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之畫~藝術和人性的交辯 - 電影
By Tom
at 2021-01-31T12:44
at 2021-01-31T12:44
Table of Contents
近年常見和死刑犯有關的電影 大多會站在廢死的鮮明立場 有時會流於教訓
但這一部完全不會 主軸比較貼近藝術和人性的交辯 包括藝術和商業之間的媾和~
1.
很喜歡這兩段的拍攝手法 鏡中鏡的FU
https://i.imgur.com/D5YUrCV.png
主角看著SNG直播直接跑到現場 然後室內的電視就變成主角到現場
https://i.imgur.com/o8SBUPJ.png
主角和藝術總監的戲被展場的特效攝影機錄下來~
2.
飾演牢犯的幾位大哥 對大家介紹自己的畫作 是兒子、家人、上廁所等等
那一幕大哥們演得很自然~聽講話會以為真的是現實犯人XD
3
黃河的演技可圈可點
意味深長的邪笑
尤其後面反轉嗆老師那邊更是可惡QQ
本來老師疼惜學生的劇情還讓我想到魯冰花的片段
原來最後是殘酷版魯冰花QQ
劉品言也演得不錯
但有些地方不知道是劇本的緣故
有點太偶像劇的演法 就是表情姿體太用力了不夠生活化~
東明相很棒~
喜歡他和一直談理論的評審吵架那一段XD
塑造出那種純藝術不食人間煙火的形象
和後面覺悟後的市儈模樣成為對比~
4
牛那邊 其實一開始出場停頓幾秒的特寫我就有猜到
可能會被拿來作為屠宰牲畜和死刑犯來對比
最後被老師[消費]變成商品畫也很諷刺~
事實上整件事情 包括泳池復健的受害者都變成老師的消費品了~
他可能已經對為藝術而藝術這件事再也不信了~
而天才殺人魔在被處決前的那一幅畫 最後寄到老師這邊
他應該是用匿名的方式將它繼續展示在大眾場合-車站
即使受害者走過去也看不出來
而這正是回歸到典獄長一開始說的 就讓創作者匿名
只要名字一出現就會牽扯到現實的糾葛
其實典獄長才是真正懂藝術怎麼在現實運作的吧
5
不過東明相飾演的老師一開場就告訴你就是這樣固執不食人間煙火的作者
所以硬要讓展場的受刑人姓名曝光 也是一種古怪的堅持吧
可是事實上為藝術而藝術這個理念 不更是要讓姓名隱藏嗎?
有點不曉得老師這邊的邏輯和自我矛盾
6
有一段我覺得可以小修正的情節
就是天才殺人犯的弟弟被幾位棒球隊員霸凌那一幕有點隨便XD
對稍微青少年的年紀 其實冷暴力(排擠)是遠遠比肢體暴力更加殘酷的
而電影那一幕弟弟才從喪禮跑出去 怎麼遇到同村的就立刻被圍毆
當然觀眾可以腦補弟弟也很衝想反擊打架之類的
但我覺得冷暴力的處理會比較乾脆一點~
7
劇情轉折揪住人心~
它打破了很多類似電影的說教模式 跟你說殺人兇手的原生家庭本身也可憐等等
而是回歸到現實面到底是怎樣 藝術品雖好 但創作者殺了人 你高捧作品一定會扯到人
最後也是這些受害者讓老師慢慢清楚藝術還是要放在社會框架去看~
不能關在抽象的象牙塔
諷刺的是 雖然他討厭那些可分析的理論
但自己不也是信仰著輕飄飄的抽象感覺派嗎?
一味地相信畫出這種作品的一定不是壞人 但事實完全相反
典獄長的開場說得很好 每張椅子都是故事 但你不能只看下半段~~
而整部片就是讓他好好把故事從頭看完~
從藝術回歸到人性
它結尾也不會很教訓丟給你一個很強制的答案 而是很開放的讓你思考
藝術和人性和商業真的只能選一邊嗎 還是有兩者協調的空間
我認為那一張死刑犯最後的畫放在人來人往的車站而沒人發現
其實就是一種藝術和人性/社會的恐怖平衡吧
--
但這一部完全不會 主軸比較貼近藝術和人性的交辯 包括藝術和商業之間的媾和~
1.
很喜歡這兩段的拍攝手法 鏡中鏡的FU
https://i.imgur.com/D5YUrCV.png
主角看著SNG直播直接跑到現場 然後室內的電視就變成主角到現場
https://i.imgur.com/o8SBUPJ.png
主角和藝術總監的戲被展場的特效攝影機錄下來~
2.
飾演牢犯的幾位大哥 對大家介紹自己的畫作 是兒子、家人、上廁所等等
那一幕大哥們演得很自然~聽講話會以為真的是現實犯人XD
3
黃河的演技可圈可點
意味深長的邪笑
尤其後面反轉嗆老師那邊更是可惡QQ
本來老師疼惜學生的劇情還讓我想到魯冰花的片段
原來最後是殘酷版魯冰花QQ
劉品言也演得不錯
但有些地方不知道是劇本的緣故
有點太偶像劇的演法 就是表情姿體太用力了不夠生活化~
東明相很棒~
喜歡他和一直談理論的評審吵架那一段XD
塑造出那種純藝術不食人間煙火的形象
和後面覺悟後的市儈模樣成為對比~
4
牛那邊 其實一開始出場停頓幾秒的特寫我就有猜到
可能會被拿來作為屠宰牲畜和死刑犯來對比
最後被老師[消費]變成商品畫也很諷刺~
事實上整件事情 包括泳池復健的受害者都變成老師的消費品了~
他可能已經對為藝術而藝術這件事再也不信了~
而天才殺人魔在被處決前的那一幅畫 最後寄到老師這邊
他應該是用匿名的方式將它繼續展示在大眾場合-車站
即使受害者走過去也看不出來
而這正是回歸到典獄長一開始說的 就讓創作者匿名
只要名字一出現就會牽扯到現實的糾葛
其實典獄長才是真正懂藝術怎麼在現實運作的吧
5
不過東明相飾演的老師一開場就告訴你就是這樣固執不食人間煙火的作者
所以硬要讓展場的受刑人姓名曝光 也是一種古怪的堅持吧
可是事實上為藝術而藝術這個理念 不更是要讓姓名隱藏嗎?
有點不曉得老師這邊的邏輯和自我矛盾
6
有一段我覺得可以小修正的情節
就是天才殺人犯的弟弟被幾位棒球隊員霸凌那一幕有點隨便XD
對稍微青少年的年紀 其實冷暴力(排擠)是遠遠比肢體暴力更加殘酷的
而電影那一幕弟弟才從喪禮跑出去 怎麼遇到同村的就立刻被圍毆
當然觀眾可以腦補弟弟也很衝想反擊打架之類的
但我覺得冷暴力的處理會比較乾脆一點~
7
劇情轉折揪住人心~
它打破了很多類似電影的說教模式 跟你說殺人兇手的原生家庭本身也可憐等等
而是回歸到現實面到底是怎樣 藝術品雖好 但創作者殺了人 你高捧作品一定會扯到人
最後也是這些受害者讓老師慢慢清楚藝術還是要放在社會框架去看~
不能關在抽象的象牙塔
諷刺的是 雖然他討厭那些可分析的理論
但自己不也是信仰著輕飄飄的抽象感覺派嗎?
一味地相信畫出這種作品的一定不是壞人 但事實完全相反
典獄長的開場說得很好 每張椅子都是故事 但你不能只看下半段~~
而整部片就是讓他好好把故事從頭看完~
從藝術回歸到人性
它結尾也不會很教訓丟給你一個很強制的答案 而是很開放的讓你思考
藝術和人性和商業真的只能選一邊嗎 還是有兩者協調的空間
我認為那一張死刑犯最後的畫放在人來人往的車站而沒人發現
其實就是一種藝術和人性/社會的恐怖平衡吧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Edith
at 2021-02-04T13:40
at 2021-02-04T13:40
By Una
at 2021-02-06T10:15
at 2021-02-06T10:15
By Callum
at 2021-02-08T01:49
at 2021-02-08T01:49
By Jacob
at 2021-02-12T15:34
at 2021-02-12T15:34
By Mason
at 2021-02-14T04:03
at 2021-02-14T04:03
By Elma
at 2021-02-16T14:21
at 2021-02-16T14:21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02-18T10:11
at 2021-02-18T10:11
By Oscar
at 2021-02-22T21:09
at 2021-02-22T21:09
By Caitlin
at 2021-02-23T23:17
at 2021-02-23T23:17
By Dorothy
at 2021-02-27T00:57
at 2021-02-27T00:57
Related Posts
緝魂
By Ursula
at 2021-01-31T11:15
at 2021-01-31T11:15
蔡英文:台灣電影產業可學習韓國模式
By Harry
at 2021-01-31T11:07
at 2021-01-31T11:07
喜歡看電影不看超級英雄片 會很怪嗎?
By Edith
at 2021-01-31T11:05
at 2021-01-31T11:05
緝魂
By Necoo
at 2021-01-31T11:05
at 2021-01-31T11:05
靈魂急轉彎: 生命就是每日重複墜入永恆
By Zenobia
at 2021-01-31T10:45
at 2021-01-31T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