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詩書禮樂的年代 - 陸劇

By Thomas
at 2008-04-14T23:44
at 2008-04-14T23:44
Table of Contents
最近因部門調動﹐工作漫不經心﹐以電視劇打發時光。看完董潔演 的《樑祝》﹐中毒深矣。一向以冷血自居﹐以憤青自嘲的﹐卻被樑祝這 個膾炙人口的古典愛情悲劇深深打動。在網上到處搜樑祝的傳說﹐搜兩 晉的歷史﹔還經常去董潔的主頁﹐去百度07樑祝吧﹔去mv愛好者網 站﹐交流制作mv技巧﹐分享自制的樑祝mv。
一直在想﹐為何那麼迷這版樑祝。我有深深的古典情節﹐仰慕漢唐 的氣度﹐魏晉的風骨。兩晉時代﹐士族衣食無憂﹐朱門自然寄生在勞動 人民身上。而正因如此﹐不必考慮太現實的東西﹐導致士族階層﹐浪漫 主義盛行。據說士族喜歡奇裝異服﹐性格也多怪誕﹐嬉笑怒罵﹐悲喜愛 恨﹐全不掩飾﹐雖時有荒誕不經之事﹐可也痛快淋漓﹐大快人心。那時 的士族﹐以詩書為上品﹐能作好詩﹐能對妙對﹐即可高官厚祿﹐實用主 義﹐在那會兒可一點不實用。謝安侄女謝道韞﹐一句"未若柳絮因風 起"﹐即可名揚天下﹐可見那時文風的虛華。
樑祝﹐千百年流傳的美麗傳說。經查﹐祝其實是南北朝人﹐俠女﹐ 被馬太守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千年後﹐明朝人樑山伯為寧波府 銀縣縣官﹐清正廉潔﹐死後入葬﹐葬時刨出祝之墓碑﹐書曰"祝英台女 俠之墓"﹐百姓不忍移除﹐故將兩人合葬﹐立碑﹐黑者為樑﹐紅者為 祝。中華民族﹐從來就不乏浪漫主義情懷﹐自此﹐樑祝被不斷演繹、加 工﹐逐漸成為驚天動地的愛情傳說。都說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浪 漫﹐我看漫不過俺們樑祝。羅密歐和朱麗葉最後殉情﹐化解了兩個豪門 的恩怨﹔而樑祝最後﹐不僅殉情﹐還化蝶﹐雙宿雙飛﹐爛漫主義的情懷
被無限升華了。
回到電視劇。我想不僅僅是古典情懷﹐讓我如此喜歡這部劇吧。服 裝、道具都古味十足。而這種古味﹐不像《三國演義》那麼乏味﹐那是 經過美化的古味。尼山書院的學子﹐穿著古時學子的裝束﹐搖頭晃腦的 念論語﹔學習琴棋、書畫、騎射、劍術﹐甚至學習古禮﹐怎樣行叩拜 禮﹐這些都讓我興味盎然。當然﹐除了這些﹐最吸引我的還是樑祝二人 的故事。我跟朋友說過﹐男扮女裝的戲﹐很有張力。男的一般比較憨﹐ 對女方照顧的無微不至﹐卻又隻有兄弟之情﹔而女方卻在男方的呵護 下﹐越愛越深﹐難以自拔﹐卻又無法表露﹐難以啟齒。日常的種種古怪
行為﹐笑、嗔、痴﹐男女雙方都有不同的解答﹐而這種矛盾的沖突﹐作 為旁觀者的觀眾﹐看起來很有意思﹐有時是捧腹大笑﹐有時是會以一 笑﹐笑過後﹐卻又覺得很甜蜜。除了這個因素﹐還有一個﹐就是校園情 懷。我一直覺得﹐深夜﹐樑祝二人並排端坐﹐在燈下讀書﹐那是很美很 美的一幕。那一幕﹐很純潔的﹐莘莘學子之間的青澀之戀﹐在這幕應最 有代表性﹐而不是到外面故作浪漫。我是男生﹐自然關注英台。如此女 子﹐隻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見。男裝扮相﹐英氣逼人﹐儒雅俊秀﹐ 舉手投足間﹐霽月光風耀玉堂。穿上女裝﹐又是絕代佳人﹐在祝家莊的
小溪前﹐青衣霓裳﹐雨中曼妙的身影﹐靜靜地等待她的情人﹐綿綿細雨 把這幕﹐畫成了美妙淡雅的水墨畫。然而英台又不隻有柔情﹐一個女 子﹐對家族包辦的婚姻﹐長輩強勢的控制﹐她以自己的生命﹐履行了 "生當同衾﹐死當同穴"的誓言。她性格上不完美﹐卻如此可愛而堅 貞。而樑山伯也確值得她舍命相伴。我曾經跟不少朋友推薦該劇﹐皆因 何潤東不帥﹐而不喜該劇。我一開始也覺得他過於高大﹐書卷氣不夠。 但越到後面﹐就越覺得他是樑山伯。樑山伯聰明絕頂﹐卻憨氣十足。他 察言觀色﹐即可斷出小偷﹔他世事洞明。但他卻又那麼的憨厚﹐即使對
窮兇極惡之徒﹐也要跟他講道理﹐氣得我都想罵他唐僧。正因他憨厚﹐ 才會無微不至的照顧賢弟英台﹐才會讓英台在驚覺愛上他時已欲罷不 能。他不僅憨厚﹐而且有大海般胸懷。他從一開始﹐便知自己門第和英 台差距甚遠﹐結拜﹐自然不為功利﹐卻也不懼世人詬病和嘲笑。他家 貧﹐卻坦然而自信。對英台的種種大家族小姐(公子)習氣和脾氣﹐以 大哥的身份包容﹐便如太陽般溫暖﹔他人窮﹐卻不氣短。精研治水方 略﹐心懷天下百姓蒼生。即便讓他去瑁縣這個窮得都要人吃人的地方當 縣令﹐他也坦然接受﹐並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看這片時﹐我常想﹐男人
正該如此﹐如太陽般溫暖﹐如海洋般廣闊。可惜說來容易做來難﹐山伯 兄也不是隨便人都能當的﹐要不怎能俘獲英台芳心?^_^
說說董潔。以前也知道董潔﹐也很喜歡。可就是看了該劇﹐讓我覺 得﹐她就是英台﹐英台就是她。又去網上查她的資料﹐查了好幾天﹐無 可救藥的喜歡上這個晶瑩剔透的女人了。娛樂圈的臭嘴宋祖德﹐罵人無 數﹐不留任何情面﹐就連林妹妹陳曉旭去世﹐他都開罵。可他卻說董潔 是娛樂界的一朵蓮花﹐甚至"十個章子怡也比不上一個董潔"(章fans 別打我哈﹐我雖高興﹐也不讚成這麼說^_^)。反正從我掌握的資料來 看﹐她確實是娛樂圈的這個大染缸裡的稀罕物﹐就像《圍城》裡的唐曉 芙一樣的稀罕物。有原則、從容、淡定﹐熱愛生活﹐又對事業有理想般
的追求。我以前聲稱不追星﹐隻因娛樂圈臟水連連﹐明星空有一副好看 皮囊而敗絮其中。直到了解董潔﹐才真正為其所迷。當然﹐作為一個理 智的打工仔﹐我也不瘋狂追星。隻是﹐一定會默默的關注她的成長﹐就 像看著一朵百合花﹐在陽光的照耀下﹐淡雅而清香。
看完《樑祝》﹐早就想寫篇文章﹐拖到現在﹐也算完了心願。信筆 塗鴉﹐見笑了。
--
一直在想﹐為何那麼迷這版樑祝。我有深深的古典情節﹐仰慕漢唐 的氣度﹐魏晉的風骨。兩晉時代﹐士族衣食無憂﹐朱門自然寄生在勞動 人民身上。而正因如此﹐不必考慮太現實的東西﹐導致士族階層﹐浪漫 主義盛行。據說士族喜歡奇裝異服﹐性格也多怪誕﹐嬉笑怒罵﹐悲喜愛 恨﹐全不掩飾﹐雖時有荒誕不經之事﹐可也痛快淋漓﹐大快人心。那時 的士族﹐以詩書為上品﹐能作好詩﹐能對妙對﹐即可高官厚祿﹐實用主 義﹐在那會兒可一點不實用。謝安侄女謝道韞﹐一句"未若柳絮因風 起"﹐即可名揚天下﹐可見那時文風的虛華。
樑祝﹐千百年流傳的美麗傳說。經查﹐祝其實是南北朝人﹐俠女﹐ 被馬太守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千年後﹐明朝人樑山伯為寧波府 銀縣縣官﹐清正廉潔﹐死後入葬﹐葬時刨出祝之墓碑﹐書曰"祝英台女 俠之墓"﹐百姓不忍移除﹐故將兩人合葬﹐立碑﹐黑者為樑﹐紅者為 祝。中華民族﹐從來就不乏浪漫主義情懷﹐自此﹐樑祝被不斷演繹、加 工﹐逐漸成為驚天動地的愛情傳說。都說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浪 漫﹐我看漫不過俺們樑祝。羅密歐和朱麗葉最後殉情﹐化解了兩個豪門 的恩怨﹔而樑祝最後﹐不僅殉情﹐還化蝶﹐雙宿雙飛﹐爛漫主義的情懷
被無限升華了。
回到電視劇。我想不僅僅是古典情懷﹐讓我如此喜歡這部劇吧。服 裝、道具都古味十足。而這種古味﹐不像《三國演義》那麼乏味﹐那是 經過美化的古味。尼山書院的學子﹐穿著古時學子的裝束﹐搖頭晃腦的 念論語﹔學習琴棋、書畫、騎射、劍術﹐甚至學習古禮﹐怎樣行叩拜 禮﹐這些都讓我興味盎然。當然﹐除了這些﹐最吸引我的還是樑祝二人 的故事。我跟朋友說過﹐男扮女裝的戲﹐很有張力。男的一般比較憨﹐ 對女方照顧的無微不至﹐卻又隻有兄弟之情﹔而女方卻在男方的呵護 下﹐越愛越深﹐難以自拔﹐卻又無法表露﹐難以啟齒。日常的種種古怪
行為﹐笑、嗔、痴﹐男女雙方都有不同的解答﹐而這種矛盾的沖突﹐作 為旁觀者的觀眾﹐看起來很有意思﹐有時是捧腹大笑﹐有時是會以一 笑﹐笑過後﹐卻又覺得很甜蜜。除了這個因素﹐還有一個﹐就是校園情 懷。我一直覺得﹐深夜﹐樑祝二人並排端坐﹐在燈下讀書﹐那是很美很 美的一幕。那一幕﹐很純潔的﹐莘莘學子之間的青澀之戀﹐在這幕應最 有代表性﹐而不是到外面故作浪漫。我是男生﹐自然關注英台。如此女 子﹐隻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見。男裝扮相﹐英氣逼人﹐儒雅俊秀﹐ 舉手投足間﹐霽月光風耀玉堂。穿上女裝﹐又是絕代佳人﹐在祝家莊的
小溪前﹐青衣霓裳﹐雨中曼妙的身影﹐靜靜地等待她的情人﹐綿綿細雨 把這幕﹐畫成了美妙淡雅的水墨畫。然而英台又不隻有柔情﹐一個女 子﹐對家族包辦的婚姻﹐長輩強勢的控制﹐她以自己的生命﹐履行了 "生當同衾﹐死當同穴"的誓言。她性格上不完美﹐卻如此可愛而堅 貞。而樑山伯也確值得她舍命相伴。我曾經跟不少朋友推薦該劇﹐皆因 何潤東不帥﹐而不喜該劇。我一開始也覺得他過於高大﹐書卷氣不夠。 但越到後面﹐就越覺得他是樑山伯。樑山伯聰明絕頂﹐卻憨氣十足。他 察言觀色﹐即可斷出小偷﹔他世事洞明。但他卻又那麼的憨厚﹐即使對
窮兇極惡之徒﹐也要跟他講道理﹐氣得我都想罵他唐僧。正因他憨厚﹐ 才會無微不至的照顧賢弟英台﹐才會讓英台在驚覺愛上他時已欲罷不 能。他不僅憨厚﹐而且有大海般胸懷。他從一開始﹐便知自己門第和英 台差距甚遠﹐結拜﹐自然不為功利﹐卻也不懼世人詬病和嘲笑。他家 貧﹐卻坦然而自信。對英台的種種大家族小姐(公子)習氣和脾氣﹐以 大哥的身份包容﹐便如太陽般溫暖﹔他人窮﹐卻不氣短。精研治水方 略﹐心懷天下百姓蒼生。即便讓他去瑁縣這個窮得都要人吃人的地方當 縣令﹐他也坦然接受﹐並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看這片時﹐我常想﹐男人
正該如此﹐如太陽般溫暖﹐如海洋般廣闊。可惜說來容易做來難﹐山伯 兄也不是隨便人都能當的﹐要不怎能俘獲英台芳心?^_^
說說董潔。以前也知道董潔﹐也很喜歡。可就是看了該劇﹐讓我覺 得﹐她就是英台﹐英台就是她。又去網上查她的資料﹐查了好幾天﹐無 可救藥的喜歡上這個晶瑩剔透的女人了。娛樂圈的臭嘴宋祖德﹐罵人無 數﹐不留任何情面﹐就連林妹妹陳曉旭去世﹐他都開罵。可他卻說董潔 是娛樂界的一朵蓮花﹐甚至"十個章子怡也比不上一個董潔"(章fans 別打我哈﹐我雖高興﹐也不讚成這麼說^_^)。反正從我掌握的資料來 看﹐她確實是娛樂圈的這個大染缸裡的稀罕物﹐就像《圍城》裡的唐曉 芙一樣的稀罕物。有原則、從容、淡定﹐熱愛生活﹐又對事業有理想般
的追求。我以前聲稱不追星﹐隻因娛樂圈臟水連連﹐明星空有一副好看 皮囊而敗絮其中。直到了解董潔﹐才真正為其所迷。當然﹐作為一個理 智的打工仔﹐我也不瘋狂追星。隻是﹐一定會默默的關注她的成長﹐就 像看著一朵百合花﹐在陽光的照耀下﹐淡雅而清香。
看完《樑祝》﹐早就想寫篇文章﹐拖到現在﹐也算完了心願。信筆 塗鴉﹐見笑了。
--
Tags:
陸劇
All Comments

By Adele
at 2008-04-18T16:26
at 2008-04-18T16:26

By Zanna
at 2008-04-19T21:28
at 2008-04-19T21:28

By Oliver
at 2008-04-21T20:38
at 2008-04-21T20:38

By Eden
at 2008-04-24T09:52
at 2008-04-24T09:52

By Anonymous
at 2008-04-27T11:00
at 2008-04-27T11:00

By Ethan
at 2008-05-02T08:58
at 2008-05-02T08:58

By Poppy
at 2008-05-03T21:59
at 2008-05-03T21:59

By Charlie
at 2008-05-06T03:44
at 2008-05-06T03:44
Related Posts
請問關於行走的雞毛撢子

By Hedwig
at 2008-04-14T08:33
at 2008-04-14T08:33
請問關於行走的雞毛撢子

By Edith
at 2008-04-14T00:11
at 2008-04-14T00:11
第27屆香港金像獎

By Olivia
at 2008-04-13T19:42
at 2008-04-13T19:42
請問關於行走的雞毛撢子

By Jacky
at 2008-04-13T19:36
at 2008-04-13T19:36
請問關於行走的雞毛撢子

By Doris
at 2008-04-13T17:27
at 2008-04-13T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