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6/7 21:00 MAX-殺戮世代 Generation Kill - HBO

By Liam
at 2009-05-27T01:51
at 2009-05-27T01:51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EAseries 看板]
作者: jftsai (射門。得分。歐冠) 看板: EAseries
標題: [情報] 6/7 21:00 MAX首播【殺戮世代】
時間: Tue May 26 09:04:47 2009
HBO自製迷你影集‧MAX首播【殺戮世代】
‧播出時間 6月7日起,每周日晚間9點播映 共7集
‧本片製作 【The Wire】艾德波恩斯、大衛賽門
‧本片話題 滾石雜誌記者伊凡萊同名回憶錄拍攝而成,還原美伊戰爭實況
‧簡介
在科威特北方的荒涼沙漠,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隊員準備入侵伊拉克,進行解放該國的
「矛尖任務」。在馬蒂達營區的布拉佛連裡,士兵們一邊適應無聊擁擠的生活,一邊等
待綽號「教父」的長官費南度發號施令。滾石雜誌的記者也來湊一腳。在飽餐一頓比薩
之後,士兵們終於整裝待發,穿越北方國境前進伊拉克,邁向未知的未來。
(以上簡介,有寫跟沒寫一樣。無趣至極!)
-----------------------------------------------------------------------------
多謝Frengers兄的同意讓我借花獻佛,轉貼他的精準的影片介紹與評論。
還附了幾張主要角色的演員&真人對比。
http://brandis.pixnet.net/blog/post/21600798
觀日:20080801~0829
私評:★★★★★
這部僅七小時的短劇終於在本月25日於美國當地播畢,目前為止,這部以伊戰為背景的戰
爭迷你影集,如眾人所預期的,成就並無超越前輩《諾曼地大空降》(Band of Brothers)
。其實,這部片本來就不應該拿來與BOB做比較,畢竟BOB的主角們是一群與"邪惡帝國"作
戰的正義一方,自然引得共鳴;再加上精彩的戰鬥場面、輔以士兵的精神面探討,造就此
成就空前的迷你影集。回過來看《Generation Kill》,主角們卻是一群"侵略者",主題
在起點上就較為弱勢,那麼要如何要讓這麼一部探討侵略者的電影得體合宜,就是考驗
HBO功力的時候。
不得不說,HBO的編導相當具有深度,將當年BOB裡頭的人道精神成功的移植過來,以
反省的角度拍成了這部反戰意味濃厚的電影。以一部侵略者為主角的電影來說,它的成就
已經很大,目前在imdb的評價已達9.0(out of10),我們就拭目以待,看它有沒有辦法抱
得艾美獎歸吧!
還記得首次看pilot時,我因為不習慣這種懶洋洋的步調而看得有些難受;然而從第
二集開始,我跟上了HBO的步調,終於開始享受起這部短劇的精髓。我看見不少批評的聲
浪,說這部片太無聊,連一點大場面的戰鬥都沒有。無聊嗎?也許吧!對於只期待看戰爭場
面的觀眾來說,它的確不怎麼精彩。也有人說,這部片從頭到尾在貶低這群美國海軍陸戰
隊員,讓他們顯得無能,劇本也無意探討美軍在伊拉克所建立的"功績"。說得正好,事實
上這部片本來就沒有要對伊戰歌功頌德的動機,更沒有拍一些美軍衝鋒陷陣征服敵人的"
英姿"的念頭。這部片的立意明顯: 談反戰、談美國軍紀散漫敗壞、談軍方高層的好大喜
功、談指揮官的無能、談伊拉克因戰爭造成的民生問題...在在都是繞著反戰的精神轉。
這部片就是好在它毫不避諱的呈現出美伊戰爭中的種種不合理的行為、以及誠實面對美軍
並非正義使者的自省態度。
認真去看,不難發覺這部片其實一點都不無聊,還有許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人物對話
尤其是一絕。HBO在人物的塑造方面也很厲害,雖然劇中角色全都是真實人物,但HBO以鮮
明的方式呈現人物特性,想必讓角色比在書中讀來還生動;就連那種鏡頭不多的小角色,
也是一個比一個有趣。
由於隨軍記者Ewan Wright被安排與B連2排的第一小隊一起行動,因此第一小隊的人
物戲份也較重,而小隊長Brad "Iceman" Colbert戲分之重、堪稱本劇主角,其次戲份較
多的則是2排排長Nathaniel Fick,以及冰人隊長的司機Josh Ray Person等人。而事實上
,Wright之所以選擇與二排行動,是因為在眾多軍官中,惟獨Nate Fick是讓他記得住名
字與臉的一位。
在選角上,可以看出HBO是相當用心與謹慎,Brad Colbert這名靈魂人物,選了來自
瑞典的Alexander Skarsgard演出,國籍不重要,感覺對了就對了;而Alex在外型與氣質
上都與真正的Brad頗為近似。至於中尉Nate的演出者Stark Sands,雖然一張娃娃臉與原
型有些落差,但據說他的說話方式和一些習慣性小動作都與Fick本人非常相似,也許這是
HBO選擇他的原因。另外,戲份也相當吃重的Josh Ray Person一角,演出者竟然與本人完
全沒有一點相似處,這是令人較難理解之處。
這部短劇還有一個特色,它從頭到尾都沒有背景音樂,片頭與片尾的配樂也改以士兵
們透過對講機的通訊和閒聊代替,因此出原聲帶也是免了。HBO說明,他們這麼做是為了
避免操縱觀眾的思想,他們希望觀眾自己去判定每個畫面適合什麼樣的配樂。我覺得這個
舉動相當高明。然而這部片也不是從頭到尾毫無音樂,導演特地安排讓演員在每一集隨性
的唱歌,呈現出士兵在戰時的閒情逸致。
這部片的收尾方式相當精采,表現出每個士兵對於整個參戰過程的承受度與自省。然
後,在最後的最後,當一群大兵圍觀著他們所拍攝的"戰爭紀錄片"時,這部片終於出現了
唯一的一首配樂,Johnny Cash的"The Man Comes Around",曲調儘管聽來輕快,講的卻
是聖經啟示錄裡的一段故事,與畫面中被美軍誤傷的平民屍體形成強烈對比。結局後勁十
足,而這唯一的一首配樂也足以為這部反戰影集的結局下了一個完美的註腳。
--
作者: jftsai (射門。得分。歐冠) 看板: EAseries
標題: [情報] 6/7 21:00 MAX首播【殺戮世代】
時間: Tue May 26 09:04:47 2009
HBO自製迷你影集‧MAX首播【殺戮世代】
‧播出時間 6月7日起,每周日晚間9點播映 共7集
‧本片製作 【The Wire】艾德波恩斯、大衛賽門
‧本片話題 滾石雜誌記者伊凡萊同名回憶錄拍攝而成,還原美伊戰爭實況
‧簡介
在科威特北方的荒涼沙漠,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隊員準備入侵伊拉克,進行解放該國的
「矛尖任務」。在馬蒂達營區的布拉佛連裡,士兵們一邊適應無聊擁擠的生活,一邊等
待綽號「教父」的長官費南度發號施令。滾石雜誌的記者也來湊一腳。在飽餐一頓比薩
之後,士兵們終於整裝待發,穿越北方國境前進伊拉克,邁向未知的未來。
(以上簡介,有寫跟沒寫一樣。無趣至極!)
-----------------------------------------------------------------------------
多謝Frengers兄的同意讓我借花獻佛,轉貼他的精準的影片介紹與評論。
還附了幾張主要角色的演員&真人對比。
http://brandis.pixnet.net/blog/post/21600798
觀日:20080801~0829
私評:★★★★★
這部僅七小時的短劇終於在本月25日於美國當地播畢,目前為止,這部以伊戰為背景的戰
爭迷你影集,如眾人所預期的,成就並無超越前輩《諾曼地大空降》(Band of Brothers)
。其實,這部片本來就不應該拿來與BOB做比較,畢竟BOB的主角們是一群與"邪惡帝國"作
戰的正義一方,自然引得共鳴;再加上精彩的戰鬥場面、輔以士兵的精神面探討,造就此
成就空前的迷你影集。回過來看《Generation Kill》,主角們卻是一群"侵略者",主題
在起點上就較為弱勢,那麼要如何要讓這麼一部探討侵略者的電影得體合宜,就是考驗
HBO功力的時候。
不得不說,HBO的編導相當具有深度,將當年BOB裡頭的人道精神成功的移植過來,以
反省的角度拍成了這部反戰意味濃厚的電影。以一部侵略者為主角的電影來說,它的成就
已經很大,目前在imdb的評價已達9.0(out of10),我們就拭目以待,看它有沒有辦法抱
得艾美獎歸吧!
還記得首次看pilot時,我因為不習慣這種懶洋洋的步調而看得有些難受;然而從第
二集開始,我跟上了HBO的步調,終於開始享受起這部短劇的精髓。我看見不少批評的聲
浪,說這部片太無聊,連一點大場面的戰鬥都沒有。無聊嗎?也許吧!對於只期待看戰爭場
面的觀眾來說,它的確不怎麼精彩。也有人說,這部片從頭到尾在貶低這群美國海軍陸戰
隊員,讓他們顯得無能,劇本也無意探討美軍在伊拉克所建立的"功績"。說得正好,事實
上這部片本來就沒有要對伊戰歌功頌德的動機,更沒有拍一些美軍衝鋒陷陣征服敵人的"
英姿"的念頭。這部片的立意明顯: 談反戰、談美國軍紀散漫敗壞、談軍方高層的好大喜
功、談指揮官的無能、談伊拉克因戰爭造成的民生問題...在在都是繞著反戰的精神轉。
這部片就是好在它毫不避諱的呈現出美伊戰爭中的種種不合理的行為、以及誠實面對美軍
並非正義使者的自省態度。
認真去看,不難發覺這部片其實一點都不無聊,還有許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人物對話
尤其是一絕。HBO在人物的塑造方面也很厲害,雖然劇中角色全都是真實人物,但HBO以鮮
明的方式呈現人物特性,想必讓角色比在書中讀來還生動;就連那種鏡頭不多的小角色,
也是一個比一個有趣。
由於隨軍記者Ewan Wright被安排與B連2排的第一小隊一起行動,因此第一小隊的人
物戲份也較重,而小隊長Brad "Iceman" Colbert戲分之重、堪稱本劇主角,其次戲份較
多的則是2排排長Nathaniel Fick,以及冰人隊長的司機Josh Ray Person等人。而事實上
,Wright之所以選擇與二排行動,是因為在眾多軍官中,惟獨Nate Fick是讓他記得住名
字與臉的一位。
在選角上,可以看出HBO是相當用心與謹慎,Brad Colbert這名靈魂人物,選了來自
瑞典的Alexander Skarsgard演出,國籍不重要,感覺對了就對了;而Alex在外型與氣質
上都與真正的Brad頗為近似。至於中尉Nate的演出者Stark Sands,雖然一張娃娃臉與原
型有些落差,但據說他的說話方式和一些習慣性小動作都與Fick本人非常相似,也許這是
HBO選擇他的原因。另外,戲份也相當吃重的Josh Ray Person一角,演出者竟然與本人完
全沒有一點相似處,這是令人較難理解之處。
這部短劇還有一個特色,它從頭到尾都沒有背景音樂,片頭與片尾的配樂也改以士兵
們透過對講機的通訊和閒聊代替,因此出原聲帶也是免了。HBO說明,他們這麼做是為了
避免操縱觀眾的思想,他們希望觀眾自己去判定每個畫面適合什麼樣的配樂。我覺得這個
舉動相當高明。然而這部片也不是從頭到尾毫無音樂,導演特地安排讓演員在每一集隨性
的唱歌,呈現出士兵在戰時的閒情逸致。
這部片的收尾方式相當精采,表現出每個士兵對於整個參戰過程的承受度與自省。然
後,在最後的最後,當一群大兵圍觀著他們所拍攝的"戰爭紀錄片"時,這部片終於出現了
唯一的一首配樂,Johnny Cash的"The Man Comes Around",曲調儘管聽來輕快,講的卻
是聖經啟示錄裡的一段故事,與畫面中被美軍誤傷的平民屍體形成強烈對比。結局後勁十
足,而這唯一的一首配樂也足以為這部反戰影集的結局下了一個完美的註腳。
--
Tags:
HBO
All Comments

By Christine
at 2009-05-30T23:13
at 2009-05-30T23:13

By Isabella
at 2009-06-04T19:17
at 2009-06-04T19:17

By Connor
at 2009-06-09T14:07
at 2009-06-09T14:07

By Olga
at 2009-06-12T02:53
at 2009-06-12T02:53

By Quintina
at 2009-06-13T18:07
at 2009-06-13T18:07

By Ivy
at 2009-06-15T15:25
at 2009-06-15T15:25

By Damian
at 2009-06-17T09:30
at 2009-06-17T09:30

By Jessica
at 2009-06-21T21:34
at 2009-06-21T21:34

By Caroline
at 2009-06-25T06:08
at 2009-06-25T06:08

By Kristin
at 2009-06-28T00:10
at 2009-06-28T00:10

By Frederica
at 2009-06-29T16:11
at 2009-06-29T16:11

By Oliver
at 2009-07-02T13:20
at 2009-07-02T13:20
Related Posts
The Tudors 都鐸王朝最後一集

By Gilbert
at 2009-05-26T10:46
at 2009-05-26T10:46
[情報] 華納音樂 5/26發行True Blood原聲帶

By Rosalind
at 2009-05-25T22:38
at 2009-05-25T22:38
老爸行不行

By Donna
at 2009-05-24T23:20
at 2009-05-24T23:20
entourage season 6

By Elvira
at 2009-05-23T16:57
at 2009-05-23T16:57
CINEMAX 台灣 時刻表 (2009年6月)

By Jack
at 2009-05-23T06:50
at 2009-05-23T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