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 EP7-8 - 臺劇

By Selena
at 2019-04-17T20:25
at 2019-04-17T20:25
Table of Contents
「為什麼是我?」
在看完EP7-8以後,
應思聰這句話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
想起那些才華洋溢卻靈魂受挫的人們,
他們明明曾經如此耀眼,
卻以如此快的速度殞落,
而我們永遠也不知道,
為什麼是這些人身上發生這樣令人遺憾與惋惜的事。
我無法說我能同理他們的痛苦,
那樣太過矯情,
因為我永遠無法感同身受那些症狀發作時的無助,
我無法想像一早醒來身體沒有病痛卻無法起身與動彈是什麼感覺,
我無法想像耳邊一直聽見現實不存在的人聲,
那種無法感知現實與虛構之間界線的折磨。
而我也曾經,
很輕率地說不要想太多、要加油喔、事情總會過去等等對他們來說一點幫助也沒有的話。
林奕含在婚禮致詞上說,
「所以有時候你知道,某一種無知它真的是很殘酷的。」
因為無知,
我也曾經像美媚一樣,
在街頭看見精神病患者、會選擇加快腳步繞道而行;
因為無知,
我會責怪那些擅自停藥的病患,
無視於他們被副作用所影響的生活是如此慘澹;
因為無知,
我就像那些熱愛寫作的文青一樣,
曾經幻想過得到憂鬱症也是一種浪漫。
無知會形成恐懼,
進而成為偏見,
對於精神病患者來說,
出院以後要面對社會的眼光,
可能才是更大的挑戰。
即使明知定期服藥才能減輕那些幻聽與焦慮,
但是服藥以後的副作用卻令他們無法適應這個社會的步調,
讓他們感到自己像個廢人一樣的可悲。
即使我們無法對患者感同身受,
但我們是否能夠試著去理解,
他們其實大部分不具有攻擊性,
也許他們看起來是與我們如此不同的異類,
但本質上他們仍然是人,
他們也需要被像人一樣的對待。
就像是老謝對思聰說,
「這不是你的錯」,
即使他並不知道思聰身上發生了什麼事,
但正因為他不知道,
他可以像是對待普通朋友一樣的待他,
這或許也是思聰此刻最想念的吧,
能被當成人看待,
而不只是一個病患。
如果說我們與惡的距離並不遙遠,
那麼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或許也比我們想像中更近,
「眾生皆有病」這句話或許是誇大了點,
但在這個情感教育如此匱乏的社會裡,
我們都曾有過被負面情緒給淹沒而難以平復的時刻,
那些時候我們最需要的,
或許不是同情或安慰,
而是理解與包容,
還有一個可以靜靜流淚的地方。
我不是個理想主義者,
能相信一本書或一部戲就能改變世界,
但是藉由這些故事所試圖貼近與揭露的真相,
我相信能夠在人的心中投入一塊石頭、產生漣漪般的細微變化,
撕除標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總有人該當那個帶頭的人。
--
*孤讀者的航行*
部落格:http://glenna1106.blogspot.tw/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onelyreader/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By Anonymous
at 2019-04-19T21:38
at 2019-04-19T21:38

By Gary
at 2019-04-24T18:06
at 2019-04-24T18:06

By Megan
at 2019-04-27T10:05
at 2019-04-27T10:05

By Enid
at 2019-04-29T02:52
at 2019-04-29T02:52

By Callum
at 2019-05-03T23:28
at 2019-05-03T23:28
Related Posts
女兵日記女力報到EP107

By Elvira
at 2019-04-17T19:34
at 2019-04-17T19:34
我們與惡的距7-8:好無力,要繼續努力嗎?

By Delia
at 2019-04-17T19:03
at 2019-04-17T19:03
台灣高評價的史詩鉅作?

By Damian
at 2019-04-17T19:02
at 2019-04-17T19:02
聊聊與惡的凱子

By Rebecca
at 2019-04-17T18:33
at 2019-04-17T18:33
聊聊與惡的凱子

By Lucy
at 2019-04-17T17:55
at 2019-04-17T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