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因為我曾站在黑洞邊緣 - 臺劇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4-12T20:04
at 2019-04-12T20:04
Table of Contents
在《我們與惡的距離》正式播出之前,
曾經在慷仁的訪談中讀到,
他覺得王赦的心裡有一個洞,
而那個洞是錐形的,
這個黑暗面驅使他成為人權辯護律師。
而在第五集這場與美媚的車內告白戲中,
王赦談及了兒時差一點成為階下囚的往事,
從美媚驚訝的表情看來,
他把這段過去隱藏的很深,
因為他深知自己沒有「變壞」,
不是因為他選擇善良或者比其他人更能克制自己的慾望,
而只不過是因為一次命運的陰錯陽差,
讓他與犯罪擦身而過,就此走上了另一條路。
有很多人不解,
他為什麼在家庭已經出了狀況的時候,
仍然心心念念著那些死囚犯?
就連美媚也對於自己被他歸類為「不夠寬容」感到冤枉,
我相信美媚曾經是可以認同他的工作與正義感,
直到有了孩子,
直到王赦開始為那些罪證確鑿的死刑犯辯護以後,
她開始覺得離這個男人越來越遙遠。
王赦與美媚及岳父那幾場難有交集的對話,
正象徵著這個社會與人權律師乃至於廢死團體之間,
橫亙著無法彼此理解的深溝。
就像他在車上說陳昌想殺的人,
或許是小時候的自己,
而他真正想拯救的其實也是自己,
那個可能犯下滔天大罪的自己。
為什麼他如此迫切想要探求殺人犯背後的真相?
或許他真正想知道的是自己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因為他想知道自己的黑暗面何時會被喚起,
而他有沒有能力去抵抗,
這個社會又有沒有辦法接住他。
人人都擁有司法權平等的概念若是不包含罪人,
或許才是最假掰的一件事。
如果善良是一種選擇,
那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簡單的選擇嗎?
想起韓劇《我的大叔》裡,
女主角就曾經說過有錢人比較容易選擇善良,
這就跟王赦對美媚說的一樣。
對,不是每個貧困的人都會變成犯罪者,
也不是每個受虐兒長大都會變成殘忍的殺人犯,
但我們也無法忽視,
在不同的成長環境與資源條件下,
每一個選擇的成本也必然有所差異,
這其中最艱難的或許就是道德選擇。
王赦想表達的是一個人會犯罪不因為他是天生的壞人,
有可能只因為他在關鍵時刻做了錯誤的決定,
而他為什麼會做那個錯誤的決定,
是他想去探究的。
對我來說,
一直到了第五集,
我才開始覺得吳慷仁對於王赦產生了某種認同感,
進而進入到角色裡面,
我不會因此質疑他不專業,
反而就此感受到溝通與理解的可能。
綜觀整部戲,
王赦的立場以及他所信仰的價值,
是最難傳達給觀眾的,
他沒有兩邊家屬令人憐憫的遭遇,
他的理想也無法讓一般大眾產生共鳴,
甚至他所負責的場次大多是令人感到厭煩的說教戲,
然而他卻也可以說是劇中穿針引線、最重要的角色,
正因為他撼動了我們心中根深柢固的偏見,
所以他才能引發如此多的爭辯與討論。
雖然我的立場偏向廢除死刑,
但我並不認為這部戲想宣揚這個理念,
因為若是抱持這種目的,
編劇大可以選擇幾個冤罪,
因為執行死刑而永無翻案可能,
或者因為尚未執行死刑而有了重生機會。
編劇偏偏選擇了兩個大多數人都無法接受的犯人,
或許是因為唯有逼入極端,
才更能彰顯出堅持理念的價值,
還有展現出絕對的正義感有時也會像是一把利刃傷害周遭親近的人。
而我很期待接下來陳昌的部分,
將要挑戰的是另一種論調,
如果死刑對於犯人而言不是懲罰、而是得償所願,
那麼它還能夠讓我們感到正義得以伸張、安全獲得保障嗎?
PS.
板上關於王赦的討論很多,
我覺得這個腳色注定無法成為最讓人喜歡或心疼的一個,
但卻是最能引發討論的一個,
而在這一點上,
編劇其實已經成功了。
--
*孤讀者的航行*
部落格:http://glenna1106.blogspot.tw/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onelyreader/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By Hedwig
at 2019-04-15T09:49
at 2019-04-15T09:49

By Elma
at 2019-04-18T15:25
at 2019-04-18T15:25

By Kama
at 2019-04-23T03:16
at 2019-04-23T03:16

By Leila
at 2019-04-26T00:28
at 2019-04-26T00:28

By Jessica
at 2019-04-27T11:10
at 2019-04-27T11:10

By Selena
at 2019-04-29T02:39
at 2019-04-29T02:39

By Mason
at 2019-04-30T16:25
at 2019-04-30T16:25

By Harry
at 2019-05-05T04:08
at 2019-05-05T04:08

By Kelly
at 2019-05-09T02:50
at 2019-05-09T02:50

By Regina
at 2019-05-12T13:38
at 2019-05-12T13:38

By Charlie
at 2019-05-16T09:53
at 2019-05-16T09:53

By Eartha
at 2019-05-16T23:34
at 2019-05-16T23:34

By Wallis
at 2019-05-17T10:40
at 2019-05-17T10:40

By Quanna
at 2019-05-18T11:11
at 2019-05-18T11:11

By Lydia
at 2019-05-21T13:45
at 2019-05-21T13:45

By Candice
at 2019-05-26T06:45
at 2019-05-26T06:45

By John
at 2019-05-31T05:29
at 2019-05-31T05:29

By Victoria
at 2019-06-04T10:39
at 2019-06-04T10:39

By Andrew
at 2019-06-08T08:34
at 2019-06-08T08:34

By Mia
at 2019-06-12T20:42
at 2019-06-12T20:42

By Dinah
at 2019-06-12T22:55
at 2019-06-12T22:55

By Mia
at 2019-06-13T12:32
at 2019-06-13T12:32

By Elvira
at 2019-06-16T19:53
at 2019-06-16T19:53

By Christine
at 2019-06-21T02:39
at 2019-06-21T02:39

By Faithe
at 2019-06-23T23:39
at 2019-06-23T23:39

By Cara
at 2019-06-25T06:37
at 2019-06-25T06:37

By Belly
at 2019-06-25T08:37
at 2019-06-25T08:37

By Caroline
at 2019-06-29T04:18
at 2019-06-29T04:18

By Connor
at 2019-06-30T09:30
at 2019-06-30T09:30

By Belly
at 2019-07-04T01:11
at 2019-07-04T01:11

By Enid
at 2019-07-04T22:19
at 2019-07-04T22:19
Related Posts
我們與惡的距離 陳妤演技!

By Thomas
at 2019-04-12T19:03
at 2019-04-12T19:03
台劇版人氣紅爆紀錄(2019/04/07)

By Olga
at 2019-04-12T14:22
at 2019-04-12T14:22
愛情白皮書的腐味也太濃…

By Isla
at 2019-04-12T13:18
at 2019-04-12T13:18
三立日十《月村歡迎你》卡司發布會

By Connor
at 2019-04-12T13:14
at 2019-04-12T13:14
慈濟模式的好劇?(與惡?)

By Lydia
at 2019-04-12T10:05
at 2019-04-12T10:05