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片、文藝片、新浪潮 時代的視覺暫留 - 台灣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0-10-31T11:33

Table of Contents

2010-10-31 中國時報 【(採訪/張士達,整理/黃哲斌)】

如果說,台語片開啟台灣電影的第一波熱潮,我們習稱「國片」的華語電影,則讓台產片
持續發出光熱,早期各種類型電影都造成排隊買票盛況;從武打片、愛國軍教片、愛情文
藝片到新浪潮電影,標誌著這片土地的不同年代與集體記憶。

 從「看電影的人」、「演電影的人」變成「拍電影的人」,鈕承澤見證長河蜿蜒,
「從小,看電影是非常high的事情,小時候我看了李小龍,出來就吵著買雙截棍」。


 軍教政宣 歌誦愛國情操


 鈕承澤小學時,碰上台灣因退出聯合國,展開一波「愛國軍事片」熱潮,一九七四
年的《英烈千秋》、七五年《梅花》、七六年《八百壯士》與《筧橋英烈傳》,成為那個
時代的特殊印記,「當時,我們一定會看軍教片,以柯俊雄為代表,還有田鵬演的《大摩
天嶺》,英雄要用身體蓋住機關槍口,犧牲自己讓所有人攻上山頭,我們看完那些電影,
回家後還會模仿劇情跟著演。」

 在一片愛國氣氛下,教育部通令中小學必須教唱《梅花》主題曲;另一方面,《筧
橋英烈傳》曾被電影雜誌《影響》評為「年度十大爛片」,引發該雜誌與中國影評人協會
激烈筆仗,甚至驚動警總關切。

 除了愛國政宣電影,愛情文藝片也是七○年代當紅類型,這些以瓊瑤為首的夢幻故
事,幾乎只有客廳、餐廳、咖啡廳等簡單場景,因而也稱作「三廳電影」,鈕承澤回憶,
「當時我什麼電影都看,傅聲、姜大衛、井莉等香港明星很紅,除此就是二秦二林,民國
六十幾年時,台灣電影還是東南亞市場很大的輸出國。」


 三廳電影 捧紅二秦二林


 愛情文藝片沒落後,台產電影沉寂一段時日,幾乎只有陸小芬、陸一嬋的社會寫實
片,或是王冠雄的賭片、金鰲勳的搞笑軍教片,「二秦二林、柯俊雄之後,台灣就一直沒
有明星。最後一個大明星是孫越,他原本跟陶大偉、方正演喜劇片,演完《搭錯車》之後
,變成演技派票房巨星」,鈕承澤說。

 等他自己開始演電影,又是一場奇異旅程,一九八三年,他演出陳坤厚執導的《小
畢的故事》,「那時候看《小畢》,覺得好好看;後來原班人馬演《風櫃來的人》,我在
試片間看自己演的電影,竟然睡著了」,鈕承澤笑說,他長大後,才體會那是侯孝賢很偉
大的分水嶺。


 緊扣生活 《小畢》成分水嶺


 「《小畢》大賣後,終於能看到一些緊扣生活的電影,台灣以往意識形態管制嚴格
,很多底層的陰暗面不能拍,永遠都要健康陽光、教忠教孝;從新電影開始,電影的面貌
變豐富了。」但鈕承澤指出,《小畢》雖然開啟台灣電影的新浪潮,無形中卻引起另一種
跟風,「我演完後,也被黑道逼著拍了一部《小畢從軍去》……很快地,電影就離觀眾越
來越遠了。」

 晉身「豆導」的鈕承澤,如此看待台灣電影的未來:「台灣長期浸淫在美日兩大文
化之中,又未歷經文革浩劫,因此巧妙保存了中華文化;加上我們經濟發展較早,懂得享
受生活與細節,移民性格又有一種生命力,台灣帶著這些特色投入華語電影,才是最好的
貢獻。」

 電影常是時代的視覺暫留,台產華語片歷經高低起伏,近年努力擺脫困境,蔡明亮
創作不懈、魏德聖的《海角七號》創造奇蹟,新一代的導演輩出,共同邁向另一個「看戲
一百年」。


--
Tags: 台灣

All Comments

楊力州《被遺忘的時光》11/7搶先在金馬首映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0-10-30T16:13
繼《奇蹟的夏天》、《征服北極》之後,金馬獎導演楊力州最新動人力作。 他們是一群被困在時間河流裡的長者,深受失智症的困擾纏身,記憶中的歲月點滴, 如今只留下泛黃照片上的陌生影像。在記憶緩慢歸零的過程裡,在家人的細心陪伴下, 他們用愛找回記憶的缺口。這段生命中最漫長的告別,只為了讓你記得,愛,永遠都在。 《被 ...

台灣影片入圍角逐印度金孔雀獎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0-10-30T13:47
原來標題:台灣影片入圍角逐印度金孔雀獎 新聞來源: 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010290200 (中央社記者何宏儒新德里29日專電)台灣導演蕭雅全執導的「第36個故事」入圍第 41屆「印度國際影展」競賽片 ,將與其他15 ...

西門町封街拍電影 活屍傾巢而出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0-10-30T11:00
西門町封街拍電影 活屍傾巢而出 2010/10/30 由新銳導演錢人豪執導的驚悚國片,昨晚上在西門町封街拍攝,他在網路上募集200位素 人演員,全部化妝成活殭屍,在鬧區傾巢而出,也嚇壞不少民眾。 鏡頭前閃過一個又一個可怕的影子,再仔細看看,這些又像人又像鬼的殭屍,頭髮已經亂 成一團,慘白的臉蛋,再加上 ...

象徵的力量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0-10-30T02:12
在fb看到的一篇文章 關於父後七日的 主角吳朋奉也有留言回應 -------------- 象徵的力量 吳明季 Falahan 寫於 2010年10月18日 20:50 我的阿媽在我七歲那個暑假的時候過世了,她的大體在老家大廳足足擺了將近兩個 月才出殯,這是年幼的我第一次接觸到死亡這件事, ...

當愛與掌聲一起來臨 訪導演張作驥及演員談《當愛來的時候》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0-10-29T20:00
當愛與掌聲一起來臨 訪導演張作驥及演員談《當愛來的時候》 文/曾芷筠   《當愛來的時候》是張作驥導演的第六部作品,並成為本屆金馬獎入圍獎項最多 的超級強片。張作驥以一種純熟凝練的影像技法,羅織出三位形象各異、但同樣堅強 的女性,並透過未成年女主角來春的眼光,去包容母親(以及自己)的傷痕、過錯, 同時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