言: : 開戰前的聊天 : A:我不喜歡戰爭 為什麼要打戰 可能因為家窮而被迫當兵,但實戰經驗豐富。 : B:我好害怕喔 我不想死 個性怯懦,為了歷練自己才來當兵的,中間才會死亡。 : C:不管發生什麼事 我一定會活下來 我是打不死的蟑螂 最先叛逃的傢伙,最有 ...

請問最快可以多久寫出一個好劇本?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08-12-30T21:55
請問一下, 如果對方是一個稍微有天份的編劇, 要將一個idea寫成一個半小時的電影劇本, 最快大約多久可以寫完? -- 「眼淚的存在,是為了證明悲傷不是一場幻覺。」 ~羅蘭巴特《戀人絮語》 羅蘭巴特提出理 ...

劇本編寫軟體?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08-12-29T16:37
想請問各位版上的大大, 有使用特別的軟體寫劇本嗎? 我知道英文劇本可以使用Final Draft或是Magic Screenwriter等等, 不知道中文劇本各位如何編寫? 拜謝! -- http://blog.pixnet.net/ordinarycool [美日一句]教你教科書上常常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